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48|回复: 28

诗律、诗韵、诗词内容发展的理想目标与格局

[复制链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9-9-10 21:5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9-9-11 03:36 编辑

大拗与小拗对句有救的,有不救的。还有孤平理论一直存在于民间的诗派中,一直是口口相传。但是在民间不是统一的,并且有的诗派实行,有的诗派并没有实行。对孤平的理解诗派之间也有差异,这才造成有的诗避孤平,有的诗不避,孤平的概念也没有统一。它是处于一种发展阶段,没有最终定型。

赵执信在编书时经过走访才得知此事,便笼统地揭示了一下,有一定的概括性,但是并没有形成严谨的、成熟的、完整的理论。直到启功才真正把孤平理论完善。所以启功才是最后把孤平理论真正公开明确与定型的人。

在民间都是散兵游勇状,诗律、诗韵都是如此。要结束这个局面必须有官方出面来规定才可以。所以《钦定词谱》是最权威的,地位与《平水韵》同。

诗词一直存在于民间,有时又被准入科考,处于不上不下的尴尬境地。皇帝心血来潮时就把它重视一下,规定一下。不重视的时候就放任不管。

所以诗韵方面有《平水韵》、《钦定词谱》,加上以后的新韵。《平水韵》用于创作近体诗,《钦定词谱》用于创作宋词,新韵用于创作中华新诗。

诗律方面主要有古风、广义近体与狭义近体之分。启功派的孤平理论是完善与成熟的,应成为最终定型的理论,只能由它来构成狭义近体定义的组成部分。

诗词内容上恢复《诗经》风雅颂三足鼎立的格局。

以上三个方面可由官方明确规定,结束民间各自为政的乱局。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9-10 22:3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知道诗律、诗韵都是在民间发展起来的,其中必有影响力最大的诗派。在诗入科考时皇帝也多半以当时最流行的诗韵、诗律为参照。
被官方扶正的诗韵、诗律才具备法定效力。按周公礼制的规定后继政权有传承与遵循的义务,非有重大变故不得随意更改。

儒家思想也是在民间产生的,最后才被官方定为正统思想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9-10 22:3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9-9-10 22:41 编辑

从主帖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民间产生一定数量的出韵、出律诗是正常的,不能以此来怀疑《平水韵》及狭义近体与孤平理论的存在。

在民间的一些行为只要不触及皇家政权的根本利益,一般皇帝也不会过多地干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953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8
贡献
3142
金钱
4584
发表于 2019-9-10 23:35: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平水韵,词林正韵。是唐宋人诗词的用韵习惯,因为这两韵书唐宋时还没问世,所以唐宋人是不会也不可能依这两韵书作诗填词,他们依的是反切韵系,二百零六韵太窄,诗才允许用邻韵,词在邻韵的基础更宽。诗词家用韵大都选更接近音韵的字用,平水韵为诗,正韵为词,韵字足以够用,更宽只会造成音韵偏远。格律己有标准,任何人都越池不了,越池者自知偏离格律多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9-11 07: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许多 发表于 2019-9-10 23:35
平水韵,词林正韵。是唐宋人诗词的用韵习惯,因为这两韵书唐宋时还没问世,所以唐宋人是不会也不可能依这两 ...

诸子百家那么多门派,官方最后也只认可了儒家与道家。诗韵与诗律也是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9-11 07:2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9-9-11 07:18
诸子百家那么多门派,官方最后也只认可了儒家与道家。诗韵与诗律也是如此。

《平水韵》用于创作近体诗,
近体诗是唐朝创造的,唐朝如何遵循平水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9-11 07: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9-9-11 07:27
《平水韵》用于创作近体诗,
近体诗是唐朝创造的,唐朝如何遵循平水韵? ...

《平水韵》的发展历史我已经给你讲过,怎么又来问?

它形成于民间的主流诗派,许敬宗奏议时被皇帝默认。后被官方承认,并在官韵用“同用”与“独用”来注明。

宋末金国欲单独编诗韵书,篡诗韵正统之位,形式逼迫下才命礼部官员刘渊单独编了诗韵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9-11 07:5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9-9-11 07:45
《平水韵》的发展历史我已经给你讲过,怎么又来问?

它形成于民间的主流诗派,许敬宗奏议时被皇帝默认。 ...
你讲过,你就是讲过一万遍,也是无济于事的!
许敬宗的奏议,也不是为了近体诗的用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9-11 07:5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唐朝科举近体诗,为何不理平水那一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9-11 08: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9-9-11 07:45
《平水韵》的发展历史我已经给你讲过,怎么又来问?

它形成于民间的主流诗派,许敬宗奏议时被皇帝默认。 ...

在下三羊,曾经说过。平水就是一座空房子,不知你如观是否相信?
假定你如观如果不相信,你就应该找出平水韵的韵书来!
退一步讲,找不出平水韵书来,你能知道平水韵书的韵字有多少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9-11 08: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9-9-11 07:54
唐朝科举近体诗,为何不理平水那一套?!

这个也讲过,皇帝只是默认,并不强制执行。非主流诗派的用韵当时也可接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9-11 08: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9-9-11 08:03
这个也讲过,皇帝只是默认,并不强制执行。非主流诗派的用韵当时也可接受。 ...

讲过也是答所非问!
三羊问如观:
许敬宗的奏议,是为了近体诗的用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9-11 08:2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9-9-11 08:31 编辑
三羊 发表于 2019-9-11 08:05
讲过也是答所非问!
三羊问如观:
许敬宗的奏议,是为了近体诗的用韵? ...

是主流诗派用韵,这从诗例中也可以统计出来。你举的一些出韵的诗基本上是非主流诗派作的。

“同用”与“独用”只依据主流诗派用韵,而不是非主流。官方只把主流诗派用韵扶正,而不会去扶正非主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9-11 08:3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9-9-11 08:27
是主流诗派用韵,这从诗例中也可以统计出来。你举的一些出韵的诗基本上是非主流诗派作的。

主流?主流是平韵诗,你能取消仄韵诗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9-11 08:3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9-9-11 08:28
你可以列举平水韵与唐人用韵不同之处,而不是全盘否定。

怎么叫【全盘否定】?
唐朝科举诗律诗,可以邻韵通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9-11 08:39: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9-9-11 08:30
主流?主流是平韵诗,你能取消仄韵诗吗?

仄韵诗一律算为古风,不算作近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9-11 09: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9-9-11 08:59
人们为什么选择平水韵,乃因为平水韵与唐人用韵基本相符,其他用韵呢,亦仅仅对《切韵》、《广韵》作一些删 ...

平水韵与词林正韵的比较,唐朝近体诗的用韵,更符合《词林正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9-11 09: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9-9-11 08:39
仄韵诗一律算为古风,不算作近体。

这是谁的歪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953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8
贡献
3142
金钱
4584
发表于 2019-9-11 11:57: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今人以为格律是一种束缚,诉求自由。今人不懂平水韵之音,诉求新韵。今人不知以物比兴,诉求直白。浑不知格律诗是一种最易写之诗体,理由一,诗歌体《诗三百》《离骚》《乐府》及歌行曲词古风皆歌之事,她们都是古人的歌曲。诗中之字即为乐谱,可惜今人只能依稀,依嘘了。理曲二,古诗《十九首》《永明》《齐梁》《杂诗》皆声律为上,格律次之,不能歌者亦诵读气顺。如黄鹤楼及仄韵诗,用眼看不合格律,用口去读,却十分顺畅。十分顺畅,好,不顺畅,不好,今亦然,顺者合律也。今人为诗为词不究声律,不歌不唱不吟不诵,唯无声读有声读,如何同古人比。今人只可作歌词自由诗格律诗,不能风骚乐府歌行曲,格律诗也不理会格律(有特定要求除外),声律格律用韵统统不论,只守标准从严,用律从宽之原则。这是诗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9-11 12: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9-9-11 09:29
应该知道历史历来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文学艺术作品也不例外,也是由统治者认可并传播的。比如《全唐诗》里的 ...

首先说礼制本身没有错。氏族公社前期大家都可遵守猎物的分配规则,但是后期违反的人越来越多,这才要订礼制。

还有礼制的严苛与残暴是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蛮猛人居多,文明程度低是相符的。不严苛无法维护社会稳定。所以这一切不能都怪罪到孔子身上。

现在难道没有礼制吗?坐车给老人让座,遵守交通秩序,礼让行人。这些不是礼制?


礼制可以与现代社会,现代文明相匹配,但不要全盘否定。并且古代的礼制也是与古代社会的实际情况相应的,所以应从总体上给予正面的评价。


儒释道不是来愚民的,是来教化世人向善的。现代社会杜绝犯罪了吗?有没有闹红灯的?有没有不给老人让座的?这些现象还是存在吧?只要存在就离不开世间善法的教化。

写诗违律出韵同乱闯红灯,买东西加队的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诗人也有诗礼来约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953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8
贡献
3142
金钱
4584
发表于 2019-9-11 12:26: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诗韵。今诗可不用韵,不用韵亦是诗,诗之用韵,诗家口语韵为上,读者次之,因为诗首先自己要押韵,己不及何以予人,他不及何必用韵,求及己及人,奈何却难。旧韵合古,新韵合今,合古者合律吕,合今者失却律吕,宜混乱无序,诗家不可用,然倡新韵者韵脚多用旧韵,仅于平仄格律中作些无谓解说,辨:依新韵合律。新韵怯用入共平同押,且不知入声在诗词中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953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8
贡献
3142
金钱
4584
发表于 2019-9-11 12:43: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与文的分别在于诗用比兴,文用直白,诗意在于画间,文理在于字行。诗贵朦胧中的十二分清彻,文贵意清理顺。诗为个人情绪而来,文为天下而至。诗讲情,不讲理,诗为志,此志为心绪也,非天下万物之志。诗不为天下之事而理,诗为勾女适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953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8
贡献
3142
金钱
4584
发表于 2019-9-11 12:55: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中国的礼制就是为家为国为人不为己。失去礼制就是人不为己天殊地灭,企业利益最大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9-11 13: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9-9-11 13:12 编辑
林金建 发表于 2019-9-11 12:11
封建礼制早已被彻底摧毁,取而代之的国家制订的法律。要说礼制与现代社会相匹配的东西也就等级制,比如什 ...

现代结婚生子一般还是要随父姓,如果这些不规定好有多少家庭会因此起纠纷。

我们只是去除礼制中过于繁琐,可操作性差,暴力血腥的成分。但是礼制本身并没有问题。

创造和谐社会,大同世界就是要克己复礼,孔子说的并没有错。

克己就是克制自己的欲望,行为。复礼就是达到礼制的规范要求。而不是象李白诗文所宣扬的那样去及时行乐,奢侈靡烂,僭越,政治投机。

遇到挫折不需要大喊大闹,大哭大笑也可进行心理调节。诗人的处世方式明显是受到了李白影响而去在模仿他。

物质永远满足不了人的贪欲,所以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只要能做到克己复礼这四个字,当下既可实现大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9-11 13:3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9-9-11 13:16
礼制已是昨日黄花,不提也罢。

讲了半天又白讲了?听不进去就算了。总之它是一直在发挥着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9-11 13:33: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9-9-11 09:15
平水韵与词林正韵的比较,唐朝近体诗的用韵,更符合《词林正韵》!

就算符合了也没有用,《平水韵》才是官方定的,才是标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9-11 14: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9-9-11 13:33
就算符合了也没有用,《平水韵》才是官方定的,才是标准。

这就是典型不论理的说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9-11 14:25:05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前几年,有个叫大肠世家的网友,曾经讥笑不论理的说过的话:
我不管你怎么说,某某某某就是好!某某某某就是好!!某某某某就是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9-11 14: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9-9-11 14:20
这就是典型不论理的说法!

怎么不讲理了?在民间你让谁服从谁呀?必须是官方出面指定才有权威性与强制执行力。
但是官方也要尽量适应民意,尽量采纳主流诗派用韵,减少推广的难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2 15: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