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20-9-28 18:16 编辑
说不完的红楼梦
上世纪二十年代,胡适发表了他的研究,认为红梦后四十回为高鄂所续。理由是认为前八回己有脂评定稿,后四十回程伟元活字版印刷时说明后四十回是他在留心搜集到的漶漫残稿后,特请高鹗整理而成。胡适推论这是程伟元假托曹雪芹原稿以提高百二十回的身价。鲁迅也认为,后四十回中有“兰桂齐芳”情节,说宝玉曾去参考功名,这与前八十回的情节发展不符。这似乎已成定论,但到了上世纪的1957年大陆于旧书坊发现红楼梦“梦稿本”,很像是一本程伟元当时活字排版一百二十回的抄本,其中为四人抄写,改定者是一位学者,书法特别漂亮,文辞上乘,推论这是高鹗的笔迹,认为程伟元排印百廿回本时的说明:“数年来仅积有廿余卷”,“偶于鼓擔上得十余卷”,“漶漫不可收拾”,遂请高鹗改补之是真话。这就推翻了胡适的研究结论。现在对“梦稿本”的认识又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后四十回为无名氏所续,理由是不是曹雪芹的原意;另一种则认为,后四十回是曹的原稿,“兰桂齐芳”并非不是曹雪芹的思想,因为曹家被抄家两次,第一次很彻底,后来朝廷又对曹家有所缓和,恩赐发还了部份财产。因此宝玉决定去考取功名本在因由之中。然而第二次抄家就更残酷,致使曹家彻底穷途末路。后四十回的起伏曲折更使小说的情节跌宕回环。凡写过小说的人都明白,先有一个统一的构思,曹雪芹的红楼梦又带有很强的自传性质,他不能在前八十回已定稿,而后四十回全未动笔。至于后四十回无像样的诗词,那正符合小说情节的写作实际:故事情节写作时在先不能打断构思,而诗词则是要另花时间推敲的。曹雪芹还没来得及在安插诗词处动笔就死了,高鹗在改稿时又没有诗才另作,就留下这个遗憾。脂砚斋六评红楼梦,在蒙评本双行夹批:“五美吟与后十独吟对吟”,更说明脂砚斋知道曹雪芹的后四十回中将出现十独吟。脂砚斋是曹雪芹最好的明友,屡次为曹雪芹整理书稿,此批语正说明曹雪芹有后四十回初稿,只是还处于“漶漫不可收拾”的地步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