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20-9-27
威望85
金钱204
贡献97
高级会员

威望- 85 点
贡献- 97 次
金钱- 204 枚
|
汉字(汉语)注音方法:
(一)譬况法
譬况就是采用打比方的形式,用音近或同音字注音的方法。譬况法往往比况描写被注字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例如《淮南子·地形训》:“其地宜黍,多旄犀”。高诱注:“旄读绸缪之缪,急气言乃得之。”
(二)读若法
读若又叫作“读如”,是用同音字或音近字给被注字注音。我国最早的字书《说文解字》大多使用此法注音。如《说文解字》“訄,迫也。读若求。”《礼记·儒行》:“起居竞信其志。”郑玄注:“信,读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
(三)直音法
直音法,就是用同音字标注读音的方法。直音法是对譬况法和读若法的继承与发展,与譬况法和读若法相比,直音法有明显的优点。古书中运用直音法的例子有:《汉书·武帝纪》应劭注:“貤,音移。”《汉书·地理志》孟康注:“沮,音俎。”
(四)反切法
反切,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流传最久的一种双拼制注音法。第一个字为反切上字,表示被切字的声母;第二个字为反切下字,表示韵母和读音的声调。即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和调。如《广韵》:“缓,胡管切。”“缓”字的读音,就是取“胡”字的声(h),取“管”的韵和调(uan),然后拼合成(huan=h+uan)。
反切比其以前的注音方法有很大的进步。自隋唐时代开始,直到汉字注音符号的出现,反切法一直在字典中被用来为汉字注音。
(五)汉语拼音法
汉语拼音(Chinese phonetic alphabets,Chinese Pinyi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zhi革时被原中dao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也就是说汉语拼音是解放后才有的,所以,肯定是先有汉字后有拼音。
在专家的计划中,汉字拼音化的步骤为:繁体字-简化字-二简字-同音同型的简化字-拼音文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