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8-7-2
威望1056
金钱6123
贡献4686
金牌会员
 
威望- 1056 点
贡献- 4686 次
金钱- 6123 枚
|
发表于 2020-12-22 20:5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一
杜甫(唐代着名现实主义诗人) - 百度百科
生卒:712年2月12日-770年
1.『永泰元年(765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离开了成都。经嘉州(乐山)、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云安(云阳),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到达夔州(奉节)。由于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顾,杜甫得以在此暂住,为公家代管东屯公田一百顷,自己也租了一些公田,买了四十亩果园,雇了几个雇工,自己和家人也参加一些劳动。这一时期,诗人创作达到了高潮,不到两年,作诗四百三十多首,占现存作品的百分之三十。《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成为千古绝唱。』
2.『《咏怀古迹五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在夔州(治今重庆奉节)写成的组诗。』
3.『第五首诗,由于诗人以自身肝胆情志吊古,故能涤肠荡心,浩气炽情动人肺腑,成为咏古名篇。诗中除了“遗像”是咏古迹外,其余均是议论,不仅议论高妙,而且写得极有情韵。三分霸业,在后人看来已是赫赫功绩了,而对诸葛亮来说,轻若一羽耳;“萧曹”尚不足道,那区区“三分”就更不值挂齿。如此曲折回宕,处处都是?高了诸葛亮。全诗议而不空,句句含情,层层推选:如果把首联比作一雷乍起,倾盆而下的暴雨,那?,颔联、颈联则如江河奔注,波涛翻卷,愈涨愈高,至尾联蓄势已足,突遇万丈绝壁,瀑布而下,空谷传响──“志决身歼军务劳”──全诗就结于这动人心弦的最强音上。』
引用二
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
一
资料见:
1.杜甫终年770年。
2.杜甫此诗作于大历元年(766)。
3.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二
姑且放下《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颈联:“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是否工对的讨论,
可否试着换一个角度思考:
诗圣在相对从容时间等条件下,《咏怀古迹五首》其五,﹝组诗重中之重?﹞为何偏偏中间二联反常地敲成“不对”,或“不工”,给人“奇奇怪怪”感觉?(问题大意)
---------------------------------------------------------------------
正某酒吧街其一Cheap嘢吧喝啤酒吹水的吹水,飞镖的飞镖,
此情此景晕头晕脑不知是谁以及为何莫名其妙 巧合地 吹及此一有趣问题,
哈哈 莫非针叶林三羊在旁邊 感觉奇奇怪怪之馀﹝其他人并不知外星人会上旧诗网﹞备忘匆贴上请教方家, 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