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约四声论的实践
“夫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
兹任意选曹植和沈约六韵五言诗各一首,对比一下句型:
野田黄雀行 魏晋·曹植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下平五歌】
平仄平平平 仄仄平平平 2三平尾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下平五歌】
仄仄仄仄仄 仄仄平平平 1 五连仄,1三平尾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下平五歌】
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 2律句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上平四支】
平平仄仄仄 仄平仄仄平 三仄尾,孤平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上平五微】
仄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平 2律句
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下平一先】
平平平平平 平仄仄仄平 五连平 ,连仄
直学省愁卧诗 南北朝·沈约
秋风吹广陌,萧瑟入南闱。【上平五微】
平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 2律句, 对仗
愁人掩轩卧,高窗时动扉。【上平五微】
平平仄平仄 平平平仄平 特拗句,律句
虚馆清阴满,神宇暧微微。【上平五微】
平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平 2律句
网虫垂户织,夕鸟傍檐飞。【上平五微】对仗
仄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2律句,
缨佩空为忝,江海事多违。【上平五微】
平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平 2律句
山中有桂树,岁暮可言归 【上平五微】
平平仄仄仄 仄仄仄平平 1三仄尾,1 律句
-------句式对比
曹植 沈约
1,合声律句 4 (33%) 10 (83%)
2,特拗句 0 1
3,孤平句 1 0
4,三平尾 3 0
5,三仄尾 1 1
6,古风句(多连) 3 0
合计 12 句 12句
-------------------------------------------------
可见沈约诗(永明体)大量使用了律句,而曹植诗是较少的。所以产生这一差别,是与沈约有意执行诗的声律理论有关的。但直到唐初,仍然没有达到近体诗的格律水平。近体诗的定型,是由初唐末沈宋完成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