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87|回复: 4

也论诗中四声运用中的忌

[复制链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21-2-27 13:3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21-2-27 17:04 编辑

也论诗中四声运用中的忌2021.02.27
白居易论律言二四不同,二九对避(指五言,七言为二六对避)是为平仄二元论。
刘滔言二四同声不善,此同声实指上去入(仄)不好。
刘滔言为平仄二元论,不关四声。
1.二四同平句为:⊙平⊙平⊙,肯定为非律句或特拗句。如:
平平平平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
仄平仄平平,(此5式为非律句,二四失替。)
仄平仄平仄,(此式为拗极句,二四失替,王力定作非律句。)
平平仄平仄。(此式二四失替,王力定作特定拗句,等同律句。)
2.二四同仄句为:⊙仄⊙仄⊙,所有变式为非律句,或拗句:
仄仄仄仄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
(此4式二四失替为大拗句,均需对句补救。)
仄仄平仄平,(此式为平收特拗句,部分古人如渔洋及王力定作非律句)
平仄平仄平,(此式为二四失替,古称拗极句,王力定作非律句)
仄仄仄仄平,(非律句)
按平仄二元论,二四同平或同仄都为不善句。
若按四声论,即仄任意代入“上去入”不论同不同声均为病。古人对此病无定义。但二四同平同仄显然不合律句要求,古人称之为失平侧。
宋人诗论中言五言“中三平”,“中三仄”句,是指下列句式:“中平平平中及中仄仄仄平”句式,皆不合律句基本要求,其中“仄”也不论上去入。因其为非律句,无讨论价值。
。。。
平仄按四声要求有
1.二五同仄句,不能同声。(同平不限)见八病之峰腰;
蜂腰诗者,五言诗一句之中,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
2.白脚与韵脚不能同声(首句入韵者不限)此法不解者多,尤以对仄韵诗之白脚认识大多处在误区。见上尾:
上尾诗者,五言诗中,第五字不得与第十字同声,名为上尾。诗曰:“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如此之类,是其病也。)又曰:“可怜双飞凫,俱来下建章,一个今依是,拂翮独先翔。”又曰:“荡子别倡楼,秋庭夜月华,桂叶侵云长,轻光逐汉斜。”(若以“家”代“楼”,此则无嫌。)
3.相邻白脚不宜同声,古称鹤膝,王力称为上尾。见八病之鹤膝
鹤膝诗者,五言诗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声。
4.五言中三字相次者不宜同声。(同平不限)见龃龉病:(此法不识者亦多。至有误以为一二三字同声者。)
龃龉病者,一句之内,除第一字及第五字,其中三字,有二字相连,同上去入是。(若犯上声,其病重于鹤膝,此例文人以为秘密,莫肯传授。上官仪云:“犯上声是斩刑,去入亦绞刑。”)如曹子建诗云:“公子敬爱客。”“敬”与“爱”是,其中三字,其二字相连,同去声是也。
元兢曰:“平声不成病,上去入是重病,文人悟之者少,故此病无其名。兢案《文赋》云:‘或龃龉而不安。’因以此病名为龃龉之病焉。”
崔氏是名“不调”。不调者,谓五字内,除第一字、第五字,于三字用上去入声相次者,平声非病限,此是巨病。古今才子多不晓。如“晨风惊叠树,晓月落危峰。”(“月”次“落”,同入声。)如“雾生极野碧,日下远山红。”(“下”次“远”,同上声。)如“定惑关门吏,终悲塞上翁。”(“塞”次“上”,同去声。)
5.平头病不限四声,只论平仄。
雨梦按:诗论平仄为近体和永明体,古风无此要求。

5

主题

234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47
贡献
3598
金钱
5026
发表于 2021-2-27 13:4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滔言为平仄二元论,不关四声。”
我的看法也是如此,打算有时间的话,进一步对此进行一次统计。全面彻底证实此说。

点评

二四同声不善,从宽说二四同平同仄都不好,遑论从严以四声论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2-27 13: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21-2-27 13:53:12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1-2-27 13:42
“刘滔言为平仄二元论,不关四声。”
我的看法也是如此,打算有时间的话,进一步对此进行一次统计。全面彻 ...

二四同声不善,从宽说二四同平同仄都不好,遑论从严以四声论了。

点评

我认为王力的“特殊拗句”即“平平仄平仄”句型非“二四同声不善”之列。这也是近体格律无“二四六必须平仄交替”这一条的原因。根据是从永明体到近体从来多有特拗句的使用。这也是“二四六分明”唯一的例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2-27 15: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2-27 15: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1-2-27 13:53
二四同声不善,从宽说二四同平同仄都不好,遑论从严以四声论了。

我认为王力的“特殊拗句”即“平平仄平仄”句型非“二四同声不善”之列。这也是近体格律无“二四六必须平仄交替”这一条的原因。根据是从永明体到近体从来多有特拗句的使用。这也是“二四六分明”唯一的例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4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47
贡献
3598
金钱
5026
发表于 2021-2-27 16:4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这是“二四六分明”唯一的例外的特殊拗句。

   “特殊拗句” 其本身定义已是说明白了,此句形是违反了 24不同声的 近体诗声律原则的 一种句型。 是近体诗声律原则以外的 特别容忍的 一种拗句。
  近体诗的基本律句里,没有“平平仄平仄”这种句型,这种句型是 在构成诗句时 特别容忍的拗句 而非 近体诗的律句。

  讨论 近体诗的律句 的各种特点时,可以不包含这种“特殊拗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1 00: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