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48|回复: 11

形象语言

[复制链接]

808

主题

3112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58
贡献
4269
金钱
8672
发表于 2021-3-6 10:4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中华毛大同 于 2021-3-11 13:16 编辑

诗要用形象的语言,这提法是千古不易的。然而,用诗家语代替诗语,这就让人不敢苟同了。历来只有诗人,没有诗家的,只有词家。诗人的语言无外乎赋比兴,赋是铺叙,在铺叙中尽可能比兴,增加韵味,增加艺术性。诗的艺术性在比兴。比的语言,兴的语言,有语不会言,就不成诗句,有言而不成语,也同样不成诗句。至于怎样学会比与兴,唐诗三百首不要太多的实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耳濡目染,说的就是这中实践。
诗的形象的语言,其内涵就是比与兴。例如李白的:“青山横北郭,绿水绕东城”,用青山,北郭,绿水,东城比喻朋友之间的关系,形象贴切,及至兴到“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也就是说,从关系到有情,写的淋漓尽致,韵味无限。这就是诗的形象语言的功能,是别的语言无法比肩的。诗不能无比兴,无比兴不能称谓诗。
又比如“青天白日寂寥茔”,以党旗党徽的青天白日寓意(意寓意也是比的一种)孙中山先生创建的国民党,比喻如日中天,然而兴到“寂寥茔”,指孙先生的中山陵,这句诗语有比有兴,还运用了对比手法,艺术性达到很高的水平。如果写成青天白日中(仄)山陵,平直无味,何故,却比兴而已。
比兴建立在背景的基础上,如“才驱华顶云,红日下三秦。”这是写在胡锦涛换届时的诗语,形象地写出了胡的下野,前句兴起,后句兴到,其中全比,大比。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21-3-6 12:33: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人诗坠入说理,说事,不知诗是要形象语言表达的。

点评

北山荒侃山,九域笑潸潸。春雨都回避,鹅黄风不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3-7 03: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7

主题

7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925
贡献
73790
金钱
92072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3-7 03:3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原上草 于 2021-3-7 03:40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21-3-6 12:33
现代人诗坠入说理,说事,不知诗是要形象语言表达的。

北山荒侃山,五岳笑潸潸。春雨都回避,鹅黄风不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7

主题

7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925
贡献
73790
金钱
92072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3-7 03:3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原上草 于 2021-3-7 03:41 编辑

五言絕句 押删韻
北山荒侃山,五岳笑潸潸。
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春雨都回避,鹅黄风不还。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3-7 13:5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形象和意境是诗的生命。没有形象只有说教,就缺乏感染力,没有完整的意境,就不会引起读者的共鸣。唐诗就是完美的代表: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是老干体无法比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3-7 14: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诗家语是有的。就是不同于散文和口语的诗的语言。如:
阙题 唐·刘慎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平时是无人这么说话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1

主题

8839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09
贡献
9214
金钱
1373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3-7 21:3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1-3-6 11:19
在语言艺术中,诗的语言是最富有形式美的,它既是内容的表现,又是它自身;声律的情感意味和形态特征固然十 ...

林先生说的有道理。
语言的形象,只是文学作品一个表现点。诗,就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有时表述道理,出理论句,就不“形象”,要的是出句“适时”、“得体”、恰到好处。李商隐“只是当时已惘然”,结的好、就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9 23: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