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21-3-12 15:23 编辑
再谈一首难产的五律
我写五律从来没有写这首《圆通花潮》难产。一是因为“圆通花潮”这个词,为云南大学校长李广田先生的散文而有名。李校长在文革中被迫害自杀,有其特别的纪念意义。二是想怀念两个与此有关的历史文化名人杨升庵和孙髯翁。杨升庵戍边云南至死,孙髯翁撰昆明大观楼长联而闻名。杨有状昆明之花名句:“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孙晚年穷困以在圆通山卜卦为生。潮韵押邻韵虽然有三部“萧”、“肴”、“豪”可选字,但于此诗可用字不多,初稿用“杨慎骚”自己都觉得是在凑韵。后有网友提出用“杨慎褒”,较骚为好,于是将就了。也有诗友修改为别的句子,然都不合己意,总在想办法修改。曾想过用“桥”这个韵字,但古时圆通山下是否有桥,因查不到资料,不敢乱用。今天刚好见到一张民国时期飞虎队在昆明拍的一张照片,有桥,于是改诗如下: 圆通花潮 二月樱花灿,圆通花又潮。 人潮嫌岸窄,香灿共枝摇。
杨慎戍边路,孙髯卜卦桥。
沧桑俱往矣,文采待今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