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东方硕 于 2021-8-28 08:26 编辑
长汀涂坊镇庚寅年(1770)原涂大郎公祠落成贺诗二首:
丹溪(长汀县涂坊镇)族叔 鹏程 字 人崠□□ 赋赠诗一律 庚寅岁仲冬望八日,合祠升主,敬题一律志喜:
淡月莹星照两廊,千年血脉萃冠裳。 不知何代分宫室,真到于今合寝堂。 叠叠先灵欢俯仰,层层继序肃趋跄。 明烟边际飞灰律,扫却寒云履一阳。
又赠诗一律 寒日迢迢道阻长,情深一本是徬徨。 昔时风引丹霞景,此夜月临宝鼎香。 共脉不嫌千里隔,同宗岂(计、讳?)百年芳。 诸君醉饮上歌酒,还斾云山(望梓桑,敬祖堂?)。 愚叔鹏程 人崠□□
各位老师们下午好:这是我族家谱记载,鹏程族祖为老祖祠落成典礼所作贺诗。早前承蒙月老、若初兄等老师指导,获益匪浅,在此深深谢过! 今有族老提议将此两首诗缺字补全和解读后收入族谱。在下才疏学浅,深恐补字不准和误读误解,有违族祖初衷,我之过也。故今再次贴出,笃向老师们请教:一是补字;二是浅析;三是平仄,第二首第24字“月”是否出律?
先抛砖引玉:恭请老师们斧正。谢谢!
庚寅岁仲冬望八日,合祠升主,敬题一律志喜: 淡月莹星照两廊,千年血脉萃冠裳。 不知何代分宫室,真到于今合寝堂。 叠叠先灵欢俯仰,层层继序肃趋跄。 明烟边际飞灰律,扫却寒云履一阳。
又赠诗一律 寒日迢迢道阻长,情深一本是徬徨。 昔时风引丹霞景,此夜月临宝鼎香。 共脉不嫌千里隔,同宗岂(诖)百年芳。 诸君醉饮上歌酒,还斾云山(皆仰望)。 愚叔鹏程 人崠庚寅合祠志喜
注:缺字考补(原诗括号内红字)及解析,承蒙月影诗社苍茫斋主、黄若初、旧时月色、觉凡、流莹旅雁先生,以及安徽涂家修、威远黄秀平、周泽等先生和编修组悉心考证和指导,特此鸣谢! 解读:福建梅村涂松华老人持谱载,岁在庚寅(乾隆35年,公元1770年,长汀龙生前辈证实)十一月八日,有涂坊镇(古称平原里、丹溪,明万历年间改称涂坊)族叔涂鹏程,字人崠,为清乾隆26年(1761)文仙公所倡提,择吉地在长汀涂坊镇土楼岗下建原大郎公祠。历经几年建成,在新祠堂落成典礼(合祠升主)的月明星晖之夜,所题二首七律诗,籍以抒情志喜。 浅析: 第一首大意是:淡淡的月光和晶莹的星光,交相辉映在祠堂两边的廊檐下。祠堂,把这上千年的血缘关系,汇萃成族人积聚的场所和演绎成礼仪规则。我不知从那代先祖开始分支,但此时又都合成一个大家庭了。历代先祖在这俯仰之间,都在上界高兴地看着您们的“新家”吧!您们的裔孙正恭敬严肃地迈着有节奏的步子行叩拜大礼,缅怀和承继先辈们的功业。在明烟的边际旁灰律飞动,预示着寒日渐去,一阳复始,将迎来万象更新的季节。 注:飞灰律:指灰律飞出。古人置芦苇灰于表示十二律的玉管内,每月当节气,中律的管内之灰就会自行飞出,以之占验时序。 第二首大意是:长长的寒冷之路虽有险阻,但我们是同根,为了这份深情,焉能徘徊不前呢?往日的和风吹拂着霞光成一道绚丽风景。今晚月光又亲临祖祠,朗照在香烟缭绕的宝鼎上。我们都流淌着同宗之血,所以不怕相隔很远,甚至千里。对同宗之亲,有谁不希望都能“花开百年”呢?祭祀甫毕,大家都来痛痛快快地喝上一杯酒,且饮且歌,醉也无妨,岂不快哉!浩浩荡荡的祭祖队伍乘着月色,举着祭祖之旗走在回家的山路上,前瞻后望,天空祥云朵朵,再望望这座新落成的祖祠,不也是终身难忘吗!
两首诗贯穿合祠升主之主线,激发联想,拓宽内涵。展示作者敬祖睦宗的丰富情感和内心之喜,起承转合有序。表现手法独特,不正面描写喜庆场面,以“淡月、莹星、两廊、明烟、宝鼎(香炉)、歌、酒、斾(旗帜)”等物象,烘托出新祠落成,族人们欢聚一堂,热闹而有序的祭祀场景浮现在眼前,也不乏浪漫色彩。用韵响亮,朗朗上口。诗意盎然,品之有味,颇见功力。唯第二首第四句“孤平”,“月”字出律。却也瑕不掩瑜,拟或作者别有用意。
七律/恭和族祖涂鹏程庚寅岁仲冬望八日合祠升主赠诗志喜 族谱题诗纸泛黄,合祠升主忆涂坊。 时浮盛况歌三夜,喜聚高亲庆一堂。 明月寄情千野照,瑞云映斾满山扬。 余思旧迹今何在,考字邀朋费酌商。 附:原诗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