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雅集梅亭读雪版主
精华2
注册时间2021-7-13
威望290
金钱852
贡献436
版主
九州雅集梅亭读雪版主
  
威望- 290 点
贡献- 436 次
金钱- 852 枚
|
典故:一壶 同源典故:一壶天 仙壶 仙家碧玉壶 入壶 壶中 壶中仙客 壶中化国 壶中天地 壶中永日 壶中闲日 壶公 壶天 壶天不老 壶天谪 壶天风月 壶里 玉壶先生 玉壶观世 玉壶贮天地 相关人物:壶公
《后汉书》卷八十二下〈方术列传下·费长房〉~2743~
费长房者,汝南人也。曾为市掾。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唯长房于楼上见之,异焉,因往再拜奉酒脯。翁知长房之意其神也,谓之曰:「子明日可更来。」长房旦日复诣翁,翁乃与俱入壶中。唯见玉堂严丽,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共饮毕而出。翁约不听与人言之。后乃就楼上候长房曰:「我神仙之人,以过见责,今事毕当去,子宁能相随乎?楼下有少酒,与卿为别。」长房使人取之,不能胜,又令十人扛之,犹不举。翁闻,笑而下楼,以一指提之而上。视器如一升许,而二人饮之终日不尽。
《神仙传》卷五〈壶公〉
壶公者,不知其姓名。今世所有召军符、召鬼神、治病、王府符,凡二十余卷,皆出于壶公,故名为壶公符。汝南费长房为市椽时,忽见公从远方来,入市卖药,人莫识之。其卖药,口不二价,治病皆愈。语卖药者曰:「服此药,必吐出某物,某日当愈。」皆如其言。得钱,日收数万,而随施与市道贫乏饥冻者,所留者甚少。常悬一空壶于坐上,日入之后,公辄转足跳入壶中,人莫知所在,唯房于楼上见之。知其非常人也。长房乃日日自扫除公座前地,及供馔物。公受而不谢。如此积久,长房不懈,亦不敢有所求。公知长房笃信,语长房曰:「至暮无人时更来。」长房如其言而往。公语房曰:「卿见我跳入壶中时,卿便可效我跳,自当得入。」长房依言果不觉已入,入后不复是壶,唯见仙宫世界,楼观重门阁道宫,左右侍者数十人。公语房曰:「我仙人也。昔处天曹,以公事不勤见责,因谪人间耳。」
《云笈七签》卷二十八〈二十八治·云台山治〉
施存,鲁人,夫子弟子。学大丹之道,三百年,十练不成,唯得变化之术。后遇张申为云台治官,常悬一壶如五升器大,变化为天地,中有日月,如世间。夜宿其内,自号「壶天」,人谓曰「壶公」,因之得道在治中。
典故 | 简释 | 壶中天地 | 指道家所谓的仙境。唐元稹《幽栖》:“壶中天地乾坤外,梦里身名旦暮间” | 壶公 | 喻指仙人道者。唐杜甫《寄司马山人十二韵人“家家迎蓟子,处处识壶公。” |
作者 | 诗句 | 令狐楚 | 壶中药物梯霞诀,肘后方书缩地功。 | 储嗣宗 | 绿毛辞世女,白发入壶翁。 | 储嗣宗 | 药炉经月净,天路入壶深。 | 刘禹锡 | 有路在壶中,无人知地脉。 | 吴融 | 他年若得壶中术,一簇汀洲尽贮将。 | 吕温 | 闭院开轩笑语阑,江山并入一壶宽。 | 唐彦谦 | 长忆映碑逢若士,未曾携杖逐壶公。 | 姚合 | 壶中驻年药,烧得献庭闱。 | 尚颜 | 愿值壶中客,亲传肘后方。 | 崔郾 | 存亡去住一壶中,兄事安期弟葛洪。 | 戴叔伦 | 东城南陌频相见,应是壶中别有家。 | 李商隐 | 仙翁无定数,时入一壶藏。 | 李商隐 | 壶中别有仙家日,岭上犹多隐士云。 | 李敬方 | 日月仙壶外,筋骸药臼中。 | 李白 | 君看昔日汝南市,白头仙人隐玉壶。 | 李白 | 河上喜相得,壶中趣每同。 | 李白 | 蹉跎人间世,寥落壶中天。 | 李端 | 壶中开白日,雾里捲朱旂。 | 杜甫 | 家家迎蓟子,处处识壶公。 | 王维 | 坐知千里外,跳向一壶中。 | 王起 | 壶中世界青天近,洞里烟霞白日闲。 | 卢纶 | 芝童解说壶中事,玉管能留天上春。 | 窦常 | 上象壶中阔,平生梦里忙。 | 窦牟 | 不题三五字,何以达壶公。 | 章孝标 | 艳阳迷俗客,幽邃失壶公。 | 罗隐 | 白知关畔元非马,玄觉壶中别有天。 | 蒋防 | 寥朗壶中晓,虚明洞里春。 | 许浑 | 娇歌自驻壶中景,艳舞长留海上春。 | 许浑 | 上象壶中阔,平生梦里忙。 | 许浑 | 壶中知日永,掌上畏年侵。 | 贯休 | 唯寄壶中客,金丹许共分。 | 钱起 | 忆戴差过剡,游仙惯入壶。 | 钱起 | 鹤前飞九转,壶里驻三光。 | 钱起 | 坐来石上云,乍谓壶中起。 | 钱起 | 勉事壶公术,仙期待赤龙。 | 钱起 | 海上春应尽,壶中日未斜。 | 陈子昂 | 曷见玄真子,观世玉壶中。 | 韩偓 | 花应洞里寻常发,日向壶中特地长。 | 韩偓 | 壶中日月将何用,借与闲人试一窥。 | 顾况 | 壶中无窄处,愿得一容身。 | 马戴 | 愿值壶中客,亲传肘后方。 | 马戴 | 恐入壶中住,须传肘后方。 | 高蟾 | 因将岁月离三岛,闲贮风烟在一壶。 | 鲍溶 | 疑君如有长生路,玉壶先生在何处。 | 鲍溶 | 若用壶中景,东溟又堪伤。 | 鲍溶 | 玉壶贮天地,岁月亦已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