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09|回复: 8

略谈 律诗平仄格式的形成

[复制链接]

5

主题

234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46
贡献
3597
金钱
5024
发表于 2021-10-7 21:5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21-10-7 22:48 编辑

律诗的声韵仅论平仄,从最简单的五言律诗说起,是由最简单五言律句所构成的。而其律句,基本只有两类四种。
第一类是221 节奏。和它的反相句,也称为 对称句 用小写 a 来表示。平仄式如下:
1)A: 平平/仄仄/平,  
      a: 仄仄/平平/仄。
第二类是32 节奏。和它的反相句,也称为 对称句 用小写 b 来表示。平仄式如下:
2)B: 仄仄仄/平平,   和它的反相句,也称为 对称句 用小写 b 来表示。
     b: 平平平/仄仄。

有了这四种句式,按律诗的最基本的结构要求 一是要对句相对,二是联句相粘。三是联末押平韵的要求,就可以组成四句的律了。
例如 诗式 1 可以这样写:
   a: 仄仄/平平/仄。
   A: 平平/仄仄/平。

问题是,第三句的连接是如何判断呢? 这是第二联,按基本要求二 是联句相粘。符合联句相粘的有两式:
    一是  平平/仄仄/平。 二是 平平平/仄仄, 两种, 也仅有这两种了。 但 第一种是不符合押韵要求,因为最后一字不能是平声。那么,就仅留下第二种即: 平平平/仄仄 了。这样就有这样的一个仅有的组成。
    a: 仄仄平平仄。
    A: 平平仄仄平。
    b: 平平平仄仄。  不过在这里,我们看有一个小小的问题,就是第三字并不相粘。 但是,这是唯一而无他的选择。只好做一点妥协了,第三字可以不讲究。  通过这一关后,第四句就可以简单定下来了。如下:

    a: 仄仄平平仄。
    A: 平平仄仄平。(押韵)
    b: 平平平仄仄。
    B: 仄仄仄平平。(押韵)   

这样,我们就完成了一首五绝的一个平仄格式了。(未完待续)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10-8 07:5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继续。本版置顶、高亮讨论。

点评

谢谢抬举,只觉得要说一说律诗的平仄格式的形成,尤其是“排律”。故例外啰嗦一次。  发表于 2021-10-9 11: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4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46
贡献
3597
金钱
5024
 楼主| 发表于 2021-10-9 11: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看到这里。不少人马上就会推想到:五律难道就是重复一下前面所说的“粘”手法就可以得到?
是的, 正是如此!五律的平仄格式,仅是重复一下前面所说的“粘”手法就可以得到了。

其实,在A、a、B、b这四种平仄句式中,我把大写字母是表示用“平声”结尾的句。而小写字母是表示用“仄声”结尾的句。这样就很容易看到,唯一可以与前面的格式相粘的句式是 a: 仄仄平平仄。 其结果如下示:

    a: 仄仄平平仄。
    A: 平平仄仄平。(押韵)
    b: 平平平仄仄。
    B: 仄仄仄平平。(押韵)  

    a: 仄仄平平仄。      

  这样,当然也是 做一个妥协的,就是第三字可以不讲究。这点,也就是 135 不论的产生原因,我会在后面再谈。

  跨过了这一步,下一步的五律平仄格式,自然就唾手可得,水到渠成了。 原来它只不过是在前面完成的五绝平仄格式的最后连接位置,再重复一次自己而已。如下:

    a: 仄仄平平仄。
    A: 平平仄仄平。(押韵)
    b: 平平平仄仄。
    B: 仄仄仄平平。(押韵)   

    a: 仄仄平平仄。
    A: 平平仄仄平。(押韵)
    b: 平平平仄仄。
    B: 仄仄仄平平。(押韵)

  这样,我们又进一步得到了一首五律的一个平仄格式了。

   到这里,是应该给这两种平仄格式起了个名称了。可以看到,两种平仄格式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以a句是为开始的,前面已经说过,而小写字母是表示用“仄声”结尾的句。对于押平韵的格律是来说,就是开始不押韵的平仄式。理论上可以名为 a 句式。
   不过,通常是用通俗明白一点的说法就是: 首句仄起不押平韵式。 这样,虽然罗嗦一点,但比理论上说 a 句式通俗明白得得多了。
   我想,说到这里,很多聪明的读者马上就会明白。那么,“排律”的平仄格式不也就是这样重复“粘”上去就可以了么?
   对! 说得没错,是这样。 这种 a句式“排律”的平仄格式就是这样重复“粘”上去组成的。 如下示:
    a: 仄仄平平仄。
    A: 平平仄仄平。(押韵)
    b: 平平平仄仄。
    B: 仄仄仄平平。(押韵)   

    a: 仄仄平平仄。
    A: 平平仄仄平。(押韵)
          ......
          ......
           中略
          ......

    a: 仄仄平平仄。
    A: 平平仄仄平。(押韵)
    b: 平平平仄仄。
    B: 仄仄仄平平。(押韵)

  这可以有白居易的一首“排律”「叙德书情四十韵,上宣歙翟中丞」的诗来作为一个佐证。(未完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4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46
贡献
3597
金钱
5024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0 08:5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21-10-10 09:01 编辑

如下:
诗  名:「叙德书情四十韵,上宣歙翟中丞」  作  者:白居易
诗  式:五言排律 首句仄起不入平韵式 第二式 / 平水韵

:01 :元圣生乘运, :02 :忠贤出应期。   :03 :还将稽古力,  :04 :助立太平基。
     :a11001           :A00110  (韵)     :b00011                :B11100  (韵)
:05 :土控吴兼越, :06 :州连歙与池。   :07 :山河地襟带,  :08 :军镇国藩维。
     :a11001           :A00110  (韵)     :b00011                :B11100  (韵)
:09 :廉察安江甸, :10 :澄清肃海夷。   :11 :股肱分外守,  :12 :耳目付中司。
     :a11001           :A00110  (韵)     :b00011                :B11100  (韵)
:13 :楚老歌来暮, :14 :秦人咏去思。   :15 :望如时雨至,  :16 :福是岁星移。
     :a11001           :A00110  (韵)     :b00011                :B11100  (韵)
:17 :政静民无讼, :18 :刑行吏不欺。   :19 :撝谦惊主宠,  :20 :阴德畏人知。
     :a11001           :A00110  (韵)     :b00011                :B11100  (韵)
:21 :白玉惭温色, :22 :朱绳让直辞。   :23 :行为时领袖,  :24 :言作世蓍龟。
     :a11001           :A00110  (韵)     :b00011                :B11100  (韵)
:25 :盛幕招贤士, :26 :连营训锐师。   :27 :光华下鹓鹭,  :28 :气色动熊罴。
     :a11001           :A00110  (韵)     :b00011                :B11100  (韵)
:29 :出入麾幢引, :30 :登临剑戟随。   :31 :好风迎解榻,  :32 :美景待搴帷。
     :a11001           :A00110  (韵)     :b00011                :B11100  (韵)
:33 :晴野霞飞绮, :34 :春郊柳宛丝。   :35 :城乌惊画角,  :36 :江雁避红旗。
     :a11001           :A00110  (韵)     :b00011                :B11100  (韵)
:37 :藉草朱轮驻, :38 :攀花紫绶垂。   :39 :山宜谢公屐,  :40 :洲称柳家诗。
     :a11001           :A00110  (韵)     :b00011                :B11100  (韵)
:41 :酒气和芳杜, :42 :弦声乱子规。   :43 :分毬齐马首,  :44 :列舞匝蛾眉。
     :a11001           :A00110  (韵)     :b00011                :B11100  (韵)
:45 :醉惜年光晚, :46 :欢怜日影迟。   :47 :回塘排玉棹,  :48 :归路拥金羁。
     :a11001           :A00110  (韵)     :b00011                :B11100  (韵)
:49 :自顾龙钟者, :50 :尝蒙喔咻之。   :51 :仰山尘不让,  :52 :涉海水难为。
     :a11001           :A00110  (韵)     :b00011                :B11100  (韵)
:53 :身忝乡人荐, :54 :名因国士推。   :55 :提携增善价,  :56 :拂拭长妍姿。
     :a11001           :A00110  (韵)     :b00011                :B11100  (韵)
:57 :射策端心术, :58 :迁乔整羽仪。   :59 :幸穿杨远叶,  :60 :谬折桂高枝。
     :a11001           :A00110  (韵)     :b00011                :B11100  (韵)
:61 :佩德潜书带, :62 :铭仁暗勒肌。   :63 :饬躬趋馆舍,  :64 :拜手挹阶墀。
     :a11001           :A00110  (韵)     :b00011                :B11100  (韵)
:65 :霄汉程虽在, :66 :风尘迹尚卑。   :67 :敝衣羞布素,  :68 :败屋厌茅茨。
     :a11001           :A00110  (韵)     :b00011                :B11100  (韵)
:69 :养乏晨昏膳, :70 :居无伏腊资。   :71 :盛时贫可耻,  :72 :壮岁病堪嗤。
     :a11001           :A00110  (韵)     :b00011                :B11100  (韵)
:73 :擢第名方立, :74 :耽书力未疲。   :75 :磨铅重剸割,  :76 :策蹇再奔驰。
     :a11001           :A00110  (韵)     :b00011                :B11100  (韵)
:77 :相马须怜瘦, :78 :呼鹰正及饥。   :79 :扶摇重即事,  : 80 :会有荅恩时。
     :a11001           :A00110  (韵)     :b00011                :B11100  (韵)

注:第7,27,39 三句是 b 00011 即 平平平仄仄 的变形,为 平平仄平仄 特拗句型。

  白居易的 这一首排律,是收藏在他写的《白氏长庆集》卷十三 律诗标题下的一首诗。实际上也是完美地按照前面所推导出来的 “排律”诗的平仄格式来写的,无一拗字出现。
  在这里我们也知道了另一个事实 ,这就是在白居易的时代,“律诗”就是一种要严格按一个平仄格式来写的诗,并无我们现在所说的什么拗救之类的句子。这一点我将在以后再加以详细说明。  (暂停)

点评

【注:第7,27,39 三句是 b 00011 即 平平平仄仄 的变形,为 平平仄平仄 特拗句型。】 所谓特拗句平平仄平仄,决然不是真空【24平仄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8 19: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4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46
贡献
3597
金钱
5024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2 06: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21-10-12 07:07 编辑

在开始之前,回过头来,先把前面说过的小结一下如下:
  1) 四种五言平仄句式,按律诗的最基本的结构要求 1)要对句相对,2) 联句相粘。3) 联末押平韵的要求。
在理论上是能正确地推算其五字 a 句式的平仄格式。
  2) 这种五言平仄格式,第三字位置无法论平仄的粘对,第五字位置是按用韵要求,也无法论平仄的粘对。


  再回到本论来,我们知道,五字格律的平仄格式,不只一种。还其他的格式又是如何确定和推算呢?
再考察一下 前面第一次推算出来五绝的平仄格式,是这样:
    a: 仄仄平平仄。
    A: 平平仄仄平。(押韵)
    b: 平平平仄仄。
    B: 仄仄仄平平。(押韵)  

  开始论说时,只是随便挑一个以‘仄’声为结尾的 a 句型为首句而开始的。如理论上没错的话,那么,b句型也应是可以的。重复前面的方法,就一定能推出。
即:
    b: 平平平仄仄。
    B: 仄仄仄平平。(押韵)  
    a: 仄仄平平仄。
    A: 平平仄仄平。(押韵)  也成立。

  毫无疑问,这就是  五言首句平起不押平韵式。 理论上来说是五言 b 句式。
杜甫的 《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一绝》诗:  百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 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 就是按这个b 句式来写的。

也如各位所预想的那样,这个五言 b 句式的全部都可以按前面的方法推算出来。

  到这里,我们知道的五言首句末字为'仄'的句式,那就仅有 a、b 两种。也就是说,在理论上, 五言首句不押平韵式 的平仄格式也只有平起,和仄起这两种,其内再分绝,律,排。 (暂停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1-11-8 19: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1-10-10 08:56
如下:
诗  名:「叙德书情四十韵,上宣歙翟中丞」  作  者:白居易
诗  式:五言排律 首句仄起不入平韵 ...
【注:第7,27,39 三句是 b 00011 即 平平平仄仄 的变形,为 平平仄平仄 特拗句型。】
所谓特拗句平平仄平仄,决然不是真空【24平仄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1-11-8 19: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类是221 节奏。和它的反相句,也称为 对称句 用小写 a 来表示。平仄式如下:
1)A: 平平/仄仄/平,  
      a: 仄仄/平平/仄。
第二类是32 节奏。和它的反相句,也称为 对称句 用小写 b 来表示。平仄式如下:
=================================================
近体诗与永明体一样,节奏都是上二下三。即:〇〇——〇〇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4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46
贡献
3597
金钱
5024
 楼主| 发表于 2021-11-8 19:3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是假定这四个平仄式(包括一个特拗式)是正确的,其他平仄式为错误的为 前提来推论的。
至于,为何假定这四个平仄式是正确的,这个问题我打算在另一文里说明,而不在此文里提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7 19: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