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41|回复: 6

古风楹联二十期依兰组毕业论文帖

[复制链接]

183

主题

397

帖子

3117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诗校律诗一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93
贡献
525
金钱
1209
发表于 2022-7-26 14: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风楹联二十期依兰组毕业论文帖

4

主题

722

帖子

5750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词校九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74
贡献
1388
金钱
2292
发表于 2022-8-5 00:3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2039小憩片刻 于 2022-8-9 08:41 编辑


依兰16-小憩片刻


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

----我的楹联学习之路

      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的典故,人们已耳熟能详。在楹联界,也存在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的两大阵营。本文将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探讨能够达到二者的结合或兼而有之的可行性。
      楹联,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历来为文人雅士所推崇、敬仰、膜拜。从先秦时的对联雏形,对偶句的应用,史料可以追溯到的,早在先秦之前就已经形成,而在唐代逐步发展成熟。宋代至元代应用前人对句作为春联已经很普遍,至明清两代达到顶峰。此时,这一文体甚至被列入科举考试之中。由此可见,社会各阶层直至统治者的重视程度。例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这位农民出生的马上皇帝,就在楹联的弘扬与发展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据考证,他曾为一位屠户写过一则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这段故事已成为楹联史上的一段佳话。 而这幅对联虽大体上属于下里巴人阵营,却也受阳春白雪阵营的青睐而纳入该阵营麾下。
      为什么会这样?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回答根本,即对联是什么?老实说,我加入古风联班学习之前还真没有一个明晰的概念。模糊的意识是上下联字数一样即可,因而闹出过不少笑话。
      好,现在言归正传。我们要想写出一幅好的对联,无论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首要必须掌握楹联写作的原理与规则,而要达到熟练掌握,对出佳句,必须:

      一、打好文学基础
      要探讨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的问题,我们还需要回到原点,即,无论想写成怎样的内容,俗也好,雅也罢,都脱不开应遵守楹联创作的规则。即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也。
      我国第一部《联律通则(试行)》首颁布并于2007.6.1实施,其后,随着应用中发现的问题,于2008年再次进行了修订,即《联律通则》修订版,颁布后于2008.10.1实施。
      联律通则的第一章就规定了楹联六要素: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率对拍、平仄对立、形成意联。此外还规定了应避忌的问题,如:忌合掌,忌不规则重字,仄收句尽量避免尾三仄,平收句忌尾三平等等。

      1. 基础语法学习---趣味记忆法
      初入门时,平仄好理解,但古音的入声字已然消失或并入其他声部,这对现代人而言,是一个绕不过的坎,堪称学联拦路虎之一。我也同样,遇到入声字,就心里发憷。第一次遇到白、石、蝶等等,都搞错了。一度有点灰心,想着,这么简单都搞不好,后面怎么学?此时,一个老师点醒了我,她说:“没有捷径,惟有遇到哪个记哪个,积累多了,就好了” 。好吧,入声字可以这样,毕竟入声字常用的也不多。
      但我还是渴望有捷径,一度曾想自己编个入声字顺口溜,以方便记忆。某日客串到别处学习,得到一段文字,有趣又好记,如获至宝,收入囊中。如下:
      “郭沫若没出息,不积极阅读学习热力学学术力作,读硕却不续读博。浙北谷穴贼作,郭踯躅不决,击敌不力,罚禄失职,实属屈辱。食龌龊的垃圾食物却不食六畜熟肉及绿色麦谷,喝血及蜜却不喝白色的雪碧。不服佛法,日日月月极作孽,掠获鹿鸭鹤雀,直接握铁戟杀戮,切赤舌,凿白骨,拔黑发,斫肉末,确实毒辣刻薄,触及法律。宅植苜蓿不植菊,客室角落没竹没木亦没石。特别渴,悒郁寂寞得哭,纳秃发妾入屋,热不沐浴,熄灭蜡烛,急摸席侧的雪白玉足。食色蚀力,弱不敌疾,却一直觉得不值得吃药。一夕,忽卒。” (本段全部是仄声字,除了垃圾食物的垃以外)

      2. 基础语法学习---一个自觉学习的长期过程
      度过了最初的惶恐与愚昧,自以为懂了一些规则,然而,在初升中级考试时,甚至中级升高级的考试中,依然出错最多的还是语法。这说明,还是基础没打好、没打牢。规则虽然懂了,但融会贯通地运用于对句中,则是一个长期研习的过程,有时,一个灵感闪现,马上就对的结果是词性错误、结构错误、平仄错误等等。这也提示我今后对句时,句子好了,还应利用网络软件检测一下,一旦发现错误,立即修正。自我修正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而且是更重要的过程,因为老师不可能一直陪着你学。网校的教学,是教我们学习的方法,即“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
      有一次看到外校的对句,出句:“鸟鸣长短句”,仄平平仄仄。看到这个句子,拟人写法,我也想用拟人写法,想到虫子在啃噬叶子时的图形,弯弯曲曲好似甲骨文,我就对了“虫噬甲骨文”,但仔细推敲时发现平仄不对,而且结构不对,“长短”并列,“甲骨”偏正,于是,再夸张一下,我用了“虫噬古今诗”:
鸟鸣长短句【晴空飞燕】
虫噬古今诗【小憩片刻】
      这一次,检测平仄仄平平,结构对应。自我感觉,这对句当属下里巴人,既没有用“典”,又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对的还算工整,而且很有趣。

       二、学而“乐”则成
      无论下里巴人还是阳春白雪,在开始学习时,很多文学基础要记忆,很枯燥。但好在古风的老师个个都是楹联大家,老师们为了学生们能够学好知识,尽快掌握写作技巧,想出了种种方法,来刺激我们的兴趣。一次忘校和洛神老师,在群里逗我们玩接龙对句,忘校出句,大家都纷纷对句,我也参与其中,玩的很开心,下面是我对的部分:
                                                 巫山【忘校】
                                                 洛水【小憩片刻】
                                                 梦里巫山【忘校】
                                                 心中洛水【小憩片刻】
                                                 梦里巫山今始近【忘校】
                                                 心中洛水已难临【小憩片刻】
      后面我又壮起胆子,参与了与洛神老师的对句游戏,开始参与人还很多,接龙接到后面感到很吃力。毫无悬念,我最终还是逃跑了。下面是我对的部分:
                                                清瑟【洛神】
                                                洞箫【小憩片刻】
                                                清瑟声【洛神】
                                                洞箫曲【小憩片刻】
                                                清瑟声声【洛神】
                                                洞箫曲曲【小憩片刻】
                                                清瑟声声远【洛神】
                                                洞箫曲曲来【小憩片刻】
                                                清瑟声声远去【洛神】
                                                洞箫曲曲来回【小憩片刻】
                                                清瑟声声远去无【洛神】
                                                洞箫曲曲来回有【小憩片刻】
                                                清瑟声声远去无踪迹【洛神】
                                                洞箫曲曲来回有迴音【小憩片刻】
       后面洛神老师有没有继续延伸,我不敢看,因为实在没词再对下去,这次的练习,感觉下里巴人很快乐,但轮到阳春白雪就没心情!
       倾城老师为了搞好教学,她每日尽心尽力,早出晚归,为我们讲解知识,补充额外的食粮。特地精心收集了很多故事,楹联趣事,为的就是激发我们的兴趣,以及参与的热情。当我们郁闷于不知道怎么样写出句时,她特意介绍了出句的一种技巧,如对句翻转法。这个方法很实用。如:
                                   一襟晚照催行客【联友】
                                   满目千峰驻余晖【小憩片刻】
                                   翻转:
                                  千峰满目余晖驻【小憩片刻】
       这个句子,我的对句是不成功的,但反转成出句是成功的。就这样,学习中的拦路虎之二,就这么开开心心地被吓跑啦!

       三、好的楹联应有“魂”
      如前所述,无论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首要应打好文学语法基础。其次,要想写出好的楹联,还应该有“魂”。或者说,如同诗词创作一样,需要有好的“诗眼”。
       那么,什么才是联的“魂”?或者说“联眼”呢?
       如前所述,朱元璋的名联之一:“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这幅联对的非常工整,其所谓“魂”,就在“生死”与“是非”,涵盖了人的一生,需要双手开辟人生之路,在人生之路上,不可避免会遇到种种是非,而能成大器者,则无一例外,都能够割舍“是非”……。这幅联,充满了人生哲理,意蕴无穷。
       好的楹联应富有教育意义,或充满睿智等等。在毕业酬唱练习中,我和搭档欧阳雨有了下面的出对句:
                                     出句: 为人应效清修竹【小憩片刻】
                                     对句: 遇事常存淡泊心【欧阳雨】

                                     出句:句有魂灵方好看【欧阳雨】
                                     对句:墨无意蕴怎描图【小憩片刻】

                                     出句:求知莫学蝉狂语【小憩片刻】
                                     对句:进步当如竹虚心【欧阳雨】
        这三个出对句,虽然还达不到较好的水平,但我们必须有目标,即不能仅仅为会写对句而学,而是期待能够在今后的楹联写作中,有所进步,写出具备好的“联眼”的楹联。我想,这也是古风诸位老师们期待的目标。

        四、楹联学习应鼓励发散思维、最大化激活联想
       在楹联学习中,老师们特意安排了一联十对的教学方法,试图引导同学们的发散思维,这是十分有效的好方法。此外,还有应用长短句析联的教学方法,该法系古风独创,我很喜欢,感觉自己突然从词穷语拙的窘境里,脑子一下子开窍灵光了起来。(在这之前本人一直很自卑,因为自己基础实在太差,我是0基础进校学习,与同学们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平时练习,基本不敢发言。看同学们对句那么快,常常令我羡慕不已)。
        例如:用长短句赏析对联:
花事隔帘空自好【听琴】
春心缚茧不堪闻【相忘】

小憩片刻赏析:
   三月桃红空自鲜,燕穿柳浪一如前,
  小蜂逐蕊纷纷至,彩蝶轻飞缓缓旋,
  帘有恨,景无缘,春心已束不堪言。
    而今惟盼平冠日,  破茧腾飞展笑颜。

      这个赏析,是我中级班第10讲作业,虽然没有达到老师们要求的最佳水平,但我自己很喜欢。因为的确写出了封控期间,人们的心态。而且,就在赏析的过程中,我才深深体验到了两位大师的这幅对句,真正是字字珠玑,没有任何赘语,没有用“典”,每个字都很平常,但寓意很丰富。一个简洁的“花事”蕴含了春天的种种美,繁花累累,蜂逐蝶舞,乃至赏花游客的纷至沓来……。这样的写法,应属于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的高妙融合,是我今后学习的榜样。


       四、小结
       回到题目,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也许文人们的选择应该是能够达到阳春白雪方为上,例如昆明大观楼的长联,至今无人能够超越,当属阳春白雪。
       个人以为,阳春白雪可以是楹联学习的范本,不是追求的目标。贴近民情的下里巴人,乃至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的些许融合,才是我真正想要的。当然,以我目前水平,这一点还远远达不到,但应该是我的终极目标。

       五、结束语
      毕业不是学联的终止,而是入门后自学之路的开启……。
      我感到很幸运,因为我初入联门就迈进了古风。古风的教学很严谨,这一点是我后面才体验到的。每周有作业,作业有讲评,通过讲评,可以知道为什么错?别人写得好,好在哪里?每日有练习,练习有老师值班,对学生的对句出句进行现场点评。每天的练习,次日也有老师汇总讲解。我因为工作很忙,练习无法每次都参与,但我一定会设法把老师的汇总讲解做成文件存下来,有空时翻阅学习。这些文件,在我考试前的突击复习时派上了大用场。
       转眼学联已近一年,两个学期的初、中、高级班的学习即将结束。回首过往,一路磕磕绊绊,几度曾经觉得自己难以坚持而萌生退意,但老师们、学友们的热情挽留、鼓励令我感动、不舍。就这样一路走来,到了说再见时,竟然十分不舍,甚至不想毕业!
       写此文时,几次提笔,几次写不下去,想写的只有一句话:感恩古风!感恩众师长们!

                                                                                                                         依兰16  小憩片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9

帖子

2319

积分

版主

沧浪诗社上海诗苑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48
贡献
607
金钱
857
发表于 2022-8-12 08:4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欧阳雨 于 2022-8-12 21:54 编辑

我的学联之路

                             -----记录学在古风联20期的一本流水账

                                                        依兰06--欧阳雨


说起来有点惭愧,在进联班前,我没有想过要写作古诗词,我在朗诵群里认识了一位会写诗词的人,她带着我们一起分析过几篇文言文,让我对文言文产生了兴趣,但文言文的功底还是高中的那点底子,毕竟后来是理科出身,没有在文学方面深入过,后来她把我们一起的都拉进了古风的吟诵班,毕业后进到古风苑看到了各种招生,以为联是学习其他古文的基础,就报名来到了联班。在联班我经历了初、中、高级班的学习,今天终于学习期满,可以回顾一下自己的学联之路了,在这里对学到的东西进行一番回望,也算是重走联路吧,我要记录学联路上的点点滴滴,我要记住无私奉献的老师们,于是我翻开讲义:


一、初级班的学习

1、学到的知识
在初级班我们从对联的起源开始学起,知道了对联是既对又联的上下两句话。知道了汉字平仄,知道了格律对联的平仄规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 诗律马蹄律意节律,一般遵循135不论,246分明,知道了“失对”“失替”“孤平”“三平尾” “三仄尾”“三平头” “三仄头”。了解了对联基本六要素分别学习了各种词性,知道了联的意境,对句的要求: 工、稳、贴、切、新、奇。还讲解了对联的禁忌详细讲解了流水对,以及典型的流水对的八种逻辑关系,同时介绍了无情对。这些都是在此之前是我从没有涉猎过的范畴,初级班的出句还是非常稚嫩的,比如:
                                        冷:冷月孤舟难入梦【欧阳雨】
                                        暖:邀月共诗来入梦【欧阳雨】
题目要求用两种色调出句,我这样缺乏变化,两句虽格律问题不大,但还是思路打不开,词汇也偏少,需要长期积累。
对句也很浅显,比如:
                                       出句:一指幽弦凉月色【相忘】
                                       对句:满怀愁绪上心头【欧阳雨】
这句对的有点流水对的痕迹,但句子有生凑之嫌。在初级班我基本都是在搜韵里找可以对的词汇和情景的,这样才能积累词汇量。


2、回看初级班之路
初级班采用的是别院听琴老师的讲义,每讲的内容丰富,逻辑严密,采用对联举例说明,讲的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我们120多个新学员,分成5个小组,小组分别取名:依兰组、步月组、拂云组、听泉组、吟风组,每个组都有小组群,都配有辅导老师和评阅作业的老师,负责日常的辅导和改每讲的大作业。我是在依兰组,我们从2021.8月进入古风学院联二十期的班级学习群,9.18日开始进行对联初级班的第一讲,每周一讲,每天一套练习题,每周周六晚上八点,轻尘主讲老师都会准时出现在班级里辛苦授课,每讲结束后布置讲后作业,由班务松月吟老师在《中华诗词论坛》上开帖吧,规定一周内完成,作业完成后贴到论坛的里,如果一周内没有完成,可以请假随后补上,连续几次无故不交作业就会被清理出初级班。5个组每天都有一组值班,值班时老师和同学都有任务,老师负责出练习题、批改作业、讲解练习。每天白天只要做完题发到班群里,就有轮流值班的老师批改作业,老师们都是利用自己工作之余的时间按组进行值班批改作业的,而出题老师除了负责出题、批改练习,晚上八点还要对当天的练习进行讲解,5个组老师轮流出题批改作业加讲解,从周一到周五,周六晚上又开始下一讲,下一周又周而复始,非常有规律,我真是特别欣赏古风学院的这种教学方式。初入联班我只是每天机械的跟着老师出的练习题走,不敢落下一天,因为我知道,只要我落下一次,就会给自己找理由落下两次三次,自己就会逐渐懈怠,毕竟每天做作业对于我们早已经跨出校门的人来说,其实挺累的,谁不想舒舒服服的啊。初级班一共10讲,用时大概2.5个月,结束后进行两周的复习,准备参加初级升中级的考试,这复习的两周真是紧张啊,每天一套考试模拟题,白天做完晚上老师讲解,每天强化练习直到考试,从2021.12.15记录的,12.19做最后一套复习题,每套题都是往届的考试题,一般有10道大题加一个附加题,简答题是对基础知识的叙述判断对错510分,选字填空题是从5幅对联里取掉10个字打乱再重新填回去10分,诊断病联510分,小断句题是标平仄词性词组结构210分,找入声字和通用字110个字10分,找流水对的八种逻辑关系510分,选择题可多选510分,判断格律510分,问答题110分,析联并用两种思路对句110分,附加题用冷暖两色出句20分。每天的练习题很长,常常感觉刷屏,做题的人辛苦,其实批改练习的老师更辛苦,真是非常感谢每一位点评老师。到考试的时候是周六晚上20:00-21:3090分钟,120分,答完题的时候,仿佛又重历一次高考的感觉,真的很感谢古风,丰富了我的人生经历,让我重温高考岁月。


二、中级班的学习

1、学到的知识
学到了对联步骤,对联的思路,讲了炼字炼意,如何对句,修辞与应景,出句原点,出句打磨和长短句赏析。看最初几讲的对句,真的有点一言难尽,后来的还慢慢能看了,似乎找到了一些脉络,比如:
                                                        出句:叹无嘉句消长夜【联友】
                                                        对句:却有瑤琴伴客愁【欧阳雨】
通过断句,分析词性,色调,确定出句的深层意思,长夜孤独没有诗词佳句陪伴,句子稍有悲色,这句我用了转折的关系词,不至于使对句太过消极。
                                                         出句:   避俗恨无千日酒【联友】
                                                         对句容身幸有一床书【欧阳雨】
出句有消极避世的色彩,想要日日以酒浇愁避世,对句扭转氛围,仍然避世,但不是喝酒,而是看书,联句格调得到提振。
                                                         出句:   深深院落桐花厚【联友】
                                                         对句:寂寂苔痕细柳长【欧阳雨】
出句说庭院幽深,桐花落了很厚的一层了,说明在这里很久没人居住,桐花是春天开花,时间地点都有了,淡淡的愁绪也有,对句顺势承接,讲另外的两个景色,苔痕也是没人时长的多,柳叶代表春天,柳枝长也是很久没人打理的感觉。


2、回看中级班之路
   中级班的讲义是根据再嫁东风老师临屏讲解整理的,所以比较口语化,讲义中列举了大量的联句进行说明,听起来不是很难理解,但真正操作起来还是非常难的。中级班也是10讲,也是每天一套练习题,每天有早晚读,每天有老师批改练习和讲解练习,每周1次大作业,刚开始的每天练习,是两道题,填空2个小题,练习的目的炼字炼句炼意,析联并对句1题,后来加到2题,到第五讲的时候,每天2题用两种不同思路对句,到第六讲开始加1题出句,到第七讲对句是用流水思路对句,第九讲出句题变成看图出句,第十讲出句题换成指出切入点并赏析题。10讲结束,又进入为期2周的复习,准备中级升高级的考试,每天一套练习题,都是往届的升级考试真题,考试时长仍是90分钟,总分120分,解析出句找出物象及关联点并重新对句20分或病联诊断520分,对出句进行补充填空420分,出句220分,两种思路对句20分,析联20分,附加题成联20分。中级班的第一讲是22年元旦期间讲的,2022.1.3开始做每天的练习,4.1做完最后一次练习,之后从4.6进入复习,4.20做完最后一套题,4.23进行考试的。现在回看这些练习思路,真的要给每一位出题老师点赞,回顾每一个时间点,记录自己的成长之路,对我很有意义,原来我已经做了这么多的练习,虽然当时是懵懵的。


三、高级班的学习

1、学到的知识
学习了成联的步骤,对联的语言,如何切入主题,对联的起承转合,从第五讲开始,学习了具体的几个大类对联的写法,包括风景名胜联、园林联、寺庙联、书院联、廨宇刹宇联、挽联喜庆联等。回看写过的成联,还是有一条非常清晰的进步之路的,其中我觉得比较好的有这样几个:
                                                                     题图       欧阳雨
                                         倘虚心如竹,孤直如松,虽富贵已凋,瑾瑜之色常绿;
                                         若遇阻则渊,遇穷成瀑,任山川不再,其上善之光永存。
这是题图题,图是一幅国画,近景是松竹,远景是一飞瀑,5457,这是学习成联早期的习作,老师的点评是作为哲理联不错,虽然跟图不是太切。
                                                                   题爱晚亭     欧阳雨
                                                      一亭独爱,看三面环山,枫林向晚;
                                                      何处诵声,唯四时书院,湘楚有材。
去过岳麓书院,通过查资料更加了解了此亭,454句式不是很稳,但自己感觉思路流畅。
                                                                   题个园      欧阳雨
                                              春夏秋冬一日过,何必有神通,但借假山穿四季;
                                              东西南北满园栽,正须临个字,肯将修竹作吾师。
个园也去过,但当时没有看懂这些精巧的布局,通过学联加深了理解,个园的最大特色是假山造的四季景致和形似个字的竹子,还是要再去个园看看的,此联也是从假山和竹两条线,老师点评说上比二分比较灵动。
                                                                   题岳麓书院       欧阳雨
                                              一石碑,一御笔,心门理门,弦歌不绝是书院;
                                              每砖瓦,每风荷,博士贤士,文脉延绵看未来。
岳麓书院是去过的,当时是奔着四大书院去的,而且不止一次去过,每次出游我都必游当地的大学,所以对高校的感触深,3347,句式不是最好,但从书院的过去和未来两条脉络走,老师点评此联不规则重字用的好。
                                                                          题芭蕉        欧阳雨
                                                  看庭前屋后,叶卷叶舒,遥想红楼蕉下客;
                                                 听窗外枕间,雨轻雨骤,岂惟拙政水边轩。
写的当时没有思路,就想起跟芭蕉有关的红楼敏探春,以及去过的拙政园里的听雨轩外的芭蕉,蕉下客也来自一典故,但听雨轩的平仄不合适,只能改成现在这样了。
                                                                        题夏夜         欧阳雨
                                                     虫鸣蝉噪,登阁纳凉,十里风荷难解暑;
                                                     酒绿灯红,凭栏待月,一茎残盏更邀谁。
这个联,447,点评老师说去掉首句更好,但我感觉加上首句可以更好的得出结句的结论,去掉会削弱结句的说服力,但去掉确实比较简洁,看来还是表达的功夫欠缺。
                                                                      题金山寺        欧阳雨
                                                 以寺裹山,看楼外塔,阁中亭,错当为耸凌霄汉;
                                                 望登极乐,借面朝西,门对水,终喜能同慰死生。
当时去扬州的时候只是远远的看了一眼金山寺里的塔,没有进去,当时看着山很小,以后还是要再去看看寺裹山的盛景,通过查资料收获了很多。镇江金山寺的最大特点是寺裹山,山小只有44米高,但面朝西,朝向西方极乐世界,门正对长江,我抓的是山寺特点和门朝向所带给人的精神慰藉,但金山寺最典型的还是白蛇传的传说,所以还有待加强遴选材料的功底。


2、回看高级班之路
高级班的讲义用的是尘封记忆老师的讲义,内容丰富,例联分析特别多,虽然目前看理解不太深刻,但终有了悟的一天的,高级班与初级班和中级班相比,感觉画风突变,主要讲的都是成联,走到这里,我仿佛开窍了一般,而最初的点拨来自于中级升高级的考试题最后一个附加成联题的点评语,记得是不懂老师改的那个题,原话已经查不到了,但让我开窍的是其中的一句点评,说两比脉络分明,从这一句我当时就想,原来成联是要上下比如两条平行线啊。我们是5.7开始高级班的第一讲的,7.20做完最后一次作业,现在进入写论文和酬唱的阶段。高级班的练习是每周2个练习题,都是成联,题目有:油菜花、牛、题图、王勃、屈原、萤火虫、少年、岳阳楼、向日葵、南京栖霞山、爱晚亭、黄果树瀑布、夏至、丰乐亭、留园、003航母、自题、三苏祠、个园、岳麓书院、芭蕉、红豆、动物园的猴子、金山寺、夏夜等等,在所有我做的成联中,我还是倾向于喜欢写风景名胜园林之类的题目,写这类题目,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能不断的丰富自己,仿佛自己曾经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都能用在其中了。



自己感觉,以我初学者的见识和积累,能写出目前的这些联句,实在是古风联20期的老师们的教导有方,以及我非常佩服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式,真的可以让我这样的金石为之而开,感谢所有古风20期的老师和同学们,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感谢你们让我在学联之路上增长见识,积累知识,丰富自己,从而也愉悦自己,现在我们又开始进行酬唱了,虽然我知道自己的水平有限,但真的是重在参与,我的学联之路才刚刚起步,感谢各位师友的陪伴和一步步的鼓励,我也期待自己能用余生去积累古文知识,让句子写的更好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51

帖子

153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56
贡献
407
金钱
565
发表于 2022-8-28 18: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毕业论文
依兰组长:飘零
          尊敬的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古风联班二十期毕业生飘零。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感恩古风学院,让我成为一个合格的毕业生,在此,首先感谢东风校长为我提供了学习的网络平台。感谢东风校长,各位班主任老师,各位辅导老师和评阅老师每天的默默付出,感谢同学们的一路陪伴。一路走来,即有掌声鲜花相伴,也有泪水相随。千言万语,难以言表,除了感谢,还是感谢。


有人说:对联是最精炼的诗。我认为有一定的道理。对联虽然短小精炼,但是它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却深深地吸引了我。在古风学习的日子里,我不但学会了对句,也学会了出句。现在我将怎么对句和怎么出句浅谈
几句。


一、对句步骤
1. 析联
对出句进行解析,读懂出句意境。
2. 立意
根据出句意境,确定自己要表达的主旨,也就是立意。
3. 谋篇
谋篇就是根据你确定的立意,选跟出句和谐,能表达自己主旨的物像,物像要和出句结构相同,平仄相反。
4. 造句
根据上面选出的物象,用恰到好处的动词、形容词或副词等,组成一个句意通顺,平仄、
结构等要符合对联六要素以及放宽条例的句子。
5. 检查
把写出的句子,上下联合起来一起读几次,看顺畅不,意境通不通?色调一致吗?修辞手法相当吗?平仄结构有错误吗?用字用词有提升空间吗?检查没问题,对句就完成了。
切记,不要去一个个字看,一个个词看,怎么对。经常有人问,这个词怎么对,那个字怎么对?我不知道你的立意,你的谋篇,我怎么告诉你,这个字,这个词对什么?比如


出句:秋声寂历老行客【剑影】
对句:落叶飘零忆故乡[飘零]


出句:三秋风味皆诗料【剑影】
对句:十里云山做画屏[飘零]


出句:裁剪春光妆我梦【剑影】
对句:常将野鹤做知音[飘零]


出句:花外犹闻春叹息【剑影】
对句:眼前未见客归来[飘零]


二:出句步骤


出句应该说只是完成了对联的一半,出句一定不要太满,要给对句人留下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当然,出句尽可能的推陈出新,联意通畅,千万不要让对句人解读联意时,造成不必要的误解。下面我将从出句和对句两个方面来谈谈我的心得


1.立意


无论是写诗词还是出句,都应该先确定主题,也就是立意。比如出句想赞美风景之美还是想表达喜乐悲欢的情感,还是对某种生命的感悟,一定要脉络清晰,前四和三有一定罗辑关系。


比如:燕舞莺歌歌盛世=【飘零】


这一出句就是展现春天的美景以及人物的喜悦之情。


比如:绿蚁斟空人不寐【飘零】


这一出句展现的是一种相思哀怨愁苦之情。


对联有很多主题,比如有春联,事理联,山居联,情感联等等


2.选象


出句时在物象的选择上也很重要。如果是说离愁别绪,可以选择柳、酒、灞桥、南浦、笛声等。


出句:月满西楼添别恨【飘零】


山水田园类的可以选择清风明月、高山流水、炊烟牧笛等。


出句:蓝天碧水惹人醉[飘零]


出句:炊烟袅袅催人返[飘零]


羁旅愁苦的可以选择驿站古道、鸿雁,子规、浮萍月色等。


出句:身似浮萍何处寄【飘零】
出句:声声断雁诉离别[飘零]


如果同样说酒,对联所表达的情感是冷色调,就要用残酒、病酒、浊酒等;如果表达的是暖色调,就用春酒、陈酒、醇酒、村酒、美酒等等。


出句:美酒一杯酬故友[飘零]
出句:一杯小酒饥肠慰[飘零]
出句:独斟苦酒从前忆[飘零]


可见,出句时,选择的物象一定要和主题相一致。 选择物象时要注意不要造成隔景、隔时、隔意甚至合掌的情况。


3.出句


确定好主题,选择好物象后,就是根据马蹄韵格律出句了。


出句时,一定要考虑好前四后三的联系。因为很多的初学者,总是在前四后三处出现断层,前后意思不流畅,这也是出句时应反复推敲之处。比如


几缕相思红烛泪=【飘零】,


仔细推敲这一出句,发现前四和后三联系不够紧密,有凑字之嫌。一纸相思和红烛泪没有必然联系,于是改成了


几缕相思向谁诉=
结果出律,又改
相思几缕向谁诉[飘零]
表明相思之情无法排遣的无奈伤感。


4.炼字,炼意


出完句后还要检查格律,避免出现三仄尾和孤平等。例如这一出句:


暗雨敲花落一地[飘零]


就是想展现夜雨打花的情景,就是三仄尾了。于是调整改为:


暗雨敲花残一地[飘零]


这样意没变,也避免了三仄尾。
在语意通顺的基础上,还要重视炼字,有时改变一个字就可以使出句灵动起来。进而借助一些修辞手法,可以使出句更加的生动优美。


二、出句的方法


借用古诗词出句


古诗词语言凝练,富有音韵美、节奏美和意境美。如果出句时巧妙地借用,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出句时尽量选择那些意境美或富含哲理的古诗名句,适当改变就能成为不错的出句。


例如:


例1.西窗共话巴山雨=【联友】


就是化用了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例2.一翁独钓寒江雪=【联友】


化用了“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例3.孤舟一叶烟波远=【联友】


化用“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例4用偷梁换柱法,把下面诗句变成自己的出句。(忌跟原句相似)。


江畔何人初见月?
填空


江畔何人(吹)(玉)(管)=


(怎)(忍)(他)(乡)初见月=


(那)(日)何人(曾)(共)(伞)


经过重组、变换,这样一些意味隽永的诗词变成了很好的出句。


2.根据给定的物象、意境出句




例1:以“竹”物像出句,七言仄收,并指出对句思路或者试对句。


翠竹千竿堪养性[飘零]




思路:梅兰竹菊是古诗词中比较常见的物象,竹象征着虚怀、高节。
例2:“感叹时光流逝”意出句【七言仄收】,并指出对句思路。


出句:春花已谢红颜老[飘零]


试对:白发频添愁绪生[飘零]


对句思路:出句描写主人看到残花满地,春天将尽,不由得感叹时光流失,青春不在,白发频生。


3.补充出句


就是出句留几个空,从个别字中去分析意思,补充完整。


4.对句逆转出句


所谓对句逆转出句就是对句后,再把自己句子改为上联出句。逆转出句的新出句和对句有关系。对句的质量关系到出句。


例1:


出句:懒与杏桃争艳丽【联友】


对句:甘同梅竹作芳邻【飘零】


逆转出句:甘同梅竹芳邻做[飘零]


例2:


出句:青灯独坐一窗雨=转
对句1:瘦笔难题半阙词


逆转出句:瘦笔难题词半阙
对句2:孤影徒伤两鬓霜


逆转出句:孤影徒伤霜两鬓


青灯:昏灯。独坐:独自一人坐着。雨本是愁之物,一窗雨更是愁上加愁。出句表明主人公相思一夜无眠,在灯下独坐,看一窗雨,更是相思寂寞难耐。对句物象可以选择孤影、雁字、浊酒、玉笛、玉案、笔墨。


例3:
出句:纵使千般皆遂意=【解联】。
对句:缘何一诺总囚心


逆转出句:缘何一诺囚心久


析联:纵使是假如、即使,表示退一步,千般指很多事,皆是都,遂意指称心如意。出句意思是即使生活中的很多事都能让我满意,但我还是感到惆怅茫!然,可能因为你不在身边,所有的一切都不那么美好了。对句:缘何一诺总囚心,逆转出句改为:


缘何一诺囚心总,语意不够通顺,于是改成“缘何一诺囚心久”。


5.还有看图出句。
就是根椐画中的物像,展开联想,可以从不同角度,感觉,听觉,视觉,看觉入手。


好了就啰嗦这么多了,再次感谢各师老师,祝大家天天开心,事业辉煌。牢记老师们的谆谆教导,义务教学,学以致用,把国粹传承下去,在二十一期,带好学弟学妹,继续向各位老师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7

帖子

66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5
贡献
172
金钱
247
发表于 2022-9-14 00: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脸猫 于 2022-9-14 00:29 编辑

                                                                                          浅谈对联的对句与析句
                                                                                                  ——大脸猫


因为论文本身要有论点,论据,通过举证的论据来证明论点。兼有说明的作用。所以我呢也不想在此废话了,下面直切主题。
关于对联的对句首先第一步是要析联正确。只有充分正确无误的理解了出句的意思,才好进行下一步的对句。如果出句的意思都稀里糊涂,自己都搞不明白或产生误解,那么对句则会相应的跑偏。这个问题怎么解释呢?举个例子。
析联如同足球世界中的停球。因为我是一个足球爱好者,有一期我看到解说员张路在说里瓦尔多,亨利,罗纳尔多,齐达内等中场大师们球踢的好其实是停球那一下处理得特别好。无论来球的质量如何,齐达内都能将来球稳稳的停在脚下,一个足球运动员只有把球停好才好进行下一步的处理,是传是射,还是要过人?如果球都停不好,勉勉强强刚刚拿住,在对手的贴身紧逼之下不可能从容的进行传球或射门的。听了张路的一番理论感觉很有道理,而对句又何尝不是呢?足球中的停球就如同对联对句中的析联,分析出句。只有把对句的意思分析透彻,理解正确才能从容的进行下一步。
如果析联不彻底,只是个一知半解,那么对句的质量也高不到哪去。
首先我们拿到出句,先分析结构。

出句:倦鸥小憩归帆上【东风】
对句:渔唱频悬耳畔间【大脸猫】
比如。
倦鸥/小憩/归帆/上;
【节奏】2221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形名/形动/动名/名;
【词性】定中/状中/定中/名;
【结构】渔,名词。唱,在这里不做动词讲,名词歌曲的意思。渔唱,渔人唱的歌。除了词性渔是名词不是形容词,但结构都是定中。遵照,结构相同偏正短语中非中心词的词性放宽的原则,所以没有什么大毛病。频悬,频的首选词性动词肯定不合适。在形容词重复,连续的意思。和副词屡次;频繁之间倒是副词更合适。同理,结构状中,在结构相同偏正短语中非中心语的词性放宽的原则,也可以相对。耳畔,耳朵的边缘。归帆是定中结构,耳畔也是定中结构。间,同样是方位名词。整体句意:渔人唱的歌屡次悬浮在耳边。

出句:倦鸥小憩归帆上【东风】
对句:渔唱频悬耳畔间【大脸猫】
这是说飞累的鸥鸟在回返的船只上进行短暂的休息。归帆处与打渔为生的人应该是有所关联,同行嘛。且这个归帆未必就是远游客的归来,如果是打渔归来呢?

出句:倦鸥小憩归帆上【东风】
对句:客子怅望夕照中【大脸猫】
我们再看如果这个对句就是建立在远行客返的归来。而不是出海打渔的归来。
还是如同之前的一样我们逐一分析一下:
客子/怅望/夕照/中。
【节奏】2221仄仄/仄平/仄仄/平。
【平仄】名名/形动/名名/名。
【词性】定中/状中/定中/名。
【结构】客子,离家在外的人。
这个客是动词,本义:寄居;旅居,住在异国他乡。客居在外的游子。结构嘛还是定中,因为中心词“子”依然是名词。怅望。怅,形容词形声。从心,长声。本义:因失意而不痛快。望因为是多音字在这里为了和出句的“憩”相对而判定为平声。怅望的意思是因惆怅而漫无目的的四处张望。怅与小的词性对品。怅望的结构也与小憩同样属于中心词是动词而判定为偏正短语中的状中结构。夕照,夕名词本义:黄昏,傍晚。照,名词日光。傍晚的阳光。即夕阳。中,方位名词。客居在外的游子在夕阳中因惆怅而漫无目的的四处张望。句意相谐。能够与出句统一于同一主题之下。

出句:行杖拨云峰渐小【柒米】
对句:岚烟蔽日气微凉【大脸猫】

出句:若是时光能倒转【相忘】
对句:定教挚爱永相随【大脸猫】

出句:早起莺儿啼暖树【再嫁东风】
对句:含羞花朵沐春风【大脸猫】

出句:石上敲棋浑忘我【柒米】
对句:身旁落雪不关心【大脸猫】

出句:帆落烟汀惊鹭影【再嫁东风】
对句:声传四野泣离人【大脸猫】

出句:心篱不设邀春驻【柒米】
对句:柳发长垂待燕梳【大脸猫】

出句:山屏我舍烟封道【再嫁东风】
对句:鸟唱欢歌水调弦【大脸猫】

出句:轻鸥剪水云天外【柒米】
对句:樵子挑柴晚照中【大脸猫】

通过分析得出结论。这也是我一年多以来学习的亲身体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6

帖子

97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3
贡献
249
金钱
366
发表于 2022-9-14 01: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儿棒 于 2022-9-14 01:29 编辑

                                                                点评句子需要注意的事项
                                                                            ——青儿
        很高兴能走到了毕业季,说实话,我没想到能走完全程。当初误打误撞来到古风二十,没想到,从此与它结下 了不解之缘。来之前也去了其他网校溜达过,不过,没有几天就开溜了,只有在古风,算是安营扎寨,起码到此刻也没溜走。

        在此,感谢倾城班长屡次为我解惑。说真的,中间几度都想放弃,是好朋友鼓励我不要放弃。还要感谢那年花开老师,没少麻烦他去论坛为我打扫战场(删帖),感谢校长搭建的这个平台,感谢冷燕老师、淘淘老师,松月吟老师、君心老师、相忘老师、写意老师、心旅老师不定期的辅导,还有那些功成身退的老师,还要感谢一个重要的人,那就是——轻尘老师,轻尘老师讲课诙谐幽默,我很喜欢!

        经历了初、中、高三个级别的磨炼,终于“混”到了毕业。之所以说“混”,是因为我从来没有拿这个太当回事,也并没有多么认真的学习。同学之中优秀之人举不胜举,我就算是消尖了脑袋也拿不了最优秀。所以没敢想能有多优秀,但能随大流走完整个学业就不错了。没想到一路走来那么多的优秀人才都放弃了,而我却跌跌撞撞走到最后,我哪一项也不突出,但在不知不觉中迎来了写毕业论文的机会,真是世事难料。废话不说,言归正传。

         我觉得点评句子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自己对句子时候,总免不了出现很多问题,自己根本没意识到,也许在老师同学对句时候你能看出哪里出了问题。到了中级,点评成了一项必修功课,这就是实战,需要你指出别人的问题,句子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如果不用心,点评错了,相当于误人子弟,所以,需要我们想而又想,三思而后评,不知道同学们是不是也这样?我点评不喜欢敷衍,也就是抱着一种诚恳的态度,发表自己的看法。那么,点评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比如, 六要素这方面不可忽视:
字句对等,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内容相关。
字句对等,就是上下字数一样。
来说说平仄和词性:
比如:
出句:月映/梨花/千树/雪【七字】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词性:名动 名名 数量 名

对句:春飞/柳絮/一天/云【七字】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词性:名动 名名 数量 名

         我们看平仄这方面是没问题,是合律的,再看词性,“树”和“天”本来是名词,但在此联中却变成了量词,这也就是词性转换,主要通过句子的内容就可以实现词性转换。

再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绿”既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形容词,但在此句中却是动词,(使……变绿)。

继续往下看看,“梨花”和“柳絮”同属于春天的物象,画面统一,上下两句是不是既对又联的两句话呢?是不是内容相关呢?确定是的。

再来说说节奏:
比如:
出句:小朵/无名/开/自在
对句:清风/有意/带香/归
很明显,后三节奏不对应,开自在12,带香归21。

接着来说结构:
比如:
出句:野径/无人/花/占道;
结构:偏正/偏正//动宾

对句:春山/一路/鸟/空啼
结构:偏正/偏正//偏正
把结构标出来,很明显看出:
占道,动宾,空啼,偏正,词组结构不对。

        上述六要素掌握了,点评起来是不是就可以得心应手了?我告诉你,光懂得这些远远不够,我们还要知道几个重要的对联禁忌,那么都有哪些禁忌呢?

        对联的禁忌主要有三个大的方面,平仄、节奏和意联。

这几个方面又可以详细划分:
一、平仄方面:
①忌失替,忌失对。
比如:
出句:重寻旧院人何在;
对句:空对斜阳恨难消。
二四六位置要交替,我们来看下联中“阳”和上联的“难”都是平声,这是句内失替,上下联中的“难”和“何”又在同一个位置,且都是平声,这叫失对。

②平收句忌尾三平尾,仄收句尽量避免三仄尾。
比如:
出句:云气半遮山下塔;
对句:秋光早入江边村。
一目了然,“江边村”三平尾。

再看一副:
出句:帘外桃花空自老;
对句:指端琴曲无人听。
"听”如果仄音就是同声收尾,按上联来说,只能是平声,所以是三平尾。

尾三仄,比如,依法修行能入道,把“能”改为“可”就是尾三仄,这个要尽量避免。

另外我们再来看一副对联:

出句:犹记别时一夜雨;
对句:常湿岭外羁孤心。
这个句子只能看作今音。毛病是三平。如果看做古音不合律,不单纯是三仄尾,“湿”和“记”失对,“湿”和“外”失替。

③忌孤平。
比如:
出句:封侯要比平心易;
对句:入局便知放手难。

出句:豪情化作两行泪;
对句:老骥没于万里沙。
两幅对联一样毛病,下联除了尾字平声,只有一个平声,所以是孤平。

其实关于孤平孤仄的禁忌,有着相当大的争论,我们就跟着本网校规定走就好了,俗话说入乡随俗。还有几个禁忌,我们也必须记牢。忌古今音混用,忌同声收尾,忌同声落脚,避孤仄。

二、对联在节奏方面的禁忌:
忌节奏失对。节奏失对,也就是断句错误。比如七字律联,上联2221断句,下联2212断句,这就是节奏失对。

三、对联在意联方面的禁忌:
忌隔,包括景隔意隔,忌合掌。

时隔:描述静态事物的对联,上下联的景物因其不符合时间逻辑而不能同时出现,称为“时隔”。
景隔:描述静态事物的对联,上下联的景物因其不符合空间逻辑而不能同时出现,称为“景隔”。比如上联春景,下联秋景。
意隔:上下联所表达的情感不统一于同一个主题,就是我们常说的“意隔”。意隔是对联大忌之一。这就是情感不相融。换句话说,就是上下联的色调,情感不和谐,比如上联暖色,下联冷色。上联说动,下联扯西。时隔景隔意隔,很多时候都是同时存在的。

比如:
出句:明月照西楼;
对句:菊花欺细雨。
出句明月,对句细雨,我们都知道下雨天是没有月亮的,不能违背自然规律,所以是景隔。

再看一联:
帘外花开春意满;
庭前叶落雁声悲。
上联是春景,春意满,生机勃勃,是个暖色调,下联是秋景,雁生悲,戚戚惨惨,是个冷色调,所以是景隔意隔。

合掌,大家都知道,就是指上下联有大量的同义词或近义词相对,两句话的句意相似或相同。就好比我们左手右手合在一起。

比如:
出句:酒尽三更难入梦;
对句:杯空半夜未成眠。
此联典型合掌。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词性结构不对应,句法成分不对应,偷换主语,不规则重字,前四后三有断痕,修辞或用典,一联有一联没有,等等。

另外,忌不规则重字【包括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

比如:
业流不住勿贪境;   
命运相同莫恨人。
如果把下联的“莫”改成“不”,那这个就是不规则重字。

但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异位互重”格式是允许的,如下:
本无月缺月圆,它随顺你;
虽有花开花落,你任由它。

上重下轻的情况也要注意,下联一定要托住上联。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词性结构不对应,句法成分不对应,偷换主语,前四后三有断痕,修辞不相谐,用典不对应,一联有一联没有,等等……

我们把这些都掌握,吃透,点评起来就不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下面发一些曾经对过的一些句子:

出句1:驿路偏逢梅子雨【联友】
对句1:归舟又遇顶头风【青儿】

自评:上下联意境融合,真是倒霉到家了!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感觉。

出句2:春风唤醒桃花岸【联友】
对句2:紫燕掀开柳叶帘【青儿】

自评:这副联特别喜欢。拟人手法让人觉得形象生动,一副美丽的春景图跃然眼前。

出句3:几层秋雨凉心上【联友】
对句3:无尽乡愁浸酒中【青儿】

出句4:久读方知书有味【联友】
对句4:常摹更觉笔如神【青儿】

出句5:一叶秋声弦上起【联友】
对句5:两行雁字望中横【青儿】

出句5:佐几味春光下酒【联友】
对句5:舀一瓢月色题诗【青儿】

出句6:小字轻敲深得味【联友】
对句6:新茶细品始知香【青儿】

出句7:权把春犁当寸笔【联友】
对句7:好教大地换新颜【青儿】

出句8:一庭落叶扰心绪【联友】
对句8:孑影飞鸿惹客愁【青儿】

出句9:诗书有味易多品【联友】
对句9:宦海无涯且莫贪【青儿】

出句10:山高自有云来访【联友】
对句10:室雅何须梅作陪【青儿】

        关于对联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就说这么多吧!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俗话说,学无止境,我们永远都在学习的路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5

帖子

98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6
贡献
251
金钱
369
发表于 2022-9-21 10: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二十期毕业论文:
依兰组28~捍卫者
学联心得—偷换主语:
通过一年来的学习,在各位老师的临屏辅导和同学们的帮助下,零基础的我对楹联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知,深刻地感受到了国学的博大精深,更被诸位老师无偿教学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在这里向老师们深表谢意。下面分享一下我的学习心得。
什么叫偷换主语?
如何避免偷换主语?
首先来分析下什么是偷换主语,偷换主语又是怎么形成的?
偷换主语是指上下句主语不一致,造成了句型混乱,逻辑不清晰。(部分流水对除外)
我们'重温一下对联的六要素:
1、字数相等
2、内容相关
3、词性相当
4、结构相称
5、节奏相应
6、平仄相谐
从六要素中不难看出对联追求的是文字上的对仗美,上下句主语不一致句型结构不相称违反了六要素。是什么原因偷换了主语呢?主要是看到出句没有认真分析句型结构划分成份,急于对句。归其根本还是因为不够细心静心对句子进行分析解读。记得刚来古风二十期的时候,各位老师每天都会给大家出练习题,就是标词性划分结构标注成分,这样的练习做了近两个月。下面就举几个例子:
案头古卷挑灯看=z
字里佳人入目来【捍卫者】
这个句子是去年对的,灵感来于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当时自己非常满意也非常喜欢这个句子。我喜欢收集自己的对句,并且会隔一段时间翻出来研读,这一读发现问题了,对句案头古卷挑灯看,我们分析一下句意:
(我)在灯下看案头的古卷,显然出句省略了主语“我”,还原并提炼原句主干:(我)看古卷。我是动词看的支配者。
再看对句,字里佳人入目来,提炼主干佳人来主谓结构,谓语来是佳人发出的动作,出句没有宾语,出对句结构不一致,就不是完美的对句。按照这个思路对了几个不满意,都有偷换主语的嫌疑,最后只好放弃。换个思路重新对,正所谓一联百对,这条路不通就换条路走。
案头古卷挑灯看=z
窗外蛩鸣无意听【风吹草低】
案头古卷挑灯看=
世上浮名随手抛【风吹草低】
案头古卷挑灯看=
心里诗情执笔书【捍卫者】
分析下这三个对句动词听,抛,书都是(我)发出的动作,我听蛩鸣,我抛浮名,我书写诗文,是不是与出句结构一致语意相关了呢?
春风十里不如你=z
杨柳满堤又念君【捍卫者】
我们给出对句标词性结构划分成分。
春风/十里/不如/你=
名名/数量/副动/代
偏正/偏正/偏正主          补  /谓    /宾
嫩柳/两堤/又念/君=
形名/数量/副动/代
偏正/偏正/偏正
状                /谓    /宾
通过成分划分很容易就能看出来对句偷换了主语,对句隐藏了主语我。我看见满堤绿柳又想起了那个人。谓语“念”的发起者是“我”。前四在句子里是谓语念的状语,是事态环境状语,我是在这样的一种情况状态下而思念君的。
我们再分析一下出句,先提炼句子主干,春风主语,不如谓语,你宾语,出句是中规中矩的主谓宾结构。春风是主语后五是对主语的描素。
春风十里不如你=z
明月一轮恰似卿【捍卫者】
月主语,恰似谓语,卿宾语
这样就与对句结构相称了。
要想学到真本事必须要多读,多背,多练,多读就是多读名联赏析多读网络精品,博百家之长补自身所短。多背是多背古诗词,加强自己的文化底蕴,厚积薄发。多练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演练中,多对句多做练习,才能看出自己的不足。要对出美丽感人的句子就要静心虚心耐心,谎言老师在辅导大家的时候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对句的过程,其实就是解析联的过程,  解联的过程,就是让心静下来的过程  心静下来的过程,就是融入出句的过程。在我们无论是出句对句都要心静,要做到心境合一,无我之境。
古语云谦受益满招损,在学习路上我们要始终保持空杯心态。
最后,再次感谢古风二十期所有老师的辛苦付出和无私奉献精神。尤其是冷燕老师、倾城老师、和班级群里的所有辅评老师们,您们辛苦了。谢谢您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6-11 22: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