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48|回复: 23

从《律诗定体》看王士祯的声律“三忌”

[复制链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2-10 08:3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23-2-10 08:32 编辑

从《律诗定体》看王士祯的声律“三忌

[芙蓉书阁|邓旺林]


       此 “三忌” 指 “忌三仄尾”、“忌三平尾” 与 “忌孤平”。王士祯【注1】的《律诗定体》举了八首律诗为例,在每首诗上用他特定的符号标明诗的平仄及要求,同时通过夹注等对有关的事项,包括变通和忌避等作出说明(详见《王士祯撰《律诗定体》全一卷》【注2】),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王士祯关于近体诗“三忌”的态度。

一、“忌三仄尾”

   
此指近体诗诗句后面三字不能全是仄声。
   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有可能造成“三仄尾”的句式,在五言中是“(平)平平仄仄”,在七言中则是“(仄)仄(平)平平仄仄”。【注3】

   
这都是王士祯所谓的“单句”(即仄收句)。王士祯在第一首五律的下面说:“若单句第一字可勿论。” 又在第一首七律下面说:“凡七言第一字俱无论,第三字与五言第一字同例。” 可见,五言仄收句的第一字,七言仄收句的第一字和第三字均平仄不拘。但五言仄收句的第三字和七言仄收句的第五字可就不能 “不论” 了。它们都必须保持平声不变,否则就会导致“三仄尾”。
   
在王士祯的《律诗定体》中,有7句诗属 “(平)平平仄仄” 句型:“好风天上至” “九重闲视草” “卷帘书帙静” “小臣叨侍从” “桂枝家共折” “夜间方步月” 和 “芸香能护字”。在这7个例句中,除 “芸香能护字” 此句外,其他6句的第三字(天、闲、书、叨、家、方)旁边均有 “必不可易”(指平仄不可更易,即平声不能换成仄声,仄声不能改为平声。下同)的符号。王士祯认为此式第三字 “必不可易”,显然就是为了避免“三仄尾”。【注4】
  “
(仄)仄(平)平平仄仄” 句的第五字若平改仄便成为“三仄尾”。在属于此式的6个例句(“三楚风涛杯底合” “天气薰蒸疑作暑” “独喜联鑣归去早” “十二凤楼开瑞色”“不见闭门陈正字”和“蒲涧红泉应不改”)的第五字旁边虽无 “必不可易” 的符号,但这并不是等于说王士祯认为此式第五字可平可仄。因为七言律句由五言律句扩展而来,五言律句的宜忌同样适用于由其扩展而成的七言律句中的后五字。也就是说,五言律句之 “(平)平平仄仄” 的第三字不能平改仄的规则,同样适用于七言律句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中第五字(五言中的第三字和七言中的第五字具有相对应关系:都处于句中倒数第三的位置)。这从该式六个例句的第五字(杯、疑、归、开、陈、应【注5】)均为平声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二、“忌三平尾”

   
此指近体诗诗句后面三字不能全是平声。
   按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的说法,有可能造成“三平尾”的句式,在五言中是 “(仄)仄仄平平”,在七言中则是“(平)平(仄)仄仄平平”。

   “
(仄)仄仄平平” 句式是《律诗定体》第一首五律下面说明文字中提到的“(凡双句)其二四应仄平者”。王士祯特别指出,此式 “第一字平仄皆可用,以仄仄仄三字相连,换以平字无妨也。” 但此式的第三字必须保持仄声不变,若改为平声便会造成“三平尾”。在此式部分例句如“夏过日初长” “鸡树代相传” “漏尽欲朝天” “粉署夜方初”中,王氏均在句中第3字(日、代、欲、夜)旁边标有 “必不可易” 的符号。这正是为了避免造成“三平尾”。由此可见王士祯“忌三平”的态度。
   “
(平)平(仄)仄仄平平” 是由 “(仄)仄仄平平” 扩展而成的七言律句,因此,“(平)平(仄)仄仄平平” 的第五字与 “(仄)仄仄平平” 的第三字一样,必须保持仄声不变。王士祯在此式 “轻阴小雨夜连晨” 和 “六街消尽马蹄尘” 这两句的第五字(“夜、马”)的旁边标示 “必不可易” 的符号也说明了这一点。至于在此式的其他诗句的第五字旁边没有标示“必不可易”的符号,应是认为已在相关的五言句中作了标示。
三、“忌孤平”

   
对于近体诗平仄方面的所谓“孤平”,启功先生在其《诗文声律论稿》【注6】第十章(节?)中说:“ ‘孤平’ 实指一平被两仄所夹处”,台湾学者林正三先生在其《诗学概要》一书中也说: “所谓孤平’,即是句中前后字皆为仄声,而中间夾一平声之谓。” 而王力教授等则将“孤平”限定在五言“平平仄仄平”句中第一至第三字之间的 “两仄夹一平”(下简称“夹平”) 和七言 “仄仄平平仄仄平”句第三至第五字之间的 “夹平”。(详见王力《汉语诗律学》增订本第一章第七节《关于“一三五不论”》)那么王士祯对于”孤平“又有怎样的意见呢?
   
我们从《律诗定体》的例句及有关说明中可以看到,王士祯并不反对“两平夹一仄”(下简称“夹仄”),也不反对“夹平”。
   
王王士祯《律诗定体》的例诗中,“夹仄”的诗句甚多。例如:“三楚风涛杯底合” “天气薰蒸疑作暑”和“蒲涧红泉应不改”这三句的平仄都是“平仄平平平仄仄”;“怀古仍登海岳楼” “中使传呼散紫宸”和“珍重新诗独起予”这三句的平仄则是“平仄平平仄仄平”。在这几例中被夹之“仄”都在句中第二字,而“平平平仄平平仄”句的“天南耆旧今头白”其被夹之“仄”则出现在第四字上。至于“仄仄平平仄平仄”(王力教授称此式为“特拗句”)的“我醉吟诗最高顶”,其被夹之“仄”则出现在句中第五字上。“夹仄”的五言诗句较少,只找到“知去丹墀近”(“平仄平平仄”)这一个现成的例子。但在其谈及对句拗救的地方我们看到还有其他形式的五言“夹仄”句(见后)。
   
在《律诗定体》的例诗中,“夹平”的诗句相对少一些。主要出现在“仄平仄仄平平仄”这种句式中,如:“振衣直上江天阁” “石牌落照翻孤影”和“太平有道凝毓日”。其中被夹之“平”都在七言第二字。但也有出现在其他地方的,如前面提到的“我醉吟诗最高顶”(仄仄平平仄平仄)一句,其被夹之“平”就处于句中第六字上。另外,“仄仄平平仄平仄”还是个“夹仄”与“夹平”兼具的句式。
   
这些都是现成的例句。我们还可以从王士祯对一些诗句、诗联的说明中来看看他对“夹仄”“夹平”的意见。
   
王士祯在“好风天上至”这一句的后面说:“如 ‘上’ 字拗用平,则第三字必用仄救之。” “好风天上至” 是 “仄平平仄仄”,按王士祯所说,此式可改为“仄平仄平仄”,那就是在一个五言句中连续出现了两个“夹平”。
   
再看“粉署依丹禁,城虚爽气多” 这一联(第一首五律的首联)。此联平仄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王士祯先在此联出句的 “依” 字旁标注“必不可易”的符号。看来就是怕出现“夹平”的情况,然而,他又在此联的后面说:“如单句 ‘依’ 字拗用仄,则双句 ‘爽’ 字必用平。”此联中“依”是出句的第三字,“爽”则是对句的第三字。按照王氏所说,“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可以改为“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这是王士祯提出的一种拗救方式(按王力教授的说法就是“对句拗救”)。这样一来,出句不但含有“夹平”,而且全句只有一个平声字(可谓“单平”);而对句则不但含有“夹仄”,而且全句只有一个仄声字(可称为“单仄”)。
   
综上所述,可知王士祯并不以“夹仄”为忌, 同时他对有些“夹平”也并不忌避,甚至也不无条件的反对“单平”和“单仄”。而由此也就可知,王士祯心目中的“孤平”与启功先生等人所说的“两仄夹一平”是完全不同的。
   
那么,王士祯所忌的“孤平”是什么呢?从其《律诗定体》看来,应是特指在“平平仄仄平”和“(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两种句式中出现的“夹平”。
   
下面先看五言律句所忌的“孤平”。
   
五言律句共有四种:“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和“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与“平平平仄仄” 都是王士祯所说的“单句”。“若单句第一字可勿论。”(见前)“仄仄仄平平”是王士祯在第一首五律下面说明文字中提到的 “(凡双句)其二四应仄平者”。王士祯特别指出,此式 “第一字平仄皆可用,以仄仄仄三字相连,换以平字无妨也。” 也就是说,这3式五言律句其首字均平仄不拘。另外,此3式五言律句首字的平仄改变后,句中也不会出现“夹平”的现象。也就是说,“孤平”之虞与此3种五言律句并不相关。既然如此,那么,由这3种五言律句扩展而得的3种七言律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和“平平仄仄仄平平”)自然也是与“孤平”之虞无关了。
   
而“平平仄仄平” 此式是王士祯所谓 “(凡双句)其二四应仄平者”。王士祯特别强调,此式“第一字必用平,断不可杂以仄声,以平平止有二字相连,不可令单也”。若此式首字改为仄声,便成为“仄平仄仄平”,出现启功先生等人所说的“夹平”;而按王士祯所说,“仄平仄仄平”的第二字成为单个的平声字,便是“令单”了。王士祯在《律诗定体》中虽没有使用“孤平”这一词语,但其所谓“令单”即王力教授等人所说的“孤平”。
   
此式在《律诗定体》中有9个例句:“城虚爽气多” “瑶池澹绿波” “连朝雨送凉” “分冰近玉床” “仍看雁影连” “明王许荐贤” “花枝暖欲舒” “春刑是减余”和“经年望稚车”。除“瑶池澹绿波”一句外,其余8句的首字(城、连、分、仍、明、花、春、经)旁边都标有“必不可易”的符号。就是为了保证不会出现句中有平字“令单”的现象。
   “
平平仄仄平” 句的首字不可改平为仄,那么由此式扩展而得的七言律句 “(仄)仄平平仄仄平”的第三字自然也是不可变平为仄了。王士祯也说过“凡七言第一字俱无论,第三字与五言第一字同例。凡双句第三字应仄声者可拗平声,应平声者不可拗仄声。” “凡双句第三字应仄声者可拗平声”指的是“平平仄仄仄平平”这一种句式,而“凡双句第三字” “应平声者不可拗仄声” 正是指“(仄)仄平平仄仄平”此式。
   
在《律诗定体》中,属 “(仄)仄平平仄仄平” 形式的诗句也有9个:“怀古仍登海岳楼” “玉带山门访旧游”“中使传呼散紫宸” “仗出宫墙柳映人” “待旦金门漏未稀” “剑佩森严彩仗飞” “万国风云护紫微”“粤客才通尺素书”和“珍重新诗独起予”。在这9句中,除“珍重新诗独起予”一句外,其他8句,王士祯均在句中第三字旁边均标示了平仄“必不可易”符号(“珍重新诗独起予”第三字旁边没有标示 “必不可易” 符号,有可能是一时疏忽;也可能是认为已无须标示),并在“怀古仍登海岳楼” “玉带山门访旧游”“剑佩森严彩仗飞”和“万国风云护紫微” 这四句的第三字(仍、山、森、风)之后均夹注 “此字关系” 或 “关系”。
   
王士祯只说到 “平平仄仄平” 的首字和 “(仄)仄平平仄仄平” 的第三字 “不可拗仄声”。他没有说到当该字 “拗仄声” 时如何补救(即后人所谓“救孤平”)的问题。这个问题后来在赵执信【注7】的《声调谱》一书中提到了。赵执信在《声调谱》的“五言律诗”部分说:“律诗平平仄仄平,第二句之正格,若仄平平仄平变而仍律者也(即是拗句)。仄平仄仄平,则古诗句矣。”
   
王士祯的“三忌”,对于后人近体诗的写作和理论研究都有不小的影响。就诗论中的 “孤平”理论而言,王力教授的“孤平说”就与王士祯的“忌孤平”密切相关。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本人在《王士祯的“孤平说”浅议——兼谈吴丈蜀、王步高对王士祯“凡平不可令单”的误解》【注8】和《浅谈王力教授“孤平说”的理论依据与事实依据》【注9】这两篇文章中有较详细的阐述,这里就不多说了。


6

主题

488

帖子

21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3
贡献
550
金钱
929
发表于 2023-2-11 08:4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三忌”清代说法?
王世贞又号王渔阳,康熙四十三年进士,诗人、文学家、诗词理论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314

帖子

1613

积分

副首版

青青子衿诗苑楹联谜语专栏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7
贡献
393
金钱
652
发表于 2023-2-11 10: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三忌曾经是金科玉律,如今已经成了不少人的耳旁风了,特别是“孤平”一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84

主题

8251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294
贡献
7790
金钱
1613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3-2-11 11:4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杜甫 夜深露气清,仄平仄仄平,是孤平。
刘长卿 五陵远客归,仄平仄仄平,也是孤平。

以上两个孤平句,说明唐人把孤平作为大忌,是不正确的。

点评

杜甫那个时候,近体诗还不完善,不能完全作为参考标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2-15 20: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84

主题

8251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294
贡献
7790
金钱
1613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3-2-11 11:4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安铜川 于 2023-2-11 11:49 编辑

三平,三仄,都是符合格律的,何来病之说,忌之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23-2-12 04:3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23-2-12 04:41 编辑

渔洋诗论中的必不可易之说有点随便
1.仄仄平平仄,第三字必不可易,马上又自相矛盾的说,可于对句救之。
仄仄仄平仄句式在调声术上承术已举倒;上句仄声太多,下句宜用三平句或四平句下承之。
2.查渔洋五律有三仄14句,仄庂平平平一句,平仄平平平一句。这说明渔洋必不可易并非严谨,他自已并不遵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23-2-12 04:4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23-2-12 04:47 编辑

4.上句大拗(仄收孤平句)下句必救例一

甲④仄仄仄平仄,乙④平平平仄平。  

别鹤念湖海,离群秋夜心。

落日眺平楚,青山生暮寒。

饮马洞庭阔,连营笳吹闻。

礼比长公主,荣逾恩泽侯。

蒋子读书处,云岚深几重。

万里有行役,三巴谁赏音。

晏起翠微晓,开门黄叶深。

暂喜俗尘远,休嗟吾道穷。

渔洋五律,四平救孤平例。
举首见明月,西峰归片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23-2-12 04: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23-2-12 04:56 编辑

渔洋为诗,并不忌三仄尾,选诗中多达14句,约占该句系的7%。

终当与啸父,清言不觉暑,祗应禹洞里,

先生竟学道,褒斜十日路,何人裹马革,

长安几度别,王师县楚塞,亭横帝子渚,

销魂过杜曲,飞龙氐旧国,主人具鸡黍,

神嵩不可眺,他年履道宅,。。。。
主人具鸡素不是三仄尾句,而是拗极句;仄平仄平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23-2-12 05: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23-2-12 05:05 编辑

南园池上 清 · 王士禛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渔洋山人精华录卷五
清言不觉暑,纤月生西林。
苔径少尘色,夜猿清道心。
渔樵晚多侣,风壑静同音。
会学涓高术,阴潭鸣玉琴。。。。
生西林三平尾。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23-2-12 05: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23-2-12 05:13 编辑

浒墅舟中眺阳山残雪 清 · 王士禛
五言律诗
日出阳山外,参差见几峰。
依稀露烟霭,窈窕明云松。
忽忆梅花发,清溪深万重。
扁舟欲乘兴,杳杳暮天钟。。。。
明云松,三平尾。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23-2-12 05: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送家兄西樵游黄鹤山 清 · 王士禛
五言律诗
抱琴向黄鹤,言访戴公家。
山路霁春雨,远江明落霞。
风吹石楠树,露泫樱桃花。
明日西津渡,从君问钓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23-2-12 05:24: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樊圻画 清 · 王士禛 五言律诗 曾经草鞋夹,望见清凉山。 秋雨暗江浦,数帆烟际还。 披图思建业,欲往路间关。 因送江南客,题诗慰别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84

主题

8251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294
贡献
7790
金钱
1613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3-2-12 12: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仄仄仄平仄句式在调声术上承术已举倒;上句仄声太多,下句宜用三平句或四平句下承之。

   宜用,不等于必用。

近闻胡隐士,潜认得心王。
不恨百年促,翻悲万劫长。
有修终有限,无事亦无殃。
慎莫通方便,应机不顿忘。

百年都几日,何事苦嚣然。
晚岁倦为学,闲心易到禅。
病宜多宴坐,贫似少攀缘。
自笑无名字,因名自在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23-2-12 14:28: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23-2-12 14:31 编辑

渔洋主张是必用。理论上对的,但实际非律句皆有入诗,何况不救之大抛?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23-2-12 20:33: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中所列仅为我选的100首中选出。安际王有五百多首,其三平尾查了三分之一,就发玩八首,拟出院后在电脑上整理一下资料。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884

主题

8251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294
贡献
7790
金钱
1613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3-2-14 13: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安铜川 于 2023-2-14 18:05 编辑

渔洋主张是必用。理论上对的,但实际非律句皆有入诗,何况不救之大抛?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已上两个诗例进一步说明,没有必要主张必用。
平声有平声的特点,仄声有仄声的特点。出句仄声多,没必要在对句搞平衡,救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李白没有将万改为千,从而救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6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7
贡献
22217
金钱
2914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2-15 09: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23-2-15 09:04 编辑

所谓忌,是对求全责备而言,是阳春白雪的要求。要写得好,三忌做到便无瑕。从理论上(调声角度)三忌是正确的。
对一般水平者三忌不必。所以是忌而不是病。
忌者,尽量避免也。病者,犯规也。
诗忌很多,犹如旧时人家出门的讲究;诗病则对三相、对仗、一韵到底而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87

主题

6万

帖子

2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西园倾盖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2388
贡献
65237
金钱
71189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2-15 20: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安铜川 发表于 2023-2-11 11:45
杜甫 夜深露气清,仄平仄仄平,是孤平。
刘长卿 五陵远客归,仄平仄仄平,也是孤平。

杜甫那个时候,近体诗还不完善,不能完全作为参考标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87

主题

6万

帖子

2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西园倾盖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2388
贡献
65237
金钱
71189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2-15 20:24:5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有一种说法,尾三仄是允许的;但孤平和尾三平是不允许的。

点评

唐宋时期,尾三平的诗例多得是,不允许,是清朝人的主张。 孤平,诗例也有很多,不允许,也是清朝人的主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2-15 21: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84

主题

8251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294
贡献
7790
金钱
1613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3-2-15 21: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安铜川 于 2023-2-15 21:29 编辑
兰台居士 发表于 2023-2-15 20:24
现在有一种说法,尾三仄是允许的;但孤平和尾三平是不允许的。

唐宋时期,尾三平的诗例多得是,不允许,是清朝人的主张。

孤平,诗例也不少,不允许,也是清朝人的主张或说法。都没有令人信服的理由。

点评

众说纷纭,各树一杆旗,让人无所适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2-16 09: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87

主题

6万

帖子

2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西园倾盖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2388
贡献
65237
金钱
71189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2-16 09: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安铜川 发表于 2023-2-15 21:21
唐宋时期,尾三平的诗例多得是,不允许,是清朝人的主张。

孤平,诗例也不少,不允许,也是清朝人的主张 ...

众说纷纭,各树一杆旗,让人无所适从。

点评

说到点子上了。 没有统一的、标准的、让大家公认的“定律”, 在这里众说纷纭,议来论去,到头来,什么结果也不会有的。 何苦来哉? 当务之急是什么?是先弄出一个有实用价值的”定律“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2-18 09: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2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3-2-16 09: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据在下三羊所知:唐宋两朝近体诗,没请王渔洋去【定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51

帖子

213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83
贡献
531
金钱
887
发表于 2023-2-18 09: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兰台居士 发表于 2023-2-16 09:13
众说纷纭,各树一杆旗,让人无所适从。


说到点子上了。
  没有统一的、标准的、让大家公认的“定律”,
在这里众说纷纭,议来论去,到头来,什么结果也不会有的。
何苦来哉?
当务之急是什么?是先弄出一个有实用价值的”定律“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87

主题

6万

帖子

2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西园倾盖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2388
贡献
65237
金钱
71189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2-18 12: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弋攱 发表于 2023-2-18 09:14
说到点子上了。
  没有统一的、标准的、让大家公认的“定律”,
在这里众说纷纭,议来论去,到头来,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2 04: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