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和意境
存在于自然界或客观世界中的象叫物象。存在于诗人眼底,心中,笔下或诗里的象叫意象。
意象和物象的区别在于,意象是带着意(也包括情和理)的象,而物象是不带意、情、理的象。
意象是选择出来的,甚至是创造出来的。
意境是意象团构成的实体及其虚化出的空间的总和。意境虽可以真切的感觉,但不能准确的计量或描述。
因为意境是建立在个人感觉中的,所以与个人感觉关系非常密切。
个人感觉是很个性的。因此,一首诗在张三心中的分量和在李四心中的分量是非常不同的。
所谓公认的好诗,就是公众都有较好的感觉的诗。没有完全一致的公识,但有基于文化甚至人性的大约一致的共识。
诗人写诗就是诗人按照自己的“建筑”原则,组建可以形成意境的意象团。读者读诗就是复活被文字干化了的意象团及其承载的意境。
诗人的“组建”能力是不同的,读者的“复活”能力是不同的。因此,诗有好坏。诗的好坏虽也在意象甚至文字,但主要还是在意境。
意境虽包含意象和意思之实,但更包括意味和意气之虚。对于诗而言,甚至可以说虚比实更重要。
有的元素除了原子核,只带一个电子。有的元素,除了原子核,却带着许多电子,多层电子。多,往往更复杂。
原子核和电子还是实物,而物质除了实物之外还有“场”这种无实体实物。
诗比物质更神奇。物质可以实验来检测,而诗只能去感觉。感觉是一种有弹性的尺度。其弹性来源于个人的个性,悟性、学识,经历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