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适可而止 于 2023-3-10 15:19 编辑
转载23版白皮书尾声之第一节: 23版《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白皮书》尾声 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界现状定性及前景展望 第二节 内部总结尚且如此“报喜不报忧”,遑论上报 首先特别提醒一下:烦请先行回读本白皮书第六章第五节第4部分《“温水煮青蛙”把戏下的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界》中的第3)个问题“问题成堆何以歌舞升平”所举正面实例及其点评,然后回过头来继续浏览不迟。 诗词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报喜不报忧、玩人玩事之风甚嚣尘上,显然与诸多中高端诗官供职于原党政部门时的工作作风密切相关,反过来又对原所在部门形象构成负面影响。这无疑是一种恶性循环,理应引起有关党政部门高度重视。 在中诗学会官网上,一时之间竟未搜到2022年总结报告。也许是吟者太过劳累,老眼昏花没看清?好在查到了范某银常务副会长受周某彰会长委托所作的《在中华诗词学会五届二次常务理事会上的报告》,大抵相当于2021年度总结。 若是单看这份内部总结报告,中诗学会形势可谓一派大好!以下是报告摘要,报告原文可到中诗学会新版官网“诗坛讯息”中搜读。正值两会胜利召开之际,这份“报喜不报忧”的年度报告究竟算怎么回事,恭请两会代表也给把把脉吧: 在中华诗词学会五届二次常务理事会上的报告 (二〇二一年十二月三十日) 根据《中华诗词学会章程》有关规定,我受周某彰会长委托,代表会长会议,向常务理事会报告一年来中华诗词学会领导班子在工作和建设上所采取的新举措,形成的新局面,认识我们面临的新挑战,明确我们的新任务、新目标。 新举措 ……学会领导班子以积极进取的姿态,着眼建好驻会群体,使其负起引领全国诗词工作的责任;理顺工作关系,在《章程》框架内形成对全国诗词工作的有效指导;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推动诗词创作和诗教的深化提升,主要采取了以下十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思想教育、制度保障、组织措施并举强化驻会人员队伍建设。 …… 二 是以《百年诗颂》引领诗词创作。 …… 三是制订《十四五时期中华诗词发展规划》指导今后五年诗词事业发展。 …… 四是设立专业委员会拓开诗词运作大局面。 …… 五是以新名称高标准深化提升诗教工作。 1995年以来开展的诗词之乡(市、州)和诗教先进单位创建活动,有力地推进了中华诗词事业的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和中华诗词事业发展形势需要,经民政部社管部门同意,决定将这项创建活动改称建设活动,出台《关于诗词示范市(县、乡、村)诗教示范学校(单位)建设的意见》。从新的名称的影响到具体标准和要求,对全国诗教工作都有新的提升。同时,开展“中华诗城”“中华诗词创作研究示范基地”“中华诗教示范基地”建设活动。 六是培训常态化上层次。 …… 七是强化网站信息作用。 …… 八是把《中华诗词》和学会《通讯》这两扇窗户擦得更亮。 …… 九是下力气把组织基础搞坚实。 重视组织建设,特别是摸清会员底数和新会员发展工作。采取逐个联系的方法,摸清会员队伍现状,减去已故的、失联的会员,从全部4万多会员中确定了能联系上的会员22,000多人。修改会员登记表,重新设计会员证,使其更实用和美观。加班加点,认真审核资料,积极发展会员,发展进程由以前的3个月缩短为一个月。对省级及部分副省级诗词学会作为单位会员资格逐个进行了审核,予以重新认定。加强与港澳台及海外诗词组织的联系,“联络线路图”已基本就绪。 十是突出党的教育和建设。 …… 新局面 五代会以来,中华诗词学会在外界感观和自我感觉上,可用“焕然一新”来概括。形象的说法如以下两条:一条是“文彰会长像一团火,把30多年的老炉子烤红了”。一条是学会“与社会近了,工作活了,笑容多了,走廊静了”。 一是形成了以党建带动全面建设的局面。 …… 二是形成了动员千军万马的局面。 …… 三是形成了围绕主题集体创作研究的局面。 …… 四是形成了快速高质量干工作的局面。 ……加班加点,突击办理了积压入会申请3417人,新发展1585名会员……申请中宣部国家社科基金优秀社科学术团体奖励性补助基金获得通过,争取到20万奖励性补助,这是学会10多年来的第一次。 五是形成了和谐团结的局面。 …… 新挑战 2022年,我们将迎来学会成立35周年。我们也将在35年叠加起来的高点上,发现新的增长点,谋求新的进步与发展。这是新的机遇,更是新的挑战。新的一年,我们要在《“十四五”时期中华诗词发展规划》的指导下工作,为推动《规划》实施而工作。《规划》的“五项目标”“九项工程”要靠我们引领和协调各单位会员一起,认认真真组织,扎扎实实工作,一点一点推进,一项一项落实。为此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紧紧跟上时代步伐。 我们正处在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带领着全国人民,正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而砥砺前行。我们诗人们应认识、融入并不负这个伟大的新时代,用我们的诗词歌赋,记录、书写、讴歌这个伟大的新时代,为其前进发展繁荣昌盛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当前,诗、词、曲、赋、联组成的大诗歌局面已然形成。一批优秀的诗词家,已经构筑起了诗词的“高原”。我们理应在这样的“高原”上,让中华诗词矗立起“高峰”作品和“高峰”人物,为这个伟大的新时代谱写最美好的篇章。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的挑战。 二是要合规可控地用好社会力量。 …… 三是要以开创性思维指导开拓性工作。 ……我们已接受教育部委托及语信司资金支持,发挥我们在开展《中华通韵》研究和推广方面的基础和优势,撰写教育部语言文字规范标准丛书选题《〈中华通韵〉解读》,由语文出版社出版,线上线下同步销售,为社会大众及学校师生服务。同时编好《中华通韵纪事》。 四是要扎扎实实地干好每一项工作。 社会团体就是社会团体。被社会所认可,在社会上有地位,主要靠自己去争取,靠工作来确立。我们必须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项工作,扎扎实实的干好每一件事情。要积极严格地做好会员发展工作,保持可持续、有后劲。积极组织好以诗词征集、专题、采风等形式的诗词创作活动和诗词学术活动,推出好诗人、好诗词、好学术成果。适应新模式,坚持高标准,推进诗词示范市(县、乡、村)诗教示范学校(单位)建设。用好社会和学会师资力量,不断扩大培训规模。经营好网站,使之内容好、更新快、读者多。《中华诗词》以及学会《通讯》,要增强为读者服务,为学会服务,为中华诗词事业服务的意识,不断提高办刊质量,不断扩大影响。学会领导和办公室人员,要为各个单位完成工作任务创造条件,加强协调,搞好服务保障。 五是要持之以恒地抓好思想作风建设。 …… 同志们,我们有信心在周某彰会长带领下,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重要论述和在文联、作协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贯彻落实中国作协有关要求,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诗词组织的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关照下,不辜负2万多会员和全国诗友们的希望,把我们的各项工作做好,把我们学会自身建设搞好,把中华诗词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研讨】 1)由21版白皮书可知,除口头上、纸面上的政治正确外,中诗学会履新之后几乎所有工作都严重跑偏了,偏离学会本质属性——学术性几乎180度,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系列与诗词学术毫不相干的花拳绣腿和扯得天昏地暗、唾沫星子四溅的哩格儿楞,更是大错而特错的新一轮诗词大革命暨诗词大跃进。而以上总结报告则恰如一首旧歌中所唱的“……嗨,就是好!就是好来就是好,就是好!” 2)连在中诗学会内部常务理事会上的年度报告都如彼回避不足之处,连个哪怕是象征性的“存在的主要问题”之类小标题都没有,给上峰的报告那就更是可想而知了。这算什么呀?这算不算客观上的欺上呢?忽又想起习仲勋同志在陕北小河村中央扩大会议上实事求是地反映土改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和抗美援朝二次战役后彭老总发给毛伟人和中央军委的那封六字电文:“饥无食,寒无衣。” 3)习仲勋同志和彭老总实事求是地向上级反映问题无疑都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忠诚。而毛伟人闻罢习仲勋同志实事求是发言后的当场表态则更耐玩味: “习仲勋同志说得好啊!很多同志不愿意说问题,只爱说成绩。可是问题摆在那儿,是绕不过去呀!碰到可能会影响我们革命根基的问题,更是要讲出来。只有讲出错误,才能纠正嘛!革命不能冒进啊!” 4)毛伟人继续表态:“我看西北局的领导应该增加魄力呀,对错误采取严肃的态度,以达到团结同志和团结群众的目的,全国各解放区的领导们,也要引以为戒啊! 我们共产党的先进性,不止体现在创造性地发动了土地改革,更体现在我们有自检能力,可以随时修正错误。(长时间鼓掌)” 阅罢彭老总六字电文后,毛伟人和中央军委同样做出了正确的决断。 5)前述报告中这段原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申请中宣部国家社科基金优秀社科学术团体奖励性补助基金获得通过,争取到20万奖励性补助,这是学会10多年来的第一次。” 请注意几个关键词:首先是中诗学会主动“申请”的;其次,该奖励性补助基金是面向优秀社科“学术”社团的;其三,居然“通过”了,中诗学会真就拿到了那笔钱。 中诗学会如彼公然挂羊头卖狗肉,完全踢开了诗词学术,居然还腆着个脸去申请“学术”基金,居然还真申请成功了,这也未免太具讽刺意味了吧?优秀社科学术团体奖励性补助基金考核发放部门固然也有责任,究其根源,则显然是中诗学会的责任。如果彼等能够实事求是地暴露自己的学术短板,此事还能成吗? 6)毋庸讳言,就中诗学会最高管理层、各部门、下属学会乃至有关党政部门涉诗涉韵类官员而言,之所以出现偏差甚至重大偏差,从根本上来说,乃是我们的自检能力出了问题,甚至出了严重问题。为此,吟者拟借此机会,斗胆向正在召开的两会代表进一言,那就是: “在有关方面进一步建立健全自检机制、外部监督机制和限期整改问责机制,似应作为本次两会重点研究解决的议题之一。若非如此,则很多事情都只能流于空谈,起码事倍功半,包括诗词界反腐肃贪。” 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下面再看一个堪称十分典型的案例。哦,篇幅不短了,留待下节再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