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独吃》 (中华新韵) 文/文弧焰 治者昏淫道义失, 猖獗专制利独食。 贪婪无厌蛇吞象, 暴取豪夺罪锉尸。 垄断骄奢权恋抱, 民心逝尽命绝驰。 极端一党长执政, 仇怨悲情盖日蚀。 2022-3-18穗
注: 道义:[dào yì](名)道德和正义:对被压迫的民族给以~上的支持。 独食难肥:拼音:dú shí nán féi,指一个人独吃,长不胖。一个人吃饭总不知其味,再好吃的东西也不觉得香。形容一个人独霸得不到好处。 一个人做事没有竞争,没有合作,就不会有高效率,难以出成效。提示和强调人们要团结互助,说明孤独求胜难以成功,鼓励人们要团结互助。独食难肥的下一句是“群吃抢瘦”。 蛇吞象:[ shé tūn xiàng ] 相传古时有巴蛇能吞食大象,经过三年,象的骨头才被吐出。蛇吞象这词语曾多次出现于古文之中,意思就是一条蛇把一只大象吞了,比喻人贪心不足,就像蛇想吞食大象一样。出处:1.《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后以“蛇吞象”形容贪婪之甚。2.元刘致《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则这二攒司过似蛇吞象,再差十大户犹如插翅虎。” 3.战国楚·屈原《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4.清·翟灏《通俗编·禽鱼》 罗洪宪诗:“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头螳捕蝉。” 人心不足蛇吞相:典故大意:从前有一个很穷的人救了一条蛇的命,蛇为了报答他的救命之恩,于是就让这个人提出要求,满足他的愿望。这个人一开始只要求简单的衣食,蛇都满足了他的愿望,后来慢慢的贪欲生起,要求做官,蛇也满足了他。一直到他做了宰相,还不满足,还要求做皇帝。蛇此时终于明了,人的贪心是永无止境的,于是一口就把这个人吞吃掉了。所以,蛇吞掉的是宰相,而不是大象。故此,留下了“人心不足蛇吞相”的典故。 暴取豪夺:bào qǔ háo duó,意思是用暴力劫夺。出自宋·苏轼《策断上》:“国用不足,则加赋于民,加赋而不已,则凡暴取豪夺之法,不得不施于今世矣。”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锉尸:[ cuò shī ] 古代酷刑,割剐尸体。 日蚀:[ rì shí ]日食,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蚀现象。在民间传说中,称此现象为天狗食日。日食只在朔日,即月球与太阳呈现重合的状态时发生。注:朔日:[ shuò rì ]农历每月第一天,即初一。朔日的月相:此时月在地球与太阳之间,其暗面正与地球相对,地球上不见月光,称为定朔。日食分为日偏食、日全食、日环食、全环食。观测日食时不能直视太阳,否则会造成短暂性失明,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永久性失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