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篇; 大 观 楼 中国十大名楼之九 大 观 楼 陈玉喜 【一】 云南昆明大观展,琉璃戗角三重檐; 著名长联闻古今,临水而建滇池鉴。 尽揽湖光山色水,方整石砌石灰岩; 五墨彩绘挑檩枋,西面长廊墁石板。 【二】 象头图案花卉嵌,夹种桃柳筑堤添; 高人韵士选登临,骚人墨客歌赋宴。 吟风弄月丝贯珠,浑灏流转阁五间; 叠彩凌虚斜阳嶂,讴歌雅韵静幽闲。 赏析; 大观楼;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处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大观公园内,为三重檐琉璃戗角木结构建筑,因大观楼长联而闻名。大观楼在清康熙二十九年,由巡抚王继文兴建。道光八年修葺大观楼,增建为三层。咸丰七年长联与楼毁于兵燹。同治五年重建,复遭大水,光绪九年再修。园内花木繁茂,假山、亭阁、小桥、流水,景色极为优美。大观楼辟为公园,唐继尧曾拨款修葺,园中最具观赏价值的大观楼临水而建,因其面临滇池,远望西山,尽揽湖光山色而得名。大观楼题匾楹联佳作颇多,最著名的当属由清代名士孙髯翁所作的180字长联,号称"古今第一长联",垂挂于大观楼临水一面的门柱两侧。 大观楼为一座三重檐攒尖顶云南传统古建筑,平面呈方形,四周设有月台,南面面水,月台周边为石灰岩方整石所砌,上墁石板,建筑西面和长廊相接。大观楼既与中国主流传统建筑文化一脉相承,同时,其昆明五墨彩绘及挑檐檩枋头木雕,均为象头或花卉图形等,又具有地方民族文化色彩,体现了中原文化与边疆民族文化的交融。 大观楼、涌月亭、澄碧堂建成以后,"周围添筑外堤,夹种桃柳,点缀湖山风景","从此高人韵士,选胜登临者无虚日,遂成省城第一名胜",达官显贵临湖宴饮,骚人墨客登楼歌赋。清乾隆二十五年进士、临安知府王文治在《秋日泛舟近华浦》诗中写道:"忆偕诗太守,高宴集朋辈。丝竹贯珠玑,篇章出瑰怪。"吟咏近华浦的诗词,有的描绘山光水色,有的粉饰"太平盛世",有的歌功颂德,不外吟风弄月,离愁别恨。布衣寒士孙髯翁,一扫俗唱,挥就惊世骇俗的180字长联。上联写登大观楼骋怀,所见到"五百里滇池"的四围风光,下联抒发对云南"数千年往事"的无限感慨,情景交融,对仗工整,气魄宏大。清道光年间"五华五子"中之戴絅孙评价长联"浑灏流转,化去堆垛之迹,实为仅见"。长联问世以来,被誉为"海内外第一联","海内长联第一佳者"。长联由昆明名士陆树堂行书书写刊刻。现存陆书拓本摹刻联。清嘉庆年间,迤西道宋湘撰联:"千秋怀抱三杯酒;万里云山一水楼。"十四字联高度概括了髯翁的长联。孙髯翁长联问世,大观楼跻身"中国名楼"。 云南大观楼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