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80|回复: 2

苏轼笔下的农村生活(赏析)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0万

帖子

3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青青子衿诗苑词曲专栏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17902
贡献
98658
金钱
13345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3-8-12 10: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苏轼笔下的农村生活(赏析)
----苏轼五首浣溪沙品读
苏轼虽然在官场不得意,可是他一生都在当官,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北至定州、密州,南至惠州、儋州。杭州是苏轼两次担任地方官的地方,人们亲切地把他称为杭州市长。黄州是苏轼初次贬谪之后来到的地方,黄州虽然是苏轼人生的低谷,却成就了他诗文艺术上井喷式的发展;儋州、惠州是苏轼最后的谪居之地,也成就了他文学上的高峰。苏轼在晚年的诗歌《自题金山画像》一诗中,曾写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本文不说苏轼在其它州的遭遇与作为,专门说说他在徐州的一些情况。在苏轼工作过的许多地方中,徐州也是苏轼人生旅途中重要的心灵驿站。徐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苏轼来到徐州后,苏轼在徐州的任职时间虽然只有两年左右,但他在徐州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他深入田间一线,考察农桑,发展生产。他对这里的山川河流、风俗民情,做过详细考察。苏轼有一套治理徐州的方略。他曾蓑衣草鞋、舍家忘身,和徐州人民一起在雨季抗洪抢险,他组织有方,且经常奋击在第一线,与徐州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徐州时期的苏轼,不仅工作兢兢业业,恪尽职守,而且他的诗词风格也为之一变。苏轼在徐州的词作,可以说无一不是因人、因事、因景而作。苏轼热爱徐州,热爱徐州的百姓,流连徐州的山水人情,他用真情赞美徐州的山水风景与人物风情。白发老翁、顽皮孩童、采桑女子、络丝姑娘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节日习俗甚至各种农作物,都成了苏轼诗词取材的对象,也成为了他寄托思念,抒发情感的素材。在徐州任职的两年时光里,苏轼一首首纸短情长的词作,不仅是对徐州的赞美,更是对徐州的眷恋,他的诗词,被徐州人民广为传颂。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早春时节,徐州的雨水比以往少了很多,经春历夏,雨水还是很少,田地里生长的庄稼是需要充分的雨水滋润的,这对于徐州一带的春耕春种是非常不利的。对于当时的旱情,苏轼这样描写道:“东方久旱千里赤,三月行人口生土。”作为一方父母官的苏轼看到干旱的天气,他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天旱,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作为一州之长的苏轼忧心忡忡。但它无法去战胜天旱,他心系百姓,见到百姓自发组织去“求雨”,他也表示心情,亲自前往石潭,参与为民求雨。也是天从人愿,竟然求雨成功,一场及时雨甘霖普降之后,徐州的旱情及时得到了缓解, 人们带着雨水到来的喜悦和热情投入到热火朝天的田间耕种。苏轼又按照徐州民间风俗,再次前往城外的石潭村龙王庙举行谢雨仪式。他将谢雨沿途见闻和乡村体验融进笔端,一连写了五首反映乡村生活与风光的词作《浣溪沙》。下面我们来个一一品读:
第一首:石潭观鱼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家说与采桑姑。   
这一首是苏轼在石潭看到的乡村风光,他就以石潭为立足点,视野都是石潭周围的乡村田野风光,还有聚观谢雨仪式的民众的欢乐。
开篇句写的是石潭中的游鱼。因为苏轼谢雨仪式在临近傍晚举行,此时天边缓缓落下的太阳格外红,也格外大,落日的余晖铺洒在水面上,让石潭中的水也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由于刚下过雨,河水水位增高,石潭的来水量也增大了,石潭的蓄水量增大,水面也高出了很多,有很多的鱼儿从河水中涌进了石潭中,它们似乎贪恋着夕照的温暖,纷纷游到水面。游鱼在石潭中嬉戏,连鱼儿都是这么高兴,这从一个侧面烘托出词人内心在下雨之后的欣喜之情。苏轼从石潭环顾四周,只见一个村子挨着一个村子,在茏葱的树林掩映下的村子炊烟袅袅,忙活了一天的人们已经开始准备晚饭了。连飞了一天的乌鸦这个时候都回到了鸟巢中,倦鸟归巢,它们发出了阵阵啼鸣声,苏轼在石潭边上只听到远处传来的鸟鸣声,却没有看到乌鸦们的身影。潭水中的游鱼和树林中的乌鸦,一个是苏轼从视觉进行的描写,一个是苏轼从听觉进行的刻画。在词人的一见一闻中,呈现出了乡村雨后风光焕然一新的面容,字里行间也流露出词人显而易见的喜悦心情。围聚在石潭前的是前来观看苏轼谢雨仪式的人们,他们都想一睹这位知州的风采,在他们的眼中,苏轼是一位体察民情的长官,他们喜出望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一点从词中的“睢盱”二字就可以看出来,“睢盱”就是张目仰视中还包含有喜悦的意思。这一天,孩子们也被这场雨带来的喜悦浸染着,纷纷跑到村头,观看谢雨仪式;连村子里的老人们也都喜出望外,他们拄着拐杖,也步履蹒跚地前来观看盛大的谢雨仪式。谢雨的盛会,打破潭边树林的寂静。常到石潭边饮水的麋鹿突然见到这么多人,它们惊恐地逃避了,而欢欣的锣鼓声却招来了顽皮的猿猴。麋鹿惊慌失措地逃避与猿猱前来凑热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们的情态相映成趣,逼真动人,这反而为谢雨仪式增添了不少的趣味。石潭边的谢雨仪式,乡村的老人见到苏轼这位知州不免有几分拘谨,而孩子们则无拘无束,他们活泼好动,听到谢雨仪式开始的锣鼓声,早已经争先恐后地来到了石潭边。
孩子们回家后,肯定会兴奋地向家人诉说一天的见闻,说给谁呢?当然是未能目睹谢雨仪式的母亲们了,因为她们还有繁忙的家务活要干,操持家务,养蚕采桑是她们要整天忙活的事情。苏轼这一首词的艺术手法是。词中始终没有正面描写谢雨的情景,只从锣鼓声鼓声里间接透露了一点消息。然而苏轼却花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落日、乡村、石潭、树林等自然景物,各具情态的游鱼、飞鸟、猿猴、麋鹿,以及乡村的孩子们和老人,还有呼之欲出的忙于养蚕采桑的农家女主人。用充满乡村气息的笔墨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图。
第二首:与民同乐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排踏破倩罗裙。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
第二首写的就是谢雨途中的见闻,这次的谢雨活动是在石潭举行的,虽然此行的目的是谢雨,但是他的视野却没有停留在谢雨这件事上,而是将视野投放到更广阔的空间中去。这首词上片着重描写了乡村女子的形象,是顺着第一首写下去的。农村女子不像整日描红刺绣、穿针引线的城市女子一样待在闺房中,但仍不能和男孩子们一样到石潭前来看谢雨的热闹场面,所以她们只能在门口聚观,她们的情态被词人一一摄取。久旱逢甘雨是喜事,知州苏轼途经石潭也是当地的头条新闻、头等大事,女孩子们不免要打扮一下才出来看,这种打扮方式也不会是“弄妆梳洗迟”的慵懒,而是“旋抹红妆”的利落。这是他们在简单的生活中养成的习惯。“旋抹红妆”四个字描写得非常传神,同时也表现出女孩子匆忙的状态与急切的心情。选择一件红色的罗裙穿上,就已经很算是盛装了。“倩罗裙”是一种用茜草红汁染色而成的罗裙,从这一点上也体现出了女孩子们天性爱美的心理。她们当然是为了有幸一睹苏轼的风采,同也有观看热闹的意味在内。她们三三五五地分散着,都争着向外探望,你推我挤,有的女孩子因为裙子被踩到了,而发出呼叫声。“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排踏破倩罗裙”,这短短两句话就刻画出一幅风趣生动的乡村风俗画,词人描写乡村生活的场景,下笔自然,清新脱俗。苏轼目之所及的田野和祠堂,又是一番光景:村民们老幼相扶相携,来到打麦子的土地祠;为感谢上天降雨,他们准备了丰盛的酒水和食物作为贡品,他们可以尽情地享用谢雨仪式中剩余的贡品,这些贡品也引来馋嘴的鸟儿,鸟儿们在村头上空盘旋不去。苏轼不直接描写酒食的丰盛,却以鸟儿飞舞盘旋的场景进行侧面烘托,笔法委婉而又恰到好处地表现出酒食的丰盛,这一幕幕也将雨水为人们带来的欢欣刻画得异常鲜明。黄昏时分,苏轼看到有一位老人醉卧在路边,原来他是因为在庆祝仪式上喝了很多酒。这一典型镜头的摄取将雨水为人们带来的喜悦表达得更加充分了。往往最能反映出一件事情的恰好是一些细节,而老人醉卧路边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细节。乡村中的人们扶老携幼来到土地祠的热闹场景与老人醉卧路边的镜头形成鲜明比对,苏轼眼中的这位躺在路边的酩酊大醉老人形象,正是欢饮的结果,这一点反映出人们在久旱逢甘雨之后的喜悦心情。虽然词人的形象在词中没有被正面描写出来,虽然他只是乡村谢雨活动中的陪衬角色,但他与民同乐的心情也洋溢纸上。
第三首:闲话家常
麻叶层层檾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正如前面所说,苏轼将此行的视野投放到更广阔的乡村中去了,他还要看一看乡村人们的生活以及农事活动,第三首写的正是他在村中的见闻。词开篇句写的就是田间地头的农作物。檾俗称青麻,田间的青麻长势喜人,叶片在雨水的滋润下泛着光泽。这两句描写雨后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从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也可以看出这是春末夏初的时节,这时也是春蚕已老,茧子丰收的时节。这一时节,家家户户都忙碌着煮茧,煮茧的气味很大。只有怀着丰收喜悦的人,只有热爱生活的人,只有懂得体会生活的人,在他们的眼中,煮茧的味道才是清香的,而苏轼就是这样一位将自己真正融进生活当中的人。在村头,苏轼就嗅到了煮茧的香味,这在无形中又传达出一种新鲜的好奇感,词人禁不住好奇地问询一声:此时是谁家正在煮茧?这一声询问让行文如流水一般,又如行云一样,摇曳多姿,欢畅明快,读来毫无板滞的感觉。“一村香”三字很具有乡村生活的特征,说明村子里的人都以农桑为主,这三个字富有烟火的气息和味道。苏轼走进村来,村内处处飘散着煮茧的清香,隔着篱墙,他不时听到篱笆边传来养蚕姑娘悦耳的谈笑声。“络丝娘”本俗语中的虫名,即络纬,又名纺织娘,其声如织布,优美动听。很明显苏轼将“络丝娘”的词义给借用了,用来指养蚕煮茧的女子。进入村庄后,苏轼看到的是双眼迷离的、须发已白的老人拄着藜杖,他们从新收的麦子上捋下颗粒,炒干后捣成粉末食用。从这句中可见,人们对新鲜的食材有着天然的钟爱之情。于是苏轼情不自禁地询问:豆类作物什么时候成熟?粮食能否接上?这简单一问,却包含着苏轼对人们生活的关切之情,在亲切的交流中,苏轼与乡亲们建立了良好的情感。
苏轼所询问的也是他们最关心的,如果苏轼和他们谈论诗词的话,就大煞风景了,由此也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位非常接地气的知州,也是一位非常关心农村生活的人。
第四首:敲门讨茶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这里写苏轼看完了乡村风光,获得了乡村见闻,苏轼此行即将告一段落,于是他和随从人员踏上了归程,但是他的目光依旧流连于乡村风光。一行人渐行渐止,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初夏时节的乡村美景,于是他又继续写下了记录乡村风光的词。这首词,不仅是写景,还记了事。上片是写景,枣树在初夏开出黄绿色的小花。词人不是从旁边看到落枣花,而是行经枣树下,或是伫立枣树下,这样枣花才能落到头巾和衣袂上。村子里从南到北的缫丝声音响成一片,原来蚕农们正在紧张地劳动。乡村风光美丽动人,这里不仅有枣花散落,还有缫车歌唱,在路边古老的柳树下,还有一个身披牛衣的农民在卖黄瓜。这一次苏轼偶然来到农村,很敏感地抓住了这些特点,特别是抓住了枣花、缫丝、黄瓜这些富有时令特色的景物,把它们勾画出来。简单几笔,就点染出了一幅初夏时节农村的风俗画。在下片,词人笔锋一转,开始描写自己的活动。这时的苏轼由于与乡亲们一起饮酒,已是酒意上心头,彼时的词人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在初夏的太阳下赶路,感到燥热、口渴,不由得想喝杯茶润喉解渴。于是他敲门试问乡下人家。他没有命令随从差役去索要,而是自己亲自去敲一家老百姓的门,客气地同人家商量:老乡,能不能给一点茶解解渴呀? 就这样,苏轼用简单几句话,既勾画出了一幅很有生活气息的农村画图,又记下了一段向乡亲们敲门讨茶的经历,这是苏轼平常深居办公室时接触不到的新鲜场景,因而感到新鲜有趣的。苏轼为何要将敲门讨茶的小插曲填进词中?首先能看出他是一个体恤民情、爱民如子的好父母官,谦和有礼,不会贸然闯入农家;其次是因为刚刚在旱灾后求得雨,主人可能外出下田耕作,并不在家,所以他要试探一下家中是否有人在。这首词似乎是随手写来的一个小插曲,实际上文字生动传神,使得一首记闻式的小词,获得了艺术的生命,这就是古典诗词中所讲究的“言有尽而意无穷”。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gif第五首:圆满落幕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当此次谢雨仪式结束后,求雨事宜也就落下帷幕。苏轼回到徐州的办公室后,回忆起这次生动而有趣的事情时,他情不自禁地再提笔写下了一首总结性的歌词。正所谓“曲终阕尽,余弦更兴”于是一首充满着欢快音符的歌词《浣溪沙》从苏轼的笔端流泻而来,也为此次下乡考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此词是作者徐州谢雨词的最后一首,写词人巡视归来时的感想。词中表现了词人热爱农村,关心民生,与老百姓休戚与共的作风。开篇二句“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大意是说:柔软的青草和长得齐刷刷的莎草经过雨洗后,显得碧绿清新;在雨后薄薄的沙土路上骑马不会扬起灰尘。词人纵马驰骋,自是十分惬意。触此美景,词人情动于衷,遂脱口而出:“何时收拾耦耕身?”这不仅表现出苏轼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是他在仕途上不得意的情况下,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潇洒惬意之情跃然纸上。下片开头两句“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这二句承上接转,将意境拓展开来,从道上写到田野里的蓬勃景象。大意是说,在初夏时节的阳光照耀下,田野中的桑麻欣欣向荣,闪烁着犹如被水泼过一样的光辉;一阵暖风挟带着蒿草、艾草的熏香扑鼻而来,沁人心扉。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gif
这两句对仗工整,且妙用点染之法。上写日照桑麻之景,先用画笔一点,然后大笔涂抹,尽力渲染,将春日雨过天晴后田野中的蓬勃景象渲染得淋漓尽致;下句也用点染之法,先点染出乡间的艾草美景,再渲染出艾草的芬芳香气,实写美景,叙写香气,虚实相间,有色有香,并生妙趣。结尾一句“使君元是此中人”,起到画龙点睛、升华全词的作用。这一句既道出了词人关心乡村生活的美好夙愿,又将词人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更进一步深化。这样写,不仅使全词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而且使词情逐层深化升华。特别上片开头两句与下片开头两句更是出神入化,有含蓄隽永之妙。这首词结构既不同于前四首,也与一般同类词的结构不同。前四首《浣溪沙》词全是写景叙事,并不直接抒情、议论,而是于字行之间蕴蓄着作者的喜悦之情。这首用写景和抒情互相错综层递的形式来写,寓情于景,情景并茂,读来让人倍感温馨。
苏轼此次石潭龙王庙之行,虽然是为了举行谢雨仪式,但他并没有将笔墨浪费在渲染谢雨仪式上,而是将笔墨用在了更广阔的乡村生活的叙事当中,他具有相当广阔的视野,他对雨后乡村的变情景描写真实而细腻,乡村生活的气息在词人的笔墨中气息浓厚。
苏轼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只有懂得体会生活真谛的人,才能将他的视野投放到乡村生活中,才能将他的笔墨用在乡村生活的叙写中。苏轼不仅在田间地头漫步,也在村民家中寻访乡情,与乡亲们亲切交流沟通。他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深刻地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他用诗歌描绘了田野春色,描绘了喜庆祥和的村庄景象,但同时他也不回避贫困落后的事实。他在诗中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农民的生计和生活,关注乡村的发展。在他的笔下,田园牧歌般的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充满生机和希望。苏轼用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语言记录下了乡村生活的点滴,让后人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最真实的乡村风貌。他的作品不仅仅是文学杰作,更是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苏轼的这五首反映乡村生活与风光的词作《浣溪沙》,在整个词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因为苏轼首次将乡村风光和乡村生活以细腻的笔触填成歌词,成为考察宋代徐州民风民俗的第一手宝贵资料。

5895

主题

10万

帖子

36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兼技术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9937
贡献
107271
金钱
12970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8-12 21: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问好忘忧草常管!

点评

问好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兼技术管理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8-21 15: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0万

帖子

3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青青子衿诗苑词曲专栏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17902
贡献
98658
金钱
13345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8-21 15: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云迹天涯 发表于 2023-8-12 21:01
欣赏佳作,问好忘忧草常管!

问好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兼技术管理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12-22 11: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