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许多书写贵州的人,经常喜欢引用孟郊的诗“旧说天下山,半在黔中青。又闻天下泉,半在黔中鸣。”以此来说明,贵州的山水引人入胜,生态好。实际上,这里的黔,与贵州同样不搭界。仍然是指当里的黔州,今天重庆彭水一带。
贵州简称黔。不知道从何时起,黔驴技穷,这个锅就一直背在贵州的身上。 虽然有许多学者,出来辩解,说驴是外地拉来的,老虎才是本地的。所以,这个成语说的是“黔虎技高”。一些高校,还以此为题,开展了好多次辩论比赛。 当然,怎么辩解也没有让黔驴技穷这个词与贵州脱离干系。黔驴,还是贵州的。 这是一个千年误读,是一个天大的玩笑。 实际上,柳宗元写文章时候,贵州根本不叫黔,连黔的边都没挨着。直到明朝永乐年间,贵州才开始叫黔。 黔,作为行政区划,最早见《史记 秦本纪》,“过江南有黔中、巫郡也”,当时指湖南怀化一带。唐代学者张守节《史记正义》中进一步明确,“楚黔中郡,其故城在辰州西二十里”。 柳宗元贬永州司马,永州即今天湖南永州。在资讯不发达的年代,民间故事传播范围有限,他听到这个故事,来源于湖南境内是比较可靠的,而当时,离他不远就有一个“黔中道”。黔中道”,治所叫“黔州”,今天的重庆彭水。唐代许多作品提到黔州、黔阳、黔南,都是指这一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