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绣菊13-静莲 于 2023-8-31 11:11 编辑
沧浪书院诗研班绣菊组第六讲作业:
绣菊13-静莲
解析下面这首诗 注意以下几点:
1、熟悉背景、诗意梗概;
2、点出反应诗人的情绪关键词语;
3、布局特点;
4、简述读后感 卜居
(唐·杜甫)押尤韵
浣花流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
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
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鸂鶒对沈浮。
东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阴上小舟。
答:1.背景和诗意梗概:此诗是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春,杜甫始居成都西郭草堂时所作。杜甫一家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草堂寺旁空地营造草堂,有了安身处所,满心欢喜的创作这首诗。
在浣花溪的西头,我选择了幽静的池塘边有着茂密树林的一块地,建起草堂。这里远离城市,喧嚣、俗事减少了,更有清澈的江水,可以消除怀乡客居的愁苦。水面上无数的蜻蜓一起翻飞,自由自在;一对紫鸳鸯在碧波荡漾中戏水,一会浮出水面,一会潜入水中。在这里兴致来时,向东可行万里。先到去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顺水搭小船即可到达。
2.点出反应诗人的情绪关键词语:幽、少尘事、澄江、销客愁、堪乘兴。
3.布局特点:总分分总。首句交待位置,第二句总概括环境的幽。中二联扣第二句的“幽”字,展开细描。尾联呼应首联收束。
4.简述读后感:自安史之乱后,杜甫一家人过着颠沛流离、温饱不保的穷困生活,好不容易在亲友的帮助下,有了安身之所。为止感到非常满足与高兴。终于可以过上安稳的生活了。杜甫是一个忧国忧民、胸怀天下的大诗人,他的心声,这也表达了普通百姓的心声:希望国家富强安宁,人们安居乐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