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18|回复: 24

沧浪书院诗研班第十七讲绣菊组论坛作业贴

  [复制链接]

916

主题

19万

帖子

6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苑首席版主兼沧浪书院交流版副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930
贡献
201568
金钱
20847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1-28 13:5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位学员 请注意 写作业要求 不要任何编辑,使用论坛默认字体、颜色和文字大小,要求素雅统一。

另外,请注意贴作业格式,要求一人一楼多的删除,谢谢合作!


沧浪书院诗研班第十七讲绣菊组论坛作业贴



好,今天的诗理论课就讲到这里。下面布置一下作业:

狂夫
(唐·杜甫)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细细的品读,尽量细致的解析诗意,句子,情绪情感的跌宕,上下的关联在哪里?期待大家的细致解析哦!


作业截止时间,12月4日晚上八点。

5746

主题

23万

帖子

7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翰墨清吟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1506
贡献
232671
金钱
25142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1-28 22: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吾波 于 2023-11-28 22:10 编辑

沧浪书院诗研班第十七讲作业(2023.11.28)
绣菊04-吾波
     (一)解析诗意,句子:这首诗是杜甫客居成都时写的,诗题为“狂夫”,以写人为主,先从居住环境写来。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中“万里桥”在成都南门外,是当年诸葛亮送费祎出使东吴的地方。杜甫草堂就在万里桥西面。“百花潭”在浣花溪南,杜甫草堂在其北面。“沧浪”指汉水支流沧浪江,古代以水清澈闻名。传说孔子到楚国,听到一个小孩在唱:“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这里就是暗含“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之意。“即”传达出知足的意味。也就是有此清潭,又何必“沧浪”呢。上句的“万里桥”与下句的“百花潭”,上句的“草堂”与下句的“沧浪”相对应,在似对非对中,描写了一路风光,为下文写“狂”作铺垫。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中“翠筱”即绿色细竹。南朝梁简文帝《喜疾瘳》中有“隔帘阴翠篠,映水含珠榴”诗句。“娟娟净”秀美光洁之态。“浥”即滋润。“红蕖”即粉红色的荷花。“冉冉”本意为渐进地、缓慢地,也可以形容毛、枝条等柔软下垂的样子。此联的意思是说,风使翠竹轻摇,带着水光的枝枝叶叶,明净悦目;细雨使荷花格外娇艳,微风吹送,清香可闻。其中,“含”和“裛”两个动词运用很妙。“含”有小心呵护之意,暗示了风的柔和。而“裛”通“浥”,有“润物细无声”的意味,足见雨之细。这里,诗人以精心之笔,描写了微风细雨,营造了一个美好的审美境界。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中“厚禄故人”指做大官在朋友。“书断绝”就是断了书信来往。“恒饥”就是长时间挨饿。这里写了诗人的现实生活处境。初到成都时,他曾靠故人严武接济,分赠禄米,而一旦这故人音书绝,他一家子就得重陷长久的饥荒之中。此联在句法上形成了“上二下五”结构句式,把“厚禄”、“恒饥”前置句首显著地位,突出“恒饥”的贫困处境。在艺术上与“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有异曲同工之妙。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中“填沟壑”,即倒毙路旁无人收葬,意犹饿死。可见生活现实是何等严酷。如果是凡夫俗子,早从精神上被摧垮了。然而杜甫却不如此,他饱经患难,从没有被生活的磨难压倒,始终用一种倔强的态度来对待生活打击,这就是所谓“疏放”。诗人的这种人生态度,不但没有随同岁月流逝而衰退,反而越来越增强了。在几乎快饿死的境况下,他还兴致勃勃地赞美“翠筿”、“红蕖”等自然风光。联系眼前的迷醉与现实的处境,诗人都不禁哑然“自笑”自己是一个越来越狂放的老头子。

    (二)情绪情感的跌宕,上下的关联:杜甫诗,有歌咏优美自然风光的佳作,也有抒写潦倒穷愁中开愁遣闷的名篇。而《狂夫》值得玩味之处,在于它将两种看似无法调合的情景成功地调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一面是“风含翠筿”、“雨裛红蕖”的赏心悦目之景,一面是“凄凉”“恒饥”、“欲填沟壑”的可悲可叹之事,全都由“狂夫”这一形象而统一起来。没有前面优美景致的描写,不足以表现“狂夫”的贫困不能移的精神;没有后面潦倒生计的描述,“狂夫”就会失其所以为“狂夫”。二者缺一不可。因而,这种处理在艺术上是服从内容需要的,是十分成功的。显示了杜甫高超的构思和娴熟的语言驾驭技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

主题

824

帖子

5722

积分

副首版

沧浪书院词三期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16
贡献
1224
金钱
2242

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23-11-29 21: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诗研班第十七讲作业


狂夫
(唐·杜甫)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细细的品读,尽量细致的解析诗意,句子,情绪情感的跌宕,上下的关联在哪里?期待大家的细致解析哦!


绣菊16-碧海晴空


诗意:
万里桥西面有一座草堂,那是我居住的地方。草堂旁边不远百花盛开的地方,就是百花潭了,潭水清澈抑或浑浊,一如沧浪之水。平日里,风穿过翠绿的细竹,显得非常秀美安静。下雨的时候,红色的荷花被雨水裹挟着,散发出冉冉的香气。我在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景色如此令人陶醉。如今和那些拿着丰厚俸禄的老朋友都断了联系,再也没有他们的书信和接济了。经常挨饿的幼小的儿子面黄肌瘦,让人看了倍觉凄凉。面对这样一个艰难困苦的生活状况,我都要饿死了,但是又能怎么样呢?我依旧是疏狂放纵自己并以此自嘲,我本来就是一个狂人,现在老了,我比以前更加狂放不羁了。
此诗上两联是写作者生活的草堂及周边令人陶醉的美丽景致。下两联是写作者濒于忍饥挨饿饿的悲惨境遇。以乐景衬托哀情,极富艺术感染力!上下的关联点就在于这个狂字。唯有狂夫才能在食不果腹的情况之下还有闲心欣赏“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的风景。表明作者不向现实低头,勇敢坚毅的达观心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8

帖子

420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06
贡献
994
金钱
1611
发表于 2023-11-30 08: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狂夫
(唐·杜甫)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细细的品读,尽量细致的解析诗意,句子,情绪情感的跌宕,上下的关联在哪里?期待大家的细致解析哦!

​解析:
作者饱经离乱,好不容易在成都建了草堂安居下来,心情不由得放旷,首联从草堂环境写起。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万里桥,在成都南门外,相传为诸葛亮送费祎处。过桥向东,就来到“百花潭”即浣花溪。


首联交代了草堂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在万里桥西,旁边就是百花潭,把百花潭比作沧浪,非常巧妙,暗寓《孟子》“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句意,逗起下文疏狂之意。
即”字表示出知足的意味,“岂其食鱼,必河之鲂”,有此清潭,又何必“沧浪”呢。
“万里桥”与“百花潭”,“草堂”与“沧浪”,四专名,似对非对,疏密有度,极有层次。


风含翠筿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颔联,精心具体写景。风里翠竹轻摇,带着水光的枝叶明净悦目;细雨出落得荷花格外娇艳,而微风吹送,清香可闻。
含字,有小心爱护意味,言风之微;裛”通“浥”,比洗、洒一类字更轻柔,有“润物细无声”的意味,言雨之柔。
娟娟净,状雨,冉冉香状风。互文手法,毫无雕凿痕迹。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首二联写草堂及浣花溪的美丽景色,令人陶然。
然而,颈联忽然转到凄惨现实,曾接济他,分赠禄米的故人(严武),音书断绝,他一家子免不了挨饿。“饥而日恒,亏及幼子,至形于颜色,则全家可知”。
“厚禄”、“恒饥”前置句首显著地位,强调“恒饥”的贫困处境,满怀愤懑。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填沟壑”,即倒毙路旁无人收葬,意犹饿死。这是何等严酷的生活现实,然而作者并没有被生活的磨难压倒,始终用一种倔强的态度来对待生活打击,这就是所谓疏放,唯,其实也显示出一种无奈。生活待我以荆棘,然而我还在欣赏翠筿”、“红蕖,诗人自己都不禁哑然“自笑”了:你是怎样一个越来越狂放的老头儿啊!
​《狂夫》值得称道之处,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景情绪成功的融合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
一面是赏心悦目之景,一面是可悲可叹之事,全都由“狂夫”这一形象而统一起来。没有前半部分优美景致的描写,不足以表现“狂夫”的贫困不能移的精神;
没有后半部分潦倒生计的描述,“狂夫”就会失其所以为“狂夫”。两种成分,真是缺一不可。
​以乐景写哀景,读来为之深深的叹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1

帖子

87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6
贡献
207
金钱
336
发表于 2023-11-30 15: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绣菊组第十七讲作业:
绣菊31-梅岭
狂夫
(唐·杜甫)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细细的品读,尽量细致的解析诗意,句子,情绪情感的跌宕,上下的关联在哪里?期待大家的细致解析哦!

​解析:
作者饱经离乱,好不容易在众位亲友的资助下在成都建了草堂安顿下来,心情不由得开朗起来,首联从草堂环境写起。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万里桥,在成都南门外,相传为诸葛亮送费祎处。过桥向东,就来到“百花潭”即浣花溪。

首联交代了草堂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在万里桥西,是我藏身居住的草堂,旁边就是百花潭,把百花潭比作沧浪,非常巧妙,暗寓《孟子》“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句意,引起下文疏狂之意。
“万里桥”对“百花潭”,“草堂”对“沧浪”,疏密有度,极有层次。

风含翠筿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颔联,精心具体写景。风里翠竹轻摇,带着水光的枝叶明净悦目;细雨使荷花出落得格外娇艳,而微风吹送,清香可闻。
含字,有小心爱护意味,言风之微;“裛”通“浥”,比洗、洒一类字更轻柔,有“润物细无声”的意味,言雨之柔。
娟娟净,状雨,冉冉香状风。互文手法,毫无雕凿痕迹。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首二联写草堂及浣花溪的美丽景色,令人陶醉。
然而,颈联忽然转到凄惨现实,曾接济杜甫,分赠禄米的故人(严武),音书断绝,诗人一家子免不了挨饿,幼小的儿子面黄肌瘦,让人看了倍觉凄凉。“饥而日恒,亏及幼子,至形于颜色,则全家可知”。
“厚禄”、“恒饥”前置句首显著地位,强调“恒饥”的贫困处境,满怀愤懑。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填沟壑”,即倒毙路旁无人收葬,意犹饿死。这是何等严酷的生活现实,然而作者并没有被生活的磨难压倒,始终用一种倔强的态度来对待生活打击,这就是所谓疏放,唯,其实也显示出一种无奈。生活待我以荆棘,然而我还在欣赏“翠筿”、“红蕖”,诗人自己都不禁哑然“自笑”了:你是怎样一个越来越狂放的老头儿啊!
​《狂夫》值得称道之处,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景情绪成功的融合一体,有强烈反差的两个画面,因为“狂夫”二字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
一面是赏心悦目之景,一面是可悲可叹之事,给读者极大的震撼。没有前半部分优美景致的描写,不足以表现“狂夫”的贫困潦倒的凄惨现状;没有后半部分几乎饥寒饿死的描述,在食不果腹的情况下还有闲心欣赏轻风细雨、鸟语花香,真不愧为千古“狂夫”。两种成分,相得益彰,缺一不可。
​以乐景衬哀景,读来令人扼腕叹息、怆然泪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3

帖子

127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03
贡献
286
金钱
495
发表于 2023-11-30 17: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绣菊组第十七讲作业:
绣菊13﹣静莲


狂夫
(唐.杜甫)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裹红藻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作业要求:细细的品读,尽量细致的解析诗意,句子,情绪情感的跌宕,上下的关联在哪里?期待大家的细致解析哦!

第一、试分析诗意如下:
这是一个斜风细雨天气,光景别饶情趣:翠竹轻摇,带着水光的枝枝叶叶,明净悦目;细雨出落得荷花格外娇艳,而微风吹送,清香可闻。颔联结撰极为精心,写微风细雨全从境界见出。
前四句写草堂及浣花溪的美丽景色,令人陶然。然而与此并不那么和谐的是诗人现实的生活处境。初到成都时,他曾靠故人严武接济,分赠禄米,而一旦这故人音书断绝,他一家子免不了挨饿。"厚禄故人书断绝"即写此事。"填沟壑",即倒毙路旁无人收葬,意犹饿死。这是何等严酷的生活现实啊。要在凡夫俗子,早从精神上被摧垮了。然而杜甫却不如此,他是"欲填沟壑惟疏放",饱经患难,从没有被生活的磨难压倒,始终用一种倔强的态度来对待生活打击,这就是所谓"疏放"。诗人的这种人生态度,不但没有随同岁月流逝而衰退,反而越来越增强了。你看,在几乎快饿死的境况下,他还兴致勃勃地在那里赞美"翠繁"、"红菜",美丽的自然风光哩!"自笑狂夫老更狂"。联系眼前的迷醉与现实的处境,诗人都不禁哑然"自笑"了:你是怎样一个越来越狂放的老头儿啊!


第二、句子特点
颔联
风含翠筿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颔联结撰极为精心,写微风细雨全从境界见出。两句分咏风雨,而第三句风中有雨,这也就是通常使诗句更为凝练精警的"互文"句。此联意蕴丰富,形式精工。
颈联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颈联句法是"上二下五","厚禄"、"恒饥"前置句首显著位置。从诗意看,则强调"恒饥"的贫困处境。


第三、情绪的跌宕、上下之之间的关联
在杜诗中,原不乏歌咏优美自然风光的佳作,也不乏抒写潦倒穷愁中开愁遣闷的名篇。而《狂夫》值得玩味之处,在于它将两种看似无法调合的情景成功地调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一面是"风含翠篆"、"雨褒红藻"的赏心悦目之景,一面是"凄凉""恒饥"、"欲填沟壑"的可悲可叹之事,全都由"狂夫"这一形象而统一起来。没有前半部分优美景致的描写,不足以表现"狂夫"的贫困不能移的精神;没有后半部分潦倒生计的描述,"狂夫"就会失其所以为"狂夫"。两种成分,缺一不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主题

1218

帖子

8080

积分

版主

中华古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0
贡献
1541
金钱
4026
QQ
发表于 2023-11-30 17: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第十七讲绣菊组论坛作业:
绣菊15-流星

解析杜甫的七律诗《狂夫》

狂夫
(唐·杜甫)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这首诗描述了杜甫在成都居所的生活状态和心境。

首联“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点明了杜甫的居所位于万里桥的西边,百花潭的水边,环境优美。颔联“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是写景,描述了翠竹在微风中摇曳,雨中的红荷散发出阵阵香气。颈联“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表达了杜甫生活的困苦。他曾经的朋友因为他的贫困而不再与他联系,这让他感到世态炎凉。他的孩子因为饥饿而面色凄凉,这让他感到心痛和无奈。尾联“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这两句诗是杜甫对自己生活的总结和评价。他虽然生活困苦,但他仍然保持着疏放的性格,不愿向现实妥协。他认为自己是一个狂夫,但即使年纪大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狂妄性格。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杜甫在成都的居所和他对生活的态度。虽然生活困苦,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疏放性格和狂妄性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7

帖子

55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2
贡献
129
金钱
219
发表于 2023-11-30 22:3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第十七讲绣菊组论坛作业:
绣菊07-心颜

狂夫
(唐·杜甫)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细细的品读,尽量细致的解析诗意,句子,情绪情感的跌宕,上下的关联在哪里?

解析:
安置之乱后期,饱经战乱之苦的诗人,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妻子儿女同聚一处,重新获得了天伦之乐,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
诗题为“狂夫”,作者却先从居住环境入手写来。 “万里桥”位于成都南门外,桥东有“百花潭”,景致幽美。当年杜甫的草堂即建于此。多年离乱之后,终于有了个安身之所,诗人的心情是愉悦乃至旷放了。首联典用“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引发起下文疏狂之意。
颔联描写草堂周围风光。翠竹摇风,更显幽静,荷花浥雨,清香宜人。 “含”“裛”两个动词运用极为细腻生动。
前四句极写草堂及周边环境的美丽。然而与此美丽风景形成反差的,是诗人窘迫的现实生活处境。初到成都时,诗人生活无定,曾靠朋友接济度日。而一旦朋友音书断绝,诗人一家则免不了挨饿。颈联即写此事。稚子恒饥,可想而知成人更受煎熬。恒饥前置,对诗人所处严酷凄凉的生活环境也起到的突出和强调的作用。
尾联填沟壑,语出《战国策》,谓填尸于沟壑。诗人用此,可见生活何等严酷。但即便在如此严酷的情况下,诗人却并没有被压垮,反倒饶有兴致的去赞美周边环境的美,自笑狂夫老更狂。这就是诗人的疏放,居逆境而不自馁。但是,我从中也读出了些许无奈,无力改变环境,不疏狂又能如何。
总之,整首诗把“风含翠筿”、“雨裛红蕖”美丽环境,和 “恒饥”、“凄凉”、“欲填沟壑”的严酷现实,经由“狂夫”这一形象而串联统一起来。这种艺术手法上的处理是非常成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298

帖子

1919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楹联三兼曲二、赋二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06
贡献
492
金钱
717
发表于 2023-12-1 14: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第十七讲绣菊组论坛作业:
绣菊22-黑咖啡

狂夫
(唐·杜甫)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细细的品读,尽量细致的解析诗意,句子,情绪情感的跌宕,上下的关联在哪里?

作业诗评:
首联说明草堂的位置,并对草堂的情感作了一下抒发,我的这个草堂在万里桥西,这个依着水的地方是我的沧浪之地。颔联转入景物细写,两句双关句式,这里风含翠竹带着冉冉香气,雨裛着的红蕖姿态柔美静逸。前两联一派隐世桃源的美好境界。颈联一转说厚禄的故人现在音信全无了,我的稚子(代指一家人)天天忍受着饥饿,非常凄凉,非常潦苦。尾联感叹我这个欲填沟壑的老夫也没有什么拘束了,唯有自嘲狂笑而已,别无他法。全篇分两层感情,前两联描写草堂这个被看作自己隐世之地的美好环境,后两联却一转悲到极点,如此好的环境,我一家人却过得如此凄凉、悲苦。每每读到杜老的这几首作品,都情不自禁要感叹,在我们后世如此伟大的诗人,他当年的生活竟是如此的艰难。时代辜负了这位才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3

帖子

205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18
贡献
471
金钱
794
发表于 2023-12-1 15:43: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狂夫
(唐·杜甫)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细细的品读,尽量细致的解析诗意,句子,情绪情感的跌宕,上下的关联在哪里?期待大家的细致解析哦!

绣菊组019深山闲人
1、解析:
首联: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杜甫的草堂在万里桥的西面 ,现在没几个人来访;百花潭与我相伴,随遇而安,这就是沧浪。
颔联: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和风轻轻拥着秀美光洁的翠竹;细雨滋润着荷花,微风吹来阵阵清香。
颈联: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做了大官的朋友早与我断了书信来往;长久饥饿的小儿子小脸凄凉,让我愧疚而感伤。
尾联:欲填汤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我这老骨头快要扔进沟里了,无官无钱只剩个狂放;自己大笑啊,当年的狂夫老了却更加狂放。
2、情绪情感的跌宕
整首诗前四句细腻地描写了幽美宜人的草堂环境,显示出人在自然中心灵的清静和愉悦。
五六句调转笔锋,用凄凉的情调写出生活的艰难清苦和世态炎凉。
七八句表明自己疏远仕途,狂放自适的心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3

帖子

205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18
贡献
471
金钱
794
发表于 2023-12-1 15:43: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狂夫
(唐·杜甫)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细细的品读,尽量细致的解析诗意,句子,情绪情感的跌宕,上下的关联在哪里?期待大家的细致解析哦!

绣菊组019深山闲人
1、解析:
首联: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杜甫的草堂在万里桥的西面 ,现在没几个人来访;百花潭与我相伴,随遇而安,这就是沧浪。
颔联: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和风轻轻拥着秀美光洁的翠竹;细雨滋润着荷花,微风吹来阵阵清香。
颈联: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做了大官的朋友早与我断了书信来往;长久饥饿的小儿子小脸凄凉,让我愧疚而感伤。
尾联:欲填汤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我这老骨头快要扔进沟里了,无官无钱只剩个狂放;自己大笑啊,当年的狂夫老了却更加狂放。
2、情绪情感的跌宕
整首诗前四句细腻地描写了幽美宜人的草堂环境,显示出人在自然中心灵的清静和愉悦。
五六句调转笔锋,用凄凉的情调写出生活的艰难清苦和世态炎凉。
七八句表明自己疏远仕途,狂放自适的心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324

帖子

2726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交流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73
贡献
621
金钱
1035
发表于 2023-12-1 16: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第十七讲作业:绣菊08-爱你一万年(花海飘香)

狂夫
(唐·杜甫)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细细的品读,尽量细致的解析诗意,句子,情绪情感的跌宕,上下的关联在哪里?期待大家的细致解析哦!

解析:首句介绍住的地方,第二句写水是作者喜爱(暗代指爱住处)。第三句写风,第四句写雨。风雨对人来说不是很好,但对杜甫此时来说还是很留恋的。也是为下文作铺垫。第五句开始转了,写杜甫一家此时最大的生存问题,第六句进一步说明产生的后果很严重。第七句表达自己此时的心情,第八句是悲极反笑。这种笑是很反常的很凄凉的。
这首诗平淡外表下有极深的痛苦。深到想死。前四句表达死前留恋。诗前后关联很紧密。互相衬托。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写出了我留恋世界,世界不留恋我的遗憾。
用词很精准,表达很到位,寓意很深刻。景情挫达是此诗的特点。透而不破体现杜老笔力到分毫之度。不愧诗圣之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12

帖子

151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36
贡献
346
金钱
588
发表于 2023-12-1 16: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绣菊组第十七讲作业:

狂夫
(唐·杜甫)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细细的品读,尽量细致的解析诗意,句子,情绪情感的跌宕,上下的关联在哪里?期待大家的细致解析哦!


洗尘解析:此诗是杜甫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寓居成都草堂时所作。当时社会动荡、战事紧张,杜甫背井离乡来到成都,并在好友严武的帮助下暂时定居在浣花溪草堂。面对故人音书断绝,生活艰难拮据,稚子挨饿气衰,自己也食不果腹行将“填沟壑”的残酷现实,杜甫却依然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以狂放洒脱之心来笑对生活。

本诗前两联描写成都草堂及附近浣花溪的美景。“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百花潭”即浣花溪,“沧浪”即以流水清澈闻名的沧浪江,这不仅指明了诗人所处草堂的地理位置在万里桥之西,百花潭附近,而且暗用“沧浪之水清兮,可以灌吾缨”(楚辞《渔父》)的内蕴,将自己草堂附近的浣花溪比作澄清的沧浪江,彰显自身“出淤泥而不染”的狂傲潇洒、遗世独立。

颔联用细腻的手笔描绘了浣花溪草堂的美丽景色——“风含翠筱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翠筱”指嫩绿的细竹,“红蕖”是红粉的荷花,“娟娟净”形容光洁明净的样子,“冉冉香”比喻花的柔美芳香。这两句对仗工整,用词精确,“含”与“裛”两个动词将无情的风雨写得极富人情味。在和风细雨的吹拂和滋润下,嫩绿的竹子和鲜艳的荷花显得格外清新明净,冉冉生香。此外,“冉冉”、“娟娟”两个叠音词增添了诗歌的音韵美。

后两联笔锋调转,表现草堂生活的拮据困窘,表现了诗人在蹬蹭期间旷达自持的心态。“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写故人音书断绝,一家人在生活上没了依靠,幼儿因经常挨饿而面黄肌瘦。但杜甫并没有沉浸在现实的悲苦中,而是以疏放乐观的姿态面对生活——“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填沟壑”指被饿死的人被扔进沟壑里没有人收葬,杜甫并不像常人那样悲观绝望怨天尤人,而是用豁达疏狂的心态面对现实的凄苦,连自己都在内心笑自己越老越狂。

全诗前两联竭力描写外界的美景乐事,而后两联则描绘生活的艰困,从清新宜人的自然景色到面色凄凉,甚至欲填沟壑,以乐景衬托哀情,突出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抑郁悲情,就像清人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所评:“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然而,虽然处境如此窘困,杜甫还是选择以旷达的胸怀看待这一切,最后将全诗的诗眼定格在“狂”字上,呼应题目,塑造了一个身处穷途窘境却依然笑对人生的狂夫形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3

帖子

142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04
贡献
337
金钱
543
发表于 2023-12-1 21:2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绣菊组第十七讲作业:
绣菊组-寒澈清秋

狂夫
(唐·杜甫)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细细的品读,尽量细致的解析诗意,句子,情绪情感的跌宕,上下的关联在哪里?期待大家的细致解析哦!

首联交代地理位置、居住环境,清幽宁静,一如隐者居所,并为下文做好铺垫。
万里桥:在成都南门外,是当年诸葛亮送费祎出使东吴的地方。杜甫草堂就在万里桥的西面。
百花潭:即浣花溪,杜甫草堂在其北。沧浪:指汉水支流沧浪江,古代以水清澈闻名。《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有随遇而安之意。
颔联紧承百花潭而来,使用互文修辞手法写客居环境。“含”“裛”两个动词运用极细腻生动。两句中各有三个形容词:翠、娟娟、净;红、冉冉、香,却安置妥贴,无堆砌之感;而“冉冉”、“娟娟”的叠词,又平添音韵之美。
颈联写日常生活,采用因果关系流水句。厚禄、恒饥对比鲜明,突显处境贫困,由此逗出七分句欲填沟壑。
颈联铺垫后,尾联连接自然,生活艰难之下作者并没有被压倒,而是更加顽强,狂夫有自嘲更主要还是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颔联、颈联采用对比手法,以乐景衬哀情,先抑后扬,情绪跌宕。
布局:起承转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5

帖子

144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36
贡献
321
金钱
562
发表于 2023-12-2 03:4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筇林红袖 于 2023-12-2 03:53 编辑

沧浪书院诗研班第十七讲作业绣菊30-筇林红袖
绣菊30--筇林红袖
狂夫
(唐·杜甫)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细细的品读,尽量细致的解析诗意,句子,情绪情感的跌宕,上下的关联在哪里?期待大家的细致解析哦!

        首联“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首联交代自己草堂的地点,周围环绕着浣花溪。用景的描写做对比,为尾句的狂做铺垫。
         颔联“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说住所周围的环境风吹翠竹一片遐景,雨洗荷花带来阵阵香气,环境很美。继续铺垫。
         颈联“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情绪陡转之下,环境虽然美好,但想到生活的窘境悲凉顿生,那些做大官的朋友来往的书信也断绝了,无人接济自己,长久饥饿的小儿子瘦的皮包骨,小脸腊黄,让我愧疚感伤。
        尾联“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我这老骨头快要扔进沟里了,无官无钱只剩个狂放,自己大笑啊,当年的狂夫老了却更加狂放!扣题“狂夫”
        赏析:诗人面对残酷的现实生活,始终用一种倔强的态度来对待,体现出狂夫的不屈精神。古人的诗就是好看,耐人寻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54

帖子

3435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律研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70
贡献
822
金钱
1319
发表于 2023-12-2 07: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第十七讲作业解析杜甫七律

狂夫
(唐·杜甫)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细细的品读,尽量细致的解析诗意,句子,情绪情感的跌宕,上下的关联在哪里?期待大家的细致解析哦!

绣菊组-梦依魂牵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 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夏天,诗人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并作了这首诗。

解析:
这首七律作于杜甫客居成都时,诗题为《狂夫》当以写人为主,诗却先从居住环境写的。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万里桥 在成都南门外,是当年诸葛亮送费祎出使东吴的地方。草堂就在万里桥的西面。百花潭  在浣花溪畔南,而草堂就在其北。
前句的  沧浪  指汉水支流沧浪江,古代以水清澈闻名。传说孔子到楚国,听到一个小孩在唱:“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就暗含着这句(因河水清澈啊,可以洗我的脚)之意。水清 意指太平盛世,水浊 意指世道浑浊。表明一种超脱世俗名利的潇洒的人生态度。即有知足的意味。也就是有此清潭,又何必沧浪呢。前句的万里桥,草堂与后句百花潭,沧浪相对应,似对非对,描写了一路风光为下文作铺垫。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筿红蕖冉冉香。翠篠:即绿色细竹。娟娟就是美好的样子。娟娟净:秀美光洁之态。浥:即滋润。红蕖:即粉红色的荷花。冉冉:本意为渐进地,慢慢地,缓缓地,也可形容毛,枝条等柔软下垂的样子。
颔联:是说翠竹轻摇带着水光的枝枝叶叶,明净悦目。细雨使荷花格外娇艳,微风吹送,清香可闻。其中 含和裛两个动词运用的很妙。含 有小心呵护之意,暗示了风的柔和。而裛通浥,有润物细无声的意味,足见雨之细。这里诗人以精心之笔,描写了微风细雨,营造了一个美好的审美境界。

前四句主要写草堂及浣花溪的美丽景色。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颈联   厚禄故人: 指做大官的朋友。“书断绝”就是断了书信来往。“恒饥”就是长时间挨饿。这里写诗人的现实生活。
上句厚禄故人书断绝即写此事。接着下句 恒饥稚子色凄凉  是因为上句而来,说明了  厚禄,恒饥的贫困处境,在艺术上与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有异曲同工之妙。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颈联: “填沟壑”即倒毙路旁无人收葬,意犹饿死。这是何等严酷的生活现实呀。要在凡夫俗子,早从精神上被催垮了。而杜甫却是“欲填沟壑唯疏放”,饱经患难,从没被生活的磨难所压倒,始终用一种坚强的态度来对待生活的打击,这就是所谓的疏放。

这里的风含翠筿,雨裛红蕖的赏心悦目之景,另一面是凄凉,恒饥,欲填沟壑的可悲可叹之事,全都由狂夫这一形象统一起来,以乐景衬托哀情。连诗人自已都觉得好笑,不禁哑然自笑:“你咋是一个越来越狂放的老头啊”!结束全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0

帖子

82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5
贡献
205
金钱
311
发表于 2023-12-2 16:40: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妍班第十七讲绣菊组论坛作业贴

绣菊组12.海云飞

狂夫
(唐·杜甫)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沧浪:沧浪江,篠:细小的竹子,裛:滋润。恒饥,长时间挨饿。疏放:疏远仕途狂放不羁。
布局:分分分总,上景下情。
一二句,描写草堂的地理环境,五里桥,百花潭,草堂,沧浪,这些物象来蕴含内心世界的开朗,给人一种优雅的景色,
颔联:写风,雨中的景色,含,裛,两个动词很传神,也称,诗眼,冉冉香,是由风带来的,没有风又怎么能闻到香味呢?翠筱对红蕖,风对雨,也暗示作者的路途充满了坎坷,同时又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有红蕖陪伴呀,
颈联。由于战乱初到四川偏僻的地方建立草堂,都是靠别人供给禄米来维持生活,一旦这些供给的人断绝来往了,就会导致家人挨饿的凄凉状况,厚禄,恒饥,放在前面可以突出重要性,颈联上二下五。
尾联:填沟壑,意味饿死,也扣了恒饥,这是何等的凄凉生活,换作别人早就被催垮了,然而杜甫不是如此也没有被打垮,从疏放一词就可以看出来,任凭风雨怎么侵袭杜甫依然是狂笑不羁。翠筱,红蕖这也是表达杜甫的人格纯洁,坚强不屈的精神,面对凄凉,恒饥,就更狂了。首联,颔联写景作狂夫铺垫,颈联,尾联,聊到的生机依然不屈不饶。
自笑狂夫回扣主题的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02

帖子

599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81
贡献
1283
金钱
2551
发表于 2023-12-2 17:3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第十七讲论坛作业
绣菊32-清风徐徐
狂夫
(唐•杜甫)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今日作业:细细的品读,尽量细致的解析诗意,句子,情绪情感的跌宕,上下的关联在哪里?期待大家的细致解析哦!

清风徐徐解析

一、解析诗意
答: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时表面的欢欣和内心的愁苦。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首联:交代了草堂的地理位置:草堂位于沧浪即百花溪的桥西处。邻近百花潭,潭水清幽,这就是我心目中的沧浪水,可以洗涤我的尘心,不再有俗世的烦恼,过着隐居一样的生活。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颔联:描写了草堂周边的美丽景色:。草堂四周环境优雅,细雨过后,岸边的竹子青翠欲滴,恬淡沉静;水中红色的荷花更加鲜艳。微风吹来,竹叶轻轻拂动,时动时静;荷花浅笑,不时送来缕缕清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颈联:由眼前的美景一下子转到个人眼前的境况中来:有钱的朋友已经很久都联系不到了,生活难以为继,无米下锅了,小儿子饿得面色死灰,长时间挨饿的孩子面露饥寒之色。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尾联:宕开一笔,思维一下放开,又扣回题目。我不由得想起自己漂泊的大半生,来时日无多,将死之人还计较什么呢?也只有放浪形骸,不怕别人耻笑了。这样想来,我自己都觉得我这个将要成为狂夫的人,年老了越来越狂放了。写出作者以一种倔强态度来对待生活的打击,就是所谓的“疏狂。

二、解析句子
首联,“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写草堂所处的环境。前句名词句,前四句作定语,后三句主语是草堂。后分句是个主谓宾的句式,它整体作前分句的一个补充说明,进一步说明草堂的具体位置。

颔联,“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写草堂周围的突出景色。对仗工稳,也是互文。前分句以动致静,后分句以静态描写,使用通感手法,尤其是一些动词:含,裛,娟娟静,冉冉香,描写十分形象生动,描摹情态细致传神。

颈联,“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叙事,表明自己的处境。利用强烈的对比词语:厚禄/恒饥,色凄凉,反衬作者内心强烈的情感冲突。“厚禄”、“恒饥”前置句首,强调贫困处境。也是很工整的对仗,前后句形成因果关系。

尾联,“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二个连动句式。议论抒情。“狂”有机重复,起到了加强的作用。疏放,和两个狂字,回扣主题,使作者的情感再次升华。

三、情绪情感的跌宕
全诗感情起伏跌宕:首二联写地理环境。突出生活安定,环境优美,暗含悠然自得之感,景中融情,喜悦;颈联情绪陡转之下,现家生活中的窘境,无奈,悲凉之情顿生。与前二联的美景形成强烈对比,典型的以乐景衬哀情。尾联浇心中块垒,故作旷达,自嘲。

四、上下的关联
首联开篇点明诗人家居草堂,后句补充说明了草堂的位置。颔联,承接首联说明草堂周围环境美景,接着围绕与草堂有关的环境及人物而写。颈联,转意写,通过前两联的美景,反衬颈联自己的悲催处境,以乐景反衬哀情。尾联,即承接颈联来发意,又回扣主题发出自己的真实情感,点明主题。故才有尾联的慨叹整个人生,面对穷困潦倒,老弱多病,也只有自我宽解,求得一时疏狂了。结构特点:起、承、转、合。
2023.1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90

帖子

355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36
贡献
824
金钱
1373
发表于 2023-12-3 08: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第十七讲绣菊组论坛作业
绣菊35-冬日春天
狂夫
(唐·杜甫)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细细的品读,尽量细致的解析诗意,句子,情绪情感的跌宕,上下的关联在哪里?期待大家的细致解析哦
(一)解析诗意,句子:这首诗是杜甫客居成都时写的,诗题为“狂夫”,以写人为主,先从居住环境写来。
首联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首联交代杜甫居住位置,在万里桥西那建了一个草堂,离草堂不远有一个百花潭那潭水一如苍浪之水洗涤着我的尘心
颔联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颔联是交代草堂周围的景色,翠筱是细细竹子,红蕖,是红色的荷花
娟娟静,就是清洁秀美的姿态,冉冉香,就是缓缓的香气
意思是,翠竹在风的吹拂下显得特别清洁秀美,而被雨滋润过荷花也缓缓的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颈联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这联开始转入情感了,厚禄故人,指做大官的朋友,恒饥稚子,指长时间吃不饱饭的孩子
就是说给他们供给粮食的大官朋友没了音信,所以把孩子都饿的面黄肌瘦,这里说明杜甫的生活非常贫困经常吃不饱饭。
尾联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尾联中 填沟壑,即倒毙路旁无人收葬,意犹饿死。可见生活现实是何等严酷。如果是凡夫俗子,早从精神上被摧垮了。然而杜甫却不如此,他饱经患难,从没有被生活的磨难压倒,始终用一种倔强的态度来对待生活打击,这就是所谓“疏放”。诗人的这种人生态度,不但没有随同岁月流逝而衰退,反而越来越增强了。在几乎快饿死的境况下,他还兴致勃勃地赞美“翠筿”、“红蕖”等自然风光。联系眼前的迷醉与现实的处境,诗人都不禁哑然“自笑”自己是一个越来越狂放的老头子。
之间的关联和情感
这首杜甫诗,有歌咏优美自然风光的佳作,也有抒写潦倒穷愁中开愁遣闷的名篇。而《狂夫》值得玩味之处,在于它将两种看似无法调合的情景成功地调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一面是“风含翠筿”、“雨裛红蕖”的赏心悦目之景,一面是“凄凉”“恒饥”、“欲填沟壑”的可悲可叹之事,全都由“狂夫”这一形象而统一起来。没有前面优美景致的描写,不足以表现“狂夫”的贫困不能移的精神;没有后面潦倒生计的描述,“狂夫”就会失其所以为“狂夫”。二者缺一不可。因而,这种处理在艺术上是服从内容需要的,是十分成功的。显示了杜甫高超的构思和娴熟的语言驾驭技艺。这种情怀一般人真是做不到,都要饿死了还有心情写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0

帖子

81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7
贡献
165
金钱
369
发表于 2023-12-3 11:5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绣菊组第十七讲作业:
绣菊29-淡墨疏痕
解析杜甫的七律《狂夫》
(唐·杜甫)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要求:细细的品读,尽量细致的解析诗意,句子,情绪情感的跌宕,上下的关联在哪里?

【解析】
背景:此诗是杜甫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寓居成都草堂时所作。
诗意与句子: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首联点明草堂的位置在万里桥西,百花潭畔。“万里桥”在成都南门外,是当年诸葛亮送费祎出使东吴的地方,出自费祎的一句:万里之行,始于此矣!。杜甫草堂就在万里桥西面。“百花潭”在浣花溪南,杜甫草堂在其北面。“沧浪”出自“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谓百花潭水之清。首名为名词句,二分句是方主谓句,是对首句的补充。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颔联写草堂周围的景色。此联的意思是说,风摇翠竹,雨湿荷花,风雨中的翠竹荷花无比美好。这是个对仗工整的互文句。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戏曲联转写现实的生活。说与官场的朋友断了书信来往,一家生活陷入饥荒之境。因诗人初到成都时,他曾靠故人严武接济。句子的特色是对比与因果,厚禄与恒饥对比强烈,前分句和后分句成因果关系。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尾联扣题。大意是我这老骨头快要饿死去填沟壑了,无官无钱只剩个狂放,当年的狂夫老了却更加狂放。句子议论抒情,属连动句式。
情绪与情感:
首二联写景,草堂环境优美,暗含生活的安定,隐藏着喜悦之情。颈联情绪直转而下,将现实生活中的窘境,无奈全盘托出,悲凉之情油然而生。以乐景反衬悲情,更添几分伤悲。尾联故作旷达,以自嘲而自我宽解。也可以理解为贫贱不能移的一种倔强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1

帖子

286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409
贡献
680
金钱
1095
发表于 2023-12-3 22:5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非鱼红色666 于 2023-12-4 04:31 编辑

绣菊09-非鱼红色
各位学员 请注意 写作业要求 不要任何编辑,使用论坛默认字体、颜色和文字大小,要求素雅统一。

另外,请注意贴作业格式,要求一人一楼多的删除,谢谢合作!


沧浪书院诗研班第十七讲绣菊组论坛作业贴



好,今天的诗理论课就讲到这里。下面布置一下作业:

狂夫
(唐·杜甫)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细细的品读,尽量细致的解析诗意,句子,情绪情感的跌宕,上下的关联在哪里?期待大家的细致解析哦!


作业截止时间,12月4日晚上八点。

答;

首联:居所位置。“沧浪”一词用典,亦清亦浊,全由己心。
颔联:居所环境,浓墨重彩,恬淡闲适宁静。
颈联:转到现实生活中的困境。"恒饥"是因,"断绝"是果。
尾联:作者在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选择坚守初心.疏放不是执拗硬抗,而是疏远放下,"沟壑"指作者与故人之间、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巨大差距.


前两联与后两联鲜明对比,"狂"统领全篇。前两联是狂的底色,美好风景是精神源泉,后两联是狂的外在表现,物质贫乏却看淡,俗交缺失却放下。对立统一。

情感跌宕:平静一快乐一难过一释怀一坚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57

帖子

1941

积分

版主

沧浪诗社雅韵诗社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97
贡献
444
金钱
746
发表于 2023-12-4 14:2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草田 于 2023-12-4 14:30 编辑

沧浪书院诗研班第十七讲绣菊组论坛作业:
绣菊17一草田
狂夫
(唐·杜甫)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解析,这首诗描述了杜甫在成都居所的生活状态和心境。
首联“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点明了杜甫在万里桥的西面草堂居住,百花潭的水边即沧浪江畔,环境优雅。颔联“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是写景,描述了翠竹在微风中显得娟秀明净,雨中的红荷散发出缕缕清香。颈联“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表达了杜甫生活的困苦。他曾经的朋友因为他的贫困而不再给他写信,常常饥饿小儿子面色凄凉,这让他感到心痛和世态炎凉。尾联“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这两句诗是杜甫对自己面对现实的生动写照,他虽然生活困苦,但他仍然保持着疏放的性格,精神上没有被摧垮,他认为自己是一个狂夫,但即使是这副老骨头,他仍然坚持自己的疏狂性格。

巜狂夫》值得称道之处,在于它将两种看似无法调合的情景成功地调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一面是"风含翠篆"、"雨褒红藻"的赏心悦目之景,一面是"凄凉""恒饥"、"欲填沟壑"的可悲可叹之事,全都由"狂夫"这一形象而统一起来。没有前半部分优美景致的描写,不足以表现"狂夫"的贫困不能移的精神;没有后半部分潦倒生计的描述,"狂夫"就会失其所以为"狂夫"。两种成分,缺一不可。这种处理在艺术上可以说是形式服从内容需要的,也是佳作的成功之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16

帖子

1441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驿站吟风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8
贡献
330
金钱
559
发表于 2023-12-4 19: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第十七讲绣菊组论坛作业:
绣菊20-瘦田耕农

解析杜甫的七律诗《狂夫》

狂夫
(唐·杜甫)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这首诗描述了杜甫在成都居所的生活状态和心境。

首联“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点明了杜甫的居所位于万里桥的西边,百花潭的水边,环境优美。颔联“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是写景,描述了翠竹在微风中摇曳,娟娟二字突出了绿竹的柔美。雨中的红荷散发出阵阵香气。颈联“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表达了杜甫生活的困苦。他曾经的朋友因为时局动荡失去与他联系,这让他的生活更加穷苦,他的孩子因为饥饿而面色凄凉,这让他感到心痛和无奈。尾联“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这两句诗是杜甫情绪突转,对自己生活的总结和评价。他虽然生活困苦,年高体弱,但他仍然保持着疏放的性格,不愿向现实妥协,不忘初心,心中依然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气,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报负。他认为自己是一个狂夫,年龄越大,初心越坚定。

总的来说,这首诗由景入情,由情抒志。体现了诗人乐观的精神,及至死不渝的理想追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2

帖子

89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9
贡献
231
金钱
331
发表于 2023-12-11 07: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绣菊21—四两三钱作业
狂夫
(唐·杜甫)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解析】
背景:此诗是杜甫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寓居成都草堂时所作。
诗意与句子: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首联点明草堂的位置在万里桥西,百花潭畔。“万里桥”在成都南门外,是当年诸葛亮送费祎出使东吴的地方,出自费祎的一句:万里之行,始于此矣!。杜甫草堂就在万里桥西面。“百花潭”在浣花溪南,杜甫草堂在其北面。“沧浪”出自“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谓百花潭水之清。首名为名词句,二分句是方主谓句,是对首句的补充。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颔联写草堂周围的景色。此联的意思是说,风摇翠竹,雨湿荷花,风雨中的翠竹荷花无比美好。这是个对仗工整的互文句。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戏曲联转写现实的生活。说与官场的朋友断了书信来往,一家生活陷入饥荒之境。因诗人初到成都时,他曾靠故人严武接济。句子的特色是对比与因果,厚禄与恒饥对比强烈,前分句和后分句成因果关系。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尾联扣题。大意是我这老骨头快要饿死去填沟壑了,无官无钱只剩个狂放,当年的狂夫老了却更加狂放。句子议论抒情,属连动句式。
情绪与情感:
首二联写景,草堂环境优美,暗含生活的安定,隐藏着喜悦之情。颈联情绪直转而下,将现实生活中的窘境,无奈全盘托出,悲凉之情油然而生。以乐景反衬悲情,更添几分伤悲。尾联故作旷达,以自嘲而自我宽解。也可以理解为贫贱不能移的一种倔强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1

帖子

218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72
贡献
543
金钱
829
发表于 2023-12-17 20:3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绣菊组第十七讲作业

绣菊05-戈平

狂夫
(唐.杜甫)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裹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作业要求:细细的品读,尽量细致的解析诗意,句子,情绪情感的跌宕,上下的关联在哪里?期待大家的细致解析哦!

答:第一、试分析诗意如下:
这是一个斜风细雨天气,光景别饶情趣:翠竹轻摇,带着水光的枝枝叶叶,明净悦目;细雨出落得荷花格外娇艳,而微风吹送,清香可闻。颔联结撰极为精心,写微风细雨全从境界见出。
前四句写草堂及浣花溪的美丽景色,令人陶然。然而与此并不那么和谐的是诗人现实的生活处境。初到成都时,他曾靠故人严武接济,分赠禄米,而一旦这故人音书断绝,他一家子免不了挨饿。"厚禄故人书断绝"即写此事。"填沟壑",即倒毙路旁无人收葬,意犹饿死。这是何等严酷的生活现实啊。要在凡夫俗子,早从精神上被摧垮了。然而杜甫却不如此,他是"欲填沟壑惟疏放",饱经患难,从没有被生活的磨难压倒,始终用一种倔强的态度来对待生活打击,这就是所谓"疏放"。诗人的这种人生态度,不但没有随同岁月流逝而衰退,反而越来越增强了。你看,在几乎快饿死的境况下,他还兴致勃勃地在那里赞美"翠筱"、"红蕖",美丽的自然风光哩!"自笑狂夫老更狂"。联系眼前的迷醉与现实的处境,诗人都不禁哑然"自笑"了:你是怎样一个越来越狂放的老头儿啊!
第二、句子特点
颔联
风含翠筱娟娟净,雨裹红蕖冉冉香。
颔联结撰极为精心,写微风细雨全从境界见出。两句分咏风雨,而第三句风中有雨,这也就是通常使诗句更为凝练精警的"互文"句。此联意蕴丰富,形式精工。
颈联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颈联句法是"上二下五","厚禄"、"恒饥"前置句首显著位置。从诗意看,则强调"恒饥"的贫困处境。
第三、情绪的跌宕、上下之之间的关联
在杜诗中,原不乏歌咏优美自然风光的佳作,也不乏抒写潦倒穷愁中开愁遣闷的名篇。而《狂夫》值得玩味之处,在于它将两种看似无法调合的情景成功地调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一面是"风含翠筱"、"雨裹红蕖"的赏心悦目之景,一面是"凄凉""恒饥"、"欲填沟壑"的可悲可叹之事,全都由"狂夫"这一形象而统一起来。没有前半部分优美景致的描写,不足以表现"狂夫"的贫困不能移的精神;没有后半部分潦倒生计的描述,"狂夫"就会失其所以为"狂夫"。两种成分,缺一不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2 14: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