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97|回复: 25

转载老师《写诗的原理四十二(怎样认识分析)》

[复制链接]

465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66
贡献
102729
金钱
11599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4-1-22 10:4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uge 发布于2020-05-1113:25   点击:209  评论:4   手机浏览
五绝 以诗代序
人心养个充,势必不由衷。漫有何能处,难当无窟窿。
file:///C:/Users/52413/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gif
写诗的原理
四十二、怎样认识分析
事实上,没有人不知道浅浮轻佻之不好,为什么又屡见不鲜?无非要么无知,要么明知故犯。一方面,因脑瓜子如一团浆糊而不懂得分析分辨,导致认识扭曲,进而被同样扭曲的情感牵着鼻子走,或曰跟着感觉走,这样的人就必定是无知的,一方面,即使有一定认识,却因逃不出“两面派”、“两层皮”,而依然被扭曲的情感牵着鼻子走,这样的人也自然逃不出揣着明白装糊涂。
对诗说三道四,一张嘴就涉及的是艺术批评范畴,并非简单到有想法就能说,不允许浅浮轻佻,要时刻有扪心自问几斤几两认真严肃的治学意识,而学诗写诗是直接奔着创造美来的,就更要有认真严肃的创作意识,更要扎扎实实,就必须既要把学诗写诗看做真正修养行为和这样的过程,也要把学诗写诗放到瞄准创造精神食粮的高度来看,不然学诗写诗意义何在?
也因此,哪怕是从自尊自爱自重出发,只要是认真学诗写诗的人,就不能图省事而热衷谈些想些看些只冒观点看法见解的东西,不论这些东西里怎么貌似有知识、方法和技巧等,也不能以为见到了宝贝似的,还觉得轻松易懂,拿近墨者黑当有得。
事实是,人有脑袋虽应该重视分析,但感知和认识这两样还是要首先保证。感知和认识最依赖的就是眼睛,没有眼睛就无法摆脱盲人摸象,反之感知和认识出现了问题,无疑也会证明即使有眼睛,也免不了有睁眼瞎的一面。
一个人看到任何文字,也包括听人说话,他热衷什么,有什么倾向,都反映着现有认知水平,心理素质和修养层次,实际也是读书和学习能力的反映。
读书和学习不能不带着分析进行,首先就是带着眼睛进行,眼里有什么才能分析什么,如果眼拙,拙哪里,哪里就是欠缺,有欠缺,即使看到了东西,也意味非不是眼拙。
比如,只注重观点、看法、见解,不关注背后的分析,也就暴露出了重视面子、虚荣、知识、方法、技巧等这些功利性的东西的一面,而欠缺的一定是对来龙去脉的审慎、警醒、敏感、思考,乃至研究和质询等好的意识和素养,就同样反映出的是浅浮和轻佻,实际是“沆瀣一气”、“啥人找啥人”。
不妨就从这方面设想一下,“沆瀣一气”、“啥人找啥人”能否对诗有真的见地?能否有所真了解、学得会、写得好?应该说,不论干什么事情,只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才能有所作为。
读书和学习,绝不能“啥人找啥人”,而要始终瞄准更高的层次,也就是瞄准有一定高度广度深度远度难度,需要啃一啃才能领会的东西,也只有这样,才能懂得读书和学习是探深寻远的行为,是用来求真的,不是用来挂羊头卖狗肉的,更不是用来满足轻易就能知道而有炫耀之心的,这时才可能让读书和学习真的有所得。
读书和学习是用来汲取营养的,是为了进步才有的独属于人类的精神劳动现象,因而不意味有任何相互迎合性质,不意味一边是作者虚荣,一边是读者功利。如果有,就不能意味真正意义上的读书和学习,更不能意味让人有所得,反而意味的是相互投机、相互选择似的臭味关系,这是对读书和学习的背叛,是逆读书和学习的规律和进步意义而动的。
这提示了,只要明白了什么是读书和学习,也就明白了怎么学诗好写诗,同样也明白了,为什么干什么事都离不开分析。分析是人有脑袋的证 明,也是离开了脑袋就干不成的事情。
分析如同思维的中央处理器,是思维的核心特点,是思维的最重要性质,也是思维的本质用途。分析和思维是相辅相成的,都不允许有丁点的不合理,分析有误差就是思维的误差,思维有误差,分析就漏洞百出。
分析要用到知识和认识,是大脑里储存的,可能有秩序,也可能没秩序,在分析时要运用联想把各种知识联 系起来。怎么联 系?一是把无关的知识排除掉,这个过程就是对知识的活用,因为对排除掉的知识不能活用,就是瞎排除,毕竟能在这一处排除掉的,不意味在别处不能用。
二是把有关的知识用起来,就更是活用,活用不了就是瞎分析,瞎分析因为出不来有效判断,也就出不来合理认识,就更不可能有助于透过现象看本质。
知识用起来达到了有分析的程度,就有了分析的能力,逐渐会养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敏觉,也就指向了知识的活用,否则怎么都称不上有分析的能力和修养,自然先缺少的还是是非感,进而注定影响整个做人方面。
再例如,有个叫方方的人,还曾经是某个省的作协主席,借疫情期间专门搞了个反映武汉抗疫期间负面的东西,终究算白活了60多岁。
为什么这么说?负面的东西并非不可以写,如果写的是客观的,如果有意用来引起自己人某方面的觉醒,就大可说得过去,毕竟从一分为二的视角,从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要求,从具体情形具体分析的态度,光说好而不说坏,也不是科学的做法。
但是,要是不顾这些视角、要求和态度呢?就一定是没有脑袋的做法,实际是,说没有脑袋也仅仅是个比喻,真正没有的是良知。

465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66
贡献
102729
金钱
11599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 19:31:43 | 显示全部楼层
huge 发布于2020-05-1113:25   点击:209  评论:4   手机浏览
五绝 以诗代序
人心养个充,势必不由衷。漫有何能处,难当无窟窿。
file:///C:/Users/52413/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5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66
贡献
102729
金钱
11599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 19:3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写诗的原理
四十二、怎样认识分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5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66
贡献
102729
金钱
11599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 19:34:44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实上,没有人不知道浅浮轻佻之不好,为什么又屡见不鲜?无非要么无知,要么明知故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5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66
贡献
102729
金钱
11599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 19:37: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方面,因脑瓜子如一团浆糊而不懂得分析分辨,导致认识扭曲,进而被同样扭曲的情感牵着鼻子走,或曰跟着感觉走,这样的人就必定是无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5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66
贡献
102729
金钱
11599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 19:52: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方面,即使有一定认识,却因逃不出“两面派”、“两层皮”,而依然被扭曲的情感牵着鼻子走,这样的人也自然逃不出揣着明白装糊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5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66
贡献
102729
金钱
11599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 19:5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诗说三道四,一张嘴就涉及的是艺术批评范畴,并非简单到有想法就能说,不允许浅浮轻佻,要时刻有扪心自问几斤几两认真严肃的治学意识,而学诗写诗是直接奔着创造美来的,就更要有认真严肃的创作意识,更要扎扎实实,就必须既要把学诗写诗看做真正修养行为和这样的过程,也要把学诗写诗放到瞄准创造精神食粮的高度来看,不然学诗写诗意义何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5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66
贡献
102729
金钱
11599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 20: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因此,哪怕是从自尊自爱自重出发,只要是认真学诗写诗的人,就不能图省事而热衷谈些想些看些只冒观点看法见解的东西,不论这些东西里怎么貌似有知识、方法和技巧等,也不能以为见到了宝贝似的,还觉得轻松易懂,拿近墨者黑当有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5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66
贡献
102729
金钱
11599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 20:04:09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实是,人有脑袋虽应该重视分析,但感知和认识这两样还是要首先保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5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66
贡献
102729
金钱
11599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 20:0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知和认识最依赖的就是眼睛,没有眼睛就无法摆脱盲人摸象,反之感知和认识出现了问题,无疑也会证明即使有眼睛,也免不了有睁眼瞎的一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5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66
贡献
102729
金钱
11599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 20:05: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人看到任何文字,也包括听人说话,他热衷什么,有什么倾向,都反映着现有认知水平,心理素质和修养层次,实际也是读书和学习能力的反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5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66
贡献
102729
金钱
11599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 20: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书和学习不能不带着分析进行,首先就是带着眼睛进行,眼里有什么才能分析什么,如果眼拙,拙哪里,哪里就是欠缺,有欠缺,即使看到了东西,也意味非不是眼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5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66
贡献
102729
金钱
11599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 20: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如,只注重观点、看法、见解,不关注背后的分析,也就暴露出了重视面子、虚荣、知识、方法、技巧等这些功利性的东西的一面,而欠缺的一定是对来龙去脉的审慎、警醒、敏感、思考,乃至研究和质询等好的意识和素养,就同样反映出的是浅浮和轻佻,实际是“沆瀣一气”、“啥人找啥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5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66
贡献
102729
金钱
11599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 20: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妨就从这方面设想一下,“沆瀣一气”、“啥人找啥人”能否对诗有真的见地?能否有所真了解、学得会、写得好?应该说,不论干什么事情,只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才能有所作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5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66
贡献
102729
金钱
11599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 20: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书和学习,绝不能“啥人找啥人”,而要始终瞄准更高的层次,也就是瞄准有一定高度广度深度远度难度,需要啃一啃才能领会的东西,也只有这样,才能懂得读书和学习是探深寻远的行为,是用来求真的,不是用来挂羊头卖狗肉的,更不是用来满足轻易就能知道而有炫耀之心的,这时才可能让读书和学习真的有所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5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66
贡献
102729
金钱
11599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 20: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书和学习是用来汲取营养的,是为了进步才有的独属于人类的精神劳动现象,因而不意味有任何相互迎合性质,不意味一边是作者虚荣,一边是读者功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5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66
贡献
102729
金钱
11599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 20: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有,就不能意味真正意义上的读书和学习,更不能意味让人有所得,反而意味的是相互投机、相互选择似的臭味关系,这是对读书和学习的背叛,是逆读书和学习的规律和进步意义而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5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66
贡献
102729
金钱
11599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 2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提示了,只要明白了什么是读书和学习,也就明白了怎么学诗好写诗,同样也明白了,为什么干什么事都离不开分析。分析是人有脑袋的证 明,也是离开了脑袋就干不成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5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66
贡献
102729
金钱
11599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 20:3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如同思维的中央处理器,是思维的核心特点,是思维的最重要性质,也是思维的本质用途。分析和思维是相辅相成的,都不允许有丁点的不合理,分析有误差就是思维的误差,思维有误差,分析就漏洞百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5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66
贡献
102729
金钱
11599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 20:3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要用到知识和认识,是大脑里储存的,可能有秩序,也可能没秩序,在分析时要运用联想把各种知识联 系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5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66
贡献
102729
金钱
11599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 20:3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联 系?一是把无关的知识排除掉,这个过程就是对知识的活用,因为对排除掉的知识不能活用,就是瞎排除,毕竟能在这一处排除掉的,不意味在别处不能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5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66
贡献
102729
金钱
11599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 20:38:5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是把有关的知识用起来,就更是活用,活用不了就是瞎分析,瞎分析因为出不来有效判断,也就出不来合理认识,就更不可能有助于透过现象看本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5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66
贡献
102729
金钱
11599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 20:39:59 | 显示全部楼层
知识用起来达到了有分析的程度,就有了分析的能力,逐渐会养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敏觉,也就指向了知识的活用,否则怎么都称不上有分析的能力和修养,自然先缺少的还是是非感,进而注定影响整个做人方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5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66
贡献
102729
金钱
11599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 20:4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再例如,有个叫方方的人,还曾经是某个省的作协主席,借疫情期间专门搞了个反映武汉抗疫期间负面的东西,终究算白活了60多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5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66
贡献
102729
金钱
11599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 20:44: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这么说?负面的东西并非不可以写,如果写的是客观的,如果有意用来引起自己人某方面的觉醒,就大可说得过去,毕竟从一分为二的视角,从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要求,从具体情形具体分析的态度,光说好而不说坏,也不是科学的做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5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66
贡献
102729
金钱
11599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 20:45:34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要是不顾这些视角、要求和态度呢?就一定是没有脑袋的做法,实际是,说没有脑袋也仅仅是个比喻,真正没有的是良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5 21: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