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9|回复: 0

[其他] 我们今天的诗人缺少什么?

[复制链接]

32

主题

110

帖子

68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5
贡献
121
金钱
308
发表于 2024-4-29 17: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载】
本文来自网上,颇有见地。当然,持论未必都那么精当。转来此处,提供大家批判性地借鉴:


我们今天的诗人少什么?
发布时间:2017-04-19  编辑:沈舒文手机版
诗人要有一份天真,诗人和一般的人不同,和当官的人、经商的人,甚至和学者都不同,就是要用天真的眼睛、天真的心灵去观察去拥抱世界,所以孩子是最天然的诗人。一个孩子对蝴蝶讲:你是一朵会飞的花吗?这就是诗。
当代大量诗人缺少了什么?
1.心灵
诗人没有心灵,还写什么?很多诗人没有心灵,进行尸体写作,写出来的都是死的假的,没有生命力。心灵在很多人那里在很多假诗人早就不存在,死掉了。
2.精神
与心灵一脉相承的精神,在很多人那里都变为病态。病态写作都不健康。人要有精神,作品才有精神。
3.一口气
死作品没有气,好作品只要接触,就会气韵流动。大部分无效作品都没有气,写下来就落气了。
4.想象力
想象力是作家诗人的主要力量,靠天生,后天也可开发一些。想象力是文学的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基因。没有想象力,基本就不要搞文学,尤其不要写诗。诗歌主要是想象力的盛宴,虽然可以写生活现实之类,但这也要想象力。人类的一切都需要想象力。文学是生活现实的反应,那只是一部分。伟大作品很多靠想象力完成。踢足球都要靠想象力。有想象力才会有原创力。有想象力才会有创新能力。祖先、爹妈没有给想象力的基因,成为出色作家,几乎艰险。有的人没有想象力,就干巴巴地吊死在生活题材这棵树上,生活没有想象力也就是劣质生活。人类靠想象力完成自己的不足,实现自己的美。
5.智慧
低智商庞大的作家群诗人群浩浩荡荡,超智慧者毕竟很少,一个时代只会有几人有超智慧超想象力。
6.原创能力
复制、模仿、篡改、抄袭是很多人的写作依靠,哪里会管什么修辞,窃来就行。原创能力强大者,才真正强大。人类留下了那么多杰出作品,出新,不重复,有独特价值,都要靠原创能力。大部分人不具备原创能力。有很多作品,一看就类似,一看就出现过,一看别人就写过,写出来推出来还有什么意思啊!
7.创新
可能最大的创新,就是旧的。越旧越新。新鲜就有魅力。但另外的陈词滥调就很上不了台面。阳光自古以来相同,但今天的阳光最新鲜。
8.力量,能力
作品没有力量,就像病猫而不是猛虎。作品没有力量,就像枪没有子弹。诗人没有力量,就像,就像干旱没有水。作家没有力量,就像饥饿没有粮食。
9.童心
童心不仅是人类美的源泉,更是文学的主要灵魂。有童心的诗人,更容易走向诗歌的本质。
10.绿色
诗歌无法绿化阅读,无法通过绿化提供氧气给我们的身心,那么作品有什么用呢?不仅没有绿化,还是污染和副作用,这就是很多人的作品,读过之后后悔,读过之后大呼上当。
11.
有氧诗人,有氧作品,才会有呼吸和生命力。没有氧的假诗人坏诗人,就像僵尸进行恐怖活动,造成的危害和给诗歌、读者、别人的伤害,可想而知。 
12.敬畏
随意糟蹋汉语,不对汉语敬畏,不对生命虔诚,哪里会有什么好的作家诗人?没有敬畏,才会出现文学、诗歌的垃圾场。真正的文学、诗歌令人敬畏而明亮、干净、高尚、平易近人。
13.自己的价值核心
抄来抄去,没有自己,到处模仿,东抄抄西摘摘,哪里会一看就是某某某个人特色有价值的作品?真正的作品,不署名,读者、人家一看就知道是谁谁谁的作品,很有价值。
14.独立精神
人云亦云,团伙主义,因为害怕自己没有独特的力量,成为不了天下第一刀,也超越不了天下第一刀,因而出现几人帮的主义,因为渺小和没有力量抱成团。作家诗人的照片要有独立价值、独立思想、独立特色,唯一性地好。
15.灵魂
尸体写作的人,不会有美好的灵魂。进行污染、投毒写作的人,没有真善美,也不会有灵魂。为诗歌招魂、为文学招魂、为社会招魂,是真正作品的职责。
16.超越
平庸者连自己都突破不了,更谈不上突破大的智慧。超越不了,何来高度?无法越过,就永远屈服已有的力量和羞耻。不能超越,就是羞耻和侏儒。所有格式化了的诗人作家,都会被删除。
17. 思想
大量诗人(死人)几乎是不存在思想的,那些侏儒没有思想高度。没有思想的写作,很安全,有利于稳定。按照道理说,诗人应该最有思想,但所有的那些那些假诗人行尸走肉一样,没有思想。没有思想,就令人放心了。
18.思考
积极正面的思考产生价值。坏诗人劣等诗人省略了思考,直接拷盘阅读得来的知识,写下歪歪扭扭的复印诗句,哪里会形成有价值的作品。有很多靠阅读起家,没有独立思考、悟性的写诗的人,他们写诗的依靠是一个图书馆,是其他大师的脑袋。越读越不灵,读得越多,没有悟性,没有思考,就越愚蠢。愚蠢的读书人、迂腐的读书人也是安全的,令人放心的,有利于稳定,祝贺这些人为稳定做出的贡献。
19.哲学
汉语的哲学几乎隐藏在易经、老子、庄子、中医、风水、命相里。几乎很少过分地独立出来。同样,诗歌里的哲学,就像血液里的水一样重要。坏诗人差诗人连汉语汉字都不懂,何来诗歌里的哲学精神?
20.眼光
看见钱,看见色,看见权,看见欲望。没有发现的眼光,很多坏诗人假诗人集体近视。没有眼光,也读不到好诗。读者也需要眼光。评论家没有眼光,就会抓住些死了的诗歌,做死的评论,做出来的学术,就死了死了的。
21.发现
发现自己的不足,就迈开了进步的步伐。发现独特的美,就找到了诗意。诗人疯狂盯着钱色,能够看见什么?
22.自我批判
忏悔,反省,检点自己,观照自身,自我批评,在很多人那里根本不存在,而且专门攻击、毁灭性打击实力诗人。
23.承担
跑得最快的是奴才。有承担的诗人,在现实层面和心灵层面都显示出了自己的力量。
24.修养
有修养的人,往往会受到小人的攻击。自古如此,在诗歌里同样如此。真正的好诗人,都很有修养,理应如此。因为真正的文学,真正的诗歌都是教育人的。如果文学诗歌还没有教育好一个人,那么这个人是不是真正的诗人作家就可想而知。
25.耐得住寂寞
浮躁者撑不了任何事情,写诗也不例外。很多伟大作品都在孤独、寂寞中完成。与此相关,冷静、安静,都是必要的诗歌写作元素。
26.忠诚
忠诚于汉语与人类精神、万物生命精神的诗人寥寥无几。忠诚于心灵的诗人罕见。迷恋钱财的伪诗人倒是很多。诗歌没有了忠诚,就没有了精气神。
27.诚信
诗歌、文学本身就是一种诚信,一种信仰,但在伪文学伪作家诗人那里,坦诚、诚信遭到了屠杀。诗歌里流行欺诈。
28.良知
良知对于诗人来说就像大地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和基本的立足点。消灭了良知的写作,无疑在作恶。

【另外,网上还有一篇对著名诗评家谢冕先生的访谈文章,二者是否出自同一人手笔,不得而知,一并转过来吧!】

谢冕:我们今天的诗人缺少什么?
作者:   2016年07月21日 14:10  中国艺术报    1376    收藏
原题:我们今天的诗人缺少什么?——访北大中文系教授、诗评家谢冕

毫无疑问,谢冕是诗评界的泰斗。尽管也许有些年轻人对此存疑。

82岁的谢冕,依旧葆有一颗童心,一颗赤子之心。说他有童心的时候,他反问道:你是说我幼稚吧?然后是一大串谢冕式的爽朗的哈哈大笑。

在诗仙李白的故里逗留不到一周时间,谢冕就和酒店门口胖胖的保安成了“勾肩搭背”的好朋友。酒店里的服务员给每个房间用毛巾叠出可爱的天鹅、鳄鱼等小动物,很多人笑笑,谢冕认真地给酒店写了感谢信,酒店经理找过来问:真的是谢冕给我们写的信吗?激动地要跟他合影。于是就合影。谢冕说:这不就是美,不就是艺术吗?

见过谢冕的人都被他的热情、他的童真感染。

谢冕说,诗人要有一份天真,诗人和一般的人不同,和当官的人、经商的人,甚至和学者都不同,就是要用天真的眼睛、天真的心灵去观察去拥抱世界,所以孩子是最天然的诗人。一个孩子对蝴蝶讲:你是一朵会飞的花吗?这就是诗。

诗歌是做梦的事业

对人如斯,他对诗更是一腔真诚。在谢冕眼中,诗歌是梦想的,是做梦的事业,是最美的事业。正如斯蒂文斯说:诗歌是最高的虚构。为了一个美貌的女子,发动一场战争,历史上有很多类似这样的故事,比如中国的西施,西方的海伦,漫长岁月中人们忘记了战争的惨痛,却记住了那位女性曼妙的青春,记住了永恒的美丽。战争为了爱,为了美,在诗人看来,爱和美的位置也高于战争。“诗歌归根结底是美的。 ”谢冕读“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越读这首诗越觉得伟大,古人怎么讲出这句非常离经叛道的话呢?美丽是不可重复的,时光流逝中抓住美丽,管它倾城与倾国,这是诗歌给我们的启发。“诗歌表现的是美丽的世界,为了维护美,维护爱,维护人性的关怀,这就是诗歌” 。

梦想与美并不是凌空蹈虚的,谢冕认为,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关联非常复杂,有些人将现实定位于批判就有点太狭隘了,批判、反思、认识、表现,或者反映、关怀,都是诗歌与现实的关系。谢冕指出,诗歌的任务是感化,去感动人,感动经过心灵的转化,变成对现实的关怀。他举例说,白居易的新乐府、长篇歌行也写现实,但是他不是直接地反映现实,而是充满了同情心和人性的关怀,传递出情感的共鸣。“白居易的伟大,是他有一些非常人性的东西感动我们,是悲悯情怀,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也是这样的悲悯情怀,你把它简单地说成是反映现实,就把白居易杜甫降低了。 ”

“你不知道你这样是完全背叛了诗歌的”

1980年,谢冕的一篇《在新的崛起面前》 ,掀起了一场新的诗潮。他的敏锐的发现与站出来的勇敢弥足珍贵。三十年过去了,一代代诗人出现,影响力却远没有北岛、舒婷一代广泛。对当代诗人的批评,谢冕并不讳言:“很多诗人自我感觉非常好,觉得自己太了不起,我是开天辟地的,其实不是那回事,他们缺乏思想内涵,缺乏境界,缺乏怀抱,缺乏胸襟,缺乏唐人的趣味。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说,我是酒中的仙,我不去,天子来招我也没用。“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这是杜甫《饮中八仙歌》写贺知章,那种醉态,那种狂态,蔑视权贵,张扬个性,佯狂也罢,真醉也罢,总之是表现诗人的真性情。谢冕惋惜的是,现在没有这些东西了。

在谢冕跟台湾诗人痖弦的一次座谈中,痖弦也曾谈到中国人的胸怀问题。谈及一些中国诗人面对一些问题胸怀的缺失时,谢冕表示痛心:“你不知道你这样是完全背叛了诗歌的,诗人永远站在真理一边,站在自由一边,站在民主一边,站在人性一边,应该坚定地站在这儿! ”聂鲁达是左倾的,他写《葡萄园与风》 ,写《伐木者醒来》 ,传达南美洲大地的美丽,有着世界胸怀,呼吁世界和平、人类和解。谢冕说,“诗人的胸怀应该是博大的。 ”

而反观一些中国当代诗人,谢冕认为,他们说不上锐气,也说不上批判性,他们只看到阴暗的一面,以表现人性的卑微为荣,将表现丑陋当做尖锐,将表现邪恶当做深刻,走进了一个拖不回来的误区。“诗人不在这儿,诗人用一种非常美妙的词句传达非常美妙的情感和人性中非常美丽的东西。 ”谢冕强调,我们当然要鞭笞丑陋,但是不能将此变成唯一的东西,生活有丰富的多面性,不应该专门盯住一点。“他们以为自己很深刻,深刻到了群众不理解我,他们只能理解北岛和舒婷的浅薄,可是人家舒婷的诗大家就是喜欢。他们太自恋了,自恋到了他们认识不到自己的局限在哪儿。 ”

苦难之后,诗人在做什么?

有一种说法是国家不幸诗家幸,现在没有伟大的诗人,是因为我们现在国运昌平,过得太安乐了吗?“我们的苦难比谁都深重。 ”谢冕说,不止地震天灾,政治运动、“文革” 、曾经对知识分子的迫害都是多么残酷啊,我们精神上所受的折磨是多么残酷啊,还有日本的侵略,八年抗战,三年内战,我们这个民族是灾难深重的民族,我们的苦难非常深刻。可是,“一部分诗人在莺歌燕舞,一部分诗人在鞭笞他所谓的人性的卑微的东西” ,他们缺乏拥抱整个世界的胸怀,从整个民族的历史上来看,我们应该如何表达我们对苦难的抗议,表达我们对光明和民主自由的向往,缺少诗人站出来这样做。“为了爱,为了美丽,为了人性的美丽、人性的光辉,我们要和黑暗告别,我们要控诉黑暗,诗人没有这个怀抱。我们的差距就在这儿,不在别的地方。现在谈什么语言技巧啊,那是细枝末节,缺少的是境界,是精神的丰富性。 ”

就如同人类有未来一样,谢冕也坚定地相信诗歌的未来。有人说谢冕激情澎湃。谢冕却说,你们都只看到了我的一面,没有看到我深沉的一面。很少有人会想到这样一个充满激情的老人一生所承受的苦难。他出生于1932年, 1937年抗战爆发时谢冕5岁,到11岁时家乡陷落,沦为“皇民” ,也就是奴隶, 11岁的孩子,家里没有人,被日本人逼着去修机场。少年时代在抗战中度过,青年时代又是内战时期,谢冕投笔从戎,以身许国,“我不敢说别的,有好多次我也就可能战死在战场上了” 。此后又经历“文革” ,被打入另册。谢冕说,他不愿意跟人讲这些,不愿意渲染苦难,“因为我的苦难比起很多家破人亡来说,不值一提,满身的鲜血都有,那些人承受得比我多” 。

“人生的苦乐我深谙于心,我看到了人生的悲剧性,但我们的态度是积极的。 ”谢冕说,事实上也是如此,你看人类经历了那么多挫折,最后不都走向了希望的一面吗?李白曾写,“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这是他当时看到的场景,在帝都长安,我们避开未央宫,目光投向僻静处,一片月光下是妇女们在那儿捣衣,境界何等开阔。而如今高楼林立,一些非常朴素的东西永远地消失了,谢冕惋惜道,让我们悲观的就在这儿。“我们的地球已经千疮百孔,我们站在上面寻欢作乐,我们不悲观吗?但是没有办法,我们应该看到另一面。 ”谢冕指出,有些人用仇恨的眼光看社会,这样不对,他们认为与生俱来自己应该如何如何,却不知道今天的这些是前赴后继、流血牺牲、满身伤痕才走到的,简单地发着满腹牢骚。像荆棘鸟一样,胸中扎进了刺,也要放声歌唱。经历过很多现在的年轻人没有经历的苦难之后,谢冕依旧总会看到社会进步的一面,依旧感恩,这正是一些年轻诗人所缺乏的,“我知道苦难,但我热爱,我相信,我争取,我呼吁! ”

诗歌评论,不能总是抱团说好话

对诗人现状怒其不争之外,谢冕坦言,对诗歌批评界他也并不满意—— “抱团,说好话,没有自己的发现,没有自己的见解,而且不敢表达自己的见解。 ”批评家说了什么别人不知道,他读懂了他评论的诗没有别人也不知道,究竟好在何处也说不清。“批评家不比诗人高,于是他就没有发现的眼光,他就发现不了。 ”谢冕也害怕,怕触动别人,怕别人不高兴,“我想劝他们写得少一点,写得慢一点,写得精一点,我不敢。 ”他每次发表一个意见,都会有人不满,招来不少骂声,前后左右都要应付,他没有那么多精力,包括当年朦胧诗论战,他都没有回应过。所以谢冕说,十几年二十几年过去了,他津津乐道的还是那几首诗。当然也有新的发现流露了出来,比如他关注并发掘出来的诗人杜涯。杜涯是许昌县医院的一位护士,身体非常不好,在她非常不出名的时候,谢冕呼吁大家去读一读杜涯写的嵩山北部山上的那一片栗树林,认为杜涯的诗不张扬女性的性别特点,有人生的感悟,有内在的节奏感,读来循环往复,有一种伤感。“说来说去就是这些诗” 。这大概也是很多诗评家面临的共同的问题。

诗歌大众化,不如说诗化大众


新诗门槛低,谁都可以写,形成了一种表面的繁荣。谢冕指出,门槛越低,越不能讲大众化。 “为什么诗一定要大众化呢?它本来就是小众的。与其说诗歌大众化,不如说诗化大众。 ”谢冕重申了他一直持有的一种观点,即诗是小众化的,诗是贵族的,只有贵族的心灵境界,才能写出具有很高境界和情趣的诗来影响大众。他指出,李白在化我们,杜甫也在化我们,整个盛唐气象都在化我们,把我们征服了,然后我们也提高了一个精神层次,我们知道了,原来月亮可以这么美,月亮可以跟我饮酒,可以跟我对话,春江花月是那么美,诗歌的作用就在这儿。很多人生活没有趣味,不会享受大自然赐予我们的东西,诗歌感化大众之后,大家在诗歌的阳光沐浴下,在月光的照耀下,变得精神高雅,人类就有了很高的情趣,生活也就有了味道。由此,诗歌也走到了群众中间,走到了现实当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6-11 19: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