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59|回复: 20

转载老师《写诗的原理三百七十四(怎样具体分析和评价...

[复制链接]

4385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913
贡献
95407
金钱
107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4-6-28 11: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uge(远山绿叶) 发布于2021-04-26 08:35   点击:650   评论:1  
七绝 以诗代序
人间进入新愚昧,富了肉身穷了魂。身上减肥心上朽,拜金主义扎深根。
——这部分写于2020年初,情况也是当时的情况和分析。


写诗的原理


三百七十四、怎样具体分析和评价
举个例子,这是诗友学我的方法写的诗。拙作《定西番·涮笔有讽有思二十首》写的都是议论诗,实际是一些对现实的思考,诗友表示很有感怀,也以议论的方式写了几句:
奋勇抗疫固当讴,更应反省问灾由。务虚为政贪庸懒,积微酿祸要鞭抽。
实事求是地看,这首诗的句子尚说不上喊口号,也说不上唱高调,总体逻辑条理也很好,那么如何从审美上,或曰怎样从评价上来看?
这首诗如果从一些人的成见上否定了喊口号和唱高调,也就否定了是所谓“老干体”,既然如此,是不是意味对“老干体”持成见的人就可以不说话了?要说话,不然就真的证明非但有成见,而且有着顽固的偏见,更证明离开了表面印象就什么都无知了。
这首诗给人的印象是思想感情倾向很好,也看得出作者有很强的是非感,这都是写诗不可或缺的修养,相比麻木不仁者写出来的诗壳子似的所谓“诗”,不知要好多少,唯问题也是明显的。
例如,真情实感不足,站外了,具体讲就是,人的情与诗的情联系不紧密,成了张三和李四,这时诗里的情就成了仅仅是由字面意思带出来的,而看不出哪里是作者真心实意里非表达不可的。
写诗虽允许作者站在事情的外面写,但情感必须融入其内,如果情感不在其内,说什么话就都是旁观者的姿态,不管怎么表达也免不了站着说话不腰疼。
这首诗的前两句都是泛泛的观点,尽管这两句思想感情倾向没有问题,认识也在情理之中,可惜思想感情没有独特之处,认识也一般,缺乏深刻性,实际还是等于没有认识,并反映出一定是缺乏调查研究的,不了解具体情况,浮皮蹭痒,像领导做报告,仿佛一个传声筒说给别人听,而且都是人人能说又听厌烦了的,看不出关系到说话者什么事。
按说,在一首诗的创作具体过程中,即使有这种情形也未尝不可,无非是想着通过后面来深化,以表现出说话者自己的真实姿态有什么独到的个性,从而避免一平到底,于波澜不惊中借助由浅入深而大见身手。
然而,这首诗并没有认识到这些问题,后两句依然故我,非但意识上没有改变的意思,且连方法都没有变,仍然是观点套观点,不过是用“要鞭抽”三个字加了点的主观态度,亦没能把前两句定下的思想感情基调引向深入。
写诗绝对不是爬格子,不是造诗壳子。写诗之所以是艺术,就在于在写诗的过程中有创造,不能学从此地到彼地的搬家,也不能学把桌子椅子变成凳子马札,这都是物理变化,是形式上的变化,不能反映在实质上从无到有的创造。
写诗要的是化学变化,要的是从灵魂深处碾压挤压出来的,别人无以复制的最深刻的精华,这才是美的,是艺术所需要的结晶,因此才说艺术的过程是加工和提炼的过程,如果没有这个过程,怎么说得上写诗?
也就是说,写诗的素材恐怕是人人都司空见惯的,但通过谁用于创作并写成诗,这个“谁”是最关键最根本最有决定性的方面。比如,有的人就是搬家式的,有的人就是经过了充分感悟和思考,并根据情形还可能再次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或实践取证的。只有后者才谓创作,也称得上写诗得法,前者则要么尚不知道写诗是怎么回事,要么就根本没有写诗的资格。
又比如,这首诗中对“务虚”的理解和对“贪庸懒”根源的判断,都不合理,显现出明显的认识不足,实际是对当今的政治现实和社会现状的来龙去脉都缺乏了解,还是反映为了未能深度参与生活,也就没有深入体会,如要么调查研究,要么实践于其中等基本素养的欠缺,这便同既要懒惰,还要基于懒惰而有想法,所谓“一知半解”,“鱼目混珠”,“滥竽充数”,“苟且偷生”等,又发生了联系。
写诗有这种情况,做事何尝没有这种情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管理的完善,有些“务虚”是必要的,比如合理的验收检查,痕迹化管理,制定预案,召开吹风会、通气会,这些都是必要的务虚,是新鲜事物,要学会接受,只要不是过度、极端的所谓“务虚”,就谈不上有可指摘,一指摘倒暴露的是认识缺陷。
要抨击的是过度务虚和极端务虚,像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报告代实干,以宣传代业绩,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等现象。这些现象,除了要么挤掉了做正事,要么把事情办反、办歪、办错、办得阴谋诡计,便没有了工作意义,然而这仅仅是“庸懒”的助长因素,或就是“庸懒”的现实表现,并非根源。
根源还在于,几十年来政治用人制度疏于对干部的甄别、管理和教育,广泛背离党章所致。这既有主观上干部管理智慧不足而缺乏前瞻能力,淡漠了防微杜渐意识的原因,也有客观上干部任用机制不合理、不科学、不利民,而普遍滞后、老化、腐化和自身不愿改变的原因。
其后果就是,造成了大面积人民民主政治在经济掩盖下名存实亡,干群关系恶化,干部脱离群众,公仆作风被老爷作风、形式作风、攀爬作风所取代,普遍蜕化变质,侥幸投机,买官卖官,借公发展,牟私发展,无私不为,功利主义盛行,几乎掏空了国体本质和为什么服务实质,让人民利益成了仅仅挂在嘴边的东西。
这种情形伴随而导致的是,新中国刚刚建立起来的国格传统和社会道德风尚迅速滑坡,而且一系列坏现象,在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这一巨大发展惯性下,很有隐蔽性,官员仅凭维持就可蒙混过关,这才有了普遍“庸懒”,还无处不存奢求的腐败现象。
不过,要认识到,这些现象表面看起来再复杂,其命门却极其简单,即,以认识为核心的思想感情和由此建立起来的立场。


邀请:本人正在一个论坛开拓一个版块,称”评点写论?已经起步,纵然当今的人好图安逸,开拓者如凤毛麟角,但还是期望有谋求健康写诗氛围的朋友,一同来打造,共享能在一块净土上,进行评点写论的乐趣,详情可见这里《七律约友》和《七律再约友》,或直接点击注册,发帖和留言。
评点写论地址:http://www.hksc888.com/forum-644-1.html


4385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913
贡献
95407
金钱
107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6-28 21:41:18 | 显示全部楼层
huge(远山绿叶) 发布于2021-04-26 08:35   点击:650   评论:1  
七绝 以诗代序
人间进入新愚昧,富了肉身穷了魂。身上减肥心上朽,拜金主义扎深根。
——这部分写于2020年初,情况也是当时的情况和分析。


写诗的原理


三百七十四、怎样具体分析和评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85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913
贡献
95407
金钱
107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6-28 21:42: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举个例子,这是诗友学我的方法写的诗。拙作《定西番·涮笔有讽有思二十首》写的都是议论诗,实际是一些对现实的思考,诗友表示很有感怀,也以议论的方式写了几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85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913
贡献
95407
金钱
107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6-28 21:4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奋勇抗疫固当讴,更应反省问灾由。务虚为政贪庸懒,积微酿祸要鞭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85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913
贡献
95407
金钱
107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6-28 21:4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实事求是地看,这首诗的句子尚说不上喊口号,也说不上唱高调,总体逻辑条理也很好,那么如何从审美上,或曰怎样从评价上来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85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913
贡献
95407
金钱
107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6-28 21:49: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诗如果从一些人的成见上否定了喊口号和唱高调,也就否定了是所谓“老干体”,既然如此,是不是意味对“老干体”持成见的人就可以不说话了?要说话,不然就真的证明非但有成见,而且有着顽固的偏见,更证明离开了表面印象就什么都无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85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913
贡献
95407
金钱
107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6-28 21:54: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诗给人的印象是思想感情倾向很好,也看得出作者有很强的是非感,这都是写诗不可或缺的修养,相比麻木不仁者写出来的诗壳子似的所谓“诗”,不知要好多少,唯问题也是明显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85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913
贡献
95407
金钱
107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6-28 21:54:47 | 显示全部楼层
例如,真情实感不足,站外了,具体讲就是,人的情与诗的情联系不紧密,成了张三和李四,这时诗里的情就成了仅仅是由字面意思带出来的,而看不出哪里是作者真心实意里非表达不可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85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913
贡献
95407
金钱
107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6-28 21:5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写诗虽允许作者站在事情的外面写,但情感必须融入其内,如果情感不在其内,说什么话就都是旁观者的姿态,不管怎么表达也免不了站着说话不腰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85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913
贡献
95407
金钱
107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6-28 21:56: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诗的前两句都是泛泛的观点,尽管这两句思想感情倾向没有问题,认识也在情理之中,可惜思想感情没有独特之处,认识也一般,缺乏深刻性,实际还是等于没有认识,并反映出一定是缺乏调查研究的,不了解具体情况,浮皮蹭痒,像领导做报告,仿佛一个传声筒说给别人听,而且都是人人能说又听厌烦了的,看不出关系到说话者什么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85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913
贡献
95407
金钱
107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6-28 21:5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按说,在一首诗的创作具体过程中,即使有这种情形也未尝不可,无非是想着通过后面来深化,以表现出说话者自己的真实姿态有什么独到的个性,从而避免一平到底,于波澜不惊中借助由浅入深而大见身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85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913
贡献
95407
金钱
107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6-28 21:58:03 | 显示全部楼层
然而,这首诗并没有认识到这些问题,后两句依然故我,非但意识上没有改变的意思,且连方法都没有变,仍然是观点套观点,不过是用“要鞭抽”三个字加了点的主观态度,亦没能把前两句定下的思想感情基调引向深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85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913
贡献
95407
金钱
107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6-28 21:5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家小院 于 2024-6-28 22:26 编辑

写诗绝对不是爬格子,不是造诗壳子。写诗之所以是艺术,就在于在写诗的过程中有创造,不能学从此地到彼地的搬家,也不能学把桌子椅子变成凳子马札,这都是物理变化,是形式上的变化,不能反映在实质上从无到有的创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85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913
贡献
95407
金钱
107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6-28 22: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写诗要的是化学变化,要的是从灵魂深处碾压挤压出来的,别人无以复制的最深刻的精华,这才是美的,是艺术所需要的结晶,因此才说艺术的过程是加工和提炼的过程,如果没有这个过程,怎么说得上写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85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913
贡献
95407
金钱
107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6-28 22: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写诗要的是化学变化,要的是从灵魂深处碾压挤压出来的,别人无以复制的最深刻的精华,这才是美的,是艺术所需要的结晶,因此才说艺术的过程是加工和提炼的过程,如果没有这个过程,怎么说得上写诗?
也就是说,写诗的素材恐怕是人人都司空见惯的,但通过谁用于创作并写成诗,这个“谁”是最关键最根本最有决定性的方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85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913
贡献
95407
金钱
107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6-28 22:2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如,有的人就是搬家式的,有的人就是经过了充分感悟和思考,并根据情形还可能再次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或实践取证的。只有后者才谓创作,也称得上写诗得法,前者则要么尚不知道写诗是怎么回事,要么就根本没有写诗的资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85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913
贡献
95407
金钱
107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6-28 22:2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比如,这首诗中对“务虚”的理解和对“贪庸懒”根源的判断,都不合理,显现出明显的认识不足,实际是对当今的政治现实和社会现状的来龙去脉都缺乏了解,还是反映为了未能深度参与生活,也就没有深入体会,如要么调查研究,要么实践于其中等基本素养的欠缺,这便同既要懒惰,还要基于懒惰而有想法,所谓“一知半解”,“鱼目混珠”,“滥竽充数”,“苟且偷生”等,又发生了联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85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913
贡献
95407
金钱
107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6-28 22:3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写诗有这种情况,做事何尝没有这种情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管理的完善,有些“务虚”是必要的,比如合理的验收检查,痕迹化管理,制定预案,召开吹风会、通气会,这些都是必要的务虚,是新鲜事物,要学会接受,只要不是过度、极端的所谓“务虚”,就谈不上有可指摘,一指摘倒暴露的是认识缺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85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913
贡献
95407
金钱
107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6-28 22:33:39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抨击的是过度务虚和极端务虚,像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报告代实干,以宣传代业绩,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等现象。这些现象,除了要么挤掉了做正事,要么把事情办反、办歪、办错、办得阴谋诡计,便没有了工作意义,然而这仅仅是“庸懒”的助长因素,或就是“庸懒”的现实表现,并非根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85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913
贡献
95407
金钱
107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6-28 22:3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源还在于,几十年来政治用人制度疏于对干部的甄别、管理和教育,广泛背离党章所致。这既有主观上干部管理智慧不足而缺乏前瞻能力,淡漠了防微杜渐意识的原因,也有客观上干部任用机制不合理、不科学、不利民,而普遍滞后、老化、腐化和自身不愿改变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85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913
贡献
95407
金钱
107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6-28 22:3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后果就是,造成了大面积人民民主政治在经济掩盖下名存实亡,干群关系恶化,干部脱离群众,公仆作风被老爷作风、形式作风、攀爬作风所取代,普遍蜕化变质,侥幸投机,买官卖官,借公发展,牟私发展,无私不为,功利主义盛行,几乎掏空了国体本质和为什么服务实质,让人民利益成了仅仅挂在嘴边的东西。
这种情形伴随而导致的是,新中国刚刚建立起来的国格传统和社会道德风尚迅速滑坡,而且一系列坏现象,在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这一巨大发展惯性下,很有隐蔽性,官员仅凭维持就可蒙混过关,这才有了普遍“庸懒”,还无处不存奢求的腐败现象。
不过,要认识到,这些现象表面看起来再复杂,其命门却极其简单,即,以认识为核心的思想感情和由此建立起来的立场。


邀请:本人正在一个论坛开拓一个版块,称”评点写论?已经起步,纵然当今的人好图安逸,开拓者如凤毛麟角,但还是期望有谋求健康写诗氛围的朋友,一同来打造,共享能在一块净土上,进行评点写论的乐趣,详情可见这里《七律约友》和《七律再约友》,或直接点击注册,发帖和留言。
评点写论地址:http://www.hksc888.com/forum-644-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1 15: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