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42|回复: 4

教坛孺子牛 学界不老松

[复制链接]

175

主题

1665

帖子

91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01
贡献
2216
金钱
3326
发表于 2015-7-23 12:0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晨曦 于 2015-7-24 06:51 编辑

【 中华人文名家介绍】                     

                            教坛孺子牛    学界不老松
                                                      ---愧忆我的老师的老师---李雯章
                                                       (冷林熙)
                                                 华夏校舻万千重,执舵不老有几松?
                                     喋血终身孺子牛,岂止卅八耕耘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市委领导在为他颁奖

   前几天,惊喜地收到我的中学老师赵克伦先生,给我带来的一本书《人生如歌》。说是他去为他九十高龄的李雯章老师贺寿时,李老先生托他带送我的。
   当我打开书页,一行“冷林熙文友教正--”的赠语,几乎使我惭愧得无地自容。一个任职38年,享受地厅级特殊待遇的离休老校长,如此谦恭地称我“文友”还请“教正”,不能不让我很快又想起三十多年来,一件非常愧对这位德高望重老前辈的往事。
   故事的原委是这样的。李雯章老先生经风沐雨,人生不凡,阅历过人。他,解放前就当过三次兵,还受过一年的大学教育。为革命弃学从戎,背井离乡。四九年随军南下。参加过征粮剿匪,领导土地改革等建国斗争。1952年转业后,就一直担任简阳中学校长38年。这本来是好事一桩。然而,在那“怀疑一切”的极左路线盛行的年代,也给他带来了不小的坎坷与麻烦。好在老先生出色的业绩表现,才使他侥幸躲过一次又一次的政治冲击,而常常有惊无险。但是,要申情加入中国共产党,那就决然不行了。所以,竟管他不知写了多少次申请。也不论他如何日思夜梦,盼望二三十年。但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这位早已名震全国的老校长,却还是长期被关在党的大门之外。
    《人生如歌》。一个“歌”字,活生生写照了李老先生乐观博大,炼达而敞亮的胸怀。在他洋洋几十万字的这本回忆录里,却找不出一个字,去写诉他以往还有什么委屈与怨尤。以他的才学与资历,如果他能顺利地早年批准入党的话,他的地位和待遇,也许还远不止如今的副地厅级别。
    星移斗转,日出云开。打倒四人帮,文革终结束。“极左”渐反正。李老先生的入党问题终于可以解决了。由于他当时就是内江地委管的干部,而且他的入党问题又很特殊。更必须由地委组织部考察批准。为此,我也才有了第一次见到这位著名老校长的机会。
    大约是1979年秋天,秋高气爽,车驰人急。我带着无比欣喜而又敬畏的心情,和我的老同事,即内江地委组织部的林志成同志,一起赶往简阳,走进了赫赫有名的简阳中学。在听取了学校刘修全书记的介绍后,我们又找了不少党内外教师进行了认真的座谈。在一遍遍对李校长有根有据,有声有色的赞扬声中。老师们无不表示;完全支持同意,甚至“请求组织尽快批准他入党---”的愿望。听到李校长无数感人肺腑的事迹,看到这众口一词,支持他入党的生动场面。我暗下决心;待到写完他的考察报告后,一定还要好好写一篇关于李校长的事迹文章。好好宣传一下他那非凡的精神品格和超人的学识功绩。
    然而,由于自己一时的感动,并不能掩盖自己稚嫩不坚的心性和自私狭隘的胸怀。使我这个极好的写作初衷,直到三十五年后的今天才草草兑现。其原因就是,由于我过分地看重了“爱人多病,孩子幼小,即使家迁内江,也是举目无亲,而我八县一市到处跑,常常出差在外,妻儿仍然无人照管--等等”。更没有像李老先生那样,忠于职守,一心为公,矢志不移的意志品质,就不顾组织的需要,不顾科、部领导,甚至地委管党书记的劝说,在领导已将家属调动单位落实很好的情况下,也目无组织地擅自离岗,回到老家,一走就是月余。以此逼迫组织放我回县工作。在受到地委组织部告家乡县委:“一不能提拔,二不能进县委政府,三要长期考验,”的口头“处分”之后,我连回家当农民的想法都有过,哪里还去考虑什么写作文章的事情呀!
    后来,随着心情的平静舒缓,和回乡工作的历练洗礼。我也有过再写李老先生事迹的想法。但因时日已久,记忆淡忘,原来的“考察报告”底稿,早不我存。这就无奈其何地成了我的一大写作欠债。更是对李老先生和简阳中学老师们的一大歉疚之心与羞愧之情。
    可是,当我如获至宝地捧着李老先生的大作,信心满满地读过后,我又深深地陷入了无从下笔,再行创作的为难之中。选择缩写吧?好像篇篇都重要,段段都改变不得。全搬上网吧?哪见过如此发帖的,也发不了啊!即便自创,我还能超过李老先生水平?也远比不上他满天下的学生,若干的大学校长、科学院士,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写过的那么多关于他的事迹文章、校庆、寿庆感言。我愧不敢当,我羞惭不堪。面对这本珍贵难估的《人生如歌》,我只好十分抱歉地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李老先生了。
    他,1925年生于河南南考,先后毕业于安徽大学,北京教育行政学院。1990年离休。曾被评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有《一枝一叶总关情---谈校长要重视感情投入》、《校长要能说会写》等35篇论文分别在省和国家级报刊发表。其中有5篇论文,还分获优秀论文奖或科研成果奖,等等。由于,这些作品,不少都是他离休之后写作的。所以,他还多次获评省市(地)各级的老干部先进个人。而今,我也早成老干部局管的对象。但比他小二十岁的我,仍然远没有他那样的“夕照生辉别样红”的精神与奉献。
    我还能为自己弥补歉疚債的,那就是,不遗余力地向大家推荐他的这本百年难遇的好书籍,好教材。请大家不妨去认真读读。它一定会清楚地告诉您,怎样对待甘苦人生,怎样磨练意志品质,怎样对待事业家庭,怎样认识困难和挫折等等。一切的一切,只要认真品读,书中都能找到答案!用我自己相形见绌的人生与之对照。这本好书,正如鲁迅先生所言,真已“---压出我皮包下藏着的小来”。但是,它虽然使我的人格突然显得异常渺小,却让我的胸襟渐渐变得宽广宏大了许多。

                                       中华人文名家联研总会首发
                                        2015年7月22日于菱窠书屋


175

主题

1665

帖子

91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01
贡献
2216
金钱
3326
 楼主| 发表于 2017-3-1 17: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5

主题

1665

帖子

91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01
贡献
2216
金钱
3326
 楼主| 发表于 2017-3-7 13:29:5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祝春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7 09: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