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58|回复: 16

转载老师《与年轻人说:怎样学诗二》

[复制链接]

4670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93
贡献
103213
金钱
11654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4-8-10 14:4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与年轻人说:怎样学诗二
huge(远山绿叶) 发布于2020-04-10 00:08   点击:695   评论:3  
五绝 以诗代序
春来脚步匆,争绿又争红。不负韶光短,花开紧用功。



与年轻人说:怎样学诗
——与诗友在拙作《声声慢·感战时开会带杯子》下互动


(续前)
就写诗本身讲,弄出几行字其实是极其简单的事情,能力仅仅是个基本功,如果单单看到这个,就是我说的“直眼达子”,或不会吃饭地只知“玩筷子”,逃不出虚荣浮躁急功近利一类。
不妨就根据朋友的体会来个答问。例如,朋友说:“功夫不负有心人,老师能有这么高超的技巧而随心所欲地运用自如,证 明了这一点。第一次看到老师的诗就有这种感觉。老师最让人敬佩的是,作品鞭辟入里入木三分,毫无矫揉造作之感。更何况老师关怀后辈,毫不吝啬地教授知识,并且在思想上进行指导。”
应该讲,“有心人”不是铁杵磨针的人,而是认真于通过一而知十的人,最后学习到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本领,终至熟能生巧。写诗就是这样学会的,然后才能随心所欲信手拈来。
至于“鞭辟入里入木三分,毫无矫揉造作之感”,则从熟能生巧中得不来,这不是诗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是怎么做人和认识世界的问题。做人与认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人做到了,认识和经验自然就来了,而且很到位,或者通过多学习,多观察,多体会和感悟,认识就跟着提高,做人也会到位。
事实上,人不就是这两方面结合才成长成熟起来的吗?这一点,朋友话里的溢美之词已经给出了答案,有事实在,说的就不虚。

一个人有这样的事实,才会让这个人用诗也能表达表现出来。这也是我平常总主张“人诗合一”的理由,因为人诗不一让写诗既不可能到位,如呻吟和憋诗,也让写诗不真实,如浮皮蹭痒编八造模,就不可能鞭辟入里,同时也没了价值。
就像我先前说的:“如果没有热血,写诗是徒劳的,虽然拿起的是文化的本领,却称不上做的是文化之事,如同让猫狗用条件反射来涂鸦一样,可供一笑,却无以值得尊敬。”
这当时虽说的是有无热血,而做人恰恰是热血问题,无热血则人冷如僵尸,怎么能真实?如果我是僵尸,跟有些人一样麻木不仁,也就不可能有朋友说我的这些事实,这种情况下再怎么写,自然不可能“入木三分”,那么我还会有什么呢?就只能有毫无价值的矫揉造作了。
朋友说:“偶尔也翻阅宋词,一时间感到大为困惑。词的变体很多,实在是让人抱歉。也尝试过几首,都不大如意。看到老师最近这些个大作慢词,简直让人五体投地。说实话,在论坛也有几个朋友,但是没有一个像老师这样深不可测。”
因人人经验和审美不一,对朋友的感受不做多言,仅说一下创作。写诗和填词还是有些不同的,写诗可以采取朋友说的办法来,先学古风不是坏事,这不属于计较不计较的问题,待经验和能量足够,再去钻笼子适格一点不迟。

其实,这个地方就是形式间稍有差异的问题,或许涉及到了一些经验,但在写诗的能量方面没有分别,无非像左手拿筷子还是右手拿筷子的问题,左手拿不好仍可以练,相反亦然,唯该吃的饭,该有的精气神,不能打伤耗。
不过,在学填词时,就必须坚持要用左手或右手拿筷子了,因为这是学人家的样子吃自己的饭,学样子和吃饭两方面都要兼顾,哪一方面发脾气和垂头丧气都不行。
我这些天写写慢调,也是从便于把情感和想说的内容展开一下,毕竟新冠疫情这么大事,但凡有点热血的人稍想得多一些,深一些,远一些,就不会是三言两语,何况要概括和引用一些真实事情,故像恬适闲娱、讽刺嬉闹、快慰赞许、浅怒短颂等,这样的情感或可三言两语,但热血沸腾之情用三言两语则显然不足以尽遣,也就只好选择长一点的格式。
写诗其实也是同理,热血往往让人倾向写成长一点的律诗或排律。填词难不是这样。这可以体会到,要想真实创作诗词,不是一味地被什么拐着走,而是因而制之根据表达的需要做出选择。
(未完)



4670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93
贡献
103213
金钱
11654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8-10 14:42: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与年轻人说:怎样学诗二

huge(远山绿叶) 发布于2020-04-10 00:08   点击:695   评论:3  

五绝 以诗代序

春来脚步匆,争绿又争红。不负韶光短,花开紧用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70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93
贡献
103213
金钱
11654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8-10 14:43: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与年轻人说:怎样学诗

——与诗友在拙作《声声慢·感战时开会带杯子》下互动





(续前)

就写诗本身讲,弄出几行字其实是极其简单的事情,能力仅仅是个基本功,如果单单看到这个,就是我说的“直眼达子”,或不会吃饭地只知“玩筷子”,逃不出虚荣浮躁急功近利一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70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93
贡献
103213
金钱
11654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8-10 14:43: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妨就根据朋友的体会来个答问。例如,朋友说:“功夫不负有心人,老师能有这么高超的技巧而随心所欲地运用自如,证 明了这一点。第一次看到老师的诗就有这种感觉。老师最让人敬佩的是,作品鞭辟入里入木三分,毫无矫揉造作之感。更何况老师关怀后辈,毫不吝啬地教授知识,并且在思想上进行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70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93
贡献
103213
金钱
11654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8-10 14: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讲,“有心人”不是铁杵磨针的人,而是认真于通过一而知十的人,最后学习到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本领,终至熟能生巧。写诗就是这样学会的,然后才能随心所欲信手拈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70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93
贡献
103213
金钱
11654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8-10 14:46:19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鞭辟入里入木三分,毫无矫揉造作之感”,则从熟能生巧中得不来,这不是诗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是怎么做人和认识世界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70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93
贡献
103213
金钱
11654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8-10 14:4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人与认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人做到了,认识和经验自然就来了,而且很到位,或者通过多学习,多观察,多体会和感悟,认识就跟着提高,做人也会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70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93
贡献
103213
金钱
11654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8-10 14:47:45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实上,人不就是这两方面结合才成长成熟起来的吗?这一点,朋友话里的溢美之词已经给出了答案,有事实在,说的就不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70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93
贡献
103213
金钱
11654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8-10 14:49: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人有这样的事实,才会让这个人用诗也能表达表现出来。这也是我平常总主张“人诗合一”的理由,因为人诗不一让写诗既不可能到位,如呻吟和憋诗,也让写诗不真实,如浮皮蹭痒编八造模,就不可能鞭辟入里,同时也没了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70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93
贡献
103213
金钱
11654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8-10 14: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像我先前说的:“如果没有热血,写诗是徒劳的,虽然拿起的是文化的本领,却称不上做的是文化之事,如同让猫狗用条件反射来涂鸦一样,可供一笑,却无以值得尊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70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93
贡献
103213
金钱
11654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8-10 14:50: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当时虽说的是有无热血,而做人恰恰是热血问题,无热血则人冷如僵尸,怎么能真实?如果我是僵尸,跟有些人一样麻木不仁,也就不可能有朋友说我的这些事实,这种情况下再怎么写,自然不可能“入木三分”,那么我还会有什么呢?就只能有毫无价值的矫揉造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70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93
贡献
103213
金钱
11654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8-10 14: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说:“偶尔也翻阅宋词,一时间感到大为困惑。词的变体很多,实在是让人抱歉。也尝试过几首,都不大如意。看到老师最近这些个大作慢词,简直让人五体投地。说实话,在论坛也有几个朋友,但是没有一个像老师这样深不可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70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93
贡献
103213
金钱
11654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8-10 14:5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人人经验和审美不一,对朋友的感受不做多言,仅说一下创作。写诗和填词还是有些不同的,写诗可以采取朋友说的办法来,先学古风不是坏事,这不属于计较不计较的问题,待经验和能量足够,再去钻笼子适格一点不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70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93
贡献
103213
金钱
11654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8-10 14:5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这个地方就是形式间稍有差异的问题,或许涉及到了一些经验,但在写诗的能量方面没有分别,无非像左手拿筷子还是右手拿筷子的问题,左手拿不好仍可以练,相反亦然,唯该吃的饭,该有的精气神,不能打伤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70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93
贡献
103213
金钱
11654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8-10 14:53: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在学填词时,就必须坚持要用左手或右手拿筷子了,因为这是学人家的样子吃自己的饭,学样子和吃饭两方面都要兼顾,哪一方面发脾气和垂头丧气都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70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93
贡献
103213
金钱
11654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8-10 14:5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些天写写慢调,也是从便于把情感和想说的内容展开一下,毕竟新冠疫情这么大事,但凡有点热血的人稍想得多一些,深一些,远一些,就不会是三言两语,何况要概括和引用一些真实事情,故像恬适闲娱、讽刺嬉闹、快慰赞许、浅怒短颂等,这样的情感或可三言两语,但热血沸腾之情用三言两语则显然不足以尽遣,也就只好选择长一点的格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70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93
贡献
103213
金钱
11654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8-10 14:5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写诗其实也是同理,热血往往让人倾向写成长一点的律诗或排律。填词难不是这样。这可以体会到,要想真实创作诗词,不是一味地被什么拐着走,而是因而制之根据表达的需要做出选择。

(未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2 12: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