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52|回复: 72

沧浪书院词三期第二讲冬宁组论坛作业贴

  [复制链接]

763

主题

960

帖子

1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书院曲二兼赋二词三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622
贡献
1056
金钱
6198
发表于 2024-9-7 19:5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娴雅幽静 于 2024-9-7 21:35 编辑

各位学员 请注意 写作业要求不要任何编辑,使用论坛默认字体、颜色和文字大小,要求素雅统一。
另外,请注意贴作业格式,要求一人一楼,多的删除,谢谢合作!


沧浪书院词三期第二讲冬宁组论坛作业贴

1、        什么是词?

2、        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3、        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毵毵碧瓦沟……”)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每周三晚七点截止。超时交作业的计入作业统计,不予点评!



作业截止时间,2024.9月11日晚上7点。





0

主题

148

帖子

158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26
贡献
374
金钱
607
发表于 2024-9-8 15:4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词三通识课第一讲作业:
冬宁11-西风惊绿
1.什么是词?
答:词是一种文体,可以配乐歌唱。词最早称曲词或者曲子词,后来称诗余,长短句。
2.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答:词是按乐配词,以协音为先,倚调以填词。
3.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漫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莼莼碧瓦沟……")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
答:近体七绝,是一种诗歌形式,属于格律诗的一种,其特点是每句七言,共四句,自由取题,境界开阔,语言偏于精工华美,情感表达偏于显豁明朗,在平仄用韵等方面有约定俗成的严格规则。
   《阳关曲》(声诗)属于乐歌,是入乐可歌的七言齐言近体,有格调可依,作为中国古代音乐文学的一种特殊构成,在遵循近体七绝的格调内,更注重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在文字表达和情感抒发上更加含蓄。
   《杨柳枝》作为词的一种,必须有词牌名,较之于诗,其境界狭深,情感表达偏于柔婉细腻,词虽然须遵循词的韵律规则,但在字数、句式、押韵等方面有更大的灵活性。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答:在《忆江南》中,“以曲拍来定句”表现为:词句长短与音乐节奏呼应,如“江南好”简洁对应起拍,“日出江花”两句节奏舒展描绘美景;韵脚与音乐旋律契合,增强音乐性;通过节奏变化突出情感起伏,与音乐融合表达对江南的赞美和思念。

点评

问好西风惊绿同学。作业完成很好。回答正确。  发表于 2024-9-13 18: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9

帖子

129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05
贡献
294
金钱
500
发表于 2024-9-8 16:4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君心可晴 于 2024-9-8 16:47 编辑

沧浪词三通识课第一讲作业:
冬宁10-君心可晴
1.什么是词?
答:词是一种文体,可以配乐歌唱。词最早称曲词或者曲子词,就是唐宋时期的流行歌曲,后来称诗余,长短句。
2.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答:词是按乐配词,以协音为先,倚调以填词。也就是“因声以度词,审调以节唱,句度短长之数,声韵平上之美,莫不因之准度,斯皆有乐以定词,非选词以定乐也”。
3.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漫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莼莼碧瓦沟……")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
答:形式上,《阳关曲》(声诗)依音乐节奏演唱,《杨柳枝》(词),作为词必须有特定的词牌格律且句式长短不一。近体七绝句式整齐。音乐性上,声诗和词可以配乐演唱,七绝主要为独立诗歌形式。创作风格上词细腻婉转,声歌具有歌唱性和感染力,七绝简洁明快。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答:《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起拍“江南好”三字句简洁,节奏明快,像一篇文章的总领,引起听众注意,后面的“风景旧曾谙”五字句,节奏放慢,句式延长,似乎对听众拉开江南好的序幕。后面的两个七字句,节奏加快加强,表达出对风景的具体描述,感染力强,最后节拍五字句收尾,舒缓有深情再一次巩固和表达出“江南好”的主旨。整首词以曲定拍,通过句式的长短变化,调整节奏,感染力强。

点评

君心可晴,你好!作业完成很好,有自己的理解。回答正确。  发表于 2024-9-13 18: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0

帖子

97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46
贡献
226
金钱
379
发表于 2024-9-9 05: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词三通识课第一讲作业:
冬宁15千江月
1、什么是词?
词是一种文体,起萌于南朝,兴于随唐盛行于宋朝,是一种宴乐乐典而填写的歌待,又称长短句,曲词,诗余等。
2、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①词的存在依懒于乐,附属于乐最初称曲河,曲子词,是配合家宴的歌诗,词牌是调子的名称。
②词与乐的具体关系表现在音乐对词的影响,产生,发展创作对音乐有直接关系,配合词的音乐是燕乐,是种融合性音乐,传于西域,波斯,等国。主要用于娱乐宴会的演奏

3、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漫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莼莼碧瓦沟……")

阳关曲是词牌名,因西出阳关无故人而得名,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
杨柳枝是曲调词牌源于南北朝乐府横笛曲《折杨柳》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江南好,风景//旧曾
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这首忆江南写的是以江南丽春日,江水为背景。映托江。南的秀美,最后反问句更令人向往江南的蓝天,秀水,春日
特点,
句式长短不一,错落有致,连压三个平声韵,可重复用词,不象律诗严格

点评

你好!千江月。作业完成很好,有自己的思考。回答正确。  发表于 2024-9-13 18: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3

帖子

122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58
贡献
301
金钱
467
发表于 2024-9-9 07: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词三通识课第一讲作业:
冬宁02-雨中漫步
1、什么是词?
曲子词,通俗说,就是唐宋时期的流行歌曲。
2、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词是诗歌性的,是配上俗乐来唱的。没有燕乐,就没有词的繁荣。由词可定乐,由乐可定词。后期的发展基本是以乐定词。
3、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漫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莼莼碧瓦沟……")
《阳关曲》与近体诗七绝相比,第二三句平仄失粘,第三四句平仄失对。
《杨柳枝》与近体诗七绝几乎一致,但注重写实,形式自由,内容更加丰富。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这是依照《忆江南》曲拍来定句的。格式为35775。三平韵,押安韵,共27字。长短相间,更福音乐美。

点评

非鱼老师连夜点评作业,辛苦了!要注意别熬夜,保护好身体哦~  发表于 2024-9-13 09:52
4、补充:奇偶相生。  发表于 2024-9-11 01:39
3、三者相同点:都是4×7=28字,都是诗向词过渡。不同点:前二者首句必入韵, 后者首句可不必入韵;前二者可配乐演唱,但不是所有近体七绝可配乐演唱。   发表于 2024-9-11 01:37
雨中漫步好!答案踩点较准,点赞。1、补充:现在是一种文体。2、相互依存,现在已变成单纯文词了。  发表于 2024-9-11 01: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9

帖子

95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43
贡献
222
金钱
365
发表于 2024-9-9 10:0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词三期第二讲冬宁组论坛作业贴
冬宁08-明月月

1、        什么是词?
答:词是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期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诗歌。
2、        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答:‌词与乐的关系‌非常密切,词是一种配合音乐而创作的文学形式。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合宴乐乐曲填写的歌诗。‌


3、        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毵毵碧瓦沟……”)

答:起源和用途‌:《阳关曲》和《杨柳枝》都是唐代教坊曲,后来发展成为词牌和曲牌。《杨柳枝》源于乐府《折杨柳》的曲名,但重新创作了新曲。近体七绝则是唐代近体诗的一种,属于诗歌形式。

 

‌形式和结构‌:《阳关曲》和《杨柳枝》都是小令,《阳关曲》更像折腰体近体诗。《杨柳枝》形式似七绝,但内容上有所不同。《近体七绝》则是四句,每句七个字,结构固定。

 

‌音乐性‌:《阳关曲》、《杨柳枝》都有音乐性,可以配乐歌唱。近体七绝虽然也有音乐性,但更多是作为文学形式存在。

 

‌情感表达‌:三者都可以表达深沉而起伏的情感,但具体表达方式和内容有所不同。《阳关曲》和《杨柳枝》更多用于表达离别、思念等情感。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答:‌‌《忆江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清新明快、短小精悍的形式,以及对江南美景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点评

明月月好!答案言简意赅,基本正确。1、补充:现在是一种文体。3、三者相同点:都是4×7=28字,都是诗向词过渡。不同点:前二者首句必入韵,  发表于 2024-9-11 09:19
4、补充:依谱填词,长短不拘,奇偶相生。  发表于 2024-9-11 01:40
近体七绝首句可不必入韵;前二者可配乐演唱,而不是所有近体七绝可配乐演唱。  发表于 2024-9-11 01: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

帖子

19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7
贡献
48
金钱
75
发表于 2024-9-9 10:12: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什么是词? 答:词是一种文体,起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诗余等。不同的词牌在句数、字数和声调上都有严格的规定。  2.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答:词与乐的关系‌非常密切,词是一种配合音乐而创作的文学形式。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合宴乐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 ‌词与乐的具体关系‌:‌一是表现在音乐对词的影响。词的产生、发展和创作都与音乐有直接关系。配合词的音乐是‌燕乐,一种融合型的音乐,由西域胡乐与汉族民间里巷之曲相融而成,主要用于娱乐和宴会的演奏。‌二是表现在词与乐的融合‌。词的创作和演唱紧密相关,词人写出歌词,歌女配以曲调在酒楼茶馆中歌唱。词的演唱环境多为娱乐和宴会的场合,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感官愉悦功能。‌三是表现在词与乐关系的历史演变‌。‌‌隋唐时期‌,燕乐兴起,为“‌倚声填词”创造了条件。燕乐是一种新型音乐,具有世俗性、愉悦性和狭媚性,突破了传统音乐的束缚。‌‌ 宋代是词的鼎盛时期,词的创作和演唱都非常繁荣。词人如‌柳永、‌周邦彦等都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词的演唱环境多为酒楼茶馆等娱乐场所。  3.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答:《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唐人送行之歌。)《阳关曲》,词牌名,因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西出阳关无故人”句而得名。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毵毵碧瓦沟,六宫眉黛惹香愁。晚来更带龙池雨,半拂栏干半入楼。”)。杨柳枝,曲调词牌。此调源于北朝乐府横笛曲《折杨柳》。唐玄宗开元年间入教坊曲,后经白居易、刘禹锡整理、改编,依旧曲作词,翻为新声。唐五代词皆咏杨柳枝本意。其正体为齐言体,单调二十八字,平韵,格式同于七言绝句。 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绝,属于近体诗范畴。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韵、粘对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 《阳关曲》《杨柳枝》属于词牌名,而近体七绝属于传统诗歌,即格律诗。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答:这首词泛忆江南,兼包苏、杭,描写江南春色。词人选择江花和春水,衬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运用比喻和映衬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明显特征有三:一是长短句交错,有1个三字句、2个五字句和2个七字句,句式富于变化,不像格律诗。二是押平声韵(谙、蓝、南),比格律诗宽松一些。三是三四句对仗,出现重字:江,也比格律诗对仗宽松一些。

点评

3、三者相同点:都是4×7=28字,都是诗向词过渡。不同点:前二者首句必入韵, 后者首句可不必入韵;前二者可配乐演唱,但不是所有近体七绝可配乐演唱。4、依韵填词,长短不拘,奇偶相生。   发表于 2024-9-11 08:19
同学好!看得费劲,下次答案编辑一下,整体语言不够凝练。参考要点:1、最初是唐宋流行歌曲,现在是一种文体。2、相互依存,现在已变成单纯文词了。   发表于 2024-9-11 08: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

帖子

35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9
贡献
84
金钱
135
发表于 2024-9-9 17:3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词三通识课第二讲作业:
冬宁03--慧山灵雨
1、什么是词?
词是一种文体,起萌于南朝,兴于随唐盛行于宋朝,是一种宴乐乐典而填写的歌待,又称长短句,曲词,诗余等。
2、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①词的存在依懒于乐,附属于乐最初称曲河,曲子词,是配合家宴的歌诗,词牌是调子的名称。
②词与乐的具体关系表现在音乐对词的影响,产生,发展创作对音乐有直接关系,配合词的音乐是燕乐,是种融合性音乐,传于西域,波斯,等国。主要用于娱乐宴会的演奏

3、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漫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莼莼碧瓦沟……")

阳关曲是词牌名,因西出阳关无故人而得名,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
杨柳枝是曲调词牌源于南北朝乐府横笛曲《折杨柳》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江南好,风景//旧曾
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忆江南是词的一种特定格式,有固定的词牌名,固定词调,用大量长短句来抒发情感。

点评

总体不错,点赞!  发表于 2024-9-11 20:43
杨柳枝词和七绝可能会有一些相似之处,但总体来说,它们在起源、形式、内容和发展历程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发表于 2024-9-11 20:42
《阳关曲》和七言绝句在形式上有一定的关联,但在具体的表现和应用上可能会有所不同。  发表于 2024-9-11 20:31
问好,第1.2题回答都很好。第三题补充一下,唐及唐以前,许多诗歌都是根据乐府曲来写的,都是可以唱的。  发表于 2024-9-11 20: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3

帖子

53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3
贡献
136
金钱
204
发表于 2024-9-9 18: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词三期第二讲冬宁组论坛作业贴

1、        什么是词?
答:词是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期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诗歌。
2、        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答:‌词与乐的关系‌非常密切,词是一种配合音乐而创作的文学形式。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合宴乐乐曲填写的歌诗。‌


3、        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毵毵碧瓦沟……”)

答:起源和用途‌:《阳关曲》和《杨柳枝》都是唐代教坊曲,后来发展成为词牌和曲牌。《杨柳枝》源于乐府《折杨柳》的曲名,但重新创作了新曲。近体七绝则是唐代近体诗的一种,属于诗歌形式。



‌形式和结构‌:《阳关曲》和《杨柳枝》都是小令,《阳关曲》更像折腰体近体诗。《杨柳枝》形式似七绝,但内容上有所不同。《近体七绝》则是四句,每句七个字,结构固定。



‌音乐性‌:《阳关曲》、《杨柳枝》都有音乐性,可以配乐歌唱。近体七绝虽然也有音乐性,但更多是作为文学形式存在。



‌情感表达‌:三者都可以表达深沉而起伏的情感,但具体表达方式和内容有所不同。《阳关曲》和《杨柳枝》更多用于表达离别、思念等情感。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答:‌‌《忆江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短小精练的形式,表达对江南美景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点评

问好,同学作业问题题简单明了,完成的非常好。点赞!  发表于 2024-9-11 20: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7

帖子

47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66
贡献
113
金钱
183
发表于 2024-9-9 21:52: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碧海晴空 于 2024-9-13 09:53 编辑

1.什么是词? 答:词是一种文体,可以配乐歌唱。词最早称曲词或者曲子词,后来称诗余,长短句。
2.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答:词是按乐配词,以协音为先,倚调以填词。

3.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漫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莼莼碧瓦沟……")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 答:近体七绝,是一种诗歌形式,属于格律诗的一种,其特点是每句七言,共四句,自由取题,境界开阔,语言偏于精工华美,情感表达偏于显豁明朗,在平仄用韵等方面有约定俗成的严格规则。    《阳关曲》(声诗)属于乐歌,是入乐可歌的七言齐言近体,有格调可依,作为中国古代音乐文学的一种特殊构成,在遵循近体七绝的格调内,更注重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在文字表达和情感抒发上更加含蓄。    《杨柳枝》作为词的一种,必须有词牌名,较之于诗,其境界狭深,情感表达偏于柔婉细腻,词虽然须遵循词的韵律规则,但在字数、句式、押韵等方面有更大的灵活性。 ‌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答:在《忆江南》中,词句长短与音乐节奏呼应,韵脚与音乐旋律契合,增强音乐性;表达对江南的赞美和思念。

点评

问题基本都答对了,继续加油!  发表于 2024-9-11 20:51
问好同学,下次作业一定要用“电脑版”交,不然看着也不规整。  发表于 2024-9-11 20: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3

帖子

49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55
贡献
128
金钱
183
发表于 2024-9-10 10:5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词三期第二讲冬宁组论坛作业贴
冬宁13-晴狼

1、        什么是词?
答:词是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期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诗歌。
2、        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答:‌词与乐的关系‌非常密切,词是一种配合音乐而创作的文学形式。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合宴乐乐曲填写的歌诗。‌


3、        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毵毵碧瓦沟……”)

答:起源和用途‌:《阳关曲》和《杨柳枝》都是唐代教坊曲,后来发展成为词牌和曲牌。《杨柳枝》源于乐府《折杨柳》的曲名,但重新创作了新曲。近体七绝则是唐代近体诗的一种,属于诗歌形式。



‌形式和结构‌:《阳关曲》和《杨柳枝》都是小令,《阳关曲》更像折腰体近体诗。《杨柳枝》形式似七绝,但内容上有所不同。《近体七绝》则是四句,每句七个字,结构固定。



‌音乐性‌:《阳关曲》、《杨柳枝》都有音乐性,可以配乐歌唱。近体七绝虽然也有音乐性,但更多是作为文学形式存在。



‌情感表达‌:三者都可以表达深沉而起伏的情感,但具体表达方式和内容有所不同。《阳关曲》和《杨柳枝》更多用于表达离别、思念等情感。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答:‌‌《忆江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清新明快、短小精悍的形式,以及对江南美景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点评

相较于这种问题类作业,大多只有理解上的出入,而较少对错的问题。因为我也不见得就会比答题人理解更深刻,所以,此作业还是很好的。  发表于 2024-9-10 18: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0

帖子

166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60
贡献
380
金钱
643
发表于 2024-9-10 11: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词三通识课第一讲作业:
冬宁26-吴学智
1、什么是词?
曲子词,通俗说,就是唐宋时期的流行歌曲。
2、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词是诗歌性的,是配上俗乐来唱的。没有燕乐,就没有词的繁荣。由词可定乐,由乐可定词。后期的发展基本是以乐定词。
3、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漫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莼莼碧瓦沟……")
《阳关曲》与近体诗七绝相比,第二三句平仄失粘,第三四句平仄失对。
《杨柳枝》与近体诗七绝几乎一致,但注重写实,形式自由,内容更加丰富。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这是依照《忆江南》曲拍来定句的。格式为35775。三平韵,押安韵,共27字。长短相间,更福音乐美。

点评

这次作业,回答的家简单了点,但也不能判错。如果是性格使然,嗯,以后作业要改进了。  发表于 2024-9-10 18: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0

帖子

49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75
贡献
115
金钱
194
发表于 2024-9-10 11:18: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知音茗茶 于 2024-9-10 12:54 编辑

沧浪书院词三期第一讲作业:
答题人:冬宁~知音茗茶

一,什么是词?

答:词是由不同特定格调(词牌)、不同固定句式(长短句)、不同押韵(一韵到底和换韵)等特定格律要求的各种文体(不同词牌)的总称。词,发起于南朝,兴于唐朝,盛于宋代。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诗余等。不同的词牌在句数、字数和声调上都有严格的规定。  

二,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答:词与乐的关系‌非常密切。
  词是一种音乐性很强的文学创作形式。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合宴乐根据词牌词谱而填写的文字歌词。‌所以也称“倚声词”。 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
  ‌词与乐的具体关系‌:‌
  一是表现在音乐对词的影响。词的产生、发展和创作都与音乐有直接关系。配合词的音乐一般都是‌用于各种宴会上烘托气氛所表演音乐,也就是燕乐。很早以前就由西域胡乐与汉族民间里巷之曲相融而成,主要也是用于娱乐和宴会的演奏。‌
  二是表现在词与乐的融合‌。词的创作和演唱紧密相关,词人写出歌词,歌女配以曲调在酒楼茶馆中歌唱。词的演唱环境多为娱乐和宴会的场合,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感官愉悦功能。‌
  三是表现在词与乐关系的历史演变‌。‌‌隋唐时期‌,燕乐兴起,为“‌倚声填词”创造了条件。燕乐具有雅趣性,也有世俗性和狎媚性,突破了传统音乐的束缚。‌‌ 宋代是词的鼎盛时期,词的创作和演唱都非常繁荣。词人如‌柳永、‌周邦彦等都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词的演唱环境多为酒楼、茶馆等娱乐场所。  

三,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答:1,《阳关曲》7+7+7+7句式。是一阙词,阳关曲是词牌名。
  例如:宋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此词类似折腰体的七言绝句,是唐人送行之歌。唐人送行之歌。《阳关曲》,是因词中句“西出阳关无故人”句而得名。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 格式只有一种;

  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仄中平仄仄平  
  中平中仄中平仄  中仄中平中仄平

   2,《杨柳枝》,7+7+7+7句式,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演成曲调词牌。
  例如:温庭筠  

  金缕毵毵碧瓦沟,六宫眉黛惹香愁。
  晚来更带龙池雨,半拂栏干半入楼。

  杨柳枝,此调源于北朝乐府横笛曲《折杨柳》。唐玄宗开元年间入教坊曲,后经白居易、刘禹锡整理、改编,依旧曲作词,翻为新声。唐五代词皆咏杨柳枝本意。其正体为齐言体,单调二十八字,平韵,格式略同于七言绝句。格式只有一种:

  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3, 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属于格律相对严谨的近体诗,简称七绝。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韵、粘对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具体格式有四种:

  a,平起平收首句入韵式;  b,平起仄收首句不入韵式;  
  c,仄起平收首句入韵式;  d,仄起仄收首句不入韵式。

《阳关曲》《杨柳枝》属于词牌名,而近体诗是隋唐以后由朝廷钦定格律的规范化诗歌文体。七言绝句诗属于格律诗。

四,《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试着分析其特点。

答:这首词是白居易“忆江南”三首当中的第一首,这首词描写的是江南宜人春色。词人以日出红烘染浪花红,鲜活起物像江花和春水,这种运用比喻和映衬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美好景象。让人印象深刻,长久记忆,所以,“能不忆江南”。
  词的写作特点有三:
  1,长短句交错,有三字句、五字句和七字句,句式富于变化,符合曲拍的特点,不像格律诗。
  2,音律和谐而灵活,粘、替、对,跟格律诗有所不同,也讲究韵律,但不是严谨的马蹄韵格式。
  3,词里出现重字“江”。(有些甚至出现了韵字入诗)这也比格律诗宽松一些。
  4,这种词既有俚语式的腔调,又有诗的旖丽 ,虽然没有诗那么蕴籍。
  

点评

这份作业,有条有理,可见答题人很认真,你一定会出类拔萃。  发表于 2024-9-10 18: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

帖子

17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7
贡献
39
金钱
66
发表于 2024-9-10 13:42:4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讲作业
词三潇潇暮雨
1、什么是词?
答:
词是曲子词或者曲词的简称,也称“长短句”、“填词”、“近体乐府”、“词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是承袭汉、魏乐府遗风,并受少数民族音乐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文学体裁,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
2、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答:
词与乐存在密切关系,在古时,词的创造通常是配合音乐来演唱。而音乐也需要通过词来表达情感和意境。他们共同构成了古代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元稹提出的“由乐定词”和“选词配乐”的两个理论,区分了歌与诗的传统,说明了乐曲与歌词的互相形成的原因。
3、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邑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莼莼碧瓦沟...")
答:
《杨柳枝》就是七言绝句,《阳关曲》是折腰体七绝
(1)、《阳关曲》和七言绝句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a、起源不同:《阳关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王维的诗作《送元二使安西》,也称为《渭城曲》。这首诗被后人配以《小秦王》乐歌唱,并取名为《阳关曲》,后来成为一个词牌。而七言绝句是一种近体诗的体裁形式,其起源更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
        b、形式不同:《阳关曲》的形式较为自由,它的句式、平仄和押韵等规则相对宽松。而七言绝句则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包括句式固定为每句七个字,平仄协调,押韵规则也较为固定。
        c、表达情感不同:《阳关曲》通常用于表达离别、思念、忧伤等情感,其曲调悠扬、情深意切。而七言绝句的题材和情感表达更加广泛,可以涵盖各种主题和情感。
虽然《阳关曲》和七言绝句有区别,但也有一些相似之处。例如,它们都以七言句为基本句式,都注重意境和韵律的表达。在一些情况下,《阳关曲》的词作也可以被看作是一首七言绝句。
(2)《杨柳枝》作为词的一种,必须有词牌名,较之于诗其境界狭深,情感表达偏于柔婉细腻,词虽然须遵循词的韵律规则,但在字数、句式、押韵等方面有更大的灵活性。
4. 《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答:在《忆江南》中,“以曲拍来定句”表现为:词句长短与诗的音乐节奏相呼应。如“江南好”简洁对应起拍,节奏明快,如文章总领,引人瞩目。日出江花”两句节奏舒展描绘美景;韵脚与音乐旋律契合,增强音乐性;通过节奏变化突出情感起伏,感染力强。与音乐融合表达对江南的赞美,热爱,和思念。

点评

第四题回答基本可以,方向正确。再补充一下就更好了。  发表于 2024-9-11 20:50
《阳关曲》和《杨柳枝》是从诗向词的过渡。  发表于 2024-9-11 20:49
平仄不是自由宽松的。韵是可以自己选的,但是也要遵循词牌要求。  发表于 2024-9-11 20:48
第三题,《阳关曲》的形式较为自由,它的句式、平仄和押韵等规则相对宽松。这么说是不准确的。《阳关曲》必须按照固定的词谱来填写。  发表于 2024-9-11 20:47
第一题和第二题都回答得挺好。  发表于 2024-9-11 20: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8

帖子

140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86
贡献
344
金钱
531
发表于 2024-9-10 14:2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词三通识课第二讲作业:
冬宁01-桃之妖妖

1、什么是词?
答: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为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词是唐宋时期的流行歌曲。

2、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答:词是用来吟唱的,所以它的音乐属性是非常强的。乐和词不论是从节奏上,旋律上,声调上,内涵上都是互相配合的。词的存在依赖于乐。
3、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漫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莼莼碧瓦沟……")

答:阳关曲是词牌名,因西出阳关无故人而得名,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
杨柳枝是曲调词牌源于南北朝乐府横笛曲《折杨柳》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江南好,风景//旧曾
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答:忆江南是词的一种特定格式,有固定的词牌名,固定词调。词与诗不同,它的句子有长有短,不是固定的句式和字数。

点评

第四题,词与诗不同,它的句子有长有短,不是固定的句式和字数。这句表达欠妥。词须按词谱来填写,不是不固定句式和字数。  发表于 2024-9-11 21:17
第三题回答得不够全面,没有说和近体七绝的区别是什么。  发表于 2024-9-11 21:15
第二题,答出了要点。不错!  发表于 2024-9-11 21:14
第一题回答得可以,还有一点,词和诗曲赋并列,是一种文学体裁。  发表于 2024-9-11 21: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

帖子

21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0
贡献
50
金钱
82
发表于 2024-9-10 18:36: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什么是词  合乎韵律,规整的长短句。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宋代。   2.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互相成就,互相依存。词起源于唐代的“曲子词”,用于宴会演奏。填词需合乎韵律,音乐能增强词的情感表达。   3.比较《阳关曲》、《杨柳枝》与近体七绝的不同 形式上: 《阳关曲》、《杨柳枝》的用词更加灵活,近体七绝格律更加严格 内容上: 《阳关曲》、《杨柳枝》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近体七绝更注重语言的精炼和意境的营造    4.分析《忆江南》的特点 全诗基调舒缓明快,色彩明丽斑斓,音韵和谐。围绕一个“江”字,展现红花绿水、绚丽夺目的江南春色

点评

第四题回答基本正确。还可再扩充一下。  发表于 2024-9-11 21:22
第三题回答得不够全面。还要从曲谱音律的角度来比较一下。  发表于 2024-9-11 21:22
第二题回答得很好!  发表于 2024-9-11 21:21
第一题,只答出一部分。有两个要点,一是词为古代的流行歌曲,二是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  发表于 2024-9-11 21: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5

帖子

239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93
贡献
598
金钱
910
发表于 2024-9-10 19:2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海纳百川巢湖 于 2024-9-10 19:30 编辑

沧浪词三通识课第二讲作业:
冬宁17—海纳百川巢湖
1、什么是词?
词是一种文体,起萌于南朝,兴于随唐盛行于宋朝,是一种宴乐乐典而填写的歌待,又称长短句,曲词,诗余等。
2、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①词的存在依懒于乐,附属于乐最初称曲河,曲子词,是配合家宴的歌诗,词牌是调子的名称。
②词与乐的具体关系表现在音乐对词的影响,产生,发展创作对音乐有直接关系,配合词的音乐是燕乐,是种融合性音乐,传于西域,波斯,等国。主要用于娱乐宴会的演奏

3、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漫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莼莼碧瓦沟……")

阳关曲是词牌名,因西出阳关无故人而得名,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
杨柳枝是曲调词牌源于南北朝乐府横笛曲《折杨柳》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江南好,风景//旧曾
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忆江南是词的一种特定格式,有固定的词牌名,固定词调。格式为35775。三平韵,押安韵,共27字。长短相间,更有音律美。

点评

《阳关曲》《杨柳枝》都属于词牌名,而近体诗是隋唐以后由朝廷钦定格律的规范化诗歌文体。七言绝句诗属于格律诗。  发表于 2024-9-12 10:37
补充一点:表现在词与乐关系的历史演变‌。‌‌隋唐时期‌,燕乐兴起,为“‌倚声填词”创造了条件。  发表于 2024-9-12 10:36
1 一问回答基本可以,补充一点,词发起于南朝,兴于唐朝,盛于宋代。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等。   发表于 2024-9-12 10: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5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0
贡献
13
金钱
23
发表于 2024-9-10 22:53: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词三期第二讲冬宁组论坛作业贴 冬宁组-小溪流 1、什么是词? 答:作为古代文学的一种重要体裁,词最初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严格的规定。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词子、‌乐章、‌琴趣、‌诗余等。 2、        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答:词最初是配乐歌唱的,因此每首词都有一个与其配合的乐调,称为词调。 3、        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答:《阳关曲》(7+7+7+7。王维“西出阳关无故人…”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刘禹锡”  淮南桂树小山词)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的语言朴实无华,结构紧凑奇巧,充分体现了“清新流畅、含思婉转”的艺术特色。白居易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江南的热爱和思念之情,没有一般思想诗词传达的怀旧、悲伤,而是以一种积极、明快的态度来回忆和表达对故国的热爱和第二故乡的思念。‌

点评

《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是词的一种特定格式,有固定的词牌名,固定词调。格式为35775。三平韵,押安韵,共27字。  发表于 2024-9-12 10:48
补充一点:《阳关曲》《杨柳枝》属于词牌名,而近体诗是隋唐以后由朝廷钦定格律的规范化诗歌文体。七言绝句诗属于格律诗。  发表于 2024-9-12 10:39
1 回答有点简略,建议以后登录电脑作答。  发表于 2024-9-12 10: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

帖子

16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4
贡献
38
金钱
62
发表于 2024-9-11 13: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词三期第二讲冬宁组论坛作业贴
冬宁——蘸墨花开
1、        什么是词?
答:可以和乐曲唱的歌曲,现在的词是一种文体。
2、        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答:相互依存
3、        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毵毵碧瓦沟……”)
答:《阳关曲》和杨柳枝首句押韵可以和曲唱的,七绝首句可不押韵。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答:长短句,有对仗,押韵。

点评

词和乐的关系可以从乐对词的影响,乐和词的融合,以及两个的发展史来作答。  发表于 2024-9-12 10:44
词是由不同特定格调(词牌)、不同固定句式(长短句)、不同押韵(一韵到底和换韵)等特定格律要求的各种文体(不同词牌)的总称。词,发起于南朝,兴于唐朝,盛于宋代。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近体乐府   发表于 2024-9-12 10:41
1 回答有点简略  发表于 2024-9-12 10: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3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威望
4
贡献
9
金钱
13
发表于 2024-9-11 13:58: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什么是词? 答:也叫曲子词,诗声,长短句,唐宋时期的流行歌曲,不是歌词,起源于初唐,盛于中晚唐,宋代达到巅峰,是一种繁盛的音乐文体,诗歌最早也是音乐性的,对于宋代人来说,词作为一种音乐文艺形式存在,是流行歌曲(俗乐);由于古代词词的曲谱全部失传了,因此,词对于现代人来说,是歌词,是和诗赋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2、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答:词和乐是相互依托,不可分割的关系。一种音乐体系是由大量的乐曲构成的,这些乐曲所配合的歌词就是唐宋词,乐是是词的依托,没有乐,词很难发展起来。最早的声诗,是选词以配乐;后来,由乐以定词,意味着曲子词的产生。雅乐(先秦时代),清商乐(汉魏时代),燕乐(唐宋时期流行的一种俗乐)。 3、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漫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莼莼碧瓦沟……") 答:《阳关曲》是选词以配乐(这里的词指诗),声诗,和七绝的区别,《阳关曲》是给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谱的曲,是琴曲名。与七绝的格律不同,前两者是第一句要平起平收,七言绝句首句没有这个要求。 《阳关曲》和《杨柳枝》是曲牌名,依曲填词,语言婉约词句清丽;而七绝是一种诗体,语言高度凝炼,严肃。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答:《忆江南》作为一个曲牌,由曲拍定句,句式为35775,格律固定,三平韵,形体摇曳多姿,声情流利舒缓。首句“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赋起,统领全篇,奠定了全词的基调,五字句“风景旧曾谙”承接三字句延伸,总写熟悉的江南风景优美;紧接着以对偶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通过鲜明的颜色对比,抓住了江南风景的特点,由点到面,细笔勾勒出一幅美丽的江南春景图;结尾五字句“能不忆江南?”反问句抒情收束,是整阕的主旨,既强调了江南之美,同时给人无限的遐想。 五句中四句有“江”字,以“江”为中心,展现红花绿水、绚丽夺目的江南春色。前后紧密勾联,赞颂喜爱之情一气贯通。

点评

4.回答的很好,总结,以曲牌定句,句式不同,形成了真正的长短句。作业完成的不错,继续努力。  发表于 2024-9-11 23:06
现代近体诗可首句不入韵。  发表于 2024-9-11 22:56
3.总结补充:一相同点,句式结构,韵律节奏,字数等相同。 二,不同点,词牌起源,风格特点,历史影响不同,诗庄词媚, 前二者词曲首句押韵可吟唱   发表于 2024-9-11 22:53
2.回答细致。  发表于 2024-9-11 22:29
1.回答很好,但不全面,补充一下,词是隋唐时兴起的有特定词牌名、句式长短不一,可配乐,可抒情,写景、叙事的文学体裁。  发表于 2024-9-11 22: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

主题

824

帖子

5717

积分

副首版

沧浪书院词三期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15
贡献
1223
金钱
2240

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24-9-14 06:4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冬宁组作业评阅全部完成!各位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99

帖子

495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90
贡献
1189
金钱
1888
发表于 2024-9-15 19:5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词三通识课第一讲作业
冬宁18-心灵驿站
1什么是词
答:词就是曲子词,又称长短句,诗余等。是唐宋时期流行歌曲。
2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答:词是宴乐配词。词牌是词调子的名称。配合诗词的音乐是燕乐,因声以度词,审调以节唱,句度短长之准度,期皆由乐以定词,非选词以配乐也。
3比较《阳光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诗七绝有何不同?
答:《阳关曲》和《杨柳枝》都是唐代教坊曲,后来发展为词牌和曲牌。《杨柳枝》源于乐府《折杨柳》的曲名,但重新创作了新曲都有音乐性,可以配乐。七绝则是唐代近体诗的一种,属于诗歌形式,多以文学形式存在。《阳关曲》和《杨柳枝》都是小令,《阳关曲》更象折腰体近体诗,《杨柳枝》形式似七绝,但内容不同,《近体七绝》则是四句,每句七字,结构固定。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分析其特点
答:《忆江南》以35775的节拍定句的,是以清新明快、短小精悍的形式,对江南旖旎风光的描绘,手法展现了江南早春景色的色彩斑斓和生机勃勃,表达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故乡割舍不了的感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3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威望
4
贡献
9
金钱
13
发表于 2024-9-19 19:55: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按谱填词有那两种形式?  答:按谱填词的两种形式是:1、按曲谱填词。2、是按词谱平仄填词。  2;分析韦庄《菩萨蛮》押韵方式:  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唐】  韦庄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桃花春水渌lù(清澈),水上鸳鸯浴。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答:菩萨蛮的押韵方式是四个韵部平仄互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8 16: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