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书院词二期版主
精华0
注册时间2023-4-11
威望361
金钱1130
贡献675
版主
沧浪书院词二期版主
  
威望- 361 点
贡献- 675 次
金钱- 1130 枚
|
发表于 2024-9-11 16: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词三期第二讲春祺组作业
夏安06-静品书香
1.什么是词?
答:词是中国一种诗体,起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本可入乐歌唱,后乐谱失传,只按词牌格律创作。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从长度分小令(59字以下)、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声调上都有规定。
2.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答:词与乐的关系非常密切,词是一种配合音乐而创作的文学形式。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合宴乐乐曲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例如,《破阵子》、《雨霖铃》、《定风波》等都是著名的词牌。
词与乐的具体关系:一是表现在音乐对词的影响。词的产生、发展和创作都与音乐有直接关系。配合词的音乐是燕乐,一种融合型的音乐,由西域胡乐与汉族民间里巷之曲相融而成,主要用于娱乐和宴会的演奏。二是表现在词与乐的融合。词的创作和演唱紧密相关,词人写出歌词,歌女配以曲调在酒楼茶馆中歌唱。词的演唱环境多为娱乐和宴会的场合,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感官愉悦功能。三是表现在词与乐关系的历史演变。隋唐时期,燕乐兴起,为“倚声填词”创造了条件。燕乐是一种新型音乐,具有世俗性、愉悦性和狭媚性,突破了传统音乐的束缚。宋代:宋代是词的鼎盛时期,词的创作和演唱都非常繁荣。词人如柳永、周邦彦等都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词的演唱环境多为酒楼茶馆等娱乐场所。
3.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答:《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唐人送行之歌。)《阳关曲》,词牌名,因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西出阳关无故人”句而得名。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毵毵碧瓦沟,六宫眉黛惹香愁。晚来更带龙池雨,半拂栏干半入楼。”)。杨柳枝,曲调词牌。此调源于北朝乐府横笛曲《折杨柳》。唐玄宗开元年间入教坊曲,后经白居易、刘禹锡整理、改编,依旧曲作词,翻为新声。唐五代词皆咏杨柳枝本意。其正体为齐言体,单调二十八字,平韵,格式同于七言绝句。
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绝,属于近体诗范畴。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韵、粘对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这种诗体起源于南朝乐府歌行或北朝乐府民歌,或可追溯到西晋的民谣,定型、成熟于唐代。代表作品有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
总之,《阳关曲》《杨柳枝》属于词牌名,而近体七绝属于传统诗歌,即格律诗,这就是三者不同之处。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答:这首词泛忆江南,兼包苏、杭,描写江南春色。词人选择江花和春水,衬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运用比喻和映衬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
明显特征有三:一是长短句交错,有1个三字句、2个五字句和2个七字句,句式富于变化,不像格律诗。二是押平声韵(谙、蓝、南),比格律诗宽松一些。三是三四句对仗,出现重字:江,也比格律诗对仗宽松一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