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91|回复: 54

沧浪书院词三期第二讲夏安组论坛作业贴

  [复制链接]

763

主题

960

帖子

1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书院曲二兼赋二词三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621
贡献
1055
金钱
6196
发表于 2024-9-7 19:5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娴雅幽静 于 2024-9-7 21:29 编辑

各位学员 请注意 写作业要求不要任何编辑,使用论坛默认字体、颜色和文字大小,要求素雅统一。
另外,请注意贴作业格式,要求一人一楼,多的删除,谢谢合作!


沧浪书院词三期第二讲夏安组论坛作业贴

1、        什么是词?

2、        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3、        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毵毵碧瓦沟……”)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每周三晚七点截止。超时交作业的计入作业统计,不予点评!


作业截止时间,2024.9月11日晚上7点。





0

主题

373

帖子

2508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词三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77
贡献
650
金钱
931
发表于 2024-9-8 08:3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炳坤 于 2024-9-8 14:34 编辑

沧浪书院词三期第二讲夏安组论坛作业贴

夏安组长-炳坤

1、        什么是词?

答:词是曲子词,是与音乐搭配的歌词。

2、        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答:词是按乐配词。

3、        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毵毵碧瓦沟……”)

答:《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在形式、韵律、情感表达等方面存在差异。‌

‌形式与韵律‌:

近体七绝是一种诗歌形式,属于格律诗的一种,其特点是每句四个字,共四句,每句的平仄有严格的规定,且通常押韵。
《阳关曲》作为声诗,虽然也是每句四个字,但它是按照一定的曲调来填词,因此在韵律上可能更加灵活,以适应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杨柳枝》作为词的一种,其形式和韵律更加自由,虽然基本遵循词的韵律规则,但在字数、句式、押韵等方面有更大的灵活性。
‌情感表达‌:

近体七绝在情感表达上更加直接和明确,通过严格的平仄和押韵规则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阳关曲》作为声诗,其情感表达可能更多地受到音乐的影响,通过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来传达情感,因此在文字表达上可能更加含蓄。
《杨柳枝》作为词的一种,其情感表达可能更加细腻和婉约,通过词的韵律和句式变化来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意境。
综上所述,《阳关曲》与《杨柳枝》在形式、韵律和情感表达上与近体七绝有所不同,前者更加注重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后者则在字数、句式、押韵等方面有更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的文学和音乐表达需求‌。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答:首三字句短促激越,后五字句平缓展开。接下来两个对仗七言句抒发情感高潮。最后五言句高昂扣首收尾。

点评

学友好!回答精简!  发表于 2024-9-9 20: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2

帖子

35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4
贡献
86
金钱
142
发表于 2024-9-8 10: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德云 于 2024-9-9 08:49 编辑

沧浪书院词三期第二讲夏安组论坛作业贴
夏安-德云
1.        什么是词?
答:词又称为诗余。是唐宋时期的流行歌曲。绝大部分的词一种不同于诗的长短句结构。词是歌词,它的社会功能是娱宾遣兴。
2.        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答:词是乐曲的歌词。可以选词配乐,或由乐配词。
3.  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毵毵碧瓦沟……”)
答:
阳关曲:就是一种折腰体的七绝。第三句没有和第二句粘连。属于适合歌唱的韵调。歌曲悠长、苍凉。
杨柳枝:本就是七绝。皆赋柳枝本意。歌词适合悠扬的曲调。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答:除首句为三字句外,其余各句都是五、七言律句。中间两个七字句对仗。由于多是律句,曲调和缓。且五、七言相杂,平仄相间,韵部疏密适中,音调和谐悠扬。唯三字句使曲调起始处稍促。
首拍点题,回忆江南好风景。第二拍描述江南美景。尾拍收结,回扣题。


点评

学友好!回答正确!点赞!  发表于 2024-9-9 20: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8

帖子

167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64
贡献
382
金钱
651
发表于 2024-9-8 14:3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词三期第二讲夏安组论坛作业贴
夏安组长-曦春

1、什么是词?
词最早萌芽于南朝,兴起于隋唐时期,并在宋代达到全盛。词是一种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词。别称包括近体乐府,长短句,词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词最初被称为“曲词”或“曲子词”。

2、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词最初是配乐歌唱的,与燕乐密切相关。燕乐是隋唐时期的一种配乐,主要用于宴会等场合。随着西域音乐的传入和中土固有的清商乐的结合,燕乐曲调丰富,为倚声填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词与乐的关系体现在“因声度词”和“选词配乐”两个方面。前者是根据已有的曲调来创作歌词,后者是选择合适的歌词来配合音乐。这种关系导致了长短句歌词的出现,促进了歌词与音乐的结合。

3、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漫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毵毿碧瓦沟……")
阳关曲,也称为渭城曲,起源于王维诗《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因为“西出阳关无故人”句而闻名,后来被谱成曲,其中最著名的版本是《阳关三叠》,这也是阳关曲的别名。主要是与离别相关的情感表达。
杨柳枝,曲调词牌。此调源于北朝乐府横笛曲《折杨柳》。唐玄宗开元年间入教坊曲,后经白居易、刘禹锡整理、改编,依旧曲作词,翻为新声。唐五代词皆咏杨柳枝本意。
近体七绝特点在于其严格的平仄和押韵规则,以及简洁明快的表达方式。
阳关曲主要是一种音乐作品,杨柳枝是一种与音乐紧密相关的词牌,而七绝则是一种纯粹的文学形式,侧重于文学表达和意境的创作。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特点
1,格律严谨而富有韵律美。
2,修辞上,倒装句“风景旧曾谙”正常语序“我旧曾谙风景”,的运用,句法简洁。
对偶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情景交融。
3,情感上,通过对江南自然景物描写,表达了人们对故乡的思恋,缅怀旧时光以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

点评

学友好!回答完美!赞赞赞  发表于 2024-9-9 20: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4

帖子

128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73
贡献
307
金钱
502
发表于 2024-9-8 22:2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词三期第二讲夏安组论坛作业贴
夏安13-小鱼儿

1、什么是词?
词最早萌芽于南朝,兴起于隋唐时期,并在宋代达到全盛。词是一种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词。别称包括近体乐府,长短句,词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词最初被称为“曲词”或“曲子词”。

2、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词最初是配乐歌唱的,与燕乐密切相关。燕乐是隋唐时期的一种配乐,主要用于宴会等场合。随着西域音乐的传入和中土固有的清商乐的结合,燕乐曲调丰富,为倚声填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词与乐的关系体现在“因声度词”和“选词配乐”两个方面。前者是根据已有的曲调来创作歌词,后者是选择合适的歌词来配合音乐。这种关系导致了长短句歌词的出现,促进了歌词与音乐的结合。

3、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漫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毵毿碧瓦沟……")
阳关曲,也称为渭城曲,起源于王维诗《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因为“西出阳关无故人”句而闻名,后来被谱成曲,其中最著名的版本是《阳关三叠》,这也是阳关曲的别名。主要是与离别相关的情感表达。
杨柳枝,曲调词牌。此调源于北朝乐府横笛曲《折杨柳》。唐玄宗开元年间入教坊曲,后经白居易、刘禹锡整理、改编,依旧曲作词,翻为新声。唐五代词皆咏杨柳枝本意。
近体七绝特点在于其严格的平仄和押韵规则,以及简洁明快的表达方式。
阳关曲主要是一种音乐作品,杨柳枝是一种与音乐紧密相关的词牌,而七绝则是一种纯粹的文学形式,侧重于文学表达和意境的创作。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特点
1,格律严谨而富有韵律美。
2,修辞上,倒装句“风景旧曾谙”正常语序“我旧曾谙风景”,的运用,句法简洁。
对偶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情景交融地描绘出江南美景。
3,情感上,“能不忆江南?"虽问实答的道出了江南人离开故乡后对故乡的怀念,更有对旧时光的深深眷念。

点评

问好学友。回答正确。  发表于 2024-9-12 18: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3

帖子

70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6
贡献
169
金钱
267
发表于 2024-9-9 09:5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浪书院词三期第二讲夏安组作业:
夏安21-幽幽百合

1、什么是词?

词是一种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词。别称包括近体乐府,长短句,词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词最初被称为“曲词”或“曲子词”。

2、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词最初是配乐歌唱的,与燕乐密切相关。燕乐是隋唐时期的一种配乐,主要用于宴会等场合。随着西域音乐的传入和中土固有的清商乐的结合,燕乐曲调丰富,为倚声填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词与乐的关系体现在“因声度词”和“选词配乐”两个方面。前者是根据已有的曲调来创作歌词,后者是选择合适的歌词来配合音乐。这种关系导致了长短句歌词的出现,促进了歌词与音乐的结合。

3、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漫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毵毿碧瓦沟……")

阳关曲,也称为渭城曲,起源于王维诗《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因为“西出阳关无故人”句而闻名,后来被谱成曲,其中最著名的版本是《阳关三叠》,这也是阳关曲的别名。主要是与离别相关的情感表达。

杨柳枝,曲调词牌。此调源于北朝乐府横笛曲《折杨柳》。唐玄宗开元年间入教坊曲,后经白居易、刘禹锡整理、改编,依旧曲作词,翻为新声。唐五代词皆咏杨柳枝本意。

近体七绝特点在于其严格的平仄和押韵规则,以及简洁明快的表达方式。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特点

1,格律严谨而富有韵律美。
2,修辞上,倒装句“风景旧曾谙”正常语序“我旧曾谙风景”,的运用,句法简洁。
3,情感上,通过对江南自然景物描写,表达了人们对故乡的思恋,缅怀旧时光以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

点评

问好学友。回答正确。  发表于 2024-9-12 18: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

帖子

17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5
贡献
42
金钱
69
发表于 2024-9-9 14: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烟俱净365 于 2024-9-11 11:20 编辑

沧浪书院词三期第二讲夏安组论坛作业贴

1、        什么是词?
答:词是一种文学体裁,是一种抒情诗体,是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乐府诗,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词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词始于南梁,形成于唐代,五代十国后开始兴盛,至宋代达到顶峰。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阕。”

2、        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答:词与乐的关系‌非常密切,词是一种配合音乐而创作的文学形式。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合宴乐乐曲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3、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漫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是七言绝句,格律上,它的首句要押韵,近体七绝首句不一定押韵,属于诗向过度阶段的一种诗词。《阳关曲》在格律上可能比近体七绝更为严格,更侧重于音乐性和情感的细腻表达‌。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它以七言体为主,单调二十八字,平韵,格式与七言绝句相同。这表明《杨柳枝》是七绝,
格律上,它的首句要押韵,近体七绝不一定押韵。
近体七绝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著称。它通常不涉及音乐性,更注重于文学价值的表达。近体七绝在格律上相对自由,不像《阳关曲》和《杨柳枝》那样有严格的音乐性要求‌。综上所述,《阳关曲》和《杨柳枝》就是七绝向词过度的一种形式,
,经过唐玄宗开元年间的整理和改编,成为一种特定的词牌形式。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答:忆江南,本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忆江南”词调自创调之初就十分流行,在被人传唱、欣赏。望江南》之名始自盛唐开元天宝年间,且既关法曲,又关教坊曲。后白居易依此调按照曲拍填词作《忆江南》三首,因第一首首句云“江南好”,故又名《江南好》。它是典型的词牌格式,有长短句,有对偶,有韵律节牌。







点评

问好学友,回答正确。关于《忆江南》,回答出了词牌的来历及特点。  发表于 2024-9-12 18: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6

帖子

56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6
贡献
132
金钱
223
发表于 2024-9-9 14:5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安18与语如兰

1、        什么是词?
答:词是一种文学体裁,是一种抒情诗体,是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乐府诗,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词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词始于南梁,形成于唐代,五代十国后开始兴盛,至宋代达到顶峰。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阕。”

2、        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答:词与乐的关系‌非常密切,词是一种配合音乐而创作的文学形式。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合宴乐乐曲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3、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漫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毵毿碧瓦沟……")

阳关曲,也称为渭城曲,起源于王维诗《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因为“西出阳关无故人”句而闻名,后来被谱成曲,其中最著名的版本是《阳关三叠》,这也是阳关曲的别名。主要是与离别相关的情感表达。

杨柳枝,曲调词牌。此调源于北朝乐府横笛曲《折杨柳》。唐玄宗开元年间入教坊曲,后经白居易、刘禹锡整理、改编,依旧曲作词,翻为新声。唐五代词皆咏杨柳枝本意。

近体七绝特点在于其严格的平仄和押韵规则,以及简洁明快的表达方式。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特点

1,格律严谨而富有韵律美。
2,修辞上,倒装句“风景旧曾谙”正常语序“我旧曾谙风景”,的运用,句法简洁。
3,情感上,通过对江南自然景物描写,表达了人们对故乡的思恋,缅怀旧时光以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

点评

格律的要求不同,虽都七句,其风格各异。第四题回答正确。  发表于 2024-9-13 18:15
第一题回答正确,只是有点冗长,没会总结。第二题回答不够准确,二者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第三题回答欠简明扼要,它们的不同点:声情不同,格律...  发表于 2024-9-13 18: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3

帖子

68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6
贡献
169
金钱
257
发表于 2024-9-9 15:3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词三期第二讲夏安组论坛作业贴
夏安01-楚童小舟
1、什么是词?
词是与曲密不可分的,因为音乐本身,就能体现人的某种情感,通过与音乐特质相呼应的词,带来了词的产生,词最初被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唐宋时间的流行歌曲。
但随着曲与词的发展,因为一曲可对应多词,因此,词的发展逐渐蓬勃,也通过燕乐与多元文化的的兴盛,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新声竞作,就词特点而言,词有“诗余”之谓。

2、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开始,是先有乐,后有词,词配乐而抒情。燕乐曲调丰富,为倚声填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后期也出现了先词而曲,词与乐的关系体现在“因声度词”和“选词配乐”两个方面。
后期,出而了借乐而填词,但不再是为了演唱的词,直接通过书面文字的形式,进行传播,由原来的音乐-曲的形式传播转为由字本身的发音与节奏造成的诵的形式传播,到现在,以纯文字的意会与体会为主的视觉的传播,如近年来纳兰的词再次回归并受到人们的喜爱。


3、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漫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毵毿碧瓦沟……")
阳关曲是七绝,遵守格律的要求,但有传唱性,是先诗后曲;
杨柳枝是曲牌名,是先曲而后词。
先诗后曲,其本质上还是诗;先曲而后词,其本质上是词。
是诗则其骨瘦硬,是词则其情缱绻,诗以其诵与节奏而顿挫,词以其曲风而婉转,表面上看,都是七字,但侧重点不相同。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特点:
老师上课说,以曲拍来定句,会以后再讲,这里简单说一些个人的感觉。短句起,逐句加字,从节奏上递进,如一幅画,缓缓铺陈开,到高潮阶段,以七字对句来烘托到高潮的顶点,借用的对偶句的方式与修辞,强调的并加强了画图的美,结尾收刹,语断而情不断,语尽而竟不尽。

点评

回答均正确,但不够精要,以简、准为佳。  发表于 2024-9-13 18: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

帖子

6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0
贡献
153
金钱
255
发表于 2024-9-9 16: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1、        什么是词?
答:‌‌词‌是一种文学体裁,最早萌芽于‌南朝,兴起于‌隋唐时期,并在宋代达到全盛。它是一种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别称包括‌近体乐府、‌长短句、‌词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
2、        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答:根据声乐填词,可让人们对音乐的内容产生不同的理解,给予人们广阔的联想空间,抒写自身对于生活理想等等不同的情感或是理解
3、        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1,情感表达不同。2韵律,格式,平仄不同。3历史上发展的时间不同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毵毵碧瓦沟……”)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1,更方便艺术创造
2,更能表达出曲子的优美与词的优雅
3,使情感更能引人共鸣,引人入胜

点评

1、3、4,回答正确,2不够完全,没有表达出其内在关系。  发表于 2024-9-13 18: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7

帖子

8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6
贡献
213
金钱
343
发表于 2024-9-9 17:3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词三期第二讲夏安组论坛作业贴

夏安17-紫菲

1、  什么是词?

答:词是一种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词。别称包括近体乐府,长短句,词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词最初被称为“曲词”或“曲子词”。

2、  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答:词与乐的关系体现在“因声度词”和“选词配乐”两个方面。前者是根据已有的曲调来创作歌词,后者是选择合适的歌词来配合音乐。这种关系导致了长短句歌词的出现,促进了歌词与音乐的结合。

3、        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毵毵碧瓦沟……”)

答:《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在形式、韵律、情感表达等方面存在差异。‌

‌形式与韵律‌:

近体七绝是一种诗歌形式,属于格律诗的一种,其特点是每句四个字,共四句,每句的平仄有严格的规定,且通常押韵。
《阳关曲》作为声诗,虽然也是每句四个字,但它是按照一定的曲调来填词,因此在韵律上可能更加灵活,以适应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杨柳枝》作为词的一种,其形式和韵律更加自由,虽然基本遵循词的韵律规则,但在字数、句式、押韵等方面有更大的灵活性。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答:首三字句点名主题引领全词,后五字句补充三字句意,三五句形成一个完整句意,接下来两个对仗七言句将前边的主旨细化描写,最后五言句作收束并抒发主题情感。

点评

回答正确  发表于 2024-9-12 22: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

帖子

32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55
贡献
72
金钱
127
发表于 2024-9-9 20:2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词三期第二讲夏安组论坛作业贴

夏安02-星辰

1、 什么是词?

答:词是曲子词,是与音乐搭配的歌词。

2、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答:词是按乐配词。

3、  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毵毵碧瓦沟……”)

答:《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在形式、韵律、情感表达等方面存在差异。‌

‌形式与韵律‌:

近体七绝是一种诗歌形式,属于格律诗的一种,其特点是每句四个字,共四句,每句的平仄有严格的规定,且通常押韵。
《阳关曲》作为声诗,虽然也是每句四个字,但它是按照一定的曲调来填词,因此在韵律上可能更加灵活,以适应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杨柳枝》作为词的一种,其形式和韵律更加自由,虽然基本遵循词的韵律规则,但在字数、句式、押韵等方面有更大的灵活性。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特点
1,格律严谨而富有韵律美,三字句点名主题,五字句进入回忆,七字句层层递进江南五字句收拢全篇
2,修辞上,倒装句“风景旧曾谙”正常语序“我旧曾谙风景”,的运用,句法简洁。
对偶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情景交融。
3,情感上,通过对江南自然景物描写,表达了人们对故乡的思恋,缅怀旧时光以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

点评

回答正确,略显简单!  发表于 2024-9-12 22: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

帖子

10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4
贡献
25
金钱
39
发表于 2024-9-9 21: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词三期第二讲夏安组论坛作业贴
夏安11-子涵

1,什么是词
答:词是一种长短句,又称曲子词和诗余。

2,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答:由乐以定词

3,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毵毵碧瓦沟……”)

答:虽然它们也是由4个7字句组成,但其平仄有的和格律诗不同。其用词也比格律诗通俗。
而绝句是一种近体诗。其平仄有固定的形式,用词较端庄。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答:《忆江南》是典型的长短句,以一个三字句,两个五字句,两个七字句(对仗)组成。整首词简洁而精巧,以有限的文字表达出深邃的情感和意境,中间对仗工整,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主题鲜明,画面感强,情感真挚,清新自然,含蓄委婉。让读者在品味意境的同时,也体会到作者蕴含其中的真挚情感。

点评

回答正确,略显简单!  发表于 2024-9-12 22: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

帖子

13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6
贡献
33
金钱
49
发表于 2024-9-9 21:5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词三期第二讲夏安组论坛作业贴
夏安12~亮剑
1.        什么是词?
答:词又称为诗余。是唐宋时期的流行歌曲。绝大部分的词一种不同于诗的长短句结构。词是歌词,它的社会功能是娱宾遣兴。
2.        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答:词是乐曲的歌词。可以选词配乐,或由乐配词。
3.  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答:《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毵毵碧瓦沟……”) 阳关曲:就是一种折腰体的七绝。第三句没有和第二句粘连。属于适合歌唱的韵调。歌曲悠长、苍凉。 杨柳枝:本就是七绝。皆赋柳枝本意。歌词适合悠扬的曲调。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答:除首句为三字句外,其余各句都是五、七言律句。中间两个七字句对仗。由于多是律句,曲调和缓。且五、七言相杂,平仄相间,韵部疏密适中,音调和谐悠扬。唯三字句使曲调起始处稍促。 首拍点题,回忆江南好风景。第二拍描述江南美景。尾拍收结,回扣题。

点评

学友好!回答正确。  发表于 2024-9-10 09: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帖子

5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8
贡献
14
金钱
22
发表于 2024-9-10 07: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词三期第二讲作业
夏安08-朵云
1、 什么是词?
答:‌‌词‌是一种文学体裁,最早萌芽于‌南朝,兴起于‌隋唐时期,并在宋代达到全盛。它是一种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别称包括‌近体乐府、‌长短句、‌词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词最初被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诗歌的一种别体。
2、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答:词是配合音乐而创作的,词的存在依赖于乐,而乐也通过词得以广泛传播。词的创作依赖于特定的音乐调式(词调),每个词调都有一个或几个名称,称为‌词牌。词牌规定了词的总体结构和韵律,因此词的创作和传播都与音乐紧密相关。‌
3、 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毵毵碧瓦沟……”)
答:《阳关曲》从形式上看,与“折腰体”中平起式七绝相近,但格律更严,讲究四声,属于词的范畴。
杨柳枝:唐人的《杨柳枝》借用了乐府《折杨柳》的曲名,但是重新创作了新曲,成了唐教坊中流传曲子。这种曲子的歌词,都是七言绝句。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答:忆江南,本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忆江南》词牌的结构独特,共二十七字,首句为三字句,第二句则是以仄起平韵的五字句形式呈现,句法特点是二下三。紧接着的第三句为仄起仄收的七字句,第一、第三字平仄并不拘泥。第四句则为平起平韵的七字句,与第二句的句法相似,但首字可平可仄。值得注意的是,第三、四句的句法结构与七言诗中的颔联相仿,词作者常借此形式运用对偶,以求文字的工整和韵律美。这是词牌《忆江南》的一个显著特点,许多词家都喜欢沿用这种结构。
因此,《忆江南》不仅是对江南美景的深情回忆,更是唐代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独特的词牌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流传至今。


点评

学友好!作业认真 回答详尽。  发表于 2024-9-10 09: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94

帖子

30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45
贡献
590
金钱
1228
发表于 2024-9-10 09: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朵云 于 2024-9-10 09:05 编辑

沧浪书院词三期第二讲夏安组论坛作业贴

夏安26-一朵云

1、什么是词?
词最早萌芽于南朝,兴起于隋唐时期,并在宋代达到全盛。词是一种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词。别称包括近体乐府,长短句,词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词最初被称为“曲词”或“曲子词”。

2、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词最初是配乐歌唱的,与燕乐密切相关。燕乐是隋唐时期的一种配乐,主要用于宴会等场合。随着西域音乐的传入和中土固有的清商乐的结合,燕乐曲调丰富,为倚声填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词与乐的关系体现在“因声度词”和“选词配乐”两个方面。前者是根据已有的曲调来创作歌词,后者是选择合适的歌词来配合音乐。这种关系导致了长短句歌词的出现,促进了歌词与音乐的结合。

3、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漫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毵毿碧瓦沟……")
阳关曲,也称为渭城曲,起源于王维诗《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因为“西出阳关无故人”句而闻名,后来被谱成曲,其中最著名的版本是《阳关三叠》,这也是阳关曲的别名。主要是与离别相关的情感表达。
杨柳枝,曲调词牌。此调源于北朝乐府横笛曲《折杨柳》。唐玄宗开元年间入教坊曲,后经白居易、刘禹锡整理、改编,依旧曲作词,翻为新声。唐五代词皆咏杨柳枝本意。
近体七绝特点在于其严格的平仄和押韵规则,以及简洁明快的表达方式。
阳关曲主要是一种音乐作品,杨柳枝是一种与音乐紧密相关的词牌,而七绝则是一种纯粹的文学形式,侧重于文学表达和意境的创作。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特点
1,格律严谨而富有韵律美。
2,修辞上,倒装句“风景旧曾谙”正常语序“我旧曾谙风景”,的运用,句法简洁。
对偶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情景交融地描绘出江南美景。
3,情感上,“能不忆江南?"虽问实答的道出了江南人离开故乡后对故乡的怀念,更有对旧时光的深深眷念。

点评

1~3题回答基本正确,第四题老师让从曲韵声律上解答。  发表于 2024-9-13 15: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

帖子

16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0
贡献
39
金钱
69
发表于 2024-9-10 15: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安07-欢馨作业

1、词,又称长短句,是配乐能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2、词与乐的关系密切。词最初是为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因此也被称为“曲子词”。同时,词也通过音乐得以广泛传播,成为当时人们娱乐、抒情、交流的重要方式。可以说,词与乐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3、《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不同:
a、形式:《阳关曲》和《杨柳枝》是配合音乐演唱的歌词,形式灵活多变,不拘泥于固定的格式;而近体七绝则是严格按照格律创作的四句诗,每句七个字,共二十八个字。
b、内容:《阳关曲》和《杨柳枝》多抒发个人情感、描绘生活场景,内容丰富多样;而近体七绝则更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凝练,往往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意蕴。
c、音乐性:《阳关曲》和《杨柳枝》作为歌词,具有鲜明的音乐性,其韵律、节奏与音乐紧密相连;而近体七绝虽然也有韵律要求,但相对于歌词来说,其音乐性较弱。

4、《忆江南》作为“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具有以下特点:句式灵活、韵律和谐、意境优美

点评

作业若能规范书写,有问有答,就更好了!  发表于 2024-9-11 21:24
问好学友,1~3题回答正确,4题待补全!  发表于 2024-9-11 21: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1

帖子

763

积分

副首版

沧浪书院词三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10
贡献
181
金钱
291
发表于 2024-9-10 19: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安010一城塘自碧
1、什么叫词?
答:词是由近体诗演化而来的。广义的讲,词是诗的一种。初名曲子、曲子词,又叫倚声,后来也被称作长短句、诗余等。
2、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答:词与乐的关系‌非常密切,词是一种配合音乐而创作的文学体裁。(1)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合隋唐燕乐而创作的歌辞。‌(2)词强调它是一种“调有定字,字有定声”的独特的格律诗体。
(3)每一首词都有各自的词牌。词牌即词调名,也就是一首词所依附的乐曲名。每一个词牌,都有它所归属的宫调。宫调是由七音、十二律构成的。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叫做七音;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叫十二律,七音是唱声的高低,十二律则是音阶的高下。如:截取隋唐的大曲、法曲、或斗用琴曲的词牌有:《伊州令》、《婆罗门引》、《水调歌头》、《风入松》、《昭君怨》等;由民歌、祀神曲、军乐等改变的,如《竹枝》、《赤枣子》、《渔歌子》、《二郎神》、《征部乐》、《破阵子》等。

3.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答:《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唐人送行之歌。)《阳关曲》,词牌名,因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西出阳关无故人”句而得名。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毵毵碧瓦沟,六宫眉黛惹香愁。晚来更带龙池雨,半拂栏干半入楼。”)。杨柳枝,曲调词牌。此调源于北朝乐府横笛曲《折杨柳》。唐玄宗开元年间入教坊曲,后经白居易、刘禹锡整理、改编,依旧曲作词,翻为新声。唐五代词皆咏杨柳枝本意。其正体为齐言体,单调二十八字,平韵,格式同于七言绝句。
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绝,属于近体诗范畴。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韵、粘对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这种诗体起源于南朝乐府歌行或北朝乐府民歌,或可追溯到西晋的民谣,定型、成熟于唐代。代表作品有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
总之,《阳关曲》《杨柳枝》属于词牌名,而近体七绝属于传统诗歌,即格律诗,这就是三者不同之处。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答:这首词泛指忆江南,兼2.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答:词与乐的关系‌非常密切,词是一种配合音乐而创作的文学形式。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合宴乐乐曲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例如,《破阵子》、《雨霖铃》、《定风波》等都是著名的词牌。
‌词与乐的具体关系‌:‌一是表现在音乐对词的影响。词的产生、发展和创作都与音乐有直接关系。配合词的音乐是‌燕乐,一种融合型的音乐,由西域胡乐与汉族民间里巷之曲相融而成,主要用于娱乐和宴会的演奏。‌二是表现在词与乐的融合‌。词的创作和演唱紧密相关,词人写出歌词,歌女配以曲调在酒楼茶馆中歌唱。词的演唱环境多为娱乐和宴会的场合,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感官愉悦功能。‌三是表现在词与乐关系的历史演变‌。‌‌隋唐时期‌,燕乐兴起,为“‌倚声填词”创造了条件。燕乐是一种新型音乐,具有世俗性、愉悦性和狭媚性,突破了传统音乐的束缚。‌‌宋代‌:宋代是词的鼎盛时期,词的创作和演唱都非常繁荣。词人如‌柳永、‌周邦彦等都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词的演唱环境多为酒楼茶馆等娱乐场所。

点评

问好学友,1~3题回答正确,4题还有提升空间。  发表于 2024-9-11 21: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

帖子

12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6
贡献
30
金钱
46
发表于 2024-9-10 23:4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词三期第二讲夏安组论坛作业贴
夏安15-清风好
1、什么是词?
答:词是诗的一种别体,是一种按谱填写、可合乐歌唱的新体诗。它源于南朝,形成于唐,极盛于宋,具有独特的音乐性和格律要求。词,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是诗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重要分支。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因此也被称为“长短句”、“诗余”等。
2、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答:词与乐的关系非常密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起源与依存:词的产生与音乐密不可分。词最初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其存在依赖于音乐。随着隋唐时期燕乐的兴起,词作为与音乐相结合的新体诗逐渐发展起来。
(2)形式与格律:词的形式和格律受到音乐的制约。不同的词牌对应不同的曲调,决定了词的句数、字数、平仄和押韵等要素。词人需按照词牌的格律要求填写歌词,以确保其能够配合音乐演唱。
(3)传播与流行:词与乐的结合使得词作得以广泛传播和流行。在古代,词作常被用于宴会、歌舞等场合的演唱,成为人们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词作的流行也促进了音乐的发展和创新。(4)情感表达:词与乐的结合有助于情感的表达。词人通过填写歌词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而音乐则通过旋律和节奏来增强情感的表现力。这种结合使得词作在表达情感方面更加生动和感人。
词与乐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依存关系。词的产生、发展、传播和流行都离不开音乐的支撑和推动,而词与乐的结合也使得词作在表达情感和艺术魅力方面更加丰富多彩。
3、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毵毵碧瓦沟……”)
王维 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唐代著名的送别曲,本名源自王维的这首诗被谱入乐曲,成为送别时的经典歌曲,即《阳关曲》(声诗)。
温庭筠  词【杨柳枝】《金缕毵毵碧瓦沟》
金缕毵毵碧瓦沟,六宫眉黛惹香愁。
晚来更带龙池雨,半拂栏干半入楼。
词牌【杨柳枝】,原为乐府曲名,后演变为词牌名,多用于咏叹杨柳或抒发离愁别绪。《阳关曲》与《杨柳枝》在形式上均为七言绝句,即每句七个字,共四句,但在音乐性、格律要求及内容风格上与近体七绝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体性质:《阳关曲》与《杨柳枝》在性质上更偏向于词或声诗,它们与音乐关系密切,可以付诸弦管,应节而歌。特别是《阳关曲》,又名《渭城曲》,属唐教坊曲名,是词的范畴。
近体七绝则是一种近体诗的形式,只适于长吟短诵,与音乐的关系不如前两者紧密。
(2)格律要求:   《阳关曲》虽然格式上为七言绝句,但格律更严,讲究四声,且前二句与后二句之间失粘,类似于折腰体中的平起式七绝,但又有其独特之处,如“柳”与“酒”字须用上声等。   《杨柳枝》作为词牌,其格律也有严格规定,但与近体七绝在句式、平仄、押韵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近体七绝则遵循近体诗的格律要求,包括平仄、对仗、押韵等,形式相对固定。
(3)内容与风格:   《阳关曲》和《杨柳枝》在内容上往往与情感表达、离别愁绪等主题相关,风格上更加婉约、抒情。如《阳关曲》多表达送别之情,《杨柳枝》则常借柳抒情。   
近体七绝的内容则更为广泛,可以涵盖山水田园、边塞征战、怀古咏史等多个方面,风格也更为多样,既有豪放派也有婉约派。   
《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在文体性质、格律要求以及内容与风格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使得它们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学景观。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忆江南》作为“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音乐性与格律的紧密结合:“以曲拍来定句”意味着词的句式和结构是根据音乐的节拍来确定的。在《忆江南》中,每句词的长度、停顿和韵律都与音乐的曲拍紧密相连,形成了和谐的音乐美感。该词牌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包括字数、句数、平仄、押韵等,这些都与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相呼应,使得词作在诵读或演唱时具有鲜明的音乐性。
(2)情感表达的深邃细腻:《忆江南》以简练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表达了词人对江南美景的深深眷恋和回忆。这种情感的表达与音乐的旋律相得益彰,使得词作在情感传递上更加深邃和细腻。词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等句,通过鲜明的色彩对比和生动的景象描绘,进一步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力度。
(3)语言与意象的精炼生动:《忆江南》的语言精炼而富有诗意,每个字、每个词都经过精心挑选,以形成生动的意象和画面。这种语言的精炼与音乐的旋律相结合,使得词作在表达上更加生动和有力。词中的“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等句,简洁明了地表达了词人对江南的美好印象和深切回忆。
(4)结构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忆江南》作为一首词,其结构和形式与音乐紧密相关。词中的句式、押韵、平仄等都与音乐的曲拍和旋律相协调,形成了和谐统一的整体。词的上片与下片在内容和形式上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对江南美景的完整回忆和赞美。
《忆江南》作为“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其特点主要体现在音乐性与格律的紧密结合、情感表达的深邃与细腻、语言与意象的精炼与生动以及结构与形式的和谐与统一等方面。这些特点使得《忆江南》在词作中独具魅力,成为经典之作。

点评

只在七绝格律描述上,值得商榷,七绝应讲究平仄,粘对,押韵等。至于对仗,却没有硬性要求。  发表于 2024-9-11 20:15
问好学友,作业认真仔细,回答问题近乎完美!点赞了!  发表于 2024-9-11 20: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4

帖子

6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9
贡献
143
金钱
284
发表于 2024-9-11 16: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兰若 于 2024-10-17 15:44 编辑

沧浪书院词三期第二讲夏安组论坛作业贴

夏安09-兰若

1、什么是词?

答:词最初是唐宋时期的流行歌曲,现在是与诗赋并列的一种文体。(词起源于“燕乐”,词主要是为这些燕乐配的词。又称“曲子词”,是唐宋时期的流行歌曲,是为了娱宾遣兴。)

2、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答:词与乐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是一体的。现在的词已经脱离了音乐,变成单纯的文词了。

3、 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毵毵碧瓦沟……”)

答:一:三者形式上都是四句28字。二:声诗《阳关曲》,是近体七绝。都是配乐演唱。首句必须押韵。是诗向词过渡,有声情,依托诗表达情感。这种情感是诗的那种情感。
《杨柳枝》本唐人七言绝句。都是配乐演唱,首句必须押韵。是诗向词过渡,有声情,依托诗表达情感。这种情感是诗的那种情感。


近体诗的七绝,首句可以不押韵。不是所有七绝都能配乐演唱。声情就是词牌的声情。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答:首先,格律严谨,倚声填词,有韵律美。是以曲拍定句的范例。
是以音乐曲拍的长短决定句子的长短。长短不一,错落有致。奇偶相生,有对仗。
江南好是总领句,能不忆江南,是一个反问句,增强语气,加强对江南美景的肯定。
声情是一种轻松明快,愉悦的声情。三言,五言,七言句都有。是最早依谱填词的典范。最能体现出长短句这个样式的。
有重字,重字是可以出现的。
第二,修辞上,首句直陈胸臆,后边说明原因。用了倒装。中间两句七言,用了对偶和比喻,起到了强调的作用。
第三,能不忆江南?情不自禁,脱口而出,情感上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深深眷恋和怀念。





点评

问好学友,作业完成及时,但偏简略。  发表于 2024-9-14 06: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4

帖子

2841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词二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61
贡献
675
金钱
1130
发表于 2024-9-11 16: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词三期第二讲春祺组作业

夏安06-静品书香

1.什么是词?
答:词是中国一种诗体,起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本可入乐歌唱,后乐谱失传,只按词牌格律创作。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从长度分小令(59字以下)、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声调上都有规定。

2.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答:词与乐的关系‌非常密切,词是一种配合音乐而创作的文学形式。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合宴乐乐曲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例如,《破阵子》、《雨霖铃》、《定风波》等都是著名的词牌。
‌词与乐的具体关系‌:‌一是表现在音乐对词的影响。词的产生、发展和创作都与音乐有直接关系。配合词的音乐是‌燕乐,一种融合型的音乐,由西域胡乐与汉族民间里巷之曲相融而成,主要用于娱乐和宴会的演奏。‌二是表现在词与乐的融合‌。词的创作和演唱紧密相关,词人写出歌词,歌女配以曲调在酒楼茶馆中歌唱。词的演唱环境多为娱乐和宴会的场合,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感官愉悦功能。‌三是表现在词与乐关系的历史演变‌。‌‌隋唐时期‌,燕乐兴起,为“‌倚声填词”创造了条件。燕乐是一种新型音乐,具有世俗性、愉悦性和狭媚性,突破了传统音乐的束缚。‌‌宋代‌:宋代是词的鼎盛时期,词的创作和演唱都非常繁荣。词人如‌柳永、‌周邦彦等都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词的演唱环境多为酒楼茶馆等娱乐场所。

3.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答:《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唐人送行之歌。)《阳关曲》,词牌名,因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西出阳关无故人”句而得名。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毵毵碧瓦沟,六宫眉黛惹香愁。晚来更带龙池雨,半拂栏干半入楼。”)。杨柳枝,曲调词牌。此调源于北朝乐府横笛曲《折杨柳》。唐玄宗开元年间入教坊曲,后经白居易、刘禹锡整理、改编,依旧曲作词,翻为新声。唐五代词皆咏杨柳枝本意。其正体为齐言体,单调二十八字,平韵,格式同于七言绝句。
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绝,属于近体诗范畴。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韵、粘对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这种诗体起源于南朝乐府歌行或北朝乐府民歌,或可追溯到西晋的民谣,定型、成熟于唐代。代表作品有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
总之,《阳关曲》《杨柳枝》属于词牌名,而近体七绝属于传统诗歌,即格律诗,这就是三者不同之处。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答:这首词泛忆江南,兼包苏、杭,描写江南春色。词人选择江花和春水,衬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运用比喻和映衬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
明显特征有三:一是长短句交错,有1个三字句、2个五字句和2个七字句,句式富于变化,不像格律诗。二是押平声韵(谙、蓝、南),比格律诗宽松一些。三是三四句对仗,出现重字:江,也比格律诗对仗宽松一些。

点评

问好学友,作业认真细致回答正确。  发表于 2024-9-14 06: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

帖子

11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6
贡献
27
金钱
43
发表于 2024-9-11 18: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浪书院词三期第二讲夏安组作业:
夏安22-云小居

1、        什么是词?
答:词是一种文学体裁,是近体诗的继承和发展,所以又被称为“诗余”。词最早是配合音乐歌唱的乐府诗,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词子、曲词、乐章等。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阕。”

2、        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答:词与乐的关系‌非常密切,词是一种配合音乐而创作的文学形式。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合宴乐乐曲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3、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阳关曲》为近体七言绝句,首句可押韵可不压韵。《杨柳枝》相比七绝,格律要求相对严格,可以视为由诗到词的过渡。


4、小令《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1,声韵和谐,节奏明快。
2,意境优美,对仗工整。

点评

问好学友,作业回答偏简略,尤其第4题,特点不突出,这个总结似乎什么诗都可套上。  发表于 2024-9-14 06: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

帖子

6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0
贡献
144
金钱
236
发表于 2024-9-11 18:4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安23-明明如月
1:“词”者,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又名诗余、长短句、乐府、近体乐府、乐章、歌曲、琴趣等。其实就是按照某种乐调曲拍而唱的歌词。

2、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一开始词与音乐相互依存,后来词游离于音乐。
词最初是配乐歌唱的,与燕乐密切相关。燕乐是隋唐时期的一种配乐,主要用于宴会等场合。随着西域音乐的传入和中土固有的清商乐的结合,燕乐曲调丰富,为倚声填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词与乐的关系体现在“因声度词”和“选词配乐”两个方面。前者是根据已有的曲调来创作歌词,后者是选择合适的歌词来配合音乐。这种关系导致了长短句歌词的出现,促进了歌词与音乐的结合。

3、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漫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毵毿碧瓦沟……")
阳关曲,也称为渭城曲,起源于王维诗《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因为“西出阳关无故人”句而闻名,后来被谱成曲,其中最著名的版本是《阳关三叠》,这也是阳关曲的别名。主要是与离别相关的情感表达。
杨柳枝,曲调词牌。此调源于北朝乐府横笛曲《折杨柳》。唐玄宗开元年间入教坊曲,后经白居易、刘禹锡整理、改编,依旧曲作词,翻为新声。唐五代词皆咏杨柳枝本意。
近体七绝特点在于其严格的平仄和押韵规则,以及简洁明快的表达方式。
阳关曲主要是一种音乐作品,杨柳枝是一种与音乐紧密相关的词牌,而七绝则是一种纯粹的文学形式,侧重于文学表达和意境的创作。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特点:总分总的写法
以江为中心总写江南一个好字概括,然后分述江南的风光,日岀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最后总写对美丽的江南的爱恋之情。

点评

问好学友:第四题应从曲拍声律上答。  发表于 2024-9-12 18: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9

帖子

27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2
贡献
58
金钱
111
发表于 2024-9-12 02:04: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安05-踏风堂 1. 什么是词? 词,又称诗余。是诗的别体。历史上是从隋唐时兴起的。但到了宋代,有了长足的发展并进入了鼎盛时期。追根溯源,词还有其别称如:曲子词,长短句的叫法。  2. 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因声以度词,审调以节唱,句度短长之数,声韵平上之美,莫不因之准度,由乐以定词,而非选词以定乐。一句话,词是按乐配词。  3. 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毵毵碧瓦沟……”) 不同点: 1. 诗言志,词言情。 2. 以上两词《阳关曲》,《杨柳枝》虽然字数与近体七言绝句相同,但七绝是四句两平韵。而词《阳关曲》,《杨柳枝》是四句三平韵,抒情的成分多一些。从声律和情感上来分析,词《阳关曲》和《杨柳枝》可以把情感描写的更细腻,从而在倾诉时有了调度情感更大的灵活性。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由于白居易在杭州住过两年,担任杭州刺史,后来又在苏州也住过一年半,同职。再者,在他年轻时,也曾经漫游过江南,所以对此他对江南有相当的了解。正是因为他的这个生活经历,加上他对江南用心的观察体会,所以他才能如此栩栩如生的把江南好的美景刻画出来。 在《忆江南》这阕词中,作者用了几个诗人常用的手法。 1. 倒装 比如:“风景旧曾谙”。正常的句法是旧曾谙风景。 2. 对仗 比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3. 省略 比如:最后的一句“能不忆江南?”省略了主语“我”。 4. 夸张 比如:“红似火”。 5. 对比 比如:“绿如蓝”。与“红似火”相对而言,因此产生了强烈的视觉效果。 6. 反问 比如:“能不胜江南?”言明意骇的告诉读者,由此,你能不喜欢江南吗? 7. 反复 比如:“江南好,能不忆江南?”两次提及江南。此外,还有“江水”,“江花”。作者反复的强调,为的就是希望读者能和他一样,对江南美不胜收的风景产生强烈的共鸣。

点评

手机交作业的时候,必须要点一下“电脑版”,不然排版就乱成一片,不好看!  发表于 2024-9-13 09:39
作业截止时间为每周三晚七点,超时不点评,下次注意交作业时间哦~  发表于 2024-9-13 09: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1

帖子

763

积分

副首版

沧浪书院词三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10
贡献
181
金钱
291
发表于 2024-9-12 09: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易阳词通识课第一讲作业:
夏安25—塞外雪影
1.什么是词?
      词最初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即用歌配合唱出的诗。那么词与乐有什么关系呢?
词与音乐的关系非常密切,词最初是为了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1,因此词与音乐的关系比诗歌更为紧密。词的产生和发展都与音乐有直接的关系,它是音乐文学的一种形式。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和平仄上都有规定,这些规定与音乐的旋律、节奏密切相关。词的分片结构与乐曲的乐段结构相对应,词字的四声、平仄与乐曲的音高、音势也相吻合,词句的韵脚也要和乐曲的起调、起韵、调式主音相一致。
3.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阳关曲》是声诗,也称为渭城曲,是从《阳关曲》推衍而来的诗体,虽然没有文献依据,但其格律更严格,讲究四声,属于词的范畴。这种诗体在形式上与“折腰体”中的平起式七绝相似,但格律更为严谨。杨柳枝是词,曲调词牌。此调源于北朝乐府横笛曲《折杨柳》。其正体为齐言体,单调二十八字,平韵,格式同于七言绝句。但始终与曲调有联系。虽然都是四句28个字,但绝句已经完全脱胎声诗和词在曲调上的联系了,更注重的是格律与声韵的严格要求。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古有折柳送别风俗,故咏杨柳之诗歌甚多,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常用主题,中唐之后,此词均作七绝。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忆江南的特点是什么
‌‌《忆江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清新明快、短小精悍的形式,以及对江南美景的热爱和思念之情。以“江南好”起句,通过描绘日出时江边的花朵比火还红,江水碧绿如蓝的景象,生动地展现了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
语言朴实无华,结构紧凑奇巧,充分体现了“清新流畅、含思婉转”的艺术特色。白居易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江南的热爱和思念之情,没有怀旧、悲伤,而是以一种积极、明快的态度来回忆和表达对故国的热爱和第二故乡的思念。‌

点评

作业截止时间为每周三晚七点,超时不点评,下次注意交作业时间哦~  发表于 2024-9-13 09: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

主题

823

帖子

5709

积分

副首版

沧浪书院词三期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14
贡献
1221
金钱
2237

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24-9-14 06:4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安组作业评阅全部完成!各位老师辛苦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4 10: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