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文学院副首版
精华602
注册时间2014-4-15
威望7652
金钱19257
贡献6753
副首版
菜根谭文学院副首版
- 威望
- 7652 点
- 贡献
- 6753 次
- 金钱
- 19257 枚
|
本帖最后由 李寒秋 于 2024-11-1 10:59 编辑
人力可及刘禹锡之杨柳枝篇
刘禹锡的民歌乐府七绝的代表作除了《竹枝词十一首》外,又属《杨柳枝十二首》影响最大,这一组杨柳枝也可以说是历代以杨柳枝为题的七绝诗作中水准最高的。杨柳枝是乐府隋曲旧题,唐人白居易首创为七言绝句,遂成体制,分平起与仄起两种格式与文人七绝一致。其后唐人刘禹锡、司空图、薛能、齐己、孙鲂和李商隐等人都有同题目同体裁诗作,唐代以后历代仍有人不断写作,其盛况与竹枝词被后人反复摹写如出一辙。
杨柳枝顾名思义,就是以杨柳为中心意象写就的乐府七言绝句,其内容基本上离不开春光美好、流年易逝、离愁别绪、睹物思旧和前代凭吊等等。前篇论及的竹枝词属于民歌类,虽经过文人雅化力避俚俗,但内容重在表现地方风物人情,还是富有强烈的生活气息,民歌本色仍在。与之相比,杨柳枝属于乐府诗中风调和情趣更接近于文人诗的那一类,创作手法离不开托物起兴和拟情代言两种。历代诗人创作的杨柳枝诗作水准分离度不大,没有写得特别差的,写得好的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因为大家都是用类似风调和手法写出来的,题材内容更是相当有限,其弊也正在于此。相似的意象、类似的手法和同样的典故,被历代作者反复用来用去。最后就成了自己抄袭自己,大家互相抄袭,都去抄袭古人,的确是不折不扣的天下诗文一大抄。
古人常云,旧题要出新意方好,否则就是陈陈相因面目雷同了,但要出新意谈何容易,至于为新而新而故作新巧更是邪门外道。世人又云,有感情则有新意,因为感情这个东西是常有而常新的东西。大道理虽如此,但如果诗作本身的文字表达技巧上不去,即便有感情还是会人云亦云陈词滥调,把真的感情写得套话空话大话连篇了,让人一眼就觉得虚情假意。这就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了,这就是辩证法在文艺领域的真实与生动表现。古人尚且如此,何况今人写古典题材?再说拟情代言,本来就不是投入作者本人的真实情感而是要去模拟他人的真实情感。这就需要作者对真实的人性有完整和正确的认识和体验,能产生移情和共情效应,或者把自己相像成另一个人,从而拟情代言移情入戏,或者在基于真实人性的基础上去表达人人皆有和应有的普遍感触。总而言之就是移情、拟情和共情诗作要围绕着真实的人性来进行表达,至于最后诗作艺术等级的高低,就是作者文字加工能力的体现。
刘禹锡这一组杨柳枝十二首,同样有着立意、手法、词汇、意象和典故时见重复之病。笔者在创作杨柳枝时,首先就下了决心,要力避这些重复之病。古人的长处,能具备的尽量要具备,古人的短处,能避免的尽量要避免。笔者创作的十二首杨柳枝可以分为民歌版和宫词版两个部分,也可以合并欣赏。十二首中每一首都各有特色,没有一首用了相同的构思和手法。民歌版六首中,除了叠词和有意的重复外,只有春和秋两个关键意象词重复了,宫词版六首则除了叠词一个重字都没有,十二首合并检查也是如此。
笔者杨柳枝十二首中的民歌版六首,不拘平仄,风调是雅化的民歌,但是总体上又显得真实而自然。这六首民歌版杨柳枝尽得古人之意,却没有依附任何一位古人的名作,自己对此也最为满意。同样是自己创作的竹枝词十一首虽然也妙绝,却是在尽最大力量向刘禹锡的经典名作致敬,从格式、构思到风调处处都在学习借鉴,以至于整体说来都笼罩在刘禹锡竹枝词的阴影下。杨柳枝宫词版六首更是独出心裁,把宫怨诗和杨柳枝结合得天衣无缝到了前无古人的程度。本来宫怨诗是最典型的拟情代言文人诗,杨柳枝则是以托物起兴为主的典型乐府诗,两者风调和手法差异较大。笔者的创新之处就是以杨柳为中心意象,以写宫怨诗的方式来同时进行托物起兴和拟情代言。六首诗中,处处可见柳,但重点并不在柳而在人;句句都写人,但并没直抒胸臆抽象叙事而是通过柳的相关意象而自然带出。杨柳枝宫词版六首完全遵守正规七绝的平仄模板,诗作中大量使用典故,文字上是经典的文人诗风格,格调上呈现出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风格,完全当得起温柔敦厚典雅委婉这八个字。
最后笔者要说一说古诗创作中古典题材和经典风调的重要话题。常说的媲美古人致敬古人神交古人,如何才能做到,当然就是像古人一样思考和写作。落到实处就是写古人写过的题材,按照古人的风调去写诗,让古人能够读懂自己的诗作,这样才叫拟古。今人写古典题材诗作,按照古人风调下笔,真正的好处就在于读者会默认这样的拟古诗作已经承受住了上千年的时间考验和淘汰,与千年前的古人平等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有进行公正比赛的资格。如果今人写古人没有写过的近现代题材诗作,风调和趣味又是自我作古,那就要耐心等待上千年时间的考验和淘汰。不排除这类诗作也会有好诗,但媲美古人四个字当然就无从谈起了,只能由千年后的读者来公正评判。
当今诗人往往一不能拟古,二不能拟情,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作者在智力上和心态上有短板,只能本色出演直接表达自我,是高度的自恋型自我中心主义,不能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更大的可能则是读书不多、体验不深加上思考不够,以至于不能把各种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碎片在自己的头脑中进行有效组合以模拟真实的人性、真实的利害关系和真实的权力结构,无法将自己的创意进行有效加工从而在虚拟的艺术真实中获得典型形象从而感染读者。最后写出来的诗作要么就是喊口号贴标签一样直抒胸臆,要么就是抽象叙事理论总结套话一堆,必然就不能以景寓目以情动人以典会心了。至于绝不依傍古人,我手写我心,自有情绪密码的妖言惑众,以及江山代有疯人出,各发神精年复年的群魔乱舞,笔者从来就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在此也没有兴趣批驳了。
刘禹锡的杨柳枝十二首
其一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其二
南陌东城春早时,相逢何处不依依。桃红李白皆誇好,须得垂杨相发辉。
其三
凤阙轻遮翡翠帷,龙墀遥望曲尘丝。御沟春水相晖映,狂杀长安年少儿。
其四
金谷园中莺乱飞,铜驼陌上好风吹。城中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
其五
花萼楼前初种时,美人楼上斗腰肢。如今抛掷长街里,露叶如啼欲恨谁。
其六
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株杨柳不胜春。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其七
御陌青门拂地垂,千条金缕万条丝。如今绾作同心结,将赠行人知不知。
其八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其九
轻盈袅娜占年华,舞榭妆楼处处遮。春尽絮飞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
其十
扬子江头烟景迷,隋家宫树拂金堤。嵯峨犹是当时色,半蘸波中水鸟栖。
十一
迎得春光先到来,浅黄轻绿映楼台。只缘袅娜多情思,更被春风长倩猜。
十二
巫峡巫山杨柳多,朝云暮雨远相和。因想阳台无限事,为君回唱竹枝歌。
本人的杨柳枝十二首
民歌版六首
十里送客宴长亭,渡口频顾依依行。柔柯不恨攀折苦,只恨生性太多情。
堤上道边望无穷,萍踪处处每相逢。休要孜孜虑归宿,此刻兴发醉春风。
白絮飘扬卷均匀,绿浪翻滚戏凡尘。恣纵焉能到秋暮?韶华易逝趁三春。
春景若去岂可留?春装儿女散闲愁。扶肩并立清荫下,双双遥指木兰舟。
杨花落尽何方寻?子规啼叫正春深。惯见人间分手事,且自婆娑莫伤心。
良辰美梦寄寒烟,荣秀凋零有谁怜?冰雪将至秋雁度,芳绪收拾待来年。
宫词版六首
缕缕垂丝挽翠旗,皇皇鸾驾载琼姬。郎星入值披金紫,旦夕幽幽叹别离。
月池对对卧鸳鸯,肆意香绵舞画堂。红叶曾闻浮御水,黄梧空盼羡王昌。
旧时宫样点乌膏,荒苑孤身弄碧绦。偶遇司衣忙借问,殿前几日赐新袍?
徒候羊车插竹枝,天家好恶久凝思。吾君永葆苍松貌,一任霜欺弱柳姿。
青条墙外又偷窥,场内骅骝互逐追。但恃妖妍期嬖幸,却因俊健弃娥眉。
残绒和露湿帘栊,慵理晨妆倦妇功。圣主惜才兼尚德,从今勿再饰娇容。
刘禹锡的杨柳枝十二首重字检测
李寒秋的杨柳枝十二首重字检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