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38|回复: 7

[转载] 叶嘉莹:《古诗十九首》为什么好?

[复制链接]

71

主题

2431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百家论坛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52
贡献
2846
金钱
3985
发表于 2024-11-27 18: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学鸣声韵 于 2024-12-29 15:43 编辑

        叶嘉莹:《古诗十九首》为什么好?


     《古诗十九首》的文字是非常简单朴实的,然而它的含意却十分幽微,容易引人产生联想。清代学者方东树在他的《昭昧詹言》中说:
      十九首须识其“天衣无缝”处。
      什么叫“天衣无缝”?就是说,这些诗写得自然浑成,看不到一点儿人工剪裁的痕迹。
     《古诗十九首》是用生命写成的
      我们读不同的诗要懂得用不同的方法去欣赏。有的诗是以一字一句见长的,它的好处在于其中有某一个字或某一句写得特别好。因此,有些人就专门在字句上下功夫。在中国文学的历史上流传了很多这样的故事,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就是其中的一个。
      另外还有一个有名的故事,说是唐代诗人贾岛在马背上得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他想把“推”字改成“敲”字,自己又拿不定主意,坐在马背上想得入神,一下子就冲进京兆尹韩愈出行的队伍,被众人拿下送到韩愈面前。韩愈也是有名的诗人,不但没怪罪他,反而帮他斟酌了半天,最后决定还是用“敲”字更好。
      为什么“敲”字更好?因为诗人所要表现的是深夜的寂静,推门没有声音,当然也很寂静,可是在万籁无声之中忽然响起一个敲门的声音,有时候反而更能衬托出周围的寂静。因此,后来很多学写诗的人就专门在“诗眼”和“句眼”上下功夫,费尽了“推敲”。
       我当然不是说修辞不重要,可是要知道,更好的诗其实是浑然天成的,根本就看不出其中哪一个字是“眼”。比如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每一个字都有他感发的力量。杜甫《羌村》中有一句“群鸡正乱叫”,如果单看这一句,这算什么诗?然而这是一首感情深厚的好诗。
      《羌村》(节选)
             杜甫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杜甫把他的妻子、家人安置在羌村,自己去投奔唐肃宗。后来他被叛军俘虏到长安,从长安逃出来又几乎死在道路上。
      试想,当他见到“群鸡正乱叫”那种战前常见的平安景象时,心中会产生多么美好和安定的感觉!如果你不读他整个的一首诗,如果你不知道那些背景,你怎能知道“群鸡正乱叫”的好处?
       不但杜甫如此,陶渊明也是如此。凡是最好的诗人,都不是用文字写诗,而是用自己整个的生命去写诗的。
       中国历史上那些伟大诗篇的好处都不仅在于诗歌的艺术,更在于作者光明俊伟的人格对读者的感动。古人讲为学、为师,是要把整个一生都投入进去结合在一起的,而现在讲诗的人讲得很好,理论很多,分析得很细腻,为什么没有培养出伟大的诗人?就因为没有这个结合。诗人如此,诗也是如此。真正的好诗是浑然一体的诗。对这样的诗,你要掌握它真正的精神、感情和生命之所在,而不要摘取一字一句去分析它的好处。
      《古诗十九首》引人产生自由联想
       除了浑成之外,《古诗十九首》另一个特点是引人产生自由联想。我实在要说,《古诗十九首》在这一点上与《红楼梦》颇有相似之处。
       第一,它们对读者的感动都是事实而且是多方面的;第二,《红楼梦》后四十回究竟是谁所作?同样一直成为一个疑问,因而使人们难以确定它的主题。它果然是写宝玉和黛玉的恋爱故事吗?还是如王国维所说的,要写人生痛苦悲哀的一种哲理?抑或如大陆批评家们所说的,是要写封建社会官僚贵族阶级的腐败堕落?它到底要说些什么?要写怎样一个主题?每个人都可以有很多联想,每个人都可以看出不同的道理来。
      如果我们讲杜甫的诗,我们可以用唐朝那一段历史和杜甫的生平来做印证,多半就能知道他写的是什么事情。但这个办法对《古诗十九首》不行,我们只能感觉出他有深微的意思,但究竟寓托的是什么?我们无法通过考证来确定,原因就在于我们不知道确切的作者。然而,这是一件坏事吗?我说也不一定。
      中国古人批评诗的时候有个习惯,总是要想方设法确定诗的作者和诗的本意。对有些诗来说这种办法是必要的,如杜甫诗就是如此,他有不少诗反映了唐代某些历史事件,写诗的时候确有所指。对这一类诗当然应该尽可能确定作者的原意。但十九首之所以妙就妙在不知作者——连作者是谁都不知道,你怎样去确定作者的原意?因此,对这十九首诗,每一个读者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联想。
      正由于《古诗十九首》有这样的特色,所以它特别适合于现代西方“接受美学”的理论。
西方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和六十年代初期曾流行一种叫作“新批评”的理论。这种理论主张文学批评应该以作品为主。他们认为,作品里的形象、声音、韵律,都关系到作品的好坏,惟独作者却是不重要的。
      而后来流行的“接受美学”的理论,则是一种更新的文学理论,它进一步把重点转移到读者身上来了。接受美学认为,一篇作品是不能够由作者单独完成的,在读者读到它之前,它只是一个艺术的成品,没有生命,没有意义,也没有价值;只有读者才能使它得到完成,只有读者通过阅读给它注入生命的力量,它才成为一个美学欣赏的对象,才有了意义和价值。
      然而,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经历和阅读背景,因此对同一首诗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古诗十九首》为什么好?就是因为它能够使千百年来各种不同的读者读过之后都有所感动,有所发现,有所共鸣。

     《古诗十九首》感人至深的秘密
     《古诗十九首》为什么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这就涉及它所写感情的主题了。《古诗十九首》所写的感情基本上有三类:
离别的感情、失意的感情、忧虑人生无常的感情。
      我以为,这三类感情都是人生最基本的感情,或者也可以叫作人类感情的“基型”或“共相”。因为,古往今来每一个人在一生中都会有生离或死别的经历;每一个人都会因物质或精神上的不满足而感到失意;每一个人都对人生的无常怀有恐惧和忧虑之心。而《古诗十九首》就正是围绕着这三种基本的感情转圈子,有的时候单写一种,有的时候把两种结合起来写,而且它写这些感情都不是直接说出来的,而是含意幽微,委婉多姿。
       例如,《今日良宴会》里有这样两句: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你为什么不鞭策你的快马,抢先去占领那个重要的路口?其实,所谓“要路津”所代表的乃是一个重要的官职,说得通俗些,这是对争名夺利的一种委婉的说法。
      《今日良宴会》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穷贱,轗轲长苦辛。
      还有一首《青青河畔草》,它写了一个孤独而又不甘寂寞的女子,最末两句是: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曾说这几句“可谓淫鄙之尤”,然而它们之所以不被人们视为“淫词”或“鄙词”,那就是由于其感情的真挚了。
     《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其实,我说这两首诗真正的好处不仅仅在于感情的真挚,它们真正的好处在于提出了人生中一个严肃的问题:当你处于某种人生的困惑中时,你该怎么办?
       每个人都难免会有软弱的时候或绝望的时候,每个人在这种时候内心都会产生很多困惑和挣扎。而《古诗十九首》就提出来很多这样的问题,这是它很了不起的地方。而且,这些问题都不是直接写出来的,而是用很委婉的姿态、很幽微的笔法来引起你的感动和联想。
     晚清有一位诗学批评家叫陈祚明,在他的《采菽堂古诗选》里有一段话对《古诗十九首》评论得非常好。现在我把这段话抄下来:
      “十九首”所以为千古至文者,以能言人同有之情也。人情莫不思得志,而得志者有几?虽处富贵,慊慊犹有不足,况贫贱乎?志不可得而年命如流,谁不感慨?人情于所爱,莫不欲终身相守,然谁不有别离?......
      “十九首”善言情,惟是不使情为径直之物,而必取其宛曲者以写之,故言不尽而情则无不尽。后人不知,但谓“十九首”以自然为贵,乃其经营惨淡,则莫能寻之矣。
     《古诗十九首》说出了我们人类感情的一些“基型”和“共相”。比如,每个人都希望满足自己的一切理想和愿望,但真正能够满足的又有几个人?就算他在物质生活上满足了,在精神生活上也都能满足吗?有的人已经得到高官厚禄,但仍然有不满足的地方,何况那些贫贱之人呢?如果你拥有充足的时间去追求,也许最终会有满足的那一天,然而人的生命又有多么短暂,时间并不等待任何人,你的一生很快就会过去!
      又比如,谁不愿意和自己所爱的人永远相守在一起?但天下又有谁没经历过生离或死别?当你们相聚的时候,并不能体会到离别的悲哀,因而也就不懂得这聚会的难得和可贵,可是当你失去的时候,你懂得了它的珍贵,却又不得不承受失去它的悲哀!
     《古诗十九首》的表达,是现代人所缺乏的。人都是有感情的。所以自然界的四时变化、人世间的生死离别,所有这些物象和事象就会摇荡人的心灵和性情,从而产生诗的感发。
      可是,既然每个人都能产生诗的感发,为什么还有诗人和一般人的区别呢?那是因为,一般人只是“能感之”,只有诗人不但“能感之”而且“能写之”。也就是说,写诗不仅需要有感受的能力,还需要有表达的能力。
      我在UBC(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教书已经快二十年了,我常常为我的一些学生而感慨:他们有很敏锐的感受能力和很深厚的感情,但却因写作的能力差而不能够把自己感受到的东西写出来。特别是我们中国血统的同学,他们在台湾或香港念了小学,中文的基础还没有打好就来到了加拿大,但他们英文的表达能力也不是很好,因为他们毕竟是从小念的中文。我以前教过一个学生,美学和文学上都有很高的天分,他告诉我,他有许多很好的想法。我说,你为什么不把它们写出来呢?他说:“老师,我写不出来。我的中文不成,英文也不成!”
      这真是人生最可惋惜的一件事: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应该有表达自己的能力,可是有的人却把它失落了!陆机在《文赋》的序里说,
      “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所谓“意不称物”就是说,你内心的感情与要写的对象并不相合。还有一个可忧虑的问题是“文不逮意”——你用来表达的言辞赶不上你的意思和感情,你无法把你内心产生的那种美好的情意完全表达出来。这当然是很遗憾的一件事情。
      但什么是“完全表达出来”?你说你现在内心之中有十二万分的悲哀或一百二十万分的悲哀,这就叫完全表达出来了吗?不行。因为你虽然把话说到极点,可是人家看了并不感动。就以爱情而言吧,每一个人爱情的品质和用情的态度都是不同的。最近我看到报纸上说,有一个男子追求一个女子,后来那女子不跟他好了,他一怒之下杀了这个女子和她的全家。这或许就是现代人的感情。而中国古人用情的态度是不同的,古人所追求的标准乃是“温柔敦厚”。《古诗十九首》的感情就是如此,它是温厚缠绵而且含蓄不尽的。
我们常说,某人的感情是“百转柔肠”,这种人他不能够把感情一下子切断。因为有的时候,他的理性明明知道这件事不会成功,应该放弃了,他的感情却没有办法放弃。一个人被他所爱的人抛弃了,如果干脆从此断绝关系,那么就不会再有相思怀念了,但他偏偏不肯,心里总是在猜想:对方一定不会如此绝情吧?我们最终还是要相见的吧?因此才会产生相思怀念,才不由自主地要用诗歌把这些感情表现出来。
     《古诗十九首》用情的态度是如此温厚缠绵,所以它表现的姿态也十分委婉曲折。它的语言表面上含蓄不尽,实际上却把人的内心之中这些复杂的感情全都表达出来了。
       五言诗之冠冕,语短情长,一字千金,我引过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的“古诗佳丽,或称枚叔”一段,其实那一段接下来还有几句: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结体”和“散文”是两个对称的动宾结构。“结体”,是说它构成的体式;“散文”是说它分布的文辞。
      刘勰的意思是说:如果我们看一看《古诗十九首》体裁的结构和对文辞的使用,我们就会发现,它的特色是“直而不野”。也就是说,它写得很朴实,但不浅薄。
      我们大家都读过李白和杜甫的诗,在读过李杜的诗之后再返回来看《古诗十九首》,你就会发现:当你第一眼看上去的时候,《古诗十九首》并不像李白的诗那样给你一个很鲜明的印象和感动;也不像杜甫的诗那样使你感到他真是在用力量。你会觉得,《古诗十九首》所说的都是极为普通、寻常的话,可是如果反复吟诵,就越来越觉得它有深厚的味道。而且,你年轻时读它们有一种感受;等你年岁大了再读它们,又会有不同的感受。
       所谓“婉转附物”的“物”,指的是物象。作者把他内心那些千回百转的感情借外在的物象表达出来,就是婉转附物。在我们中国诗歌的传统里,这属于“比”和“兴”的方法。《古诗十九首》善用比兴,这个特点等我们看具体作品时将作更详细的介绍。
什么叫“怊怅切情”呢?“怊怅”与我们现在所说“惆怅”的意思差不多,那是一种若有所失、若有所求、却又难以明白地表达出来的一种感情,也是诗人们常常具有的一种感情。
       因为,凡是真正的诗人都有一颗非常敏感的心灵,常常有一种对于高远和完美的追求,这种追求不是后天学习所得,而是他天生下来就有的。一首好诗,往往能很好地表现出诗人的这种感情。
      “切”是切合,就是说能够表现得深刻而真切,我们都说杜甫的诗好,为什么好?就是因为他能够把他的感情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假如你把你内心的感情表达得不够,那当然是失败的,可是你把你的感情夸大了,超出了实际情况,那也不是好诗。把内心的情意直接而且深刻地表达出来,这在中国诗歌传统中属于“赋”的方法。
       所以,《古诗十九首》可以说是很成功地结合了中国最传统的赋、比、兴的写作方法,因而形成了我国早期五言诗最好的代表作。与此看法类似的还有明代学者胡应麟。他在《诗薮》中曾评论这些诗,说它
兴象玲珑,意致深婉,真可以泣鬼神,动天地。
“兴象”两个字很简单,但却代表了心与物之间的很复杂的关系,既包括由心及物的“比”,也包括由物及心的“兴”。“玲珑”在这里有贯通、穿透的意思,就是说,它的感发与它的意象之间都是能够贯穿、可以打通的。“意致深婉”的意思是说,那种感情的姿态,在诗中表现得不但很深厚,而且很婉转。
       因此胡应麟说,像《古诗十九首》这样的诗,不但人会被它感动,连天地和鬼神也会被它所感动。
       另外,前文我还引过钟嵘《诗品》中的一段话,其中也给了这些诗很高的评价,说它们“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温”,温柔敦厚的感情;“丽”,是说它们写得也很美;“悲”,是指诗中所写的那些不得意的悲慨;“远”,是说它给读者的回味是无穷无尽的。因此,每个人看了这些诗内心都会发生震动,认为它们真是“一字千金”的好诗。
       最后,我还要强调一个问题:在一般选本中,对《古诗十九首》往往只选其中的几首,但如果你要想真正了解《古诗十九首》,真正得到诗中那种温厚缠绵的感受,只读几首是不够的,必须把它们全部读下来。因为这十九首诗在风格和内容上虽然有一致性,实际上又各有各的特点。






71

主题

2431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百家论坛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52
贡献
2846
金钱
3985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7 18: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胡应麟说:像《古诗十九首》这样的诗,不但人会被它感动,连天地和鬼神也会被它所感动。
《古诗十九首》的特色是“直而不野”。也就是说,它写得很朴实,但不浅薄。它可以说是很成功地结合了中国最传统的赋、比、兴的写作方法,因而形成了我国早期五言诗最好的代表作。《古诗十九首》的表达,是现代人所缺乏的……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应该有表达自己的能力,可是有的人却把它失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2431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百家论坛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52
贡献
2846
金钱
3985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7 23: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叫“天衣无缝”?就是说,这些诗写得自然浑成,看不到一点儿人工剪裁的痕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2431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百家论坛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52
贡献
2846
金钱
3985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读不同的诗要懂得用不同的方法去欣赏。有的诗是以一字一句见长的,它的好处在于其中有某一个字或某一句写得特别好。因此,有些人就专门在字句上下功夫。在中国文学的历史上流传了很多这样的故事,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就是其中的一个。
      另外还有一个有名的故事,说是唐代诗人贾岛在马背上得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他想把“推”字改成“敲”字,自己又拿不定主意,坐在马背上想得入神,一下子就冲进京兆尹韩愈出行的队伍,被众人拿下送到韩愈面前。韩愈也是有名的诗人,不但没怪罪他,反而帮他斟酌了半天,最后决定还是用“敲”字更好。
      为什么“敲”字更好?因为诗人所要表现的是深夜的寂静,推门没有声音,当然也很寂静,可是在万籁无声之中忽然响起一个敲门的声音,有时候反而更能衬托出周围的寂静。因此,后来很多学写诗的人就专门在“诗眼”和“句眼”上下功夫,费尽了“推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2431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百家论坛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52
贡献
2846
金钱
3985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当然不是说修辞不重要,可是要知道,更好的诗其实是浑然天成的,根本就看不出其中哪一个字是“眼”。比如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每一个字都有他感发的力量。杜甫《羌村》中有一句“群鸡正乱叫”,如果单看这一句,这算什么诗?然而这是一首感情深厚的好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2431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百家论坛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52
贡献
2846
金钱
3985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九首”所以为千古至文者,以能言人同有之情也。人情莫不思得志,而得志者有几?虽处富贵,慊慊犹有不足,况贫贱乎?志不可得而年命如流,谁不感慨?人情于所爱,莫不欲终身相守,然谁不有别离?......
      “十九首”善言情,惟是不使情为径直之物,而必取其宛曲者以写之,故言不尽而情则无不尽。后人不知,但谓“十九首”以自然为贵,乃其经营惨淡,则莫能寻之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2431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百家论坛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52
贡献
2846
金钱
3985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诗十九首》可以说是很成功地结合了中国最传统的赋、比、兴的写作方法,因而形成了我国早期五言诗最好的代表作。与此看法类似的还有明代学者胡应麟。他在《诗薮》中曾评论这些诗,说它兴象玲珑,意致深婉,真可以泣鬼神,动天地。
“兴象”两个字很简单,但却代表了心与物之间的很复杂的关系,既包括由心及物的“比”,也包括由物及心的“兴”。“玲珑”在这里有贯通、穿透的意思,就是说,它的感发与它的意象之间都是能够贯穿、可以打通的。“意致深婉”的意思是说,那种感情的姿态,在诗中表现得不但很深厚,而且很婉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2431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百家论坛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52
贡献
2846
金钱
3985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余光中批:沈从文钝拙,鲁迅难当大师,朱自清根本就是学生水平




说到余光中,大家肯定都知道。他创作的《乡愁》,用邮票、坟墓这些实在的东西,把看不见的乡愁变成了看得见的,让人想很多,满满的都是厚重的历史感。


除了是出名的作家、翻译家和学者,余光中还是个充满浪漫的诗人,他真是个少有的多才多艺的人。

看看余光中给老婆写的情书,你就能感受到他有多浪漫了。而且,他还有很多动人、文采飞扬的情话,让不少恩爱的情侣抄来抄去,当作宝贝一样。



这位充满浪漫情怀的大诗人,对文学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也可以说他有一套不容置疑的文学评论观点。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余光中在香港的大学里教中文系。在那段时间,他写了很多文学评论,评论的对象有好多大家都知道的著名作家,比如鲁迅、朱自清、沈从文等。


1979年,余光中写了一篇文章,里面聊到了大家都很熟悉的鲁迅的《苍蝇和战士》、沈从文的《边城》等作品,对这些作品进行了点评。

评论的话不太客气,相当刺耳。不过,真正让一些人恼火的是,对那些大家公认很棒、值得细品的作品,余光中竟然用了像“像嚼蜡一样无味”、“文句杂乱无章”这样非常严厉的批评词汇。


把这些词用到像鲁迅这样的大文豪身上,真的让人难以接受。可能大家会想,余光中是不是想吸引眼球,故意去靠知名作家的名气,又或者是他年轻时候太过冲动。


其实,当余光中写下这些评论的时候,他已经四十多岁了,正是一个男人成熟稳重的时期。那么,大家可能会好奇,余光中为什么会写出这么容易得罪人的评论呢?他的文章里到底都说了些什么?


这篇文章发表后,在文学界引起了广泛讨论,直到现在,大家还在争论个不停。


文章里说起沈从文,你猜怎么着?余光中直接给他贴上了“不够灵巧”的标签。他主要是看了沈从文《边城》前面的题记,然后得出了这个看法,觉得那篇文章写得有点啰嗦,思路也不清晰,读起来挺费劲的。


聊起鲁迅,咱们就拿他的杂文《苍蝇和战士》来说事儿。余光中觉得,鲁迅在写“苍蝇们”的时候,有时候用“他们”来称呼,有时候又用“它们”,这在写作和用词上显得不够严谨。



余光中评价朱自清可就没那么客气了,他对《荷塘月色》的评论相当于是给了个“差评”。

余光中觉得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没啥好夸奖的,甚至还听说朱自清的水平就跟中学生似的。像里面“美人出浴”这样的比喻,给人留下的想象空间有点俗气。


另外,余光中也点评了朱自清的其他散文,他觉得那些文章水平一般,就连中学生也能写出那样的作品。

不得不承认,余光中所指出的这些问题,都是实实在在有的。


不过,这篇文章其实是在说,余光中真正想讲的是“中文化”存在的问题。他选了这些大家都熟悉、很有影响力的作家来举例,就是想让大家多关注、多想想这事儿。


很多大名鼎鼎的作家的书都会被大家广泛阅读,并当成经典和好榜样。连这些有名的作家都会遇到这些问题,那些不太出名的作者就更难避免了。

因此,余光中并不是有意去找鲁迅这样的文学大师的麻烦,而是想让大家正视并思考这些问题。


有些人觉得,余光中毫不留情地挑出鲁迅、沈从文、朱自清这些大咖作品的毛病,做得有点过了,也不够尊重作为老前辈的鲁迅。因此,他们对余光中的评论不感冒,甚至因为这事儿,从路人转成了他的黑粉。


要真正理解余光中这句评论背后的深意,得从他热爱并赞美中国传统文化这件事谈起。

余光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台湾和香港生活,但他心里特别挂念大陆,非常热爱并致力于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

自2016年蔡英文当选为中国台湾地区领导人以来,余光中衷心期盼教学活动能摆脱文言文与白话文争议的束缚。他直言不讳地指出,如果摒弃文言文,我们的民族将会失去历史的记忆。


余光中清楚指出,文言文在国教课程里非常重要。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记录了中国语言好几千年的故事。现在的文学作品创作,也都需要文言文的基础。

余光中曾写文章指出,现在我们离正宗的中文越来越远了,反而学英文和英文对我们的影响却越来越大。

余光中说,现在很多作者在写作时,越来越喜欢用西方的表达方式,就连一些很有名气的作家也难以避免和抵挡这种西方化的趋势。


说到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文人们各有各的看法,有的称赞不已,有的却也提出批评。


《荷塘月色》里写进了朱自清的好多生活情况,还有他心里的感受。写这篇文章那会儿,咱们国家正碰上内忧外患的时候,外面有敌人盯着,国内共产党人也挺难的。


朱自清心里也盼着能拯救国家,让国家存活下去。他明白,要想救国,自己就得加入到革命里面。这样一来,面对那时候的两个大党派,他就得好好挑个边站了。

朱自清心里乱得慌,这就是为什么文章一开始就说“这几天心里挺不踏实的”。虽然他晚上跑到荷花池边,但根本没心思去瞧那月色。

有些人觉得,朱自清的这篇文章像是在躲避真实的状况和时局,他缺少直接面对混乱的勇气,可也不愿意什么都不做,光看着。


结语:

不得不说,余光中的点评有点走极端了,或者说过分严厉,有的地方还只看了片面就下结论,显得不够宽广和接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1-5 10: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