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87|回复: 1

韵的情感作用的归纳帖(网校)

[复制链接]

154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183
贡献
21494
金钱
27944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11-28 18:5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24-11-28 18:59 编辑

                       归纳
  词中韵的情感作用
  【一】声调的情感作用
  (、平仄韵的情感不同
  平韵比较明朗,仄声比较阴暗。
  这样来说表现喜悦、欢快等平声更好;表现忧愁、压抑仄声更好。平声韵悠长或上扬,适宜倾诉,叙说;委婉绵绵的忧思用平声韵。平声韵宜于表达和谐舒缓或甜愉的思想感情,但用在短句中发挥不了作用。
  仄声韵多表现情激意切的情感,仄声中的,入声字带有塞音韵尾,发音“短促急收藏”,最宜表现欲语无泪的悲怅与哀伤。
  
  (、词中押上声韵、押去声韵、押入声韵的区别
  唐代《元和韵谱》说:“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直而促。”清代江永《音学辨徵》说:“平声长空,如击钟鼓;上去入短实,如击木石。”清朝文学家顾炎武在《音论》一书中简评:“平声轻迟,上、去、入之声重疾。”,这些论述均说明四声有各自的曲折变化特点,会刺激产生不同的听觉感受,声调会显示不同的情感效果。
  上声,向下再上转,音调高昂,劲厉,宜于表达委婉、细腻、缠绵、沉郁凝壮的思想感情;
  去声,下降力度大,哀沉,清涵,如掷地有声,故铿锵有力,宜于表达清新绵邈坚定立断的思想感情;
  “入声直而促”,入声韵适于表现孤寂、抑郁、痛苦、激愤、压抑、悲壮、决绝等激越峭拔的思想感情。尤其用在短句中,容易表达激烈的情感。入声韵最宜表现欲语无泪的悲怅与哀伤。
  押上声韵的词牌:满江红、念奴娇、忆秦娥
  押去声韵的词牌:如梦令、蝶恋花、卜算子、渔家傲、鱼家儿、
  词牌有一部分“例押入声韵”、“宜用入声部韵”,押入声韵的词牌:忆王孙、撼庭秋、满江红、兰陵王、声声慢、念奴娇、贺新郎、忆秦娥、雨霖铃    纳兰性德的《蝶恋花》,入声宜于悲凉激越之情绪,如《桂枝香》、《石州慢》等例用入声。
  
  【二】韵的情感作用
  韵由韵头韵腹韵尾组成,最完整的韵是韵头韵腹韵尾都有(iao、iou、uai、uei//ian、uan、üan、in、uen、ün//iang、uang、ing、ueng、iong),也有的由韵头韵腹组成(ia、ie、üe、ua、uo),也有的由韵腹韵尾组成(ai、ei、ao、ou//er//an、en//ang、eng、ong),也有的只有韵腹(a、o、e、i、u、ü),但不管怎样韵腹是不可少的。因此韵是以韵腹为中心构成的。
  韵腹的成分是6个元音:a、o、e、i、u、ü。古代没有现代科学,因此平水韵中有i、ü通用,u、ü通用的情况,今普通话中这六个元音是严格分开,不同通用的。
可分为四种发音方式,被叫做四呼(与“四等”有别)。四呼分别是: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呼”是我国传统语言学上的术语(大约起于明末清初)。但在宋代的韵图中,只有开口合口两呼。每类又分洪音和细音。“四呼”是把“开口”分为两类——开口和齐齿,“合口”分为两类——合口和撮口。开口洪音称为“开口呼”,开口细音称为“齐齿呼”,合口洪音称为“合口呼”,合口细音称为“撮口呼”。
  现代汉语有关知识:
  1.现代汉语拼音中,有15个韵母属于开口呼,分别是-i(前、后)、a、o、e、ê、er、ai、ei、ao、ou、an、en、ang、eng(不包括ong,因为这里元音o实际发音为u)。
  2.齐齿呼,发音时,上下齿几乎是对齐的。现代汉语拼音中,有9个韵母属于齐齿呼,分别是i、ia、ie、iao、iou、ian、in、iang、ing。
  3.合口呼,发音时双唇合拢,呈圆形。单韵母u和以韵母u开头的全部复韵母、鼻韵母,称为合口呼韵母。现代汉语拼音中,有10个韵母属于合口呼,分别是:u、ua、uo、uai、uei,uan、uen、uang、ueng、ong。
  4.撮口呼,凡韵头或韵母是ü的韵母叫“撮口呼”。现代汉语中,有5个属于撮口呼的韵母,分别是ü、üe、üan、ün、iong。iong为什么归入撮口呼?北大的《现代汉语》是这样写的。“……ong和ueng本来是一个韵母的不同表现形式,……从语音系统来说,ong和ueng只是同一个韵母出现在不同条件下,应该根据实际读音归入合口呼。iong的实际读音开头往往带有圆唇成分,归入齐齿或撮口两可。汉语拼音方案根据字母形式归入齐齿呼,如果从语音系统整齐考虑,应该归入撮口呼。”
  (、韵腹的情感作用
  a韵,因开口,易表大笑或大悲的情感。诗歌用韵的开口度大小,与其所表达的情感程度密切相关。并具有潜在的配合关系。大开口度韵腹为韵脚的字,其情感表达的程度是很强烈的。
  o、e,半开半闭,不开不闭,所以有难耐的感觉。可以表达欢喜,也可以表达悲伤,但没有a韵强。
  i,口型半开半闭,不开不闭,不温不火,放不开。因此只能表示淡淡的愁,淡淡的喜。表微笑或伤感或中性的情感。一般表达的感情是淡淡的、不温不火的。淡淡的愁,淡淡的喜。愁不会愁到一江春水向东流,喜不会喜得“漫卷诗书喜欲狂”。
  U,气弱声低,口腔窄小,气息迟缓。
最多只能表达愤恨、努力,但是不能表达明朗的积极进取、奋发图强。表伤感,根本笑不出。
  Ü,发声气细声黏,口腔欲松还紧,气息欲连还断。适宜表现怀疑的感情,还含有日暮途穷、极端失意的情感。
  这六个元音的情感可分四组:a/o、e/i/u、ü(古时ü、u相通)。表示大喜大悲用a;表示一般的喜悲用o、e;表示淡淡的愁,淡淡的喜用i;表示浓浓的或压抑的忧愁、思念多用u、ü。
  (二)、韵尾的作用
  大部分押韵除了韵腹,还有韵尾。韵尾有什么作用呢
  [一]、强化韵腹的作用
  在表达高昂舒畅、欢快的情绪时,作者往往选用开放而洪亮的韵辙。阳江等韵,豪放、激昂,适宜表达开心的内容。
  ang/iang;前有开口的韵腹a,后有后鼻音韵尾ng,产生的共鸣在所有的韵部中最响亮,所以适合豪放、激昂,表达开心的内容,而不适合表达那种比较压抑的内容。ang,iang,uang 适宜表现愤怒的感情,因为愤怒的感情发声,气粗声重,口腔如鼓,气息如椽。洪亮级韵与诗人所要表达的宏大情感有直接对应的关系,在感情气势上以坚毅刚强为主,在感情基调上以昂扬向上为宗,但也可以表达悲愤慷慨之词。
  an/ian;凡寒、桓韵的韵语,又都可含有黯然神伤、偷弹双泪的情愫,适用于独自伤情的诗。如果是抒发心中的拗怒,选择这个韵是比较适合的。——uan、an;此韵的发音特点是:气流轻快的从口中向外流出,发出响亮的声音。表现了一种外放,一种从心内往外释放的激情。前有开口的韵腹a,后有前鼻音韵尾n,产生的共鸣在所有的韵部中只比ang弱一些,所以显得悠扬、稳重。韵尾n容易产生拗怒,所以又可用于黯然神伤、偷弹双泪的情愫。an,ian,uan,üan 适宜表现喜悦的感情,因为喜悦的感情发声气满声高,口腔似千里轻舟,气息似不绝清流。
  n为鼻音,an中a与n产生共鸣,因此an比单独的a情感更浓厚。
  ang中ng为后鼻音由喉音与鼻音组成,共鸣比an更强。
  因此a、an、ang的情感关系是a<an<ang、e<en<eng
  []、弱化韵腹的作用
  这种韵尾由韵腹后面的e、o、u、i担任,因此它们的情感力度是o>ou;a>ao;a>ai;e>ei。
  
  三、韵头的作用
  对韵腹的情感有辅助作用,从单独一个韵来看韵头弱韵腹强,因此是一个由弱趋强的过程。但由于韵是成组使用的,在群体中它的作用便被掩盖了,因此我们可以忽略它。

154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183
贡献
21494
金钱
27944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8 18:59: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最重要,请大家好好保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2-5 11: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