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22-12-21
威望158
金钱429
贡献271
高级会员

威望- 158 点
贡献- 271 次
金钱- 429 枚
|
发表于 2025-9-19 16: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诗词学院绝句提高班第23讲解析作业
芷兰-三春芳草
重别梦得
中唐·柳宗元 押东韵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仔细查找背景,分析句式,上下关联,主题立意,和典故的应用等。期待大家的佳作哦!
解析:
柳宗元这首送别诗,是送给刘禹锡的,写临岐叙别,不着一“愁”字,平静中蕴蓄着深沉的激愤和无穷的感慨。
“二十年来万事同”,七字概括了他与刘禹锡共同经历的宦海浮沉、人世沧桑。二十多年来,他们在“永贞革新”的政治舞台上力革时弊,后来风云变幻,二人同时遭难,远谪边地;去国十年后又一同被召回京,又再贬远荒。共同的政治理想把他们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也造成了这一对挚友共同的坎坷遭遇。然而使诗人慨叹不已的不仅是他们个人出处的相同,还有这二十年来朝廷各种弊政的复旧,刘禹锡深深理解柳宗元的这种悲哀,所以在答诗中抒发了同样的感慨:“弱冠同怀长者忧,临岐回想尽悠悠。”他们早年的政治革新付之东流,今朝临岐执手,又将各自东西,抚今追昔,往事不堪回首。“今朝”二字写出了诗人对最后一刻相聚的留恋,“忽”字又点出诗人对光阴飞逝、转瞬别离的惊心。“西东”指一去广东连州,一去广西柳州,正切实事。
由于是再度遭贬,诗人似乎已经预感到这次分别很难再有重逢的机会,便强忍悲痛,掩藏了隐约的不祥,而以安慰的口气与朋友相约:如果有一天皇帝开恩,准许他们归田隐居,那么他们一定要卜舍为邻,白发相守,度过晚年。这两句粗看语意平淡,似与一般歌咏归隐的诗歌相同,但只要再看看《三赠刘员外》中,诗人又一次问刘禹锡:“今日临岐别,何年待汝归?”就可以明白诗人与刘禹锡相约归田为邻的愿望中深蕴着难舍难分的别愁离恨和生死与共的深情厚谊。身处罻罗之中而向往遗世耦耕,是封建知识分子在政治上碰壁以后唯一的全身远祸之道和消极抗争之法。因此“皇恩”二字流露了某种讥刺的意味。“若许”二字说明目前连归田亦不可得,然而诗人偏偏以这样的梦想来安慰分路的离愁,唯其如此,诗人那信誓旦旦的语气也就更显得凄楚动人。
全诗直抒离情构成真挚感人的意境,寓复杂的情绪和深沉的感慨于朴实无华的艺术形式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