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翰墨清吟首席版主
精华895
注册时间2015-12-3
威望11323
金钱248501
贡献230016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翰墨清吟首席版主
 
威望- 11323 点
贡献- 230016 次
金钱- 248501 枚
  
|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十五讲作业
绣菊13-吾波
解闷十二首 其三
唐·杜甫 押尤韵
一辞故国十经秋,每见秋瓜忆故丘。
今日南湖采薇蕨,何人为觅郑瓜州。
解析:这首诗短短二十八个字,却蕴含着深沉复杂的情感与丰富的内涵。
“一辞故国十经秋”,杜甫自离开故乡后,历经十个春秋。时光悠悠,漂泊的岁月在诗人心中刻下深深的印记。这里的“故国”,或许是他魂牵梦萦的河南巩县老家,亦或是曾留下诸多生活痕迹的长安等地 。“十经秋”,不只是简单的时间表述,更是诗人在外漂泊的漫长苦难历程,饱含着思乡的愁绪与对岁月流逝、身世飘零的感喟。安史之乱后,杜甫颠沛流离,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漂泊融为一体,故乡成为他心中遥不可及的温暖港湾。
“每见秋瓜忆故丘”承接上句,诗人只要看到秋天的瓜,就会想起故乡。故乡的瓜或许有着独特的味道,是儿时的美好记忆,是家庭团聚的温馨象征。下杜城曾是杜甫长安寓居之地,那儿的瓜品质优良,故丘的生活场景或许常常在他脑海中浮现,看到秋瓜,便勾起了往昔的回忆,那些与故乡、亲人、往昔安定生活相关的回忆汹涌而来,让诗人沉浸在浓浓的思乡之情中。
“今日南湖采薇蕨”,此时诗人身处夔州,在南湖采摘薇蕨。古人采薇蕨,多与隐居生活、乱世求存相关。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这一典故为“采薇蕨”赋予了特殊的文化内涵。杜甫在此处采摘薇蕨,一方面是生活困苦的无奈之举,另一方面也表明他在这乱世中,如同古代隐者一般,艰难地寻求生存,也在精神上坚守自己的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
“何人为觅郑瓜州”是全诗情感的另一个落脚点。“郑瓜州”指郑审,为表尊敬,杜甫以其故居瓜州代称。郑审是郑虔的侄儿,与杜甫有着深厚的情谊。此时郑审谪居南湖,处境落寞。杜甫感慨,如今有谁会去寻访郑审呢?在这乱世之中,友人被贬,无人问津,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对世态炎凉的悲叹尽在这一问之中 。同时,郑审的遭遇与自己的漂泊、怀才不遇又有着相似之处,这也间接抒发了杜甫自身的命运之感。
整首诗以思乡之情为起点,由秋瓜引发对故丘的思念,再到南湖采薇蕨的生活写照,最后落脚到对友人郑审的牵挂与感慨。情感层层递进,从个人的思乡念旧,延伸到对友人命运的关怀,以及对整个社会现实的隐忧。诗中虽未直接提及国家大事、社会动荡,但在这些个人情感的背后,处处是时代的影子。安史之乱后的社会衰败,人们生活的流离失所,在杜甫的笔下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与情感的抒发得以展现,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也让我们看到一位心怀家国、情感细腻的伟大诗人形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