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24|回复: 50

古风学院诗十一绝句班第七讲【李白组】作业贴

  [复制链接]

595

主题

1408

帖子

4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诗校律绝十期版主兼第十一期版主兼词十一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419
贡献
1637
金钱
43994
发表于 2025-6-10 17: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风诗十一期第七讲作业:

1、简要回答七绝的起、承、转、合写作结构特点。(列出要点即可)

2、结合七绝起承转合的写作特点,有效融入“寒窗、横笛、落梅”三个主要元素为内容写七绝一首,题目自拟,平水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蕴藉,余味。




作业要求:工整;请写上“组别、学号、网名”;注意每段开头空两格,段落之间要换行,不要连在一起。


作业截止时间:周日晚21点;逾期可以不用点评。

0

主题

12

帖子

14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2
贡献
34
金钱
56
发表于 2025-6-11 21: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馨溪 于 2025-6-11 21:27 编辑

古风诗十一期第七讲作业:
李白29~馨溪

1、简要回答七绝的起、承、转、合写作结构特点。(列出要点即可)
答:七绝的起句要压住阵脚,吸引眼球,承句要承接首句,要注意诗脉连续性,转句,要突兀,若即若离。第四句、结句要收中带散,照应主题,最好做到意料以外,情理之中。

2、结合七绝起承转合的写作特点,有效融入“寒窗、横笛、落梅”三个主要元素为内容写七绝一首,题目自拟,平水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蕴藉,余味。

七绝★月下笛
李白29~馨溪
漫倚寒窗吹玉笛,梅花飘雪点衣裾。
清宵一片玲珑月,曾照故园堪脍鱼。

点评

问好同学,小诗符合题目要求,有诗味。只是结句堪脍一词本就是鱼的做法,堪脍鱼似乎有凑韵之嫌,纯属个见如有不当请见谅。  发表于 2025-6-15 23:23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

帖子

21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3
贡献
48
金钱
81
发表于 2025-6-11 22: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诗十一期第七讲作业:
李白组09-一江秋水

1、简要回答七绝的起、承、转、合写作结构特点。(列出要点即可)

答:
1)起句:定基调,起兴或破题,要压住阵脚,统领全篇。

2)承句:承接深化,扩展铺垫,为起句做接应,注意脉络的连续性。

3)转句:关键在转折,要另辟蹊径,要异军突起。

4)合句:收束全篇,点明主旨、照应主题,要收中带散,发人深思。

2、结合七绝起承转合的写作特点,有效融入“寒窗、横笛、落梅”三个主要元素为内容写七绝一首,题目自拟,平水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蕴藉,余味。

答:
七绝·玉笛裂雪寄离思
文/一江秋水

夜叩寒窗透月痕,谁家玉笛暗销魂。
商音裂雪梅千片,又酿相思酒一樽。

点评

词好同学句子很美,立意主题符合题目要求,只是转句商音与承句玉笛似乎重复,没有宕开。以上纯属个见如有不当请见谅。  发表于 2025-6-16 09: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

帖子

19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30
贡献
46
金钱
77
发表于 2025-6-11 23:0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诗十一期第七讲作业:

李白组10-当年凌月

一、
1,七绝的起句要压住阵脚。
也就是说要“吸引眼球
起句先醒目地把题点出来了,后面再从容描述。这就是起句“压阵”。
2,七绝的承句多为对起句的接应做和。起句用疑问句,承句就给予接应。这点上,和七律的章法上吻合的
既然高起,就不能只露一下头就没音儿了,诗脉的连续性任何时候都必须要保持的。如果起句起的平淡些,那在第二句,也可以把它抬起来。
3,即使前面起的高,起的精神,在转句上,也要体现出一个转折或者提升。转句是高调,与前面的高起并不矛盾
一般的讲,七绝的“高”尽在这里表现。转句,是我们必须予以重点雕琢的。疑问句,否定句,否定否定等语气的运用,最能代表这种含义。

4,结句要收中带散。
二、
七绝·高考结束时有感
回想那年青涩事,落梅已被北风吹
花前许诺寒窗雪,横笛女孩哄骗谁

点评

问好同学,读了好几遍,还搁置一天还是没悟出你想表达什么?可以交流一下。  发表于 2025-6-16 13: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

帖子

31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53
贡献
68
金钱
121
发表于 2025-6-12 14: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湘月 于 2025-6-16 19:10 编辑

古风诗十一期第七讲作业:

答题:李白-23湘月

1、简要回答七绝的起、承、转、合写作结构特点。(列出要点即可)

答:七绝的结构的特点是“立体感”要强。
①起句要压住阵脚 ,尽量要避免全篇都很平淡的描写,也就是说要“吸引眼球”。

②承句多为对起句的接应做和。起句用疑问句,承句就给予接应。


③转句,要突兀。即使前面起的高,在转句上,也要体现出一个转折或者提升。转句是高调,与前面的高起并不矛盾,只要构成统一的描写意象,就能达到协调一致的整体效应。总之,转句的要求,语气上要突兀精神,语意上要提升转折。


④结句要收中带散。说它应该收束,它却还必须发散。说他要留有余味而将诗意引向远处,但是又不能不照应前面所做的描写。

2、结合七绝起承转合的写作特点,有效融入“寒窗、横笛、落梅”三个主要元素为内容写七绝一首,题目自拟,平水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蕴藉,余味。

七绝· 寒夜闻笛                                 
文/湘月
冷月窥窗梦不成,笛声横起破寒更。
披衣方觉梅飞雪,独坐深宵数漏声。







点评

问好同学,很不错的一首小诗,结句可以更好,数漏声细酌。  发表于 2025-6-16 09: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0

帖子

49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68
贡献
118
金钱
186
发表于 2025-6-12 14: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诗十一期第七讲作业:
李白组15-采苓

1、简要回答七绝的起、承、转、合写作结构特点。(列出要点即可)
答:起句:要压住阵脚,尽量要避免全篇都很平淡的描写。
承句:多为对起句的接应做和。起句用疑问句,承句就给予接应。
转句:玩突兀。
结句:要收中带散。

2、结合七绝起承转合的写作特点,有效融入“寒窗、横笛、落梅”三个主要元素为内容写七绝一首,题目自拟,平水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蕴藉,余味。

七绝*闻笛偶题
文/采苓
谁家横笛触心扉,那日并肩游翠微。
说好落梅来看我,寒窗只影未曾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2

帖子

446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绝五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4
贡献
106
金钱
170
发表于 2025-6-12 22:3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诗十一期第七讲作业:

李白01-水映君荷

1、简要回答七绝的起、承、转、合写作结构特点。(列出要点即可)

答:七绝的起承转合的写作结构特点:

‌起句‌:直切主题,避免冗余铺垫。

‌承句‌:自然承接首句,保持诗意连贯。

‌转句‌:通过否定、疑问等句式制造转折,常用“却”“何当”“不如”等字眼。

‌合句‌:收束全篇并延伸意境。

2、结合七绝起承转合的写作特点,有效融入“寒窗、横笛、落梅”三个主要元素为内容写七绝一首,题目自拟,平水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蕴藉,余味。

七绝·落梅
砚冰呵笔日欢馀,坐对芸编乱叠书。
忽讶落梅侵玉案,寒窗横笛几人欤。

点评

问好同学,全诗虽围绕“落梅”展开,但更多是对场景的客观描摹,芸编就是书籍的雅称,后面又乱叠书是不是意重复了。  发表于 2025-6-16 12: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5

帖子

124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89
贡献
274
金钱
505
发表于 2025-6-13 15: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诗十一期第七讲作业:
李白组长-凝月

1、简要回答七绝的起、承、转、合写作结构特点。(列出要点即可)
答:七绝的起、承、转、合写作结构特点
首先,七绝的起句要压住阵脚
其次,七绝的承句多为对起句的接应做和
第三、转句,要突兀
第四、结句要收中带散。

2、结合七绝起承转合的写作特点,有效融入寒窗、横笛、落梅三个主要元素为内容写七绝一首,题目自拟,平水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蕴藉,余味。
七绝·遣怀
/李白组长-凝月
落梅如雪散余香,暮掩寒窗影自凉。
横笛声中,孤鸿一去夜茫茫。



点评

问好同学,第一题完成的很好,小诗起承转合不错,夜茫茫改两茫茫呢。个见。  发表于 2025-6-16 12: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2

帖子

64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9
贡献
131
金钱
297
发表于 2025-6-14 06:3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诗十一期第七讲作业:

李白20-海洋

1、简要回答七绝的起、承、转、合写作结构特点。(列出要点即可)
答:首先,七绝的起句要压住阵脚,要“吸引眼球。点出意,尽快推出主题。
        其次,承句是对起句的接应做和,抬升,保持诗脉连续性。
        第三句、转句,要突兀。要体现出一个转折或者提升,语气上要突兀,精神,语意上要提升转折,必须予以重点雕琢。
        第四句、结句要收中带散。要留有余味而将诗意引向远处,还要照应前面所做的描写。

2、结合七绝起承转合的写作特点,有效融入“寒窗、横笛、落梅”三个主要元素为内容写七绝一首,题目自拟,平水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蕴藉,余味。

闻笛
文/海洋
独立寒窗闻笛声, 谁家玉指暗飞情。
梅花一曲人千里, 吹落江城片月明。

点评

但“吹落明月”在物理逻辑与意象联想上均显牵强。  发表于 2025-6-16 12:56
问好同学,第一完成的不错。小诗意可以,转句人千里可以再酌,“吹落”与“月明”搭配略显生硬——笛声可“吹落梅花”取《梅花落》曲意,...  发表于 2025-6-16 12: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

帖子

41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73
贡献
88
金钱
163
发表于 2025-6-14 08: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玉案-梨落 于 2025-6-17 09:17 编辑

古风诗十一期第七讲作业:
李白组17-梨落
1、简要回答七绝的起、承、转、合写作结构特点。(列出要点即可)
七绝的结构的特点是“立体感”要强。
①起句要压住阵脚 ,尽量要避免全篇都很平淡的描写。也就是说要“吸引眼球”。起句先醒目地把题点出来了,后面再从容描述。这就是起句“压阵”。
② 承句多为对起句的接应做和。起句用疑问句,承句就给予接应。这点上,和七律的章法上吻合的。既然高起,就不能只露一下头就没音儿了,诗脉的连续性任何时候都必须要保持的。如果起句起的平淡些,那在第二句,也可以把它抬起来。
③转句要突兀。即使前面起的高,起的精神,在转句上,也要体现出一个转折或者提升。转句是高调,与前面的高起并不矛盾,只要构成统一的描写意象,就能达到协调一致的整体效应。这转句,结构上的重点还是在这里。总之,转句的要求,语气上要突兀精神,语意上要提升转折。
④结句要收中带散。说它应该收束,它却还必须发散。说他要留有余味而将诗意引向远处,但是又不能不照应前面所做的描写。

2、结合七绝起承转合的写作特点,有效融入“寒窗、横笛、落梅”三个主要元素为内容写七绝一首,题目自拟,平水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蕴藉,余味。
七绝·寒夜闻笛
文/梨落
独对孤窗夜将阑,小楼横笛咽清寒。
不知吹落江城月,散作梅花满玉栏。

点评

七绝写的中心明确,纸 只是转合句连接词用的不当。个人觉得改成(何时)吹落江城月,只见梅花满玉栏。个人见解,不同意也可  发表于 2025-6-16 11:10
问好诗友,第一天回答的很好,简练精准  发表于 2025-6-16 11: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0

帖子

82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9
贡献
179
金钱
332
发表于 2025-6-14 10:4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诗十一期第七讲作业:
李白组19——杨梅

1、简要回答七绝的起、承、转、合写作结构特点。(列出要点即可)

答:起句:要压住阵脚,也就是说要“吸引眼球”,让人有读下去的欲望。
承句:多为对起句的接应做和,要保持诗脉连贯性。
转句:要突兀,但更要与突兀中有转折或提升。
结句:要收中带散,散中还要注意照应前面的描写,要散得开,收得回。

2、结合七绝起承转合的写作特点,有效融入“寒窗、横笛、落梅”三个主要元素为内容写七绝一首,题目自拟,平水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蕴藉,余味。

七绝•舟上闻笛

李白组19—杨梅

两岸红枫相送迎,双飞白鹭暮云平。

寒窗横笛临江渚,吹彻梅花又一程。

点评

七绝完成的中规中矩,没有出彩的地方。个见,如有什么疑问,可以探讨  发表于 2025-6-16 11:14
第一题完成的很好,精炼简洁模式  发表于 2025-6-16 11: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76

帖子

150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95
贡献
369
金钱
568
发表于 2025-6-14 11: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诗十一期第七讲作业:
李白组05-落叶知秋

1.简要回答七绝的起、承、转、合写作结构特点。(列出要点即可)
答:起:七绝的起句要压住阵脚。也就是说,要“吸引眼球”。
       承:七绝的承句,多为对起句的接应做和。
       转:转句,要突兀。
       合:结句要收中带散。

2.结合七绝起承转合的写作特点,有效融入“寒窗、横笛、落梅”三个主要元素为内容写七绝一首,题目自拟,平水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蕴藉、余味。

七绝.梦回
李白组05-落叶知秋
恩师授业宋唐风,别恨离愁今古同。
梦里依稀年少在,寒窗横笛落梅中。

点评

七绝完成的不错,起承转合联系的紧密,出彩在尾句。不错的小诗。  发表于 2025-6-16 11:17
第一题完成的很好lin 第一题完成的很好,精炼简洁  发表于 2025-6-16 11: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

帖子

29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50
贡献
64
金钱
114
发表于 2025-6-14 11:5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渡远 于 2025-6-14 13:49 编辑

古风诗十一期第七讲作业:




李白组-渡远21
1、简要回答七绝的起、承、转、合写作结构特点。(列出要点即可)
答:
起句要压住阵脚,先声夺人,吸引眼球,也有铺垫作用;承句要接住起句,完成一个意象,表达一个完整意思;转句最见功力,要突兀,和前边内容若即若离;合句收输全篇,既要总结又要发散,言有尽而意无穷,照应主题,最好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2、结合七绝起承转合的写作特点,有效融入“寒窗、横笛、落梅”三个主要元素为内容写七绝一首,题目自拟,平水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蕴藉,余味。


七绝·闻笛(仿边塞诗)
文//渡远
明灭戍窗雪拥楼,谁将梅笛唤乡愁?
风吹一夜关山越,散作江南万里秋。
七绝·闻笛(去除边塞物象版本)
文/渡远
陇上风来梅笛暗,孤城遥望暮云垂。
一声惊破江南梦,窗外梨花作雪飞。

梅笛:有笛曲《梅花落》



点评

因为个人能力有限,点评不对或不当,可以互相探讨一下  发表于 2025-6-16 11:29
第一首:戍窗凑了 风吹……越,散作……万里秋。 这个散作是不是用的有点不当 整体看联系的不是太紧密,但中心明确。 第二首,中心不太明确,联系零散 起句梅笛暗,怎么还(一声惊破梦)呢   发表于 2025-6-16 11:20
第一题完成的很好,精,简,准。  发表于 2025-6-16 11: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4

帖子

144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28
贡献
322
金钱
575
发表于 2025-6-14 17: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流水高山.虹 于 2025-6-15 16:54 编辑

古风诗十一期绝句班第七讲作业帖
李白组-07流水高山.虹

1、简要回答七绝的起、承、转、合写作结构特点。(列出要点即可)
答:起句要压住阵脚。也就是说要“吸引眼球”,开篇就是一个意的点出,或问或高起,尽快的推出主题。

承句多为对起句的接应做和,保持是脉的连续性。

转句,要突兀,语意上要提升转折。

结句要收中带散,要留有余味。

2、结合七绝起承转合的写作特点,有效融入“寒窗、横笛、落梅”三个主要元素为内容写七绝一首,题目自拟,平水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蕴藉,余味。

寄友
文/李白组-07流水高山.虹

独倚寒窗望沪城,忽闻风笛乱飞声。
梅花一曲催人老,梦寄关山月未明。

点评

古人有远望长安,倚窗望上海似有不妥。玉笛散风声,用“风笛”就可概括。“梅花”“关山”,感觉句与句没有相互的联系,东一句西一句。  发表于 2025-6-15 16: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

帖子

16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4
贡献
39
金钱
63
发表于 2025-6-14 17: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诗十一期第七讲作业:
李白组18-小熊
1、简要回答七绝的起、承、转、合写作结构特点。(列出要点即可)
答:
1)起句压阵:开篇需醒目,或设问、或高起,快速点题,吸引读者。  
2)承句接应:紧密衔接起句,或补充细节,或提升诗意,保持脉络连贯。  
3)转句突兀:转折或递进,语气陡峭,形成诗意高潮。  
4)结句收散:收束全篇且留余味,景结为佳,照应前文而延伸意境。  

2、结合七绝起承转合的写作特点,有效融入“寒窗、横笛、落梅”三个主要元素为内容写七绝一首,题目自拟,平水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蕴藉,余味。
《夜读闻笛》
文/小熊
寒灯摇影墨痕长,忽有幽笛穿竹凉。  
吹落梅花疑是雪,半庭清月一阶霜。  

点评

寒灯摇黑影,从竹林里传来幽幽笛声,有一种聊斋的即视感。最后二联写的非常棒。  发表于 2025-6-15 16: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5

帖子

7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5
贡献
170
金钱
265
发表于 2025-6-14 17:5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学点文化 于 2025-6-14 17:57 编辑

   


七绝.古风诗十一期第七讲作业:李白25-学点文化


1、简要回答七绝的起、承、转、合写作结构特点。(列出要点即可)
答:七绝的起句要压住阵脚,吸引眼球,承句要承接首句,要注意诗脉连续性,转句,要突兀,若即若离。第四句、结句要收中带散,照应主题,最好做到意料以外,情理之中。


2、结合七绝起承转合的写作特点,有效融入“寒窗、横笛、落梅”三个主要元素为内容写七绝一首,题目自拟,平水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蕴藉,余味。


闻笛有感
        学点文化
又见寒窗横笛起,悠悠古韵扣心弦。
遥思那日早春里,相坐落梅兜满肩。

点评

小五老师好:首先谢谢您的点评,这首诗的立意是这样的,您看说的通不?友人退休居在上海,因途路遥遥,长期不得而见,只有与他在梦里相会,但又没有期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6-15 16:46
“又见横笛起”,笛声用“闻”“听”比较恰当,从笛韵想到和昔人恋人相坐相伴,转合自然,只是句子稍欠诗味。  发表于 2025-6-15 16: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0

帖子

168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34
贡献
404
金钱
640
发表于 2025-6-14 18: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浅笑心柔@ 于 2025-6-14 18:17 编辑

古风诗十一期第七讲作业:
李白11-浅笑心柔

1、简要回答七绝的起、承、转、合写作结构特点。(列出要点即可)
答:七绝的起句要压住阵脚,吸引眼球;承句多为对起句的接应做,注意保持诗脉的连续性;转句,语气上要突兀精神,语意上要提升转折;结句要收中带散,要留有余味而将诗意引向远处。

2、结合七绝起承转合的写作特点,有效融入“寒窗、横笛、落梅”三个主要元素为内容写七绝一首,题目自拟,平水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蕴藉,余味。

乡思
文/李白11-浅笑心柔
寒窗又是月圆时,玉笛随风相去迟。
万里家山人渐瘦,落梅绕梦数归期。

点评

古韵味十足,尚在模仿阶段,遣词造句扔需再炼,比如第三句。  发表于 2025-6-15 10: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8

帖子

123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11
贡献
269
金钱
482
发表于 2025-6-14 18: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爱自己 于 2025-6-14 22:07 编辑

古风诗十一期第七讲作业:
李白08-爱自己

1、简要回答七绝的起、承、转、合写作结构特点。(列出要点即可)
       答 :起句“压阵”,先醒目地把题点出来了,后面再从容描述。承句多为对起句的接应做和。起句用疑问句,承句就给予接应。转句要突兀。即使前面起的高,起的精神,在转句上,也要体现出一个转折或者提升。结句要收中带散。照应主题,最好做到意料以外,情理之中,留有余味。

2、结合七绝起承转合的写作特点,有效融入“寒窗、横笛、落梅”三个主要元素为内容写七绝一首,题目自拟,平水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蕴藉,余味。
七绝·神女湖
文/爱自己
牧童横笛窗寒雪,神女湖边赏落梅。
隔水相望虽不识,孤单昼夜有人陪。

点评

意略直白了一些。起句没起好,取景不太适合题目。  发表于 2025-6-15 10: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9

帖子

41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53
贡献
102
金钱
155
发表于 2025-6-14 22:4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清扬! 于 2025-6-16 19:20 编辑

古风诗十一期第七讲作业:
李白30-风清扬

1、简要回答七绝的起、承、转、合写作结构特点。(列出要点即可)
答:起句,定基调,起兴或破题,要压住阵脚,统领全篇。

承句,承接深化,扩展铺垫,为起句做接应,注意脉络的连续性。

转句,关键在转折,要另辟蹊径,要异军突起。

合句,收束全篇,点明主旨、照应主题,要收中带散,发人深思。

2、结合七绝起承转合的写作特点,有效融入“寒窗、横笛、落梅”三个主要元素为内容写七绝一首,题目自拟,平水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蕴藉,余味。
   七绝•落梅
文/风清扬

半倚寒窗思有涯,难凭远信诉幽怀。
孤心入夜闻横笛,吹落梅花满玉阶。


作业要求:工整;请写上“组别、学号、网名”;注意每段开头空两格,段落之间要换行,不要连在一起。


作业截止时间:周日晚21点;逾期可以不用点评。


点评

合律,整体流畅自然,布局合理,结有诗味,继续加油!另题目最好不要写无题,  发表于 2025-6-15 10: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4

帖子

144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28
贡献
322
金钱
575
发表于 2025-6-15 16:4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点文化 发表于 2025-6-14 17:56
七绝.古风诗十一期第七讲作业:李白25-学点文化

小五老师好:首先谢谢您的点评,这首诗的立意是这样的,您看说的通不?友人退休居在上海,因途路遥遥,长期不得而见,只有与他在梦里相会,但又没有期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

帖子

14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9
贡献
35
金钱
58
发表于 2025-6-15 21: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镜辞 于 2025-6-17 09:21 编辑

古风诗十一期第七讲作业:
李白组28-镜辞
1、简要回答七绝的起、承、转、合写作结构特点。(列出要点即可)
答:起句:要压住阵脚,尽量要避免全篇都很平淡的描写。
承句:多为对起句的接应做和。起句用疑问句,承句就给予接应。
转句:玩突兀。
结句:要收中带散。
2、结合七绝起承转合的写作特点,有效融入“寒窗、横笛、落梅”三个主要元素为内容写七绝一首,题目自拟,平水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蕴藉,余味。
七绝 夜中闻笛文/镜辞
小窗窥月照寒开,此夜闻笛感旧哀。
已是梅花飞作雪,故园东望竟徘徊。

点评

诗作格式要写上“文/网名”  发表于 2025-6-16 11:55
唯下片“已是”和“竟”这两个虚词的联系略不畅。  发表于 2025-6-16 11:54
问好诗友,诗作符合起承转合特点。整篇暗合“杜陵归客正裴回,玉笛谁家叫落梅”之意,并反用“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醉及新年”。  发表于 2025-6-16 11: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0

帖子

47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55
贡献
115
金钱
185
发表于 2025-6-16 17:2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诗十一期第七讲作业:
李白组13-伊诺
1、简要回答七绝的起、承、转、合写作结构特点。(列出要点即可)


答:七绝的结构的特点是“立体感”要强。
①起句要压住阵脚 ,尽量要避免全篇都很平淡的描写,也就是说要“吸引眼球”。


②承句多为对起句的接应做和。起句用疑问句,承句就给予接应。




③转句,要突兀。即使前面起的高,在转句上,也要体现出一个转折或者提升。总之,转句的要求,语气上要突兀精神,语意上要提升转折。




④结句要收中带散。说它应该收束,它却还必须发散。说他要留有余味而将诗意引向远处


2、结合七绝起承转合的写作特点,有效融入“寒窗、横笛、落梅”三个主要元素为内容写七绝一首,题目自拟,平水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蕴藉,余味。


闻笛
文/伊诺
落梅笛里送斜晖, 半入流云半入扉。
莫叹寒窗春色晚,心香已共暗香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0

帖子

58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1
贡献
151
金钱
225
发表于 2025-6-17 10: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诗十一期第七讲作业:
李白组16 独立寒秋
1、简要回答七绝的起、承、转、合写作结构特点。(列出要点即可)
七绝的起句要压住阵脚。也就是说要“吸引眼球”;其次,七绝的承句多为对起句的接应做和。第三句、转句,要突兀。第四句、结句要收中带散。

2结合七绝起承转合的写作特点,有效融入“寒窗、横笛、落梅”三个主要元素为内容写七绝一首,题目自拟,平水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蕴藉,余味。

七绝   月夜闻笛

寒窗别院月温柔,一笛横吹几许愁。

风落梅花香四溢,满怀浮影曲难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

帖子

12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5
贡献
30
金钱
51
发表于 2025-6-18 13: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白27-安澜亦  
古风诗十一期第七讲作业:
一、简要回答七绝的起、承、转、合写作结构特点。
二、1、七绝的起句要压住阵脚 ,尽量要避免全篇都很平淡的描写
例子:君问归期未有期
2、七绝的承句多为对起句的接应做和。起句用疑问句,承句就给予接应。
例如:忽闻岸上踏歌声。
3、转句,要突兀,语气上要突兀精神,语意上要提升转
例如:桃花潭水深千尺
4、结句要收中带散。
例如:不及汪伦送我情
二、结合七绝起承转合的写作特点,有效融入“寒窗、横笛、落梅”三个主要元素为内容写七绝一首,题目自拟,平水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蕴藉,余味。
《梅笛》
一窗寒雪映青灯,谁弄笛声破夜凝?
忽有暗香随曲起,落梅如雪落空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1 21: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