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书院律诗四期版主
精华0
注册时间2024-3-11
威望257
金钱779
贡献522
版主
沧浪书院律诗四期版主
  
威望- 257 点
贡献- 522 次
金钱- 779 枚
|
发表于 2025-7-2 20: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七绝第21讲
竹郎12-秋润
作业:写一首解析,注意诗中的戏字,找出关联。
戏嘲史寰
盛唐·王维 (押麻韵)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过碧玉家。
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解析】
王维的《戏嘲史寰》是一首典型的盛唐戏谑诗,标题中的“戏”字(意为戏谑、开玩笑)是理解全诗的关键。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巧妙的场景设置,对人物“史寰”(可能为王维的友人、同僚或虚构对象)进行善意的嘲讽,体现了唐代文人间的幽默互动。
一 整体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戏剧性场景:在清风细雨中,梅花被沾湿(宁静意象),史寰骑马匆匆经过“碧玉家”(可能指一位女子的居所或华美之地)。恰在此时,楚王宫的贵人驾到,门前停下降贵的“七香车”。诗中“戏”字的关联在于,王维以诗意化的语言制造巧合和反差,暗讽史寰的冒失、尴尬或被“抢风头”的处境,充满幽默感。史寰可能是一个真实人物(唐代有隐士或小官吏名史寰),王维借此调侃其行为,体现了文人间的戏谑传统。
二 逐句解析与“戏”字的关联
1. “清风细雨湿梅花”
意象解析:清风、细雨、梅花,营造出清雅宁静的意境。梅花象征高洁,但“湿”字暗示被打湿的狼狈,为后续的戏谑埋下伏笔。
关联“戏”字:这里以优美景物反衬史寰的“不合时宜”,梅花的高洁与史寰的匆忙形成对比,暗含调侃——史寰可能只顾赶路,却未欣赏这风雅之景,显得粗俗或急躁。
2.“骤马先过碧玉家”:
意象解析:“骤马”指快马疾驰,“碧玉家”可指代美女的居所(“碧玉”典出乐府诗,常喻小家碧玉的女子),暗示史寰急切地访问某人。
关联“戏”字:“骤马”的匆忙与“先过”的得意感,突显史寰的冒失或猴急。王维以“戏”笔讽刺:史寰本想抢先表现,却因过于急切而显得可笑,为下文贵人登场做铺垫。
3. “正值楚王宫里至”:
意象解析:“楚王宫”借指权贵(楚王常象征奢华,如宋玉《高唐赋》中的楚王),这里指宫廷使者或显赫人物突然到来。
关联“戏”字:“正值”强调巧合的戏剧性,史寰的私人行动被意外打断。王维用“戏”制造反讽:史寰本想“独领风骚”,却撞上真正的贵人,暗嘲其身份卑微或时机不佳。
4. “门前初下七香车”:
意象解析:“七香车”是贵族妇女的豪华马车(用多种香料装饰),象征权势与高雅。与“骤马”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史寰的寒酸。
关联“戏”字:结尾以“初下”收束,贵人从容下车,反衬史寰的仓促。王维的“戏”意达到高潮:史寰的“表演”被更高规格的场面碾压,幽默中带有一丝同情。
三 “戏”字的整体关联与艺术手法
标题点睛:标题“戏嘲”直指诗的核心,“戏”字统领全诗,表明非严肃批评,而是友人间的玩笑。史寰的行为(如骑马赶路)被放大为“滑稽剧”,王维以诗人视角“导演”这场戏。
1.反差制造幽默:
自然意象(清风细雨)人为行动(骤马疾驰)戏谑史寰的“煞风景”。
2.平民化场景(史寰骑马) 贵族排场(七香车)嘲讽史寰的“自不量力”或“时运不济”。
诗中“先过”与“正值”的时序巧合,强化戏剧性,体现“戏”字的巧妙设计。
3.深层文化关联:唐代文人常以“戏作”诗调侃友人(如杜甫《戏赠友》),王维此诗延续此传统。“戏”字弱化了攻击性,强调雅谑——史寰可能实有其人,王维以诗为戏,表达亲近而非贬损。
情感基调:表面嘲讽,实则含蓄温情。王维以清风细雨、梅花等意象,暗示史寰本质高洁,只是“生不逢时”,让“戏”谑中带有关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