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1|回复: 24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二十一讲竹郎组论坛作业贴

  [复制链接]

1465

主题

4067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菜根谭文学院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492
贡献
3632
金钱
7660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5-7-1 10:3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位学员 请注意 写作业要求不要任何编辑,
使用论坛默认字体、颜色和文字大小,
要求素雅统一。
另外,请注意贴作业格式,
要求一人一楼,多的删除,谢谢合作!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二十一讲竹郎组
论坛作业贴

好,今天我们就说这么多,
下面布置一下解析作业:

戏嘲史寰
盛唐·王维 押麻韵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过碧玉家。
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写一首解析,注意诗中的戏字,找出关联。
周日早读我们会细细的临屏讲解。

作业截止时间,2025.07月7日晚上八点。

0

主题

379

帖子

2546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词三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81
贡献
660
金钱
945
发表于 2025-7-1 22: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二十一讲竹郎组论坛作业贴
竹郎组长-,炳坤

《戏嘲史寰》解析

王维的这首诗以“戏嘲”为题,整首诗紧扣一个“戏”字,通过巧妙的场景组合与细腻的细节暗示,勾勒出对友人史寰调侃戏谑的意味,其中的关联就藏在充满反差感的画面与人物的行为状态之中。

首句“清风细雨湿梅花”,诗人用清新雅致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细雨浸润梅花的静谧画面,本应营造出清幽、典雅的氛围,然而这柔和的景致实则为后文的“戏”埋下了伏笔,朦胧的雨景仿佛是对人物活动的一种委婉烘托。第二句“骤马先过碧玉家”,笔锋陡然一转,“骤马”的急切飞驰与“先过”的迫不及待,和首句中“清风细雨”的舒缓形成了强烈的节奏反差,生动地暗示出人物急于前往某处的迫切心情。这里“碧玉家”暗指一处令人遐想之地 ,为全诗增添了几分微妙的氛围,也为“戏嘲”的展开搭建好了舞台。

诗的后两句“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将戏谑的意味推向顶峰。“楚王宫”化用典故,此处借指权贵聚集宴饮之所,“七香车”则以华丽的车马代指达官显贵的到来。妙就妙在“正值”与“初下”所营造出的时间巧合:当史寰匆匆“骤马”赶到“碧玉家”时,恰好遇上权贵们乘坐七香车前来,两种截然不同的场景在同一时空交汇,产生了极具戏剧性的对比——一边是急切奔赴特定之地的匆忙身影,一边是庄重显赫的社交场面,人物在日常活动与重要应酬之间的慌乱周旋,被王维以略带诙谐的笔触刻画得入木三分。

全诗没有一个字直接写“嘲”,但通过场景的错位以及人物行为的矛盾冲突,让史寰在不同场合间忙碌奔走的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王维以文人雅士的视角,用充满趣味的语言串联起友人生活中的片段,既含蓄地表达了对史寰某些行为的调侃,又以文人特有的幽默展现出盛唐时期士大夫社交生活中的微妙情态,而“戏”的核心就蕴含在这高雅与通俗、庄重与诙谐的强烈对比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79

帖子

2546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词三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81
贡献
660
金钱
945
发表于 2025-7-1 22: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二十一讲竹郎组论坛作业贴
竹郎组长-小筑

《戏嘲史寰》解析

王维的这首诗以“戏嘲”为题,整首诗紧扣一个“戏”字,通过巧妙的场景组合与细腻的细节暗示,勾勒出对友人史寰调侃戏谑的意味,其中的关联就藏在充满反差感的画面与人物的行为状态之中。

首句“清风细雨湿梅花”,诗人用清新雅致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细雨浸润梅花的静谧画面,本应营造出清幽、典雅的氛围,然而这柔和的景致实则为后文的“戏”埋下了伏笔,朦胧的雨景仿佛是对人物活动的一种委婉烘托。第二句“骤马先过碧玉家”,笔锋陡然一转,“骤马”的急切飞驰与“先过”的迫不及待,和首句中“清风细雨”的舒缓形成了强烈的节奏反差,生动地暗示出人物急于前往某处的迫切心情。这里“碧玉家”暗指一处令人遐想之地 ,为全诗增添了几分微妙的氛围,也为“戏嘲”的展开搭建好了舞台。

诗的后两句“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将戏谑的意味推向顶峰。“楚王宫”化用典故,此处借指权贵聚集宴饮之所,“七香车”则以华丽的车马代指达官显贵的到来。妙就妙在“正值”与“初下”所营造出的时间巧合:当史寰匆匆“骤马”赶到“碧玉家”时,恰好遇上权贵们乘坐七香车前来,两种截然不同的场景在同一时空交汇,产生了极具戏剧性的对比——一边是急切奔赴特定之地的匆忙身影,一边是庄重显赫的社交场面,人物在日常活动与重要应酬之间的慌乱周旋,被王维以略带诙谐的笔触刻画得入木三分。

全诗没有一个字直接写“嘲”,但通过场景的错位以及人物行为的矛盾冲突,让史寰在不同场合间忙碌奔走的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王维以文人雅士的视角,用充满趣味的语言串联起友人生活中的片段,既含蓄地表达了对史寰某些行为的调侃,又以文人特有的幽默展现出盛唐时期士大夫社交生活中的微妙情态,而“戏”的核心就蕴含在这高雅与通俗、庄重与诙谐的强烈对比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8

帖子

91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2
贡献
220
金钱
348
发表于 2025-7-2 16: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21讲解析作业:
竹郎09-一池清凉


戏嘲史寰
盛唐·王维 押麻韵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过碧玉家。
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写一首解析,注意诗中的戏字,找出关联。周日早读我们会细细的临屏讲解。


解析:从诗的题目看,戏嘲应该是王维认识的一位觉得有趣的人。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过碧玉家。
一分句先从环境写起,用了三个物象,清风、细雨、梅花作为人物出场的铺垫,梅花在清风细雨中梅花湿漉漉的,点名季节应该是早春时节,描写出一种清幽淡雅的环境。二分句紧接着,用骤马先过碧玉家为即将要出场的人物做好铺垫。骤马,指狂奔的马,说明骑马的人急匆匆的从碧玉家经过,为何?为后面的人物出场埋下伏笔,碧玉家用典,南朝时期,如《碧玉歌》“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突出“碧玉”是小户人家女子,着重刻画其出身与质朴、羞涩的特点。


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三、四分句主语拆分式流水句,承接二分句而来,原来是有人从楚王宫里坐着七香车来了。从来的地点楚王宫,说明来着身份不一般,比较尊贵,后分句从坐的七香车来看,就更加说明来着的身份尊贵。
可见,碧玉家住的地方地位低下,而经过碧玉家的车却是从宫里来的,比较豪华都车,什么样的人能够能得到宫里人的青睐呢?这里诗人在戏谑的过程中,为读者留下深深的悬念……


该诗用的是一、三结构,对史寰的出场多少带有些许戏谑成分,诗人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春秋笔法委婉表达,似乎也略带褒贬之意,可见戏谑成分暗含其中。用骤马过碧玉家抛出疑问,然后三四分句流水,用看似巧合的戏剧性情节,将戏谑成分加深,让整首诗气脉流畅,一气贯通,达到诙谐幽默的目的。让出场的人物身份和形象更加活灵活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1

帖子

17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43
贡献
404
金钱
649
发表于 2025-7-2 16:2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二十一讲竹郎组论坛作业贴
竹郎03-悠然人生
《戏嘲史寰》解析

王维的这首诗以“戏嘲”为题,用春秋笔法,整首不见“戏”字,通过巧妙的场景组合与细腻的细节暗示,勾勒出对友人史寰调侃戏谑的意味,其中的关联就藏在充满反差感的画面与人物的行为状态之中。

首句“清风细雨湿梅花"
在一个清风细雨的日子,因一夜细雨梅花显得更加娇艳,景起这柔和的景致实则为后文的“戏”埋下了伏笔。
第二句“骤马先过碧玉家”,以“骤马”的急切飞驰与“先过”的迫不及待,人物的具体动作来承接,和首句中“清风细雨”的舒缓形成了强烈的节奏反差,生动地暗示出人物急于前往某处的迫切心情。这里“碧玉家”碧玉代指年轻貌美的平民女子 这里代指歌妓,为全诗增添了几分微妙的氛围,也为“戏嘲”的展开搭建好了舞台。

诗的后两句“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将戏谑的意味推向顶峰。“楚王宫”化用典故,此处借指权贵聚集宴饮之所,代指身份显贵之人,“七香车”古时代指贵妇所乘之车,正在门口遇到歌妓与权贵送她回到家门口。
全诗没有一个字直接写“嘲”,用春秋笔法通过场景的错位以及人物行为的矛盾冲突,让史寰在不同场合间忙碌奔走的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王维以文人雅士的视角,用充满趣味的语言串联起友人生活中的片段,既含蓄地表达了对史寰某些行为的调侃,又以文人特有的幽默展现出盛唐时期士大夫社交生活中的微妙情态,而“戏”的核心就蕴含在这高雅与通俗、庄重与诙谐的强烈对比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5

帖子

2080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律诗四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57
贡献
522
金钱
779
发表于 2025-7-2 20: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七绝第21讲
竹郎12-秋润
作业:写一首解析,注意诗中的戏字,找出关联。

戏嘲史寰
盛唐·王维 (押麻韵)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过碧玉家。
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解析】
王维的《戏嘲史寰》是一首典型的盛唐戏谑诗,标题中的“戏”字(意为戏谑、开玩笑)是理解全诗的关键。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巧妙的场景设置,对人物“史寰”(可能为王维的友人、同僚或虚构对象)进行善意的嘲讽,体现了唐代文人间的幽默互动。
一 整体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戏剧性场景:在清风细雨中,梅花被沾湿(宁静意象),史寰骑马匆匆经过“碧玉家”(可能指一位女子的居所或华美之地)。恰在此时,楚王宫的贵人驾到,门前停下降贵的“七香车”。诗中“戏”字的关联在于,王维以诗意化的语言制造巧合和反差,暗讽史寰的冒失、尴尬或被“抢风头”的处境,充满幽默感。史寰可能是一个真实人物(唐代有隐士或小官吏名史寰),王维借此调侃其行为,体现了文人间的戏谑传统。
二 逐句解析与“戏”字的关联
1. “清风细雨湿梅花” 
意象解析:清风、细雨、梅花,营造出清雅宁静的意境。梅花象征高洁,但“湿”字暗示被打湿的狼狈,为后续的戏谑埋下伏笔。  
关联“戏”字:这里以优美景物反衬史寰的“不合时宜”,梅花的高洁与史寰的匆忙形成对比,暗含调侃——史寰可能只顾赶路,却未欣赏这风雅之景,显得粗俗或急躁。
2.“骤马先过碧玉家”:  
意象解析:“骤马”指快马疾驰,“碧玉家”可指代美女的居所(“碧玉”典出乐府诗,常喻小家碧玉的女子),暗示史寰急切地访问某人。  
关联“戏”字:“骤马”的匆忙与“先过”的得意感,突显史寰的冒失或猴急。王维以“戏”笔讽刺:史寰本想抢先表现,却因过于急切而显得可笑,为下文贵人登场做铺垫。
3. “正值楚王宫里至”:  
意象解析:“楚王宫”借指权贵(楚王常象征奢华,如宋玉《高唐赋》中的楚王),这里指宫廷使者或显赫人物突然到来。  
关联“戏”字:“正值”强调巧合的戏剧性,史寰的私人行动被意外打断。王维用“戏”制造反讽:史寰本想“独领风骚”,却撞上真正的贵人,暗嘲其身份卑微或时机不佳。
4. “门前初下七香车”:  
意象解析:“七香车”是贵族妇女的豪华马车(用多种香料装饰),象征权势与高雅。与“骤马”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史寰的寒酸。  
关联“戏”字:结尾以“初下”收束,贵人从容下车,反衬史寰的仓促。王维的“戏”意达到高潮:史寰的“表演”被更高规格的场面碾压,幽默中带有一丝同情。
三 “戏”字的整体关联与艺术手法
标题点睛:标题“戏嘲”直指诗的核心,“戏”字统领全诗,表明非严肃批评,而是友人间的玩笑。史寰的行为(如骑马赶路)被放大为“滑稽剧”,王维以诗人视角“导演”这场戏。
1.反差制造幽默:
自然意象(清风细雨)人为行动(骤马疾驰)戏谑史寰的“煞风景”。  
2.平民化场景(史寰骑马) 贵族排场(七香车)嘲讽史寰的“自不量力”或“时运不济”。 
诗中“先过”与“正值”的时序巧合,强化戏剧性,体现“戏”字的巧妙设计。
3.深层文化关联:唐代文人常以“戏作”诗调侃友人(如杜甫《戏赠友》),王维此诗延续此传统。“戏”字弱化了攻击性,强调雅谑——史寰可能实有其人,王维以诗为戏,表达亲近而非贬损。
情感基调:表面嘲讽,实则含蓄温情。王维以清风细雨、梅花等意象,暗示史寰本质高洁,只是“生不逢时”,让“戏”谑中带有关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0

帖子

169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66
贡献
386
金钱
657
发表于 2025-7-3 12:3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二十一讲解析作业:
竹郎08-曦春

戏嘲史寰
盛唐·王维 押麻韵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过碧玉家。
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写一首解析,注意诗中的戏字,找出关联。周日早读我们会细细的临屏讲解。

解析: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过碧玉家。
王维首先选择“清风、细雨、梅花”等意象,渲染了一派清寂、宁静的初春氛围,然后画面中又出现了一个“碧玉家”,让人们的脑海里立刻就浮现出一位闭月羞花、温柔贤淑的佳人形象。“骤马”二字,展现了史公子急不可待的动作;“先过”二字,则强调出时间的先后,为后文的展开打下铺垫。

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正值楚王宫里至”,这一句描写了一位王公贵族恰好也在此时来到“碧玉家”,其目的不言自明。“七香车”代指装饰华丽的马车,如此轻车熟路,读者可以想象出车中的客人一定是经常光顾此处,可能也与那位佳人非常熟悉。至于那位史公子,心中一定感到极其失落和无奈,但是他却只能远远地避开。

赏析:
意境营造:王维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象与人物行动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而又略带神秘的意境。梅花、清风、细雨等自然元素不仅美化了画面,还赋予了诗歌以深邃的情感色彩。
人物刻画:虽然诗歌中并未直接描写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但通过他的行动,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急切、期待与好奇。同时,“碧玉家”与“楚王宫”的对比,也暗示了主人公身份与地位的微妙变化。
戏剧性冲突:诗歌在结尾处巧妙地设置了一个戏剧性的冲突——主人公在关键时刻偶遇尊贵来者。这一情节不仅增强了诗歌的吸引力,还为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我们可以想象主人公接下来的反应与行动,以及这一偶遇对他命运的影响。
语言风格:王维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在这首《戏嘲史寰》中,他运用了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将自然景象与人物行动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诗歌中的象征与隐喻也为读者提供了深入解读的空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

帖子

20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27
贡献
51
金钱
78
发表于 2025-7-3 15:2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夏语蝶 于 2025-7-3 15:31 编辑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21讲解析作业:
竹郎26一语蝶


戏嘲史寰
盛唐·王维 押麻韵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过碧玉家。
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写一首解析,注意诗中的戏字,找出关联。周日早读我们会细细的临屏讲解。


解析:王维这首诗题虽为戏嘲,但并看出有嘲讽之意。这首诗或许在调侃某个友人的一段经历,也可能是一时兴起而作。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行碧玉家。
一二句营造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氛围,清风细雨中,梅花被打湿,画面充满了诗意。骤马飞驰而过,给人一种动态感。同时也暗示了人物的匆忙与急切。这种意境的营造,为整首诗奠定了一个优美的基调。
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三四句,引入一个具体情节,仿佛在讲述一个故事,正当某人从楚王宫里出来时,看到门前刚刚停下一辆华丽的七香车。这里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让人不禁猜测车中人物是谁,有怎样的故事。情节设置增加了诗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用词精准,清风,细雨,梅花,骤马,碧玉家,楚王宫,七香车等词,形象地描绘了场景,又展现了一种高雅的气质。
总的来说,这首诗意境优美,情节生动,语言简洁的美丽诗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0

帖子

82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5
贡献
205
金钱
311
发表于 2025-7-4 08:01: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二十一讲竹郎组作业

竹郎组/海云飞


戏嘲史寰
盛唐·王维 押麻韵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过碧玉家。
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写一首解析,注意诗中的戏字,找出关联。
周日早读我们会细细的临屏讲解。


注释:
碧玉:指美人,常代指平民女子或者妾室。
楚王宫:暗用宋玉《高唐赋》典故楚王与巫山的典故。隐喻富贵权势。
七香车:是古代贵族华车的代称。

首句:清风细雨湿梅花。
细雨润梅花,营造清幽的意境,自然意象的雅致,暗示史寰本可以驻足的闲适。伏笔,戏字,的开端,静谧场景,反衬骤马的突兀,暗示史寰匆忙无暇风雅,为调侃伏笔。
次句:骤马先过碧玉家。
动作性的喜剧性,骤马,强调疾驰而过,与碧玉家(美人居所),形成对比,经过美好却不停留,暗潮苦不解风情,或者功利匆忙,此处调侃史寰错失良缘。
后两句:正直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场景突然转荒诞,史寰刚离开,楚王仪仗便至,七香车象征权势富贵,突显其的滑稽。戏的高潮,史寰的匆忙与权贵的降临形成错位,似讽刺其趋炎附势却扑空,或者是不解眼前珍贵,史寰离开后楚王驾临,暗示史寰总在错过,错过佳人,错过攀富贵的时机。
留白或者幽默,七香车初停,不交代史寰反应,留给读者想象其懊恼,或者尴尬,余味悠长。
戏字,骤马,展现史寰急不可待,
先过,则强调时间的先后,为原文埋下伏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0

帖子

339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461
贡献
811
金钱
1307
发表于 2025-7-4 12:49:54 | 显示全部楼层
解析王维的《戏嘲史寰》
竹郎21-力辛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富有戏剧性的小场景:史寰满怀期待、急匆匆地骑马去拜访一位佳人(碧玉),结果刚到门口,就撞上了更有权势的追求者(象征为“楚王宫”使者)乘坐着华贵的“七香车”也同时抵达。史寰的急切、兴奋与后面权贵的排场、优越感形成鲜明对比,其结果不言而喻——史寰的“抢先一步”在真正的权贵面前显得徒劳而可笑,他瞬间从主角变成了尴尬的陪衬。
现在我们来理解这首诗:
清风细雨湿梅花    描绘了一个清新雅致的场景:微风吹拂,细雨蒙蒙,打湿了盛开的梅花。这是典型的春日或早春景象。 营造出一种宁静、略带湿润和芬芳的氛围,似乎是一个赏梅的闲适时刻。“湿”字在此语境下,结合后文,可能也带有一丝柔美甚至微妙的香艳气息。

骤马先过碧玉家   
写 主人公(史寰)突然出现了,他骑着快马疾驰而来,目标明确地“先过”一位名叫“碧玉”的女子的家。“碧玉”是诗歌中常用的对年轻美貌女子的代称(源自乐府《碧玉歌》),这里指史寰心仪或要去拜访的女子。“骤马”显出史寰的急切、匆忙甚至有点毛躁的姿态。他可能是特意赶在别人之前去会这位“碧玉”。

正值楚王宫里至   
这里转折了,正当史寰兴冲冲地赶到“碧玉”家时,一个戏剧性的转折发生了——恰逢“楚王宫里”的人到了。“楚王宫”并非实指楚国宫殿,而是借指地位显赫的权贵之家。这里指代另一位身份地位远高于史寰的追求者或访客。史寰的“骤马”与“楚王宫里”代表的雍容华贵形成强烈反差,暗示了双方身份的悬殊。

门前初下七香车
描绘了“楚王宫”来客刚刚抵达的瞬间:一辆装饰极其奢华、香气四溢的“七香车”正停在“碧玉”家的门前。“七香车”是贵族妇女所乘的华美车驾,进一步强调了来客身份的高贵和排场。 这个场景意味着史寰的匆忙造访正好撞上了更高贵访客的到来。可以想见,史寰的“骤马先至”在“七香车”面前显得多么不合时宜、尴尬甚至寒酸。他很可能被冷落或只能靠边站了。

那么“戏嘲”之“戏”在何处呢?
题目《戏嘲史寰》中的“戏”字,是理解全诗风格和作者态度的关键。它点明了这首诗的基调是**带有玩笑性质的调侃、戏谑,而非刻薄的讽刺或严厉的批评。“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整首诗的核心在于一个精心设计的、极具戏剧性的巧合:史寰“骤马先过”以为能拔得头筹,却“正值”更高贵的访客同时抵达门前。这种巧合的安排本身就充满了喜剧效果,像是导演精心编排的一幕轻喜剧。这种刻意为之的“撞车”场面,是“戏”的主要载体。

强烈的反差对比   
姿态对比:史寰的“骤马”(匆忙、急切、可能有点狼狈)与“楚王宫里”来客的从容华贵(“七香车”缓缓初下)形成鲜明反差。
身份排场对比:单枪匹马的“骤马”与代表权势的“楚王宫”、华美的“七香车”形成巨大落差。期望与现实对比:史寰“先过”的期望(抢先)与现实中被更高贵访客“截胡”的尴尬结果形成强烈反差。这种种反差制造了幽默效果,让史寰的处境显得滑稽可笑,这正是“戏”谑的精髓。

语言的巧妙与含蓄   
首句“清风细雨湿梅花”看似闲笔写景,实则为后文铺垫氛围,其清新雅致与后文的“骤马”、“七香车”的世俗热闹形成微妙对比,也可能隐含对史寰此行目的(访艳)的某种暗示,但写得含蓄蕴藉,不显低俗。
  用“碧玉”、“楚王宫”、“七香车”等典故和象征性词汇,保持了诗歌的雅致,使讽刺显得委婉而不直露,符合“戏”的轻松调侃意味。
结局的留白与想象空间:
诗在“门前初下七香车”处戛然而止,并没有直接描写史寰的窘态或者事情的后续发展。这种留白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史寰当时的表情、心理活动以及他可能如何收场(是悻悻离去?是尴尬等候?),这种想象空间本身也充满了戏谑的趣味。不点破,更显“戏”味。
调侃而非批判   、
全诗没有对史寰进行道德上的指责或人格上的攻击。嘲笑的焦点在于他“不自量力”(在权势面前显得渺小)和“运气不佳”(偏偏撞上)造成的尴尬处境。这是一种朋友间善意的、带点促狭的玩笑,嘲笑的是他这次“出糗”的经历本身,而非其为人。题目中的“戏”字,正是对这种轻松调侃态度的明确提示。
整首诗如同一幕轻喜剧小品,“戏”字贯穿始终,是其艺术魅力和情感基调的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31

帖子

2343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律诗二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0
贡献
641
金钱
851
发表于 2025-7-4 14:3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二十一讲竹郎组论坛作业贴
竹郎01–皓月
《戏嘲史寰》解析

王维的这首诗以“戏嘲”为题,用春秋笔法,整首不见“戏”字,通过巧妙的场景组合与细腻的细节暗示,勾勒出对友人史寰调侃戏谑的意味,其中的关联就藏在充满反差感的画面与人物的行为状态之中。

首句“清风细雨湿梅花"
在一个清风细雨的日子,因一夜细雨梅花显得更加娇艳,景起这柔和的景致实则为后文的“戏”埋下了伏笔。
第二句“骤马先过碧玉家”,以“骤马”的急切飞驰与“先过”的迫不及待,人物的具体动作来承接,和首句中“清风细雨”的舒缓形成了强烈的节奏反差,生动地暗示出人物急于前往某处的迫切心情。这里“碧玉家”碧玉代指年轻貌美的平民女子 这里代指歌妓,为全诗增添了几分微妙的氛围,也为“戏嘲”的展开搭建好了舞台。

诗的后两句“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将戏谑的意味推向顶峰。“楚王宫”化用典故,此处借指权贵聚集宴饮之所,代指身份显贵之人,“七香车”古时代指贵妇所乘之车,正在门口遇到歌妓与权贵送她回到家门口。
全诗没有一个字直接写“嘲”,用春秋笔法通过场景的错位以及人物行为的矛盾冲突,让史寰在不同场合间忙碌奔走的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王维以文人雅士的视角,用充满趣味的语言串联起友人生活中的片段,既含蓄地表达了对史寰某些行为的调侃,又以文人特有的幽默展现出盛唐时期士大夫社交生活中的微妙情态,而“戏”的核心就蕴含在这高雅与通俗、庄重与诙谐的强烈对比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2

帖子

168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88
贡献
370
金钱
661
发表于 2025-7-4 15: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二十一讲作业:
竹郎35-云水间

戏嘲史寰
盛唐·王维 押麻韵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过碧玉家。
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写一首解析,注意诗中的戏字,找出关联。周日早读我们会细细的临屏讲解。
注释:
戏嘲:戏谑、玩笑,含轻松调侃之意。这里的 “戏” 并非恶意的嘲讽,而是朋友间带有亲昵感的打趣。王维以 “戏” 为题,既点出对友人的调侃,也暗示了场景本身的戏剧性,生活中的偶然冲突被诗意化,形成一种亦庄亦谐的趣味。
史寰:可能是王维的朋友应该是一位富家公子,生活较为闲适且有一定风流韵事,故而王维以诗戏嘲他。
骤马:疾驰的马。
碧玉:既指美女(典出《碧玉歌》),亦暗示所访之地为风流场所。
正值:恰好、恰逢。
楚王:历史上的 “楚王”(如楚怀王、楚襄王)在传统文化中常与 “风流、宴乐” 相关联,尤其因 “巫山神女” 等传说,成为权贵阶层耽于声色、热衷社交宴乐的象征符号。
这种符号化的 “楚王”,在唐诗中并非特指某一历史人物,而是泛指:有权势、好宴乐的上层贵族;充满社交应酬、甚至带有些许私密娱乐性质的权贵场合。
初下:刚刚下来。
七香车:古代一种极其华丽的贵族车驾,因车厢多用七种香木(如沉香、檀香、麝香等)装饰而得名。
“戏”的关联:
盛唐文人社交中的雅谑传统。盛唐开放的社会风气中,文人常以诗词调侃友人私事,此类“戏嘲”非恶意讥讽,而是社交场合中展现才思、拉近关系的雅趣。王维以清丽语言包裹调侃,既保留诗歌美感,又暗含对友人生活情态的玩味。
简析:
“清风细雨湿梅花” 景起,以“细雨”打湿梅花还原梅花带露的温润质感,看似纯写景,实则为“戏嘲”铺垫。
“骤马先过碧玉家” 叙事承,以“快马”凸显史寰的急切与私会意图。史寰不顾风雨策马疾驰,目标明确指向“碧玉家”。暗讽其迫不及待的情态,戏谑其“好色”之态。
“正值楚王宫里至” 叙事转,以“正值”强化时间巧合的戏剧性;化用典故深化讽刺效果。“楚王宫”化用宋玉《高唐赋》中楚王与神女相会的典故,将史寰的私会行为比作帝王艳遇,以夸张笔法调侃其“风流自诩”。
“门前初下七香车” 景结,以“初下”说明事由的即时性,呼应史寰的仓促处境,让 “戏嘲” 的意味在场景碰撞中自然流露。“七香车”为汉代贵妇所乘车驾,此处借指贵族女性的车驾,暗示史寰所访之处有贵女出入,或其刻意追逐身份不凡的女性,暗含对其攀附心态的嘲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6

帖子

39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52
贡献
98
金钱
150
发表于 2025-7-4 19:4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21讲解析作业:
竹郎07-一切随风

《戏嘲史寰》解析

王维这首《戏嘲史寰》,以一种诙谐幽默的笔触,勾勒出生活中的一个有趣场景,字里行间透着 “戏” 的韵味。

诗的开篇“清风细雨湿梅花”,描绘了一幅清新雅致的画面,微风轻拂,细雨如丝,打湿了梅花。这看似纯粹的写景之句,实则为下文人物的出场营造了一种诗意且略带朦胧的氛围。在这样的情境下,主人公史寰登场了,“骤马先过碧玉家”。“骤马”二字,生动地展现出史寰急切赶路的模样,他快马加鞭,首先经过了名为碧玉的女子家。这里一个“先”字,仿佛暗示着史寰对碧玉有着特别的关注,急匆匆地想见到她,为整首诗定下了轻松诙谐的基调,“戏”的意味初现。

后两句“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运用了巧妙的典故与场景描绘。“楚王宫”让人联想到各种浪漫的宫廷故事,增添了一丝绮丽色彩。而“七香车”,指代极为华贵的车辆,暗示了车上之人身份不凡。史寰赶到碧玉家时,恰逢这样一位如同从“楚王宫”而来的尊贵客人乘车到达。这一情节的设置充满戏剧性,仿佛一场精心编排的戏码。史寰原本急切去见碧玉,却不想遇到这么个“程咬金”,让他的期待可能落空。王维通过对这一场景的刻画,像是在一旁目睹这一切的旁观者,以幽默的视角将史寰置于一个略带尴尬又充满戏剧性的情境中,从而达到“戏嘲”的目的,既调侃了史寰对碧玉的急切,又以轻松的笔调描绘出生活中这一有趣的插曲,展现出王维诗歌在题材与表达上的丰富性与趣味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354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5
贡献
3906
金钱
4569
发表于 2025-7-4 21:2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二十一讲竹郎组论坛作业贴
竹郎-浮生半闲
戏嘲史寰
盛唐·王维 押麻韵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过碧玉家。
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写一首解析,注意诗中的戏字,找出关联。
解析:
一、背景

此诗为盛唐诗人王维所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从内容看,应是诗人与友人史寰交往中的即兴之作,展现了盛唐文人圈层轻松幽默的交往氛围,可能是因史寰的某次仓促行为引发诗人调侃。“戏嘲”即戏谑嘲讽。题目点明诗歌主旨:以轻松诙谐的笔触调侃友人史寰,带有玩笑性质。

二、诗中典故

1.楚王宫:借用“楚王好细腰”等与楚王相关的典故(或泛指王侯贵族宫廷),代指权贵府邸,暗示场景涉及上层社会交往。
2.七香车:古代贵族妇女乘坐的华丽车子(用七种香木制成),此处代指权贵家眷或重要人物到来,为诗中冲突场景铺垫。
3.碧玉:典故源自南朝乐府《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郎为情颠倒”等句,以“碧玉”代指年轻貌美的女子(后也泛指少女或美女)。王维在此处用“碧玉家”,是借“碧玉”的典故泛指与女性相关的居所
三、布局方法:起承转合。

四、逐句解析

1. 清风细雨湿梅花
首句以景起笔,勾勒出一幅清雅的画面:轻柔的风和细密的雨,打湿了绽放的梅花。梅花本是高洁、清雅的象征,“湿梅花”更添几分温润朦胧之美,为全诗奠定宁静、雅致的基调。这一静景的铺陈,是为了与后文的“动”形成反差——以环境的清幽反衬人物行为的“不和谐”。

2. 骤马先过碧玉家
次句转入人物动作:史寰骑着快马,急匆匆地先经过了“碧玉家”。“骤马”一词极写其速度之快、行色之仓促,与首句的“清风细雨”形成鲜明对比(静与动、缓与急)。“碧玉家”如前所述,借用南朝《碧玉歌》中“碧玉”代指美女的典故,此处泛指与女性相关的居所(可能是史寰要拜访的某位女子住处,或一处适合与女性相会的清雅之地)。这句暗示史寰此行或许与私情、约会相关,且显得有些心急。

3. 正值楚王宫里至
第三句是关键的“转折”:就在史寰“骤马”经过时,恰好遇上了“楚王宫里”的人到来。“楚王宫”并非实指,而是借“楚王”代指权贵(如王侯、高官),“宫里至”点明是权贵家眷或使者。这一句打破了前两句的“私人场景”,引入了更高级别的“公共/权贵场景”,制造了戏剧冲突——史寰的仓促行为撞上了更庄重的场合。

4. 门前初下七香车
末句以细节收束:华贵的七香车刚刚停在门前,车上的人正要下车。“七香车”是古代贵族妇女专用的豪车(以七种香木制成),其华贵、庄重与史寰“骤马”的狼狈、仓促形成强烈对比。此时的史寰,前有“碧玉家”的私约之急,后有“七香车”的权贵之威,其行为瞬间显得不合时宜,甚至有些尴尬。

整体想表达的意思

全诗以戏谑的笔触,调侃友人史寰的一次“乌龙”经历:他本想急匆匆地去拜访与女性相关的“碧玉家”(或许是赴约),却恰好撞上权贵家眷(七香车)到来,其仓促的行为在庄重的权贵场景前显得唐突又滑稽。诗歌没有尖锐的讽刺,而是以朋友间的玩笑口吻,展现史寰的“小急切”与“大场合”的碰撞,充满生活气息与幽默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1

帖子

154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22
贡献
363
金钱
597
发表于 2025-7-5 00: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21讲
竹郎25-幽谷一枝兰

戏嘲史寰
盛唐·王维 押麻韵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过碧玉家。
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写一首解析,注意诗中的戏字,找出关联。

解析:
一、背景:
此诗为盛唐诗人王维所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从内容看,应是诗人与友人史寰交往中的即兴之作,展现了盛唐文人圈层轻松幽默的交往氛围,可能是因史寰的某次仓促行为引发诗人调侃。“戏嘲”即戏谑嘲讽。题目点明诗歌主旨:以轻松诙谐的笔触调侃友人史寰,带有玩笑性质。

二、诗中典故
1.楚王宫:借用“楚王好细腰”等与楚王相关的典故(或泛指王侯贵族宫廷),代指权贵府邸,暗示场景涉及上层社会交往。
2.七香车:古代贵族妇女乘坐的华丽车子(用七种香木制成),此处代指权贵家眷或重要人物到来,为诗中冲突场景铺垫。
3.碧玉:典故源自南朝乐府《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郎为情颠倒”等句,以“碧玉”代指年轻貌美的女子(后也泛指少女或美女)。王维在此处用“碧玉家”,是借“碧玉”的典故泛指与女性相关的居所。

三、逐句解析

1. 清风细雨湿梅花
首句以景起笔,勾勒出一幅清雅的画面:轻柔的风和细密的雨,打湿了绽放的梅花。梅花本是高洁、清雅的象征,“湿梅花”更添几分温润朦胧之美,为全诗奠定宁静、雅致的基调。这一静景的铺陈,是为了与后文的“动”形成反差——以环境的清幽反衬人物行为的“不和谐”。

2. 骤马先过碧玉家
次句转入人物动作:史寰骑着快马,急匆匆地先经过了“碧玉家”。“骤马”一词极写其速度之快、行色之仓促,与首句的“清风细雨”形成鲜明对比(静与动、缓与急)。“碧玉家”如前所述,借用南朝《碧玉歌》中“碧玉”代指美女的典故,此处泛指与女性相关的居所(可能是史寰要拜访的某位女子住处,或一处适合与女性相会的清雅之地)。这句暗示史寰此行或许与私情、约会相关,且显得有些心急。
为什么会如此骤马驶过而不是下马进入碧玉家呢?此句给读者留下了悬念和疑问。

3. 正值楚王宫里至
第三句是关键的“转折”:就在史寰“骤马”经过时,恰好遇上了“楚王宫里”的人到来。“楚王宫”并非实指,而是借“楚王”代指权贵(如王侯、高官),“宫里至”点明是权贵家眷或使者。这一句打破了前两句的“私人场景”,引入了更高级别的“公共/权贵场景”,制造了戏剧冲突——史寰的仓促行为撞上了更庄重的场合。
这句也解释了上句为何要骤马驶过的原因。

4. 门前初下七香车
末句以细节进一步说明和收束:华贵的七香车刚刚停在门前,车上的人正要下车。“七香车”是古代贵族妇女专用的豪车(以七种香木制成),其华贵、庄重与史寰“骤马”的狼狈、仓促形成强烈对比。此时的史寰,本意是前去“碧玉家”的,因看到宫里“七香车”,为此仓皇之下骤然骑马驶过。这时他的行为瞬间显得不合时宜,甚至有些尴尬。

四,整体想表达的情感

全诗以戏谑的笔触,调侃友人史寰的一次“乌龙”经历:他本想急匆匆地去拜访与女性相关的“碧玉家”(或许是赴约),却恰好撞上权贵家眷(七香车)到来,其仓促的行为在庄重的权贵场景前显得唐突又滑稽。诗歌没有尖锐的讽刺,而是以朋友间的玩笑口吻,展现史寰的“小急切”与“大场合”的碰撞,充满生活气息与幽默感。
这真是春秋笔法的运用。

五,布局:起承转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7

帖子

62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5
贡献
152
金钱
237
发表于 2025-7-5 06: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21讲
竹郎19-学点文化

戏嘲史寰
盛唐·王维 押麻韵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过碧玉家。
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写一首解析,注意诗中的戏字,找出关联。
《戏嘲史寰》解析:从“戏”字看王维的调侃艺术

一、“戏嘲”之境:场景里的诙谐张力

首句“清风细雨湿梅花”以清丽笔触勾勒时节——春雨绵绵,梅花带露,本是诗意盎然的背景。但这“湿”字暗藏机锋:细雨打湿梅花,既写实景,也为后文人物活动铺设了略带狼狈的氛围。次句“骤马先过碧玉家”突然转轨:史寰为何在细雨中“骤马”疾驰?“先过”二字点明他刻意赶在某事前抵达,而“碧玉家”(代指美人居所)则暗示其目的与风流韵事相关。

三、“戏嘲”之核:矛盾中的调侃密码

后两句“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揭开戏谑关键:当史寰策马赶到时,“楚王宫”(借指权贵或风流场所)的“七香车”(贵族女子的华美马车)刚停在门前。这里的矛盾张力十足:史寰想抢先拜访美人,却偏偏遇上更具身份的访客,其急切与尴尬形成反差。王维不直接写史寰的失落,而是通过“正值”“初下”的巧合,让读者自行脑补他猝不及防的窘态,“戏”的趣味便藏在这“计划落空”的戏剧性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8

帖子

546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92
贡献
1220
金钱
2131
发表于 2025-7-5 11:32:26 | 显示全部楼层
竹郎江南
大意:清风细雨打湿了枝头的梅花。骑着快马的人先经过了碧玉家。
恰巧此时一位从楚王宫廷里来的贵客也到了,那人在佳人门前刚下七香车。
22结构。
骤马:使马奔驰,纵马。
碧玉:指美貌女子。此处或指情人。
七香车:用多种香料涂饰或用多种香木制作的车。亦泛指华美的车。
楚王宫里:代指公卿贵族。
诗中戏之关联:从史寰“骤马先过”可见他心情急迫,却不料有权贵也来找佳人,这个场景很凑巧很有戏剧性。还有从“楚王宫里”,“七香车”可见对方的权势富贵,身份上有反差。先过与初下这种急迫与不急不缓的对比反差描写也有戏的成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2

帖子

18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4
贡献
46
金钱
70
发表于 2025-7-5 12:43:54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句提高班第二十一讲竹郎组论坛作业贴
竹郎11-泠崖
《戏嘲史寰》解析

王维的这首诗以“戏嘲”为题,用春秋笔法,整首不见“戏”字,通过巧妙的场景组合与细腻的细节暗示,勾勒出对友人史寰调侃戏谑的意味,其中的关联就藏在充满反差感的画面与人物的行为状态之中。

首句“清风细雨湿梅花"
在一个清风细雨的日子,因一夜细雨梅花显得更加娇艳,景起这柔和的景致实则为后文的“戏”埋下了伏笔。
第二句“骤马先过碧玉家”,以“骤马”的急切飞驰与“先过”的迫不及待,人物的具体动作来承接,和首句中“清风细雨”的舒缓形成了强烈的节奏反差,生动地暗示出人物急于前往某处的迫切心情。这里“碧玉家”碧玉代指年轻貌美的平民女子 这里代指歌妓,为全诗增添了几分微妙的氛围,也为“戏嘲”的展开搭建好了舞台。

诗的后两句“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将戏谑的意味推向顶峰。“楚王宫”化用典故,此处借指权贵聚集宴饮之所,代指身份显贵之人,“七香车”古时代指贵妇所乘之车,正在门口遇到歌妓与权贵送她回到家门口。
全诗没有一个字直接写“嘲”,用春秋笔法通过场景的错位以及人物行为的矛盾冲突,让史寰在不同场合间忙碌奔走的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王维以文人雅士的视角,用充满趣味的语言串联起友人生活中的片段,既含蓄地表达了对史寰某些行为的调侃,又以文人特有的幽默展现出盛唐时期士大夫社交生活中的微妙情态,而“戏”的核心就蕴含在这高雅与通俗、庄重与诙谐的强烈对比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54

帖子

3435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律研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70
贡献
822
金钱
1319
发表于 2025-7-5 16:2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二十一讲解析作业
写一首解析,注意诗中的戏字,找出关联。周日早读我们会细细的临屏讲解。

竹郎组~梦依魂牵

戏嘲史寰
盛唐·王维 押麻韵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过碧玉家。
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一、词语解释:
1、史寰 : 唐代官员,与王维同朝代但品性不佳。
2、碧玉 : 典出东晋孙绰诗“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
唐代多指权贵外宅姬妾,如《北里志》载“每有碧玉留宴”。
3、楚王宫: 实指权贵宅邸
暗用》《神女赋》“朝云暮雨”典讽其生活荒淫。
4、七香车:《太平御览》载魏武帝制七宝香车,此处显权贵排场。
二、解析:这首《戏嘲史寰》作者以其独特的诙谐幽默,展现出别样的生活场景与情感。看似写景叙事,实则暗藏对友人史寰的戏嘲之意,字里行间充满了生活的趣味。
“清风细雨湿梅花”,首句诗人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清新雅致的画面。清风徐来,细雨如丝,轻柔地洒落在梅花上,使梅花在雨的润泽下更显妖艳欲滴。此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氛围,奠定了诗歌悠然的基调,同时也为后文情节的展开提供了诗意的背景。
“骤马先过碧玉家”次句陡然一转,打破了这份宁静。“骤马”描绘出骑马之人急切的状态,匆匆策马而过碧玉家。“碧玉”在古代诗词中常代指美丽的女子,这里暗示史寰急于前往佳人之处,其急切之态跃然纸上,为“戏嘲”埋下伏笔。
“正值楚王宫里至”第三句巧妙借用“楚王宫”的典故,“楚王宫”常与楚王好细腰等故事相连,寓意着美女如云之处。这里暗示史寰所去之地美女众多,就同楚王宫中一般,此句进一步渲染了史寰前往之处的香艳氛围,也为对他的“戏嘲”增添了一份调侃的意味。
“门前初下七香车”。尾句将戏谑推向高潮。“七香车”是用多种香料涂饰的华贵车子,通常为贵族女子乘坐。此句描绘出在那女子家门口,刚刚停下一辆辆七香车,说明前来的女子众多且身份不凡。而史寰急急忙忙赶到此处,不难想象他置身于众多美女之中的情景。诗人正是通过这样生动的场景描绘,巧妙地找嘲了史寰对女子的热衷与追逐。
整首诗中,王维通过对史寰急切前往美女居所这一行为的描述,以及周围环境和人物活动的刻画,以细腻而诙谐的笔触,不着一个“戏”字,却处处尽显“戏嘲”之意。诗中的“戏”并非恶意的嘲笑,而是朋友之间轻松幽默的调侃,展现了王维诗歌创作风格的多样性,在其常见的山水田园诗之外,以这种别具一格的方式记录生活,传递朋友间亲切有趣的情感互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67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栏目顾问

沧浪诗人春华秋实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2375
贡献
16493
金钱
20228

特别贡献奖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5-7-5 18:57:32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句提高班第二十一讲作业
竹郎-16 槛外客

解析作业:

戏嘲史寰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过碧玉家。
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写一首解析,注意诗中的戏字,找出关联。

解析:
王维 七绝 《戏嘲史寰》 是一首充满讽刺与调侃意味的佳作,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诗人对世俗观念的反思。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过碧玉家。”  
  以自然意象开篇,清风细雨浸润梅花,勾勒出一幅朦胧柔美的早春图景。而“骤马先过”则突然引入动态场景,形成静与动的对比。强化了反差效果,暗示其急切摆脱现状的心态。  
  
  “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楚王宫”则指权贵之家,而“七香车”是华美的贵族车驾。两句通过“正值”“初下”的巧妙衔接,将前文的“骤马”与“香车”联系起来,暗藏戏剧性场景。而借用了楚王宫与七香车的典故,暗讽史寰所追求的富贵生活不过是一场虚幻的繁华。

  
  诗中“清风细雨”“梅花”是实景,“碧玉家”“楚王宫”则虚指,虚实交织,营造出含蓄的戏谑效果。  
对比与反差:“骤马先过”的匆忙与“七香车”的华贵形成对比,暗讽史寰(或诗中人物)急于逢迎权贵却恰逢其时的滑稽。标题“戏嘲”的意味由此显现,但诗中不露锋芒,以画面暗示。

王维此诗以看似闲笔的春日场景,暗藏机锋。其妙处在于:以景语作情语,化嘲讽为意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4

帖子

168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33
贡献
407
金钱
641
发表于 2025-7-6 09:3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二十一讲竹郎组
竹郎31-拂衣去

下面布置一下解析作业:

戏嘲史寰
盛唐·王维 押麻韵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过碧玉家。
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写一首解析,注意诗中的戏字,找出关联。



解析:
      《戏嘲史寰》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诗歌,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细腻的情感刻画,展现了古代文人之间的社交暗讽艺术。

诗歌内容
全诗共四句: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过碧玉家。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一、主题分析
此诗以“戏嘲”为名,表面看似调侃友人史寰,实则借场景隐喻社交场中的权势较量。
首句“清风细雨湿梅花”以自然景象暗喻情感氛围,次句“骤马先过碧玉家”点明史寰急于赴约的急切心态。第三句“正值楚王宫里至”暗示权贵抵达,末句“门前初下七香车”则通过豪华车驾的描写强化对比,展现史寰因权势不及而黯然退场的无奈。 ‌

二、艺术特色
1.‌意象选择‌:梅花、碧玉、七香车等意象既具美感又暗含典故,如“碧玉”既指小妾也呼应东晋诗人孙绰的《情人碧玉歌》,增强文化联想。
‌讽刺手法‌:通过“戏嘲”形式传递微妙情绪,既保留文人相轻的幽默感,又避免直接冲突的尴尬。 ‌
2.‌结构布局‌:四句结构紧凑,前两句铺垫场景,后两句完成情节反转,突出“权势决定社交地位”的主题。
3.背景补充
王维通过此诗展现其文学造诣,既保留山水诗的意境美感,又融入社会观察的讽刺元素。结合其“诗佛”称号,反映出唐代文人诗酒唱和的文化特征。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4

帖子

1745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律诗二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86
贡献
450
金钱
659
发表于 2025-7-6 21: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小春草 于 2025-7-6 21:26 编辑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二十一讲竹郎组
竹郎27-小草

戏嘲史寰
盛唐·王维 押麻韵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过碧玉家。
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解析:
首句:清风细雨湿梅花,首句写景,句意是清风夹杂着细雨,打湿了梅花。
次句:骤马先过碧玉家,次句述事,“碧玉”指年轻貌美的女子,也是史寰钟情的美女,此句主语应是史寰,句意是史寰驱马疾驰,到了碧玉的家。
第三句:正值楚王宫里至,楚王宫,指公卿贵族宅邸,句意为正赶上美女从楚王宫中出来。
第四句:门前初下七香车,“七香车”古代一种用多种香料涂饰的华贵马车代,此指豪华马车。句意为:却遇到达官显贵从情人家里出来的情景。
此诗采用了春秋笔法。只是陈述了一个事实,作者并没有作褒贬评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9

帖子

56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1
贡献
140
金钱
213
发表于 2025-7-7 07: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二十一讲作业
竹郎38-海棠依旧
戏嘲史寰
盛唐·王维 押麻韵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过碧玉家。
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王维的《戏嘲史寰》以轻快戏谑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活趣味的场景,字里行间暗藏对友人史寰急切行径的调侃。全诗围绕“戏”字展开,通过意象的巧妙关联与场景的反差对比,将嘲弄之意融于含蓄的叙事中。
1. 首句:以景衬情,暗藏伏笔
“清风细雨湿梅花”描绘春日微雨、梅花沾湿的朦胧景致,营造出温润雅致的氛围。但“湿”字暗含清冷之意,与后文“骤马”的急切形成环境上的反差——细雨迷蒙中,本应闲步赏景,却有人策马疾驰,暗示人物行为与环境的不协调,为“戏嘲”埋下伏笔。
2. 次句:“骤马先过”,直写急切之态
“骤马先过碧玉家”中,“骤马”(策马狂奔)与“先过”(抢先经过)突出人物行动的仓促与目的性。“碧玉家”典出《碧玉歌》,代指美人居所,暗示史寰急于前往某处,可能与寻访佳人相关。这种不加掩饰的急切,在文人雅趣中显得略显“莽撞”,自带调侃意味。
3. 后两句:场景升级,戏谑暗藏
“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中,“楚王宫”化用楚王典故(或泛指华贵宅邸,亦暗含男女欢会的隐喻),“七香车”则是贵族乘坐的华美车辆,象征庄重场合或贵客临门。史寰“骤马”而至的急切,与“楚王宫”的威严、“七香车”的华贵形成强烈对比——他匆忙赶来,却发现场合庄重,甚至已有贵客先至,其冒失与“不合时宜”的举动,恰似一场“急吼吼撞入盛宴”的闹剧,“戏”的核心正在于这种身份、仪态与场景的错位。
全诗以史寰“骤马先过”的急切行为为核心,通过“清风细雨”的闲静、“碧玉家”的暧昧、“楚王宫”的庄重、“七香车”的华贵等意象,层层递进地构建反差场景。“戏”的本质在于:将一个本应从容的文人置于“急于求成”的情境中,让其行为与环境、身份产生错位,从而引发会心一笑。王维的高明之处,在于用典含蓄、场景鲜活,将调侃藏于叙事之中,既展现了友人之间的亲昵,也体现了唐诗“乐而不淫,谑而不虐”的雅谑之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79

帖子

2546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词三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81
贡献
660
金钱
945
发表于 2025-7-7 09: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21讲解析作业:
竹郎23一秋叶


戏嘲史寰
盛唐·王维 押麻韵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过碧玉家。
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写一首解析,注意诗中的戏字,找出关联。周日早读我们会细细的临屏讲解。


解析:王维这首诗题虽为戏嘲,但并看出有嘲讽之意。这首诗或许在调侃某个友人的一段经历,也可能是一时兴起而作。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行碧玉家。
一二句营造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氛围,清风细雨中,梅花被打湿,画面充满了诗意。骤马飞驰而过,给人一种动态感。同时也暗示了人物的匆忙与急切。这种意境的营造,为整首诗奠定了一个优美的基调。
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三四句,引入一个具体情节,仿佛在讲述一个故事,正当某人从楚王宫里出来时,看到门前刚刚停下一辆华丽的七香车。这里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让人不禁猜测车中人物是谁,有怎样的故事。情节设置增加了诗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用词精准,清风,细雨,梅花,骤马,碧玉家,楚王宫,七香车等词,形象地描绘了场景,又展现了一种高雅的气质。
总的来说,这首诗意境优美,情节生动,语言简洁的美丽诗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5

帖子

59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5
贡献
140
金钱
227
发表于 2025-7-7 16: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二十一讲作业
竹朗20--花开向晚
戏嘲史寰
盛唐·王维 押麻韵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过碧玉家。
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写一首解析,注意诗中的戏字,找出关联。
王维的这首诗以“戏嘲”为题,整首诗紧扣一个“戏”字,通过巧妙的场景组合与细腻的细节暗示,勾勒出对友人史寰调侃戏谑的意味,其中的关联就藏在充满反差感的画面与人物的行为状态之中。

首句“清风细雨湿梅花”,诗人用清新雅致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细雨浸润梅花的静谧画面,本应营造出清幽、典雅的氛围,然而这柔和的景致实则为后文的“戏”埋下了伏笔,朦胧的雨景仿佛是对人物活动的一种委婉烘托。第二句“骤马先过碧玉家”,笔锋陡然一转,“骤马”的急切飞驰与“先过”的迫不及待,和首句中“清风细雨”的舒缓形成了强烈的节奏反差,生动地暗示出人物急于前往某处的迫切心情。这里“碧玉家”暗指一处令人遐想之地 ,为全诗增添了几分微妙的氛围,也为“戏嘲”的展开搭建好了舞台。

诗的后两句“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将戏谑的意味推向顶峰。“楚王宫”化用典故,此处借指权贵聚集宴饮之所,“七香车”则以华丽的车马代指达官显贵的到来。妙就妙在“正值”与“初下”所营造出的时间巧合:当史寰匆匆“骤马”赶到“碧玉家”时,恰好遇上权贵们乘坐七香车前来,两种截然不同的场景在同一时空交汇,产生了极具戏剧性的对比——一边是急切奔赴特定之地的匆忙身影,一边是庄重显赫的社交场面,人物在日常活动与重要应酬之间的慌乱周旋,被王维以略带诙谐的笔触刻画得入木三分。

全诗没有一个字直接写“嘲”,但通过场景的错位以及人物行为的矛盾冲突,让史寰在不同场合间忙碌奔走的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王维以文人雅士的视角,用充满趣味的语言串联起友人生活中的片段,既含蓄地表达了对史寰某些行为的调侃,又以文人特有的幽默展现出盛唐时期士大夫社交生活中的微妙情态,而“戏”的核心就蕴含在这高雅与通俗、庄重与诙谐的强烈对比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0 23: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