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4|回复: 27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二十一讲绣菊组论坛作业贴

  [复制链接]

1465

主题

4067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菜根谭文学院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492
贡献
3632
金钱
7660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5-7-1 10:3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位学员 请注意 写作业要求不要任何编辑,
使用论坛默认字体、颜色和文字大小,
要求素雅统一。
另外,请注意贴作业格式,
要求一人一楼,多的删除,谢谢合作!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二十一讲绣菊组
论坛作业贴

好,今天我们就说这么多,
下面布置一下解析作业:

戏嘲史寰
盛唐·王维 押麻韵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过碧玉家。
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写一首解析,注意诗中的戏字,找出关联。
周日早读我们会细细的临屏讲解。

作业截止时间,2025.07月7日晚上八点。

5743

主题

23万

帖子

7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翰墨清吟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1497
贡献
232591
金钱
25132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5-7-2 07:5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二十一讲作业
绣菊13-吾波

戏嘲史寰
盛唐·王维 押麻韵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过碧玉家。
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写一首解析,注意诗中的戏字,找出关联。

解析:王维的这首《戏嘲史寰》,以轻快的笔调勾勒出一幅富有戏剧性的场景,通过几个精巧的意象组合暗藏调侃之意。

一、标题之"戏"
"戏嘲"二字定下全诗诙谐基调。史寰其人虽不可考,但从"碧玉家""楚王宫"等用典来看,诗人可能借古喻今,调侃友人某段风流韵事或附庸风雅之举。

二、意象的戏剧性反差
1. 首句"清风细雨湿梅花"营造雅致意境,次句"骤马先过碧玉家"却突然转入急迫场景。"碧玉"典出《乐府诗集》中小家碧玉歌,暗示平民女子,与后文"楚王宫"形成身份反差。

2. 第三句"正值楚王宫里至"用宋玉《神女赋》楚王梦神女典,将前文的市井场景突然抬升到神话高度,造成语境错位的幽默效果。

三、香车宝马的戏谑
末句"七香车"(用隋炀帝御用豪车典)与"碧玉家"形成强烈对比:冒雨疾驰的骏马与华贵车驾同时出现在平民女子门前,构成一幅荒诞画面,似暗讽主人公(史寰)刻意营造的"偶遇"场景。

四、时空叠合的喜剧效果
全诗20字内完成"自然景象-市井生活-宫廷典故"三级跳,通过时空压缩制造戏剧冲突。细雨梅花中的"骤马"疾驰,恰似舞台剧中的夸张表演,最终定格在"七香车"这一富丽道具上,完成对主人公行为戏剧化的呈现。

此诗之"戏",正在于用典雅意象搭建荒诞场景,以史寰为"主角"编排微型喜剧,展现王维少有的谐趣笔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5

帖子

21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28
贡献
53
金钱
81
发表于 2025-7-2 21:5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 - 七绝第二十一讲

绣菊48-童心未珉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创作背景
此诗题为“戏嘲”,表面带有调侃意味,实则通过场景描写暗含讽刺。诗中“骤马先过碧玉家”的“碧玉”常被引申为妾室或情人的代称,而“七香车”则象征权贵显赫的势力。结合王维一贯的文人风格,推测该诗可能为讽刺权贵争夺情爱或讽刺趋炎附势的行为而作。

“戏嘲”亦作“ 戏謿 ”。 嘲笑。
“骤马”:使马奔驰,纵马。
“碧玉”:年輕貌美的婢妾或平常人家的女兒。常被引申为妾室或情人的代称
“楚王宫”:作“公卿贵族宅邸”解,原本楚王之宫在郢都,自宋玉写了《神女赋》和《高唐赋》,楚王宫又指云梦泽,即楚顷襄王春梦中“巫山云雨”的香艳故事。

“七香车”:指豪华的马车。用多種香料塗飾,或各種香木製成的豪華車子。

诗的大意:
在一个清风微拂细雨绵绵把绽放的梅花都打湿了的时候,史寰纵马疾驰来到自己的情人家。远远的就看见有一辆豪华的马车停靠在门前,车上走下达官显贵径直走进了自己情人的家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2

帖子

10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2
贡献
254
金钱
388
发表于 2025-7-3 20:5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二十一讲作业
绣菊25一戈平

戏嘲史寰
盛唐·王维 押麻韵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过碧玉家。
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写一首解析,注意诗中的戏字,找出关联。

解析:王维的这首《戏嘲史寰》,以轻快的笔调勾勒出一幅富有戏剧性的场景,通过几个精巧的意象组合暗藏调侃之意。

一、标题之"戏"
"戏嘲"二字定下全诗诙谐基调。史寰其人虽不可考,但从"碧玉家""楚王宫"等用典来看,诗人可能借古喻今,调侃友人某段风流韵事或附庸风雅之举。

二、意象的戏剧性反差
1. 首句"清风细雨湿梅花"营造雅致意境,次句"骤马先过碧玉家"却突然转入急迫场景。"碧玉"典出《乐府诗集》中小家碧玉歌,暗示平民女子,与后文"楚王宫"形成身份反差。

2. 第三句"正值楚王宫里至"用宋玉《神女赋》楚王梦神女典,将前文的市井场景突然抬升到神话高度,造成语境错位的幽默效果。

三、香车宝马的戏谑
末句"七香车"(用隋炀帝御用豪车典)与"碧玉家"形成强烈对比:冒雨疾驰的骏马与华贵车驾同时出现在平民女子门前,构成一幅荒诞画面,似暗讽主人公(史寰)刻意营造的"偶遇"场景。

四、时空叠合的喜剧效果
全诗20字内完成"自然景象-市井生活-宫廷典故"三级跳,通过时空压缩制造戏剧冲突。细雨梅花中的"骤马"疾驰,恰似舞台剧中的夸张表演,最终定格在"七香车"这一富丽道具上,完成对主人公行为戏剧化的呈现。

此诗之"戏",正在于用典雅意象搭建荒诞场景,以史寰为"主角"编排微型喜剧,展现王维少有的谐趣笔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5

帖子

56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6
贡献
131
金钱
217
发表于 2025-7-4 14:3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绝研班第二十一期作业
绣菊45-杨柳风

戏嘲史寰
盛唐·王维 押麻韵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过碧玉家。
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写一首解析,注意诗中的戏字,找出关联。

“戏”字体现在诗中对史寰风流倜傥形象的调侃:以“骤马先过碧玉家”写他策马疾驰拜访美人,又用“楚王宫”“七香车”典故暗喻其身处艳遇场景,画面充满诙谐趣味。关联在于通过雨中访美、偶遇贵女等场景,以轻松笔墨戏谑史寰的风流情状,暗藏对其情事的调侃之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3

帖子

142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04
贡献
337
金钱
543
发表于 2025-7-4 22: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二十一讲作业
绣菊22-水月清尘

戏嘲史寰
盛唐·王维 押麻韵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过碧玉家。
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解析】首句写环境,梅开时,春雨中,次句写史寰冒雨骑马疾驰先到碧玉之所,可见急切之情,三句“正值”点题“”戏字,笔锋一转,恰在此时,另一达官显贵也来到门前,正下七香车,场面十分尴尬,“七香车”与“骤马”形成身份地位极大反差,对比鲜明,不褒不贬结局却不言而喻,转结春秋之法,嘲谑自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3

帖子

142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04
贡献
337
金钱
543
发表于 2025-7-4 22: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二十一讲作业
绣菊-寒澈清秋

戏嘲史寰
盛唐·王维 押麻韵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过碧玉家。
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解析】王维首先选择“清风、细雨、梅花”等意象,渲染了一派清寂、宁静的初春氛围,然后画面中又出现了一个“碧玉家”,让人们的脑海里立刻就浮现出一位闭月羞花、温柔贤淑的佳人形象。“骤马”二字,展现了史公子急不可待的动作;“先过”二字,则强调出时间的先后,为后文的展开打下铺垫。“正值楚王宫里至”,这一句描写了一位王公贵族恰好也在此时来到“碧玉家”,其目的不言自明。“七香车”代指装饰华丽的马车,如此轻车熟路,读者可以想象出车中的客人一定是经常光顾此处,可能也与那位佳人非常熟悉。至于那位史公子,心中一定感到极其失落和无奈,但是他却只能远远地避开。
这首诗富有深意,王维采用调侃的语气,既表达出对朋友的同情和嬉笑,又不露声色地描述了那些豪门贵族迷恋于纸醉金迷、歌舞升平的温柔乡,却不料后来的那场史无前例的安史之乱,终于让大唐王朝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2

帖子

126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02
贡献
284
金钱
492
发表于 2025-7-4 23: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二十一讲解析作业:
绣菊03-静莲


戏嘲史寰
盛唐·王维 押麻韵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过碧玉家。
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写一首解析,注意诗中的戏字,找出关联。周日早读我们会细细的临屏讲解。


解析: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过碧玉家。
王维首先选择“清风、细雨、梅花”等意象,渲染了一派清寂、宁静的初春氛围,然后画面中又出现了一个“碧玉家”,让人们的脑海里立刻就浮现出一位闭月羞花、温柔贤淑的佳人形象。“骤马”二字,展现了史公子急不可待的动作;“先过”二字,则强调出时间的先后,为后文的展开打下铺垫。


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正值楚王宫里至”,这一句描写了一位王公贵族恰好也在此时来到“碧玉家”,其目的不言自明。“七香车”代指装饰华丽的马车,如此轻车熟路,读者可以想象出车中的客人一定是经常光顾此处,可能也与那位佳人非常熟悉,至于那位史公子,心中一定感到极其失落和无耐,但是他却只能远远的避开。
赏析:
意境营造:王维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象与人物行动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而又略带神秘的意境。梅花、清风、细雨等自然元素不仅美化了画面,还赋予了诗歌以深邃的情感色彩。
人物刻画:虽然诗歌中并未直接描写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但通过他的行动,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急切、期待与好奇。同时,“碧玉家”与“楚王宫”的对比,也暗示了主人公身份与地位的微妙变化。
戏剧性冲突:诗歌在结尾处巧妙地设置了一个戏剧性的冲突——主人公在关键时刻偶遇尊贵来者。这一情节不仅增强了诗歌的吸引力,还为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我们可以想象主人公接下来的反应与行动,以及这一偶遇对他命运的影响。
语言风格:王维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在这首《戏嘲史寰》中,他运用了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将自然景象与人物行动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诗歌中的象征与隐喻也为读者提供了深入解读的空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5

主题

4067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菜根谭文学院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492
贡献
3632
金钱
7660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7-5 06:3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戏嘲史寰
盛唐·王维 押麻韵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过碧玉家。
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飞雪析
王维学识渊博,受人崇敬,他擅长描写山水景物,还经常喜欢刻画一些生动的人物形象。诗人年轻时也曾气度不凡,他的朋友中更是不乏一些风流倜傥的人物,史寰就是这样的一位富家公子。


王维首先选择“清风、细雨、梅花”等意象,渲染了一派清寂、宁静的初春氛围,然后画面中又出现了一个“碧玉家”,让人们的脑海里立刻就浮现出一位闭月羞花、温柔贤淑的佳人形象。“骤马”二字,展现了史公子急不可待的动作;“先过”二字,则强调出时间的先后,为后文的展开打下铺垫。


“正值楚王宫里至”,这一句描写了一位王公贵族恰好也在此时来到“碧玉家”,其目的不言自明。“七香车”代指装饰华丽的马车,如此轻车熟路,读者可以想象出车中的客人一定是经常光顾此处,可能也与那位佳人非常熟悉。至于那位史公子,心中一定感到极其失落和无奈,但是他却只能远远地避开。


这首诗富有深意,王维采用调侃的语气,既表达出对朋友的同情和嬉笑,又不露声色地描述了那些豪门贵族迷恋于纸醉金迷、歌舞升平的温柔乡,却不料后来的那场史无前例的安史之乱,终于让大唐王朝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

帖子

34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54
贡献
78
金钱
132
发表于 2025-7-5 08: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咏絮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二十一讲绣菊组作业
戏嘲史寰
盛唐·王维 押麻韵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过碧玉家。
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写一首解析,注意诗中的戏字,找出关联。
解析:
这首诗重点围绕“戏”字展开,解析如下:
诗题《戏嘲史寰》明确点出主旨:“戏”与“嘲”。“戏”指游戏、戏谑的笔调,“嘲”是讽刺嘲弄的对象。这表明整首诗并非严肃的颂扬或写景,而是带着调侃、讽刺意味的作品。
诗句解析与“戏”的关联:
起句: “清风细雨湿梅花”
    表面意境: 开篇营造一幅清新雅致的画面:微风拂过,细雨润湿了初绽的梅花。意象优美,格调娴静。
    关联“戏”: 此句以极其雅致、看似无关的背景起兴,与后文形成强烈反差。这种“闲笔”般的优美,为即将登场的“主角”和其行为铺设了一个高雅的舞台,也暗示了讽刺对象(史寰)的附庸风雅或行为与环境的不协调。平静的开场暗藏“戏”的伏笔。
承句:“骤马先过碧玉家”
    表面叙事: 有人(即史寰)突然策马疾驰,第一个赶到了“碧玉家”(指代富贵显赫或风雅名流的府邸)。
    关联“戏”:“骤马”: “骤”字极富动感,与首句的“清风细雨”形成速度与氛围的强烈对比。暗示行为之急迫、鲁莽,甚至有些不顾仪态。 “先过”: 强调其“争第一”的心态,急于表现、邀宠或趋炎附势的形象跃然纸上。
     反差效果: 在清风细雨赏梅花的背景里,突然插入一个策马狂奔争先去贵人家的形象,画面感十足且极具喜剧(讽刺)效果。这是“戏”笔的核心转折点,将宁静打破,引出讽刺对象。
转句“正值楚王宫里至”
    表面叙事: 恰好在这个时候,楚王宫里的使者(或贵人)也到了。
    关联“戏”:“正值”:点出巧合性。这巧合过于“及时”,仿佛史寰是专门掐着点、等着贵宾到来才“恰好”第一个出现的。暗示其行为的刻意与钻营。“楚王宫里”:指代地位极高的权贵(类似成语“楚王好细腰”中的楚王)。点明史寰急于趋奉的对象身份之显赫。其“骤马先过”的目的性更加昭然若揭。
结句“门前初下七香车” :
    表面描绘: 只见(史寰)刚到门前,那华贵的七香车(极言车之奢华名贵)也正好停下。
   关联“戏”:“初下”: 与“正值”呼应,再次强调时间上的“完美”契合。史寰仿佛是在表演一场精心策划的“偶遇”或“迎候”。“七香车”: 用极度奢华的意象(传说用七种香木制成),进一步烘托所逢权贵的气派。
讽刺高潮: 全诗在此达到讽刺高潮。史寰“骤马先过”的急不可耐,与“初下七香车”的从容华贵形成鲜明对比。他风尘仆仆、略显狼狈地“抢先一步”,只为在权贵下车时第一个出现在其视线里。这种刻意逢迎、钻营取巧的姿态被刻画得淋漓尽致,极具喜剧性和讽刺性。这是“戏”笔最辛辣、最精彩之处。
“戏”字的贯穿全诗,
雅词为戏:全诗语言清丽雅致(清风、细雨、梅花、碧玉、七香车),营造出高雅的氛围。但这雅致的语言和画面,恰恰是用来包裹和反衬史寰行为之鄙俗(骤马争抢、刻意逢迎)的“糖衣”,形成巨大的反差效果,这正是“戏”谑手法的精髓——用美的形式表达讽刺的内容。
巧构为戏: 诗人精心设计了情节:
起承转合: 从宁静优美的铺垫(起),到突兀急迫的行动(承),再到关键人物的巧合登场(转),最后定格在极具讽刺意味的“完美”时刻(合)。情节紧凑,戏剧感强。
时间巧合:“正值”、“初下”强调的巧合,正是“戏”弄的关键。它揭示了史寰行为的刻意性与功利性,使其成为被观察和嘲弄的对象。这种巧合的安排本身就是一种“戏”笔。
反差为戏:动静反差: 首句之静 对比 次句之动。
雅俗反差:环境(清风细雨梅花)与行为(骤马争抢)之雅俗。
目的与行为反差: 史寰表面的急切(可能伪装成热心或勤勉)与内在的钻营目的。
身份姿态反差:史寰的急切狼狈衬托权贵的从容华贵(七香车初下)。
含蓄为戏: 全诗无一字直斥史寰之丑态,而是通过精妙的意象组合、情节安排和关键词(骤、先、正值、初下)的运用,让讽刺之意自然流露,含蓄隽永,耐人寻味。这种含蓄的讽刺正是高级的“戏”谑。
      王维的《戏嘲史寰》是一首充满智慧的讽刺小品。其“戏”字贯穿全诗,体现在以雅词写俗行、以巧构显刻意、以反差见讽刺、以含蓄蕴锋芒的艺术手法中。诗人用清风细雨、名花香车构建了一个雅致的舞台,却让主角史寰上演了一出趋炎附势的滑稽戏。通过对其“骤马先过”与权贵“七香车初下”在时间点上“完美”契合的精准捕捉和不动声色的描绘,王维成功地将“嘲”寓于“戏”中,对史寰的钻营取巧进行了辛辣而高妙的讽刺。全诗篇幅短小,却意蕴深长,充分展现了诗人高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0

帖子

86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4
贡献
204
金钱
331
发表于 2025-7-5 10:2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二十一讲解析作业:
戏嘲史寰
盛唐·王维 押麻韵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过碧玉家。
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写一首解析,注意诗中的戏字,找出关联。周日早读我们会细细的临屏讲解。
绣菊12-梅岭
解析: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过碧玉家。
王维首先选择“清风、细雨、梅花”等意象,渲染了一派清寂、宁静的初春氛围,然后画面中又出现了一个“碧玉家”,让人们的脑海里立刻就浮现出一位闭月羞花、温柔贤淑的佳人形象。“骤马”二字,展现了史公子急不可待的动作;“先过”二字,则强调出时间的先后,为后文的展开打下铺垫。


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正值楚王宫里至”,这一句描写了一位王公贵族恰好也在此时来到“碧玉家”,其目的不言自明。“七香车”代指装饰华丽的马车,如此轻车熟路,读者可以想象出车中的客人一定是经常光顾此处,可能也与那位佳人非常熟悉,至于那位史公子,心中一定感到极其失落和无耐,但是他却只能远远的避开。
赏析:
意境营造:王维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象与人物行动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而又略带神秘的意境。梅花、清风、细雨等自然元素不仅美化了画面,还赋予了诗歌以深邃的情感色彩。
人物刻画:虽然诗歌中并未直接描写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但通过他的行动,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急切、期待与好奇。同时,“碧玉家”与“楚王宫”的对比,也暗示了主人公身份与地位的微妙变化。
戏剧性冲突:诗歌在结尾处巧妙地设置了一个戏剧性的冲突——主人公在关键时刻偶遇尊贵来者。这一情节不仅增强了诗歌的吸引力,还为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我们可以想象主人公接下来的反应与行动,以及这一偶遇对他命运的影响。
语言风格:王维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在这首《戏嘲史寰》中,他运用了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将自然景象与人物行动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同
时,诗歌中的象征与隐喻也为读者提供了深入解读的空间。
此诗之“戏”,正在以典雅意像搭建荒诞场景,以史寰为主角编排微型喜剧,展现王维少有的谐趣风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3

帖子

205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18
贡献
471
金钱
794
发表于 2025-7-5 10:56: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讲作业
绣菊/深山闲人

戏嘲史寰
唐·王维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过碧玉家。
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一、诗中描绘的场景
‌风雨赴约‌:史寰冒雨纵马至情人(“碧玉”代指身份低微的女子)住所;
‌权贵截胡‌:恰逢“楚王宫”的显贵驾七香车而来,史寰因权势不如对方只能黯然离去。‌‌
二、创作背景与人物推测
‌,可能是虚构人物或前朝官僚,王维借此名讽刺某种社会现象;‌‌
‌王维的隐喻风格‌:作为山水田园诗代表,此诗罕见地以戏谑笔触揭露权贵阶层的跋扈与平民的无奈,体现其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三、典故内涵与文学价值
‌双重讽刺‌:表层调侃史寰“情场失意”,深层影射唐代门阀制度下寒门才子的困境;‌‌
‌意象运用‌:“楚王宫”借楚襄王巫山云雨典故暗指权贵奢靡,“七香车”与“骤马”形成贫富对比,增强批判力度。‌‌
四、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后清晨的场景,清风细雨洒在梅花上,给人一种幽静、清新的感觉。然后,一匹马突然急速奔驰而过,直奔碧玉之家。接着,楚王出现在宫殿之中,七辆散发着香气的车子停在门前。
五、赏析:
王维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细雨湿梅花的描写,展现了一幅雅致的画面。马儿的突然奔驰增加了一丝惊喜和神秘感。最后,楚王的出现和七辆香车的停靠,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一丝豪华和庄重。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美丽而细腻的画卷,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渴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57

帖子

1941

积分

版主

沧浪诗社雅韵诗社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97
贡献
444
金钱
746
发表于 2025-7-5 11: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二十一讲作业绣菊49一草田
戏嘲史寰
盛唐·王维 押麻韵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过碧玉家。
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写一首解析,注意诗中的戏字,找出关联。
周日早读我们会细细的临屏讲解。
解析:
王维这位盛唐时期杰出诗人,他的山水诗闻名于世,然而,其它诗作也颇具特色,《戏嘲史寰》便是此例,佳诗虽短,却以戏谑的笔法,生动再现了一个自负却无真才实学的文人形象。同时让读者感受到对虚伪浮夸的深刻揭露。
佳诗开篇“清风细雨湿梅花”交待季节及优雅的环境,紧接下句“骤马先过碧玉家”,描绘动态画面,这里“骤马”二字,表现骑马人的急切与匆忙,“碧玉家”指的显贵文雅居处,这样描述一是引人注目,二是为后文嘲讽埋下伏笔。
“正值楚王宫里至”史寰远远望去达宫显赫之人走进他的情人之家,第四句,“门前初下七香车”,这里“七香车〞是古代贵族妇女所乘的香车,车饰华美,香气四溢!这样的场合,却出现了史寰这样的人物,其自负与无才的对比,显得尤为突出,诗人通这样场景设置,巧妙揭示了史寰虚伪与浮夸!
整首诗,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史寰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诗人还运用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增强了诗歌嘲讽的效果,使得作品充满了幽默感和讽刺意味。
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可以感受王维诗歌魅力,也加深了对生活中虚伪与浮夸的深刻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5

帖子

26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8
贡献
63
金钱
101
发表于 2025-7-5 16: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二十一讲作业

绣菊  35    平平安安

戏嘲史寰

盛唐.  王维     押麻韵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过碧玉家。

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解析:
清风细雨湿梅花:轻柔的微风,伴着绵绵细雨,纷纷扬扬的洒在绽放的梅花上, 使得娇嫩的花瓣挂满了晶莹水珠,营造出清新又略带朦胧的氛围,奠定全诗婉约基调。
骤马先过碧玉家:骤马描绘出骑着马快速奔驰的动态画面,而碧玉家常用来指代情人和小妾的居所。这里写主人公急切驱马,赶到心仪女子的住处。
正值楚王公宫里至:“楚王宫”在这里可象征达官显贵的府邸。 表明就在主人公到达之时,恰好有身份高贵的之人也来到此处。
门前初下七香车:“七香车”是古代极为豪华的马车,代表着乘坐者的尊贵身份。 这句说高贵之人乘坐七香车来到女子门前,刚刚下车展现出场面的不凡。

整首诗描绘了一个富有戏剧性的场景,主人公满怀期待的去见心上人,却碰上有更有权势的人,也来找这位女子。暗示了现实中爱情常受身份地位等因素的干扰,充满无奈与怅惘,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人情世故和阶层差异。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传世的佳篇。 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 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观赛的壮阔荒凉,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为一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5

主题

4067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菜根谭文学院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492
贡献
3632
金钱
7660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7-5 19:4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二十一讲作业
绣菊.31.闪亮每一天


戏嘲史寰
盛唐·王维 押麻韵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过碧玉家。
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写一首解析,注意诗中的戏字,找出关联。


解析:王维的这首《戏嘲史寰》,以轻快的笔调勾勒出一幅富有戏剧性的场景,通过几个精巧的意象组合暗藏调侃之意。


一、标题之"戏"
"戏嘲"二字定下全诗诙谐基调。史寰其人虽不可考,但从"碧玉家""楚王宫"等用典来看,诗人可能借古喻今,调侃友人某段风流韵事或附庸风雅之举。


二、意象的戏剧性反差
1. 首句"清风细雨湿梅花"营造雅致意境,次句"骤马先过碧玉家"却突然转入急迫场景。
2. 第三句"正值楚王宫里至"用宋玉《神女赋》楚王梦神女典,将前文的市井场景突然抬升到神话高度,造成语境错位的幽默效果。


三、香车宝马的戏谑
末句"七香车"(用隋炀帝御用豪车典)与"碧玉家"形成强烈对比:冒雨疾驰的骏马与华贵车驾同时出现在平民女子门前,构成一幅荒诞画面,似暗讽主人公(史寰)刻意营造的"偶遇"场景。


四、时空叠合的喜剧效果
全诗20字内完成"自然景象-市井生活-宫廷典故"三级跳,通过时空压缩制造戏剧冲突。细雨梅花中的"骤马"疾驰,恰似舞台剧中的夸张表演,最终定格在"七香车"这一富丽道具上,完成对主人公行为戏剧化的呈现。




此诗之"戏",正在于用典雅意象搭建荒诞场景,以史寰为"主角"编排微型喜剧,展现王维少有的谐趣笔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骑马经过美丽女子家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美丽女子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充满了浪漫和诗意的氛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主题

1218

帖子

8080

积分

版主

中华古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0
贡献
1541
金钱
4026
QQ
发表于 2025-7-5 21: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二十一讲作业
绣菊15-流星

戏嘲史寰
盛唐·王维 押麻韵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过碧玉家。
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写一首解析,注意诗中的戏字,找出关联。

解析内容:

王维以“戏嘲”为题,点明此诗并非严肃批评,而是以轻快笔调调侃友人史寰。唐代文人常以诗戏谑,展现风流雅趣,如李白《戏赠杜甫》、杜甫《戏简郑广文》等。王维此诗亦属同类,以华丽场景暗藏机锋。

开篇风雅(清风细雨、梅花),却接“骤马先过”的急驰,形成动静对比。史寰或冒雨匆匆赴约,显得急躁,与文人从容之态不符,故被调侃。

“碧玉家”双关:“碧玉”既可指贵族宅邸(如“碧玉堂”),亦可指乐伎(唐诗中“碧玉”常代指歌女)。若取后者,则暗嘲史寰急赴风月场所。

“楚王宫”用典——楚王好细腰,宫中多丽人,此处或指权贵府邸。“七香车”是贵族女性华车,史寰冒雨而来,却恰逢贵人女眷到场,狼狈与隆重对比,更添谐趣。“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似在笑史寰冒失赴约,反撞上不便场合,颇有“来得不巧”的调侃意味。

唐代“戏题诗”常表面赞美实则揶揄。如李商隐《戏赠张书记》假意夸其“瘦尽宽衣带”,实嘲其因愁消瘦。王维此诗手法类似,以贵族宴游场景为幕布,揭友人小小窘态,足见盛唐文人交际之风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2

帖子

74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1
贡献
163
金钱
316
发表于 2025-7-6 17: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二十一讲作业
绣菊36-昨夜有风

戏嘲史寰
盛唐·王维 押麻韵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过碧玉家。
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写一首解析,注意诗中的戏字,找出关联。

王维《戏嘲史寰》解析

        此诗以轻快的笔调暗含讥讽,通过对比鲜明的场景,戏谑友人史寰的趋炎附势之态。

        首句“清风细雨湿梅花”,描绘清雅之景,细雨润梅,风致嫣然,似有隐士高洁之趣。然而次句“骤马先过碧玉家”陡然转折——“骤马”疾驰,匆匆掠过“碧玉家”(或指史寰居所),暗示其行色匆忙,心不在清幽,而另有所图。

后两句“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点明真相:原来史寰匆忙赶路,是因为恰逢楚王(或权贵)驾临,门前刚刚停下华贵的“七香车”。诗人以巧合之笔——“正值”“初下”——揭示史寰的汲汲逢迎,使其趋炎附势之态跃然纸上。

全诗以“戏”为眼,前两句的雅致与后两句的世俗形成反差,不着一字褒贬,而讽刺自现。王维以含蓄的笔法,既调侃友人,又不失风趣,展现了盛唐文人幽默机敏的交际风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7

帖子

419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05
贡献
992
金钱
1608
发表于 2025-7-6 19:3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戏嘲史寰
盛唐·王维 押麻韵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过碧玉家。
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查一下写作背景,并解析译白话文
史寰其人,没查到背景资料,可能是王维的朋友,也可能是诗人假托,借以讽刺某些人或者现象。
没查到史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过碧玉家
以“清风细雨”营造朦胧的春日氛围,“湿梅花”既点明时令,又暗示情感的湿润与含蓄。
  “碧玉”指年轻貌美的女子,出自“小家碧玉”的典故,代指史寰的情人或心仪对象。
“骤马先过”表现史寰急切前往情人居所的心情,暗示其迫不及待的追求。

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楚王宫”引用宋玉《神女赋》中楚王与神女的香艳故事,此处代指贵族宅邸或社交场所。
表面写楚王驾到,实则暗指更高权势者(如王公贵族)的到来,为下文冲突埋下伏笔。
  “七香车”是贵族妇女乘坐的豪华马车,象征身份地位。此处指代权贵的车驾抵达。


清风轻拂,细雨绵绵,打湿了绽放的梅花。史寰纵马疾驰,抢先赶到心仪女子的家。恰逢权贵的车驾来到府邸门前刚刚停下。
戏谑的是 史寰本欲与情人相会,却遇权贵到来,暗示其在权势面前的无力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0

主题

2325

帖子

9856

积分

版主

古今墨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09
贡献
2558
金钱
3510
发表于 2025-7-6 19: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二十一讲作业
绣菊05-秋水长天
戏嘲史寰
盛唐·王维 押麻韵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过碧玉家。
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写一首解析,注意诗中的戏字,找出关联。
戏嘲史寰是王维以戏谑笔触创作的七言绝句,全诗围绕“戏”字铺陈,戏嘲史寰是王维以戏谑笔触创作的七言绝句,全诗围绕“戏”字铺陈,通过场景速写与典故暗讽,勾勒出友人史寰流连风月的情态,字里行间藏着文人雅谑的趣味。以下从意象、用典与“戏”的关联展开解析:
一、画面里的“戏”:风流场景的速写
首句“清风细雨湿梅花”:以“清风细雨”营造朦胧意境,“湿梅花”既点明时节(初春细雨打湿梅花),也暗喻环境的柔靡雅致,为人物活动铺垫暧昧氛围。
次句“骤马先过碧玉家”:“骤马”写动作急切,“碧玉家”用典(南朝乐府《碧玉歌》指美妾居所),暗示史寰策马直奔美人住处,刻画出其心急火燎的风流之态,“先过”二字已带调侃意味。
三四句“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楚王宫”化用“楚王好细腰”典故,代指歌姬聚居的声色场所;“七香车”是贵族女子的华丽车马,点明此处往来者非富即贵。两句似写史寰抵达时的场景,实则暗讽他混迹于权贵与美人之间,如流连花丛的蝴蝶,画面充满戏剧性。
二、典故中的“戏”:暗藏调侃的机锋
全诗未直接写“嘲”,却通过两个关键典故传递戏谑:
“碧玉家”与“楚王宫”均指向风月场所,将史寰的行为与古代文人笔下的风流韵事关联,看似称其“风流”,实则以夸张笔法暗笑他沉溺享乐。
“骤马先过”与“门前初下七香车”形成动态呼应:他策马抢先抵达,恰遇贵女乘车而来,仿佛算准时机赶赴“约会”,这种巧合被王维捕捉,以略带夸张的叙事放大其“急切”之态,如同抓拍一幅滑稽的生活剪影。
三、“戏嘲”的内核:文人雅趣的分寸感
王维的“戏”并非苛责,而是友人之间的玩笑式调侃:
诗中意象优美(梅花、七香车),场景如画卷般雅致,即便写风流事也不落俗套,体现文人“戏谑而不伤雅”的尺度。
史寰或本就以风流闻名,王维借此诗打趣,既展现对友人生活状态的调侃,也暗含“看破不说破”的默契——如同好友间互相打趣的玩笑,字里行间藏着亲近与幽默,而非批判。
总结:“戏”在何处?
全诗以“骤马先过”的急切、“楚王宫里”的流连为线索,将史寰的风流行径转化为富有画面感的场景,用典故与意象的巧妙勾连,让“嘲”意藏于戏谑的笔触中。王维仿佛以旁观者的视角,笑着记录友人的“风流韵事”,既保留了诗歌的雅致,也让“戏嘲”成为文人之间一种独特的情感表达——是调侃,亦是带着温度的玩笑。,字里行间藏着文人雅谑的趣味。以下从意象、用典与“戏”的关联展开解析:
一、画面里的“戏”:风流场景的速写
首句“清风细雨湿梅花”:以“清风细雨”营造朦胧意境,“湿梅花”既点明时节(初春细雨打湿梅花),也暗喻环境的柔靡雅致,为人物活动铺垫暧昧氛围。
次句“骤马先过碧玉家”:“骤马”写动作急切,“碧玉家”用典(南朝乐府《碧玉歌》指美妾居所),暗示史寰策马直奔美人住处,刻画出其心急火燎的风流之态,“先过”二字已带调侃意味。
三四句“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楚王宫”化用“楚王好细腰”典故,代指歌姬聚居的声色场所;“七香车”是贵族女子的华丽车马,点明此处往来者非富即贵。两句似写史寰抵达时的场景,实则暗讽他混迹于权贵与美人之间,如流连花丛的蝴蝶,画面充满戏剧性。
二、典故中的“戏”:暗藏调侃的机锋
全诗未直接写“嘲”,却通过两个关键典故传递戏谑:
“碧玉家”与“楚王宫”均指向风月场所,将史寰的行为与古代文人笔下的风流韵事关联,看似称其“风流”,实则以夸张笔法暗笑他沉溺享乐。
“骤马先过”与“门前初下七香车”形成动态呼应:他策马抢先抵达,恰遇贵女乘车而来,仿佛算准时机赶赴“约会”,这种巧合被王维捕捉,以略带夸张的叙事放大其“急切”之态,如同抓拍一幅滑稽的生活剪影。
三、“戏嘲”的内核:文人雅趣的分寸感
王维的“戏”并非苛责,而是友人之间的玩笑式调侃:
诗中意象优美(梅花、七香车),场景如画卷般雅致,即便写风流事也不落俗套,体现文人“戏谑而不伤雅”的尺度。
史寰或本就以风流闻名,王维借此诗打趣,既展现对友人生活状态的调侃,也暗含“看破不说破”的默契——如同好友间互相打趣的玩笑,字里行间藏着亲近与幽默,而非批判。
总结:“戏”在何处?
全诗以“骤马先过”的急切、“楚王宫里”的流连为线索,将史寰的风流行径转化为富有画面感的场景,用典故与意象的巧妙勾连,让“嘲”意藏于戏谑的笔触中。王维仿佛以旁观者的视角,笑着记录友人的“风流韵事,既保留了诗歌的雅致,也让“戏嘲”成为文人之间一种独特的情感表达——是调侃,亦是带着温度的玩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4

帖子

145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92
贡献
356
金钱
549
发表于 2025-7-6 22: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二十一讲作业
绣菊40-桃之妖妖
戏嘲史寰
盛唐·王维 押麻韵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过碧玉家。
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解析:
这首诗以轻快诙谐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活情趣的画面,字里行间的“戏”意贯穿始终,巧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调侃。

诗歌开篇“清风细雨湿梅花”,描绘出一幅柔美清新的春日图景。清风轻拂,细雨飘落,湿润了娇艳的梅花,营造出静谧而浪漫的氛围。这看似纯粹的写景,实则为后文的叙事埋下伏笔,以美好的环境烘托即将发生的场景,同时也暗含对友人风流韵事的含蓄铺垫 。

紧接着“骤马先过碧玉家”,一个“骤”字生动地刻画出友人史寰急切的神态。他快马加鞭,率先赶到名为“碧玉”的女子家中。“碧玉”在古代诗词中常代指年轻美貌的女子,此处暗示史寰与这位女子关系不一般,而诗人以如此直白且略带调侃的方式写出,“戏”味初显。

后两句“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诗人运用典故,将友人的艳遇与楚王宫中的风流韵事相类比。“楚王宫”让人联想到楚王与神女的传说,充满浪漫与暧昧色彩;“七香车”则是古代贵族妇女所乘的华美车辆,进一步渲染出场景的奢华与旖旎。诗人仿佛是一个旁观者,以夸张戏谑的口吻描述史寰的风流情事,好似在调侃友人的多情与艳福不浅,将“戏嘲”之意推向高潮。

全诗不着一“戏”字,却通过细腻的场景描写、生动的动作刻画以及巧妙的典故运用,处处洋溢着戏谑调侃的意味。王维以这种轻松幽默的方式,展现出他与史寰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也让读者感受到盛唐文人生活中雅趣横生的一面,在看似调侃的文字背后,暗藏对友人生活状态的一种打趣式关注,别具一番韵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15

帖子

1428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驿站吟风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6
贡献
327
金钱
554
发表于 2025-7-7 09:4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二十一讲作业
绣菊02-瘦田耕农

戏嘲史寰
盛唐·王维 押麻韵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过碧玉家。
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解析】首句写环境,梅开时,春雨中,次句写史寰冒雨骑马疾驰先到碧玉之所,可见急切之情,三句“正值”点题“”戏字,笔锋一转,恰在此时,才发现碧玉刚从更高的官宦家回来,从七香车下来,体现了王维嘲笑他自作多情,碰了一鼻子灰。很是有趣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323

帖子

2718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交流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72
贡献
619
金钱
1032
发表于 2025-7-7 10: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研班第二十一讲绣菊组作业:爱你一万年(花海飘香)

戏嘲史寰
盛唐·王维 押麻韵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过碧玉家。
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写一首解析,注意诗中的戏字,找出关联。周日早读我们会细细的临屏讲解。

简析:这首诗是王维调侃好友的,由于中国历史以男女之事作话题的较多,言谈起来比较风趣,恢谐。所以,诗也有这方面的味道。
首句写具体环境是清风细雨的时候,梅花也淋湿了,形容比较冷清是早春时节,这个时间比较悠闲,正事很少。人就容易产生多于之想,为故事埋下了前提铺垫,第二句写急急忙忙骑马去了碧玉之家。第三句写去刚看到楚王也刚好从宫里来,第四句写看到楚王从车上下来。虽然没有写以后。但以后可想而知。王维调笑这位朋友不巧!好事被人捷足先登了!而且实力不如人,只好作罢。以中国人的个性。如果实力过人!也许又是另一番结果。这是诗,我们只略示,不须研究探讨。这首诗就是这样的大体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01

帖子

598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79
贡献
1280
金钱
2546
发表于 2025-7-7 13: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二十一讲论坛作业
绣菊09-清风徐徐
戏嘲史寰
盛唐·王维 押麻韵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过碧玉家。
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针对上面这首绝句写一篇解析,注意诗中的戏字,找出关联。
一、写作背景
此诗为盛唐诗人王维所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从内容看,应是诗人与友人史寰交往中的即兴之作,展现了盛唐文人圈层轻松幽默的交往氛围,可能是因史寰的某次仓促行为引发诗人调侃。“戏嘲”即戏谑嘲讽。题目点明诗歌主旨:以轻松诙谐的笔触调侃友人史寰,带有玩笑性质。
二、诗中典故
1.楚王宫:借用“楚王好细腰”等与楚王相关的典故(或泛指王侯贵族宫廷),代指权贵府邸,暗示场景涉及上层社会交往。
2.七香车:古代贵族妇女乘坐的华丽车子(用七种香木制成),此处代指权贵家眷或重要人物到来,为诗中冲突场景铺垫。
3.碧玉:典故源自南朝乐府《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郎为情颠倒”等句,以“碧玉”代指年轻貌美的女子(后也泛指少女或美女)。王维在此处用“碧玉家”,是借“碧玉”的典故泛指与女性相关的居所。
三、逐句解析
1. 清风细雨湿梅花
首句以景起笔,勾勒出一幅清雅的画面:轻柔的风和细密的雨,打湿了绽放的梅花。梅花本是高洁、清雅的象征,“湿梅花”更添几分温润朦胧之美,为全诗奠定宁静、雅致的基调。这一静景的铺陈,是为了与后文的“动”形成反差——以环境的清幽反衬人物行为的“不和谐”。
2. 骤马先过碧玉家
次句转入人物动作:史寰骑着快马,急匆匆地先经过了“碧玉家”。“骤马”一词极写其速度之快、行色之仓促,与首句的“清风细雨”形成鲜明对比(静与动、缓与急)。“碧玉家”如前所述,借用南朝《碧玉歌》中“碧玉”代指美女的典故,此处泛指与女性相关的居所(可能是史寰要拜访的某位女子住处,或一处适合与女性相会的清雅之地)。这句暗示史寰此行或许与私情、约会相关,且显得有些心急。
3. 正值楚王宫里至
第三句是关键的“转折”:就在史寰“骤马”经过时,恰好遇上了“楚王宫里”的人到来。“楚王宫”并非实指,而是借“楚王”代指权贵(如王侯、高官),“宫里至”点明是权贵家眷或使者。这一句打破了前两句的“私人场景”,引入了更高级别的“公共/权贵场景”,制造了戏剧冲突——史寰的仓促行为撞上了更庄重的场合。
4. 门前初下七香车
末句以细节收束:华贵的七香车刚刚停在门前,车上的人正要下车。“七香车”是古代贵族妇女专用的豪车(以七种香木制成),其华贵、庄重与史寰“骤马”的狼狈、仓促形成强烈对比。此时的史寰,前有“碧玉家”的私约之急,后有“七香车”的权贵之威,其行为瞬间显得不合时宜,甚至有些尴尬。
四、整体想表达的意思
《戏嘲史寰》以“戏”为魂,将友人的风流轶事转化为诗中灵动的画面,在写景、叙事与用典中暗藏调侃,既展现盛唐文人社交中的幽默一面,也体现王维诗歌“亦庄亦谐”的艺术魅力。这种以雅写俗的创作手法,让戏谑之情不显低俗,反成文人雅趣的缩影。全诗以戏谑的笔触,调侃友人史寰的一次“乌龙”经历:他本想急匆匆地去拜访与女性相关的“碧玉家”(或许是赴约),却恰好撞上权贵家眷(七香车)到来,其仓促的行为在庄重的权贵场景前显得唐突又滑稽。诗歌没有尖锐的讽刺,而是以朋友间的玩笑口吻,展现史寰的“小急切”与“大场合”的碰撞,充满生活气息与幽默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5

帖子

144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36
贡献
321
金钱
562
发表于 2025-7-7 15:4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21讲解析作业:
绣菊16—筇林红袖

戏嘲史寰
盛唐·王维 押麻韵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过碧玉家。
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王维的这首诗以“戏嘲”为题,整首诗紧扣一个“戏”字,通过巧妙的场景组合与细腻的细节暗示,勾勒出对友人史寰调侃戏谑的意味,其中的关联就藏在充满反差感的画面与人物的行为状态之中。
首句“清风细雨湿梅花”,诗人用清新雅致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细雨浸润梅花的静谧画面,本应营造出清幽、典雅的氛围,然而这柔和的景致实则为后文的“戏”埋下了伏笔,朦胧的雨景仿佛是对人物活动的一种委婉烘托。第二句“骤马先过碧玉家”,笔锋陡然一转,“骤马”的急切飞驰与“先过”的迫不及待,和首句中“清风细雨”的舒缓形成了强烈的节奏反差,生动地暗示出人物急于前往某处的迫切心情。这里“碧玉家”暗指一处令人遐想之地 ,为全诗增添了几分微妙的氛围,也为“戏嘲”的展开搭建好了舞台。
诗的后两句“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将戏谑的意味推向顶峰。“楚王宫”化用典故,此处借指权贵聚集宴饮之所,“七香车”则以华丽的车马代指达官显贵的到来。妙就妙在“正值”与“初下”所营造出的时间巧合:当史寰匆匆“骤马”赶到“碧玉家”时,恰好遇上权贵们乘坐七香车前来,两种截然不同的场景在同一时空交汇,产生了极具戏剧性的对比——一边是急切奔赴特定之地的匆忙身影,一边是庄重显赫的社交场面,人物在日常活动与重要应酬之间的慌乱周旋,被王维以略带诙谐的笔触刻画得入木三分。
全诗没有一个字直接写“嘲”,但通过场景的错位以及人物行为的矛盾冲突,让史寰在不同场合间忙碌奔走的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王维以文人雅士的视角,用充满趣味的语言串联起友人生活中的片段,既含蓄地表达了对史寰某些行为的调侃,又以文人特有的幽默展现出盛唐时期士大夫社交生活中的微妙情态,而“戏”的核心就蕴含在这高雅与通俗、庄重与诙谐的强烈对比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11

帖子

151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35
贡献
344
金钱
585
发表于 2025-7-7 17:3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二十一讲解析作业
绣菊-洗尘

戏嘲史寰
盛唐·王维 押麻韵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过碧玉家。
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洗尘解析:
​一、创作背景
​此诗题为“戏嘲”,表面带有调侃意味,实则通过场景描写暗含讽刺。诗中“骤马先过碧玉家”的“碧玉”常被引申为妾室或情人的代称,而“七香车”则象征权贵显赫的势力。结合王维一贯的文人风格,推测该诗可能为讽刺权贵争夺情爱或讽刺趋炎附势的行为而作。

二、诗意解读
这首七绝平起平收,首句入韵,大开口麻韵,调侃嬉笑揶揄,毫不掩饰。诗题"戏嘲"二字定下全诗诙谐基调。史寰其人虽不可考,但从"碧玉家""楚王宫"等用典来看,诗人可能借古喻今,调侃友人某段风流韵事或附庸风雅之举。
首句景起,清风细雨湿梅花,以“清风、细雨、梅花”等意象,渲染了一派清寂、宁静的初春氛围,衬托众人争相趋鹜的佳人惊才绝艳。
次句事承,骤马先过碧玉家,人物出现,一个是“骤马”而来急不可待的史公子,一个是让人急不可待的“碧玉家”之“碧玉”。“碧玉”,指年輕貌美的婢妾或平常人家的女兒,常被引申为妾室或情人的代称。在本诗中的“碧玉”引人争相趋鹜,那一定是大众情人啦,应该有着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吧?!“先过”揭示时间先后,埋下伏笔,戏剧性稍后揭晓。
三四句流水句转结,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一位王公贵族恰好也在此时来到“碧玉家”,正在门前走下装饰华丽的“七香车”,其目的不言自明,如此轻车熟路,可见这贵客一定是经常光顾此处,与那“骤马先过”的史公子心心念念迫切想见的佳人也是非常熟悉。见此情景,窘迫不堪极其失落又无可奈何的史公子,恐怕只能先来让后到,远远的避开了。是不是很讽刺很丢人?笑不活了哈!

三、表现手法
1、意境营造:王维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象与人物行动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而又略带神秘的意境。梅花、清风、细雨等自然元素不仅美化了画面,还赋予了诗歌以深邃的情感色彩。
2、人物刻画:虽然诗歌中并未直接描写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但通过他的行动,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急切、期待与好奇。同时,“碧玉家”与“楚王宫”的对比,也暗示了主人公身份与地位的微妙变化。
3、戏剧性冲突:诗歌在结尾处巧妙地设置了一个戏剧性的冲突——主人公在关键时刻偶遇尊贵来者。这一情节不仅增强了诗歌的吸引力,还为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我们可以想象主人公接下来的反应与行动,以及这一偶遇对他命运的影响。
4、语言风格:王维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在这首《戏嘲史寰》中,他运用了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将自然景象与人物行动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诗歌中的象征与隐喻也为读者提供了深入解读的空间,言已尽而意无穷。​

四、意象典故的戏谑效果
1、意象的戏剧性反差
首句"清风细雨湿梅花"营造雅致意境,次句"骤马先过碧玉家"却突然转入急迫场景。"碧玉"典出《乐府诗集》中小家碧玉歌,暗示平民女子,与后文"楚王宫"形成身份反差。第三句"正值楚王宫里至"用宋玉《神女赋》楚王梦神女典,将前文的市井场景突然抬升到神话高度,造成语境错位的幽默效果。
2、香车宝马的戏谑
末句"七香车"(用隋炀帝御用豪车典)与"碧玉家"形成强烈对比;冒雨疾驰的骏马与华贵车驾同时出现在平民女子门前,构成一幅荒诞画面,似暗讽主人公(史寰)刻意营造的"偶遇"场景。
3、时空叠合的喜剧效果
全诗20几字便完成"自然景象-市井生活-宫廷典故"三级跳,通过时空压缩制造戏剧冲突。细雨梅花中的"骤马"疾驰,恰似舞台剧中的夸张表演,最终定格在"七香车"这一富丽道具上,完成对主人公行为戏剧化的呈现。
总之,此诗之"戏",正在于用典雅意象搭建荒诞场景,以史寰为"主角"编排微型喜剧,展现王维少有的谐趣笔调。诙谐场景,春秋笔法,举重若轻,莞尔之余,喟然长叹,争奇列艳浮华其表的大唐盛世,知否大难临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

帖子

22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1
贡献
54
金钱
85
发表于 2025-7-7 19: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绣菊徂第二十一讲作业
绣菊30-孤陋寡闻
王维《戏嘲史寰》:

“盛唐·王维 押麻韵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过碧玉家。
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王维的这首诗以“戏嘲”为题,整首诗紧扣一个“戏”字,通过巧妙的场景组合与细腻的细节暗示,勾勒出对友人史寰调侃戏谑的意味,其中的关联就藏在充满反差感的画面与人物的行为状态之中。
首句“清风细雨湿梅花”,诗人用清新雅致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细雨浸润梅花的静谧画面,本应营造出清幽、典雅的氛围,然而这柔和的景致实则为后文的“戏”埋下了伏笔,朦胧的雨景仿佛是对人物活动的一种委婉烘托。第二句“骤马先过碧玉家”,笔锋陡然一转,“骤马”的急切飞驰与“先过”的迫不及待,和首句中“清风细雨”的舒缓形成了强烈的节奏反差,生动地暗示出人物急于前往某处的迫切心情。这里“碧玉家”暗指一处令人遐想之地 ,为全诗增添了几分微妙的氛围,也为“戏嘲”的展开搭建好了舞台。
诗的后两句“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将戏谑的意味推向顶峰。“楚王宫”化用典故,此处借指权贵聚集宴饮之所,“七香车”则以华丽的车马代指达官显贵的到来。妙就妙在“正值”与“初下”所营造出的时间巧合:当史寰匆匆“骤马”赶到“碧玉家”时,恰好遇上权贵们乘坐七香车前来,两种截然不同的场景在同一时空交汇,产生了极具戏剧性的对比——一边是急切奔赴特定之地的匆忙身影,一边是庄重显赫的社交场面,人物在日常活动与重要应酬之间的慌乱周旋,被王维以略带诙谐的笔触刻画得入木三分。
全诗没有一个字直接写“嘲”,但通过场景的错位以及人物行为的矛盾冲突,让史寰在不同场合间忙碌奔走的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王维以文人雅士的视角,用充满趣味的语言串联起友人生活中的片段,既含蓄地表达了对史寰某些行为的调侃,又以文人特有的幽默展现出盛唐时期士大夫社交生活中的微妙情态,而“戏”的核心就蕴含在这高雅与通俗、庄重与诙谐的强烈对比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2

帖子

89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9
贡献
231
金钱
331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绣菊11-相忘于江湖
戏嘲史寰
盛唐·王维 押麻韵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过碧玉家。
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答:
此诗是王维创作的一首七绝,通过场景化的描写暗含对友人史寰的调侃,语言轻巧灵动,富有生活意趣。以下从诗句解析和整体意涵两方面展开:

诗句解析

- 清风细雨湿梅花:开篇以景起笔,描绘出一幅清雅的画面——微风细雨中,梅花被打湿,带着朦胧的诗意。这里的“梅花”既点明时节(可能是早春),也以清丽的意象为后续场景铺垫氛围。
- 骤马先过碧玉家:“骤马”即快马,写出史寰行动的匆忙;“碧玉家”通常代指美女的居所(“碧玉”是古代对年轻女子的美称)。此句暗示史寰急着先去探访某位佳人,暗藏调侃他“重色”的意味。
- 正值楚王宫里至:“楚王宫”此处并非实指,而是借用“楚王好细腰”的典故,代指权贵府邸或宴饮场合;“至”即有人到来。这句说正当史寰忙着私访时,权贵那边有客人来了(可能是邀请他赴宴的重要场合)。
- 门前初下七香车:“七香车”是古代贵族妇女乘坐的华丽马车(以七种香木装饰),此处代指有身份的客人抵达。这句以“门前七香车”的场景,与史寰“骤马过碧玉家”的行为形成对比,暗讽他因私废公,错过了重要场合。

整体意涵

全诗以“戏嘲”为核心,通过两组场景的对比——史寰急着探访佳人的“私”,与权贵府邸贵客临门的“公”(或重要场合),巧妙调侃他轻重不分、耽于私情的状态。语言看似平淡,却暗藏机锋,既体现了王维对友人的熟悉与亲昵(调侃而非指责),也展现了他擅长以日常场景入诗、于细微处见趣味的笔力。

注:史寰其人史料记载较少,从诗中可知是王维的友人,此诗应作于两人交往中的某次趣事,充满生活气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2

帖子

89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9
贡献
231
金钱
331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绣菊-四两三钱
戏嘲史寰
盛唐·王维 押麻韵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过碧玉家。
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答:王维的《戏嘲史寰》虽为一首看似浅白的七绝,却在极简的篇幅中暗藏多重意蕴,既体现了盛唐文人的生活情趣,也暗含对人际关系与世俗心态的微妙洞察。以下从意象隐喻、结构张力、情感内核三方面进行深度解析:

一、意象的多重隐喻:从自然到人事的符号系统

- “清风细雨湿梅花”:不仅是写景,更暗藏双重指向。
其一,“梅花”在古典诗词中常象征高洁(如林逋“疏影横斜”),但此处被“细雨”打湿,少了孤高之气,多了几分朦胧柔媚,暗合后文“碧玉家”的脂粉气,为“私情”场景铺垫柔靡氛围;
其二,“清风细雨”的舒缓与后文“骤马”的急促形成对比,以自然节奏的“静”反衬人物行动的“躁”,暗示史寰的行为与清雅环境的不协调。
- “碧玉家”与“七香车”的阶层隐喻:
“碧玉”典出南朝民歌“碧玉破瓜时”,代指民间美女,其居所隐含“私”与“俗”的意味;“七香车”以七种香木装饰,是贵族专属(《太平御览》载“汉制,皇后、贵人乘七香车”),象征“公”与“贵”的场合。二者不仅是空间的对立,更是社交圈层的分野——史寰舍“贵”而就“俗”,暗含诗人对其“放着体面场合不去,偏恋私情”的调侃。
- “楚王宫”的典故延伸:
表面借用“楚王宫”代指权贵府邸,深层却关联“楚王好细腰”的典故(《墨子》载“楚灵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暗讽权贵圈子的浮华虚饰;而史寰连这样的“浮华场合”都错过,更显其行为的“本末倒置”,调侃中添了一层对世俗应酬的微妙疏离。

二、结构的张力艺术:对比与留白的叙事技巧

全诗以“双线并行”构建戏剧张力:

- 空间对比:“碧玉家”(私人空间)与“楚王宫”(公共/权贵空间)形成隐性对立,史寰的行动轨迹(先赴私宅,错过公宴)构成情节冲突;
- 时间巧合:“骤马先过”与“正值...至”的时间重叠,制造“刚走开就有重要人物来”的戏剧巧合,强化“错过”的戏谑感;
- 留白的余味:诗中未写史寰的反应(是否后悔?是否知情?),也未写“七香车”上人物的身份,这种留白让调侃更含蓄——诗人不点破,却让读者自行脑补史寰“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窘境,趣味更浓。

三、“戏嘲”背后的情感内核:友人间的亲昵与文人心态

- “戏”而非“斥”的分寸感:
全诗无一字指责,仅通过场景对比暗寓褒贬,可见王维与史寰关系亲密。这种“戏嘲”是盛唐文人交往的常见方式(如李白“戏赠杜甫”),体现的是不拘礼法的洒脱,而非恶意讽刺。
- 暗含的文人价值观:
诗人看似调侃史寰“重色轻贵”,实则暗藏对两种生活态度的反思:“碧玉家”代表世俗情欲的诱惑,“楚王宫”代表权贵圈层的束缚,史寰的选择虽显“糊涂”,却也隐约透出对世俗应酬的逃避。王维晚年好佛,诗中常含对“俗务”的疏离,此处或许借调侃友人,隐晦表达了对“被社交裹挟”的轻微不屑。
- 盛唐气象的微观折射:
诗中“骤马”“七香车”的动态、“清风细雨”的闲雅、“戏嘲”的轻松,共同构成盛唐文人生活的缩影——既有对声色犬马的包容,也有精神层面的自守,更有友人间平等亲昵的交往氛围,展现了那个时代特有的自信与从容。

综上,这首小诗以极简的笔墨,将自然意象、典故隐喻、人际调侃熔于一炉,既见王维“诗中有画”的写景功力,更显其“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含蓄笔法,在轻松的戏谑中,藏着对人性、社交与时代的深层观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0 03: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