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3|回复: 0

[梦溪笔谈] 大有诗话一则的评判

[复制链接]

322

主题

8484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374
贡献
9216
金钱
12007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5-7-26 23:10 编辑

恶诗、劣句
    徐凝《庐山瀑布》有句曰:“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东坡居士厌之,曰:“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或以“界”浅而俗、“破”直而硬故也。王江宁《从军行》云:“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壮固壮焉,而用诸小诗之尾,直是老军出操时喊号子语,声尽即意尽矣。予谓徐凝作若为“恶诗”,此亦可以为“劣句”。----大有同人诗话

大有同人的上则诗话至少犯了三点错误:
1,诗话把苏轼的意境批判降维成字词批评,好比用放大镜检查银河的分子结构。
2“不破楼兰”作为战争宣言,其力量感恰在决绝感,与徐凝写景的琐碎有本质不同。
3,最致命的是时空错位——用宋人审美标准审判盛唐气象,如同指责青铜器没有不锈钢的光泽。

   大有同人犯这三个错误的根源是:
1,东坡居士为什么会批一条界破青山色?因为东坡居士是从神韵学说的角度所出发的,神韵学说是在比较了 徐凝《庐山瀑布》的“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跟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之后所得出的恶诗结论。
2,其次是误以为动词的界、破用得不好才被东坡贬为恶诗。
3,第三是在第一、二的错误基础上把一条界破青山色跟不破楼兰终不还进行了错误的类比,进而推导出了错误的结果,即判不破楼兰终不还为劣句”。
当然,这个劣句是带引号的,本意还是佳句。
4,在前三个错误的基础上未言犹言地暗示了一条界破青山色跟不破楼兰终不还一样是佳句,殊不知其前题已错并一错再错。
于苏东坡看来,徐凝的《庐山瀑布》仅得其形似,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却是神形兼备,两者不在一个层面上,故贬其为恶。

大有同人犯的错,恰恰是历代诗话常见的“以技害意”现象,即把审美整体性拆解成零件来评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30 17: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