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3|回复: 22

八月读老师《写诗的原理四十九(怎样看小聪明) 》

[复制链接]

4794

主题

10万

帖子

34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447
贡献
105780
金钱
11944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5-8-23 16:2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待逐句发。

4794

主题

10万

帖子

34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447
贡献
105780
金钱
11944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8-23 16:2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写诗的原理四十九(怎样看小聪明)

huge 发布于2020-05-22 11:08   点击:200   评论:2   手机浏览

七绝 以诗代序

写诗莫动小聪明,机巧难同智慧行。美丑不遮无破绽,纯真质朴胜虚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4

主题

10万

帖子

34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447
贡献
105780
金钱
11944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8-23 16:2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写诗的原理

  

四十九、怎样看小聪明

对任何知识,只要还缺乏修养,千万不可有显摆炫耀心态,因为这就像“两小儿辩日”一样的地没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4

主题

10万

帖子

34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447
贡献
105780
金钱
11944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8-23 20:3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际是,知识虽是客观的,如果人还没有基本认识做依据,或认识不足和有偏差、谬误,就没的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4

主题

10万

帖子

34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447
贡献
105780
金钱
11944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8-23 20:3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怕的则是,人一旦某种程度知道了什么东西,就不好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4

主题

10万

帖子

34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447
贡献
105780
金钱
11944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8-23 20:33:3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在一般粗知,或还不完全知道某种知识时,往往倾向浅尝辄止而自我满足,被知识的客观文化属性所蒙蔽,不知不觉就偷换成了文化上身,且不是什么人都能清楚,知识和文化上身之间总要有一个艰苦的修养过程联 系着,并以这个联 系做保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4

主题

10万

帖子

34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447
贡献
105780
金钱
11944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8-23 20:4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尽管这时,也不是什么人都能明确意识到自己有无认识、认识程度和认识局限如何,这应该说是正常的,但参与争论就是不正常的,毕竟谁都应该清楚自己几斤几两,纵然自认为有满肚子知识,可死的知识能参与争论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4

主题

10万

帖子

34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447
贡献
105780
金钱
11944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8-23 20: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说,对知道的知识,只清楚有,确实不清楚是死的,怎么办?应该讲,但凡上过学,脑袋里背过知识,进过考场,不清楚什么是死的知识,都是百分百发明白糊涂,根本不存在“确实不清楚”,无非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4

主题

10万

帖子

34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447
贡献
105780
金钱
11944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8-23 20:48: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犹如贪官污吏,能在大小会上把人民利益挂在嘴头,说得天花乱坠,反而在被抓以后,痛哭流涕说“忽视了党的教育”,如果把这当做他们的深刻忏悔,是不可信的,而且谁信了,谁就是同样的发明白糊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4

主题

10万

帖子

34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447
贡献
105780
金钱
11944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8-23 20: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聪明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发明白糊涂,实质是愚昧,无非与彻底的愚昧是两个极端的不同现象,包括一切情感因素和非情感因素所导致的各种扭曲认识的现象,实际都是主观主义以自我为中心的反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4

主题

10万

帖子

34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447
贡献
105780
金钱
11944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8-23 21:3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比如,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生活腐朽,市侩XI气等精神作风,夸夸其谈,不求甚解,断章取义,牵强附会,模棱两可,以偏概全,偷换概念,强词夺理等主观心理,功利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实用主义,教条主义,利己主义等观念思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4

主题

10万

帖子

34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447
贡献
105780
金钱
11944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8-23 21:39: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愚昧,本身没有新旧之分,是自古以来落后文化基因所导致,但把今天一些人的愚昧情形,与旧的普遍因缺乏知识的愚昧情形比较起来,却是一种普遍有知识下的愚昧,也可说是用知识伪装起来的愚昧,这就成了现代愚昧,是“新愚昧”。这种愚昧虽与旧的愚昧没有质的不同,却更有欺骗性、顽固性和危害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4

主题

10万

帖子

34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447
贡献
105780
金钱
11944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8-23 21:41: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情形下,所谓“欺骗性”是没有知识也不可能带来的一个特点,是利用人们对知识的信任和敬畏而衍生出来的一个性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4

主题

10万

帖子

34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447
贡献
105780
金钱
11944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8-23 21:4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顽固性”,是没有知识就不可能自恃和任性到如今的程度,造成了普遍“怀疑一切”的新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4

主题

10万

帖子

34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447
贡献
105780
金钱
11944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8-23 21:4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危害性”,就是这两方面新的特点所带来的必然后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4

主题

10万

帖子

34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447
贡献
105780
金钱
11944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8-23 21: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类发展的历史无不证 明,知识是让人进步的,有了知识,就应该自然而然破除一些愚昧,实际是让人摆脱愚昧,毕竟知识有文化之能,这在中国也是自古以来知识固有的文化性质,然而今天的实际情形是,知识与文化性质大可脱离,俨然成了文是文、化非化的前所未见的怪局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4

主题

10万

帖子

34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447
贡献
105780
金钱
11944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8-23 21:4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样的局面里,知识无法进入修养,仅仅能孤立地储存于人的记忆库里,非但不能用知识实现对人的再造,反而有利于向反面运动,让人按近乎原始的主观素质,来对知识进行这样那样的奴用和滥用,这就是空前的文而不化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4

主题

10万

帖子

34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447
贡献
105780
金钱
11944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8-23 21:50:40 | 显示全部楼层
纵然说,文而不化是经济大潮下功利教育的结果,尤其是“快出人才”这一理念定向制造的结果,却也是忽视“出好人才”的必然,毕竟只有坚持“出好人才”,才能解决往哪里“快出人才”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4

主题

10万

帖子

34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447
贡献
105780
金钱
11944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8-23 21: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是,解决不好往哪里“快出人才”,就注定了“快出人才”的先天缺陷,注定了把知识本该有的对于智慧的贡献,偷换成了对于各种主观需求的贡献,这就是小聪明大面积诞生的根源,也因此,知识一旦离开了修养,也就不再接受修养的制约和控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4

主题

10万

帖子

34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447
贡献
105780
金钱
11944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8-23 21: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修养永远有把知识贡献于人的进步意义的保证作用,正是因为有了这个保证作用,知识才一直以来是人类进步的符号,即文化的符号,因而人类社会才有普及教育的必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4

主题

10万

帖子

34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447
贡献
105780
金钱
11944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8-23 21:54:18 | 显示全部楼层
知识自脱离修养以后,人的知识素质便不再好看成文化素质,这时知识无疑就成了人的单调御用工具,或凭人的主观想拿来干什么就干什么,或因知识本身的驱动能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就是奴用知识的实际性质,也是小聪明的实际性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4

主题

10万

帖子

34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447
贡献
105780
金钱
11944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8-23 22: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样的性质里,知识加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向单纯满足情感欲望和物质追求的转变,或曰聚流,也使人类社会从此走向了片面发展,这显然不是一个人、哪些人的小聪明问题,而是大面积的小聪明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4

主题

10万

帖子

34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447
贡献
105780
金钱
11944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8-23 22: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此,不能用现实中小聪明可能给人类带来的一定贡献,看成是人有知识的好处,更要看到这背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现实危害和长久隐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9-2 06: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