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春风秋月 于 2025-8-28 19:50 编辑
抗战对联振国威
李盛仙
今年是我国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在那艰苦的八年抗日战争中,许多爱国志士留下了不少的抗日对联。这些抗战对联以铿锵笔触凝聚民族精神,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以下是笔者收集了不同时期的经典之作。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以后,日寇的铁蹄践踏了中国的大片土地,抗日呼声惊天动地。有位开明绅士韩凊芳撰联曰:“几千大炮轰日寇;百万雄师缚天皇。” 该联气魄大,火药味浓,大有“不灭日冦誓不休” 的抗战意志。据传当时,广东潮阳县城一间理发店,在门前贴出这样一副对联:“日寇不除,有何颜面;国仇未报,负此头颅!”对联以唤起国人同仇敌忾为主旨,且很切合理发店的职业特色,被人视为一副佳作。
1 9 3 9年7月 7日,中共中央发表了《为抗战两周年纪念对时局的宣言》。毛泽东为此撰写了一副对联:“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边区是民主的抗日根据地;反对投降,反对分裂,反对倒退,人民有充分的救国自主权。” 此联语言哓畅,大气磅礴,情绪激昂,爱憎分明,明确地表明我党的政治主张,成为团结和动员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有力武器。 抗日战争期间,许多著名爱国人士撰联谴责日本法西斯的侵华暴行。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郭沫若为湖北玉泉寺题写一副名联:“大千世界尽被鬼子踏碎;不二法门惟有抗战到底。” 黄炎培先生曾撰写一联:“天地示人真善美;山河还我北南东。”冯玉祥是著名的爱国将领,抗战时期写过不少慷慨激越的明志之联,其中题于四川青城山的一副,最为荡气回肠:“要想着收复失地;别忘了还我河山。” 该联通俗易懂,语重心长,一片赤诚的爱国之心跃然纸上。抗战时期,陈寅恪于昆明西南联大任教。那时日本飞机经常轰炸我大后方。昆明同重庆、成都等城市一样,经常发出“防空警报”,以致终日人心惶惶。当时,陈寅恪十分诙谐地借用了两句常用的成语拼成妙联,用以形容“防空”实况:“见机而作 入土为安”。
抗战临近胜利之时,一流亡者回到河北故乡,见焦土一片,义愤满腔,撰一联云:“千古艰难唯一;八年扫荡已三。”上联出自清代邓汉仪“千古艰难唯一死”名句,下联是控诉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实行的烧杀抢“三光”政策,这是有意漏掉“死”与“光”的字眼,反而象刀一样清晰,强有力地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反动罪行。
1945年秋天,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许多大中城市像过年一样热闹,千万门户纷纷贴出欢庆抗战胜利的大红对联。在成都就贴出了这样一副别致巧妙的佳联:“中国捷克日本 南京重庆成都。”。这副对联的上联用三个国名连在一起,下联用三个城市名连在一起,表达出全国人民欢庆抗日战争胜利的喜悦心情。此副对联的构思如此奇特,如此美妙,在楹联海洋中实乃罕见。
八年抗战取得伟大胜利之后,湖南桃江县人龙逸才写了一副对联:“本日果然亡日本 皇天竟不佑天皇。”上联“果然”二字,视抗日胜利为意料中事,指出了正义之师必胜、“玩火者必自焚”的历史规律。下联“竟不佑”三字,充分表现了对侵略者的讽刺与奚落。“亡日本”,意为赶跑日本侵略者。
此外,抗日佳联还有以下:八载抗倭,凯歌酬正义;百年圆梦,大爱筑和平。
忆苦战八年,瞧丧心日寇,恶邪必败;听欢歌万曲,祝追梦神州,勇正终赢。
登山直上,回首旧疆场,敢把军刀惩敌寇;禹甸重开,纵观新史册,直将热血护中华。
八年抗战雪国耻,一梦得圆知党恩。
铸万里长城,抗日英豪传四海;熄八年烽火,侵华历史鉴千秋。
等等。
这些或歌或泣,豪情万丈的抗日联,不仅深切地歌颂了英勇的中华女儿,还起到了记载中华民族屈辱史、抗争史的作用,必将永远流传下去。
通讯地址:浙江省永嘉县上塘镇环城西路47弄27号 李盛仙 325100
【开户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永嘉县城关支行 个人帐号:603334001200345122】 李盛仙身份证号:330324193610230039 手机:13 5 6 7 7 2 9 9 2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