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49|回复: 17

说秋

[复制链接]

51

主题

997

帖子

3998

积分

栏目嘉宾

沧浪诗苑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208
贡献
1117
金钱
1373
发表于 2015-9-19 12: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草珠物语 于 2015-9-20 13:58 编辑

萧风声里送秋寒,满院红黄化作烟。
老叶还思春日好,一时满地觅从前。

附:
俺这首诗13年发表在中国诗词11期上了,请各位指点一下,修改的对不对

原作是这样的:
王丽珠

秋风萧瑟掠长天,惊得寒蛩未敢眠。
老叶应怜春日好,一时满地觅从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9b93e90102euhq.html

经白云客指点 改为(新韵):

萧风声里送秋寒,霜月窗头愁不言。
老叶还思春日好,一时满地觅从前。

2468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功勋诗友

海河之春(天津诗词)创版元勋

Rank: 3Rank: 3

威望
4085
贡献
25912
金钱
32526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5-9-19 13: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白云客 于 2015-9-19 17:58 编辑

原作是这样的:
王丽珠
说 秋
秋风萧瑟掠长天,惊得寒蛩未敢眠。
老叶应怜春日好,一时满地觅从前。

这四句之间起承转合关系处理的不好 ,句不通  意不顺 境不美,前两句 与后两句更不搭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68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功勋诗友

海河之春(天津诗词)创版元勋

Rank: 3Rank: 3

威望
4085
贡献
25912
金钱
32526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5-9-19 13: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白云客 于 2015-9-19 17:58 编辑

萧风声里送秋寒,满院红黄化作烟。
老叶还思春日好,一时满地觅从前。

这首 总体不错,  唯第二句 意向不美须酌

点评

说的这么对呢这一句俺自己也不满意 没找到好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9-19 19: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5454

帖子

2万

积分

功勋诗友

大中华诗词论坛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873
贡献
5967
金钱
7293

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5-9-19 17: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出新,喜欢

点评

玉儿,提点建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9-19 19:32
诚心学习,走出低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786

帖子

476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495
贡献
1164
金钱
1758
发表于 2015-9-19 18: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都道文章不厌百回改呢.一字之改意境别之天地.学习多多.问好.

点评

是啊 翻旧帖的实惠,看见这首诗,觉得总体不搭调,修改了一下。还不是十分圆满,给点建议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9-19 19: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997

帖子

3998

积分

栏目嘉宾

沧浪诗苑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208
贡献
1117
金钱
1373
 楼主| 发表于 2015-9-19 19:31:4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云客 发表于 2015-9-19 13:09
萧风声里送秋寒,满院红黄化作烟。
老叶还思春日好,一时满地觅从前。

说的这么对呢这一句俺自己也不满意 没找到好的

点评

萧风声里送秋寒,满院红黄化作烟。 老叶还思春日好,一时满地觅从前。 改为 萧风声里送秋寒,霜月窗前蛩不言。 老叶还思春日好,一时满地觅从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9-19 22: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997

帖子

3998

积分

栏目嘉宾

沧浪诗苑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208
贡献
1117
金钱
1373
 楼主| 发表于 2015-9-19 19:32:42 | 显示全部楼层

玉儿,提点建议

点评

呵呵,我也一直是这个毛病,第二句弄不好,但是这首诗转接出新,感觉很不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9-21 14: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997

帖子

3998

积分

栏目嘉宾

沧浪诗苑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208
贡献
1117
金钱
1373
 楼主| 发表于 2015-9-19 19:3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草珠物语 于 2015-9-20 13:46 编辑
怡馨 发表于 2015-9-19 18:18
都道文章不厌百回改呢.一字之改意境别之天地.学习多多.问好.

是啊 翻旧帖的时候,看见这首诗,觉得总体不搭调,修改了一下。还不是十分圆满,给点建议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主题

7470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沧浪诗苑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970
贡献
7764
金钱
9167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5-9-19 21:49:26 | 显示全部楼层
赏学佳作,更改后当然更好。诗不厌改,越改越有味儿。问好!

点评

那是滴,诗不厌改的,谢谢关注,问好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9-20 14: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68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功勋诗友

海河之春(天津诗词)创版元勋

Rank: 3Rank: 3

威望
4085
贡献
25912
金钱
32526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5-9-19 22: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白云客 于 2015-9-20 08:20 编辑
草珠物语 发表于 2015-9-19 19:31
说的这么对呢这一句俺自己也不满意 没找到好的

萧风声里送秋寒,满院红黄化作烟。
老叶还思春日好,一时满地觅从前。

改为
萧风声里送秋寒,霜月窗头愁不言。
老叶还思春日好,一时满地觅从前。

点评

这老叶啊 ,从白天跑到晚上去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9-20 13:57
挺好,谢谢白云。标新韵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9-20 13: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997

帖子

3998

积分

栏目嘉宾

沧浪诗苑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208
贡献
1117
金钱
1373
 楼主| 发表于 2015-9-20 13: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白云客 发表于 2015-9-19 22:24
萧风声里送秋寒,满院红黄化作烟。
老叶还思春日好,一时满地觅从前。

挺好,谢谢白云。标新韵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997

帖子

3998

积分

栏目嘉宾

沧浪诗苑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208
贡献
1117
金钱
1373
 楼主| 发表于 2015-9-20 13:57:2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云客 发表于 2015-9-19 22:24
萧风声里送秋寒,满院红黄化作烟。
老叶还思春日好,一时满地觅从前。

这老叶啊 ,从白天跑到晚上去了。

点评

老叶我认为也有权利跑到晚上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9-20 16: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997

帖子

3998

积分

栏目嘉宾

沧浪诗苑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208
贡献
1117
金钱
1373
 楼主| 发表于 2015-9-20 14: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月梦真 发表于 2015-9-19 21:49
赏学佳作,更改后当然更好。诗不厌改,越改越有味儿。问好!

那是滴,诗不厌改的,谢谢关注,问好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68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功勋诗友

海河之春(天津诗词)创版元勋

Rank: 3Rank: 3

威望
4085
贡献
25912
金钱
32526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5-9-20 16:2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白云客 于 2015-9-20 16:37 编辑
草珠物语 发表于 2015-9-20 13:56
挺好,谢谢白云。标新韵了

标新韵是与时俱进  ,不标新韵也符合刻舟求剑的旧韵啊

一  旗帜鲜明地支持新韵

白云客

      格律诗词 讲押韵讲平仄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读起来达到音调的抑扬顿挫、韵脚回环往复以体现韵律美。

     而平水韵等主张旧韵者自己都不知道怎么读的怎么押的韵,只知按韵谱上的要求来机械操作,读写两张皮,根本破坏了平仄格律的基本要求、根本目的。诗必须要读的,你不能不允许人家读但往往读起来经常出律 ,读起来无法通过平仄变化押韵要达到的韵律美的目的,造成了押字不押韵多多怪事,只是书上怎说就怎做,为了教条而教条着请注意是否是格律诗词的关键是看两条一是否韵脚押韵,二句子的平仄是否遵守,诗总要读的你不能不允许人家读
而旧韵的发音大都已消失 ,读的时候还得按新韵【普通话】读这样一读往往出律出韵 比如一系列古代称为入声的字,如'学、雪、发、物、职、实-----”但就不知怎么读,有没有古注音本,所以读写不一致破坏了平仄和押韵,从严格意义上讲迫坏了格律的基础和根本,所以说坚持旧韵者表面高喊继承传统实际上在不知不觉的破坏传统,刻舟求剑泥古不化表里不一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嘛。而只有新韵读写一致严格遵守格律的要求,真正充分实现体现了格律的音韵之美是对传统真正继承并与时俱进融入新词汇、新内容又有创新。



我想用平水韵等旧韵者原因是:
一、因为思维僵化,只知继承不知发展,惯性思维刻舟求剑泥古不化。
    不知道汉语也是在发展变化的也是符合辩证唯物论的 ,其实诗词语言大略从《诗经》到《楚辞》到《平水韵》、《词林正韵》、再到《中华新韵》
一直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着,而许多有识之士如
习近平【总书记】马凯【副总理】、刘征、丁芒、郑欣淼、李文朝、赵京战、易行等等现代诗词大家都在倡导“声韵改革”只是旧韵者不真正理解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由于惯性思维等原因还在那里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的刻舟求剑着、泥古不化着而已。‘那些提倡用平水韵写旧体诗的人,对妻儿老小说的是普通话,与其他人交流用的也是普通话,思维用的也是普通话,读书用的是普通话,朗诵诗词用的是普通话,都用普通话,写诗词却强调用'平水韵'真是奇怪,不可理喻【引 独孤行吟fa语】
。’比如有人说元字平水韵发音读作云【yun】的音,可笑啊,谁会把新纪元、五元钱 读作新纪【yun】、五【yun】钱,你若非那么念谁听得懂?所以记住我们是现代人写诗给现代人看的 【给活人看的】 不是给古人看【死人看的】,是全国交流的不是给个别古韵专家看的、更不是给个别地区个别人看的, 那么写诗关旧韵屁事。

二、因为认识不深刻停留在表面,以为这样可以体现古味,显示高深。
    其实有没有古味关键是是否用古词的问题 而非新旧韵的问题,高深不高深主要思想境界问题和追求倾向、理念问题而非新旧韵问题。

三、没有思想深度,不喜欢用自己的脑子思考问题,抓不住押韵这个问题的实质,只喜欢人云亦云,你写我也写,单纯好奇、盲目从众,也许讲诗的老师就是写旧韵的,也许看的第一本关于写诗的书就是主张写旧韵的,也许习惯了,也许为了既得利益。。。。。。

四、对名家名篇的误读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文化主要代表形式,无疑唐诗宋词是宋唐的主要文化符号,而那个时代又是一个群星灿烂诗人辈出的时代,又有谁不仰慕呢?而那时用韵当然是旧韵,当然据学者研究
唐朝的用韵对唐人来说也是新韵,是与时俱进的,体现着唯物主义辩证法,所以这也体现了唐朝的开放不保守和繁荣进步!
    而到后来随着封建社会制度的逐渐走向的没落,人们的意识也变的保守起来僵化了。(虽几经改良比如 词林正韵,但终未脱其窠臼),而新韵则是民国指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得以真正确立的。
    但即使到了新中国成立 以后,思想要求红和专,刚解放由于各种条件限制文化还不繁荣,毛主席又凭借他出色的诗词和权威影响了一个乃至几个时代,而是他从旧社会过来人用的是旧韵。
     而现在已经不是主要的文化形式了,万众瞩目 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无论是新韵还是旧韵已不是文化关注的焦点了,诗人美丽的光辉已被众多的时尚文化的流光 霓彩所淹没,新韵写的诗词作品也无法充分展示和立足,所以当人们学习或教育下一代学习诗词时就又会也只有翻看唐诗【当时的新韵】宋词了。这种情况是历史是事实无法改变,于是由于人们的无知和盲从,不知道诗词的辉煌应该属于那个光耀的时代、伟大的诗人和精致的形式----格律,却把旧韵也算进去,这是多么的可笑、可怜、可悲、无奈啊。
     题外话但从另一个角度给我们这样的启示:旧韵在某种程度上虽然破坏了格律,但却说明内容高于形式 辞不害意的深刻涵义了,但破坏格律毕竟不完美这是缺点是瑕这叫瑕不掩瑜,我们当代人有了新韵就不要在在抱着旧韵不放了。对待新韵我主张宽韵重意 如遇好句可出律甚至出韵 正是基于此我亲定了 【白云新韵简称白韵】

五、好奇好胜心理使然。

   新韵不神秘只要接受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小学教育即知,而旧韵必须看韵书有神秘感,越有神秘感人们越好奇,旧韵也非常混乱,越混乱就越复杂有难度,而这越能激发人们的探索征服欲望。征服的快感自我感觉很了不起,有快感啊。自以为锻炼人实际上混乱人。

六、旧韵的畸形突破

    旧韵虽然读写不一致不和谐,不能体现押韵的实质-----韵律美,但客观上却畸形地突破了韵窄的限制,使创作有回旋余地,当然正确的是使用新韵既拓宽了押韵的范围又能保证韵律和谐美,这当然了不能苛求古人,古人那个时代没有条件不能够推行全国统一普通话,我不能要求柳永、苏轼说普通话 这如同让他们使用电脑、吃肯德基、乘汽车一样可笑,今人有了普通话了却不要再死抱着旧韵生畸形儿了,这样就如同今人有了汽车却要求人家把乘马车、坐人力抬的轿子当做主要交通工具一样可笑。
而那种认为旧韵是汉语的正宗高贵论的观点是不知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僵死论,要说正宗 上古音最正宗也轮不到中古韵,若说中古韵正宗又何来的近古韵和新韵?可见平水韵正宗论是不值一驳的可笑得很。有的主张让人们去学习广东、福建和部分浙江所谓古音的想法多么可笑和荒谬,一、范围狭小不便全国交流  二、这三个省发音也不统一 也无法交流 即使同一个省各个地区 各个乡镇 各个村落发音也不一致 也无法交流 。  三 、许多诗友用旧韵写诗根本不会这三个省的语言发音读起来还得用普通话读 这样就造成了 读写不一致 破坏了格律 破坏了传统 刻舟求剑 掩耳盗铃 自欺欺人,放着全国统一的普通话不学习,是何居心?又何等可笑! 现代人没有人会说古语, 假设是那三省的话 几个诗人会说会念 ?张嘴还得用普通话 读 念  ,还口口声声 强调旧韵 不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泥古不化虚荣虚伪又是什么?

    甚至还有人提出旧韵如同京剧 的上口一样要保持 ,这个观点也是似是而非的,京剧上口有章可循,而旧韵许多字已不知如何发古音了,念的时候还得按新韵的发音念,这真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古音已不能发又何谈上口,更是可笑至极。

七、旧韵不是因为不同而存在而是因为相同而苟延残喘
      旧韵和新韵应该说在发音用韵用律上百分之八九十还相同,当代人读起来虽然因那百分之二十左右不同有点障碍但就算还能够的理解和容忍,但随着时间推进时代前进人们的发音还将不断变化旧韵真要剩下百分之一二十与新韵相同百分之八九十不同的时候,那时的当代人就无法理解和容忍了,旧韵就会因不同而自然被人们彻底抛弃的。

二、我的主张看法
1、不破不立,新旧韵双轨制必然阻碍新韵发展,旧韵上千年一直是官身又占据着
唐诗【当时之新韵】宋词荣耀的时代,况且现在掌握诗词话语权的“遗老遗少们”又鼓吹旧韵极力打压新韵,新韵受到的阻力不小啊。 所以必须破旧韵。

2、不立不破,当年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就无法成为统治思想,现在要想对抗顽固的旧韵也必须实行新韵一轨制,否则短时期内新韵这个新生婴儿难以占据优势。所以必须立新韵。

3、新韵作为新生事物总会受到旧韵者这些保守势力阻挠,但新韵简单易学、写读一致、音韵和谐,适用全国乃至全世界,从发展趋势上看又岂是旧韵能 同日而语的阻抗得了的。


三、总结一下旧韵的弊病:
1、存在着读写两张皮,读起来搞乱了平仄破坏了格律美经常出律,不能体现押韵的实质----------韵律美,破坏传统。
2、入声分法不科学,短促之声属声音的长短范畴而不属声调问题,且不适合诗词朗读,故不应死灰复燃、混淆视听(详见余浩然先生的《格律诗词写作》)。
3、用韵当宽不宽,当窄不窄,比如
所谓古韵,如平水韵最大的问题是已经失音,很多问题现代人弄不明白,如”东、冬“为何不同韵等等,因此用之者是盲目的,而物壁月却押韵 浪费时间与精力,贻害大方。(翻开韵谱看一看就知道不赘述)

4、现实生活中的新词汇旧韵没有,只能按新韵录入,若按旧韵录入,则陷入新旧韵混用,使旧韵陷入悖论,因此也说明旧韵有不可克服的局限性,僵化了。
5、谬种流传,毒害着后来者---刚刚入门年幼无知的年轻人。
6、诗词音韵与现实脱节,另搞一套不利于诗词发展繁荣, 不利于文字问题的统一,阻碍新韵的发展,阻碍文化的 广泛交流。
总之,不破不立,旧韵到了非抛弃不可的时候了!
(当然把旧韵不要彻底消灭,可以进博物馆保护起来,可让学者去研究,以便了解中国的文化历史,我也并不是说新韵就完美了 所以我才对【中华新韵】进行了调整 制定了【白云新韵】,并且我所阐述的新韵 是注重精神实质的新韵 也就是说用韵不封闭不保守 要与时俱进, 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用韵的青春 真正继承和发展格律诗词 ,而且我也并不针对写旧韵的个人只是做理论探讨 我也主张懂一点旧韵以便 所谓知古倡今 我只不过是在用坚定的声音在新韵的理论道路上呐喊而已


四、总结一下新韵好处:
1、读写一致不破坏格律的规矩严格遵守平仄不出律,充分体现押韵的实质-------------韵律美,是对诗词传统的真正继承。
2、不封闭与时俱进能不断吸纳现实生活的新词汇,便表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便于创新有利于创新已有创新。
3、对旧韵是取精弃糟,去伪存真,有强大的生命力。在音调、音韵、音律上的划分都更加科学。
4、社会越发展文字越需要统一,文字的统一更便于文化、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发展,是旧韵统一新韵还是新韵统一旧韵,难道这个问题 还需要探讨、等待、观望、犹豫、纠结?
5、新韵不另搞一套,不把精力浪费在过时的读音的字韵上,集中精力搞创作,便于文字的统一,音韵宽广、简单易学,便于表现、便于推广,便于诗词复兴,便于更广泛的文化交流。
总之,不立不破,新韵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候了!

五、结束语:
古人用古韵自古已然,新人用新韵理所当然。
古人用新韵痴心枉新人用古韵死灰复燃

  需要特别高歌赞颂是中华诗词论坛、中华风雅颂、东方诗词、香港诗词论坛等论坛开辟了 新韵板块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一举措具有里程碑的历史意义,他为新韵的进一步发展壮大繁荣奠定良好的基础,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同时也体现了这些诗词领导层的高瞻远瞩、与时俱进、开放与包容,我想这从根本也体现了新韵诗友的呼声,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趋势。

    现在全国上下都说梦我也有个梦想:我多么希望有一天无论走到那个诗词网站都这样敬告诗友:本站用旧韵的诗友请标明,否则一律按新韵看待。


我也旧韵一把永遇乐  纪念毛主席诞辰 和辛弃疾【旧韵】
白云客

残破河山,哀鸿一片,英气何处?
醉梦金陵,香歌艳舞,只管风流去。
貂裘美妾,金元宝马,聚五子登科住。
纵倭贼,烧杀淫掠,逞凶犹胜豺虎。


湘江幸有,襟怀天下,万里长征北顾。
二十八年,霜锋挥指,横扫烟尘路。
更堪谈笑,月明攻势,直让美欧息鼓。
今一问,平波宴海,润之在否?



我再
来一首

念奴娇  和苏轼 赤壁怀古 【旧韵】
白云客
石阶漫数,众星烁、多少倾眸风物。
太白逍遥、常抱酒,歌别宫墙玉壁。
弄浪骑鲸,寻仙御鹿,一洒诗如雪。
黄河吟醉,只因千古人杰。

欣看今日骚坛:大风重唱起,樯帆争发。
纵雾迷心、狂浪卷,红日终难吞灭。
韵国云游,山川万里越,
乱催霜发。

风流依旧,九天凭我怀月。


哈哈旧韵并不神秘也不高深 只死的语言而已 谁都懂 我不愿意浪费更多时间用在旧韵上 今天我只不过表示一下而已
如同以前我上学时 念 确凿【zuo】现在 念 确凿【zao】 语言的变化而已
我主张与时俱进念确凿【zao】 保守派 刻舟求剑泥古不化不与时俱进 就念确凿【zuo】而已  别的什么旧韵高古 、韵味 、正统 都谈不到,都是无稽之谈自欺欺人耳。


好事近·梦中作
(24人评价) 8.3







好事近·梦中作——[宋] 秦观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朝代:宋代
色、百、碧、北  读起来如何押韵 如何体现韵律美  ?
望天门山



  • 天门中断楚江,碧水东流至此回。
  • 两岸青山相对,孤帆一片日边

开 来 与回 读起来如何押韵如何体现韵律美?
出 读起来如何仄  ?所以说旧韵读起来 出韵出律嘛!


        汉语语音从上古时代以来,历经中古、近古时代,发展到现代汉语。从语音方面,主要历经了上古时代“雅言”(中国最早的民族共同语),中古、近古时代以北方方言为主的语言,和现代普通话等几个历史时期的演变。
      可见 新韵 【普通话】是历史演变的结果,  是历史发展的事实,是对旧韵继承和发展 。历史上由于种种原因语言没有真正得到过普及,只有普通话 得到了全国普及乃至全世界的推广 而且这种情况还正在继续 ,我们写诗是要给别人看的 要与人交流的而我们写诗又 当然是给 现代人看的  是要给全国人看的 不是给古人看的 不是给某个古语专家看的【 除非你自己看自己不念不发表】,所以写诗使用普通话 即新韵 才符合 格律诗词押韵合律 的基本要求 体现韵律美 【除非你不写格律诗】,是对格律诗词传统的真正继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68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功勋诗友

海河之春(天津诗词)创版元勋

Rank: 3Rank: 3

威望
4085
贡献
25912
金钱
32526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5-9-20 16:2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68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功勋诗友

海河之春(天津诗词)创版元勋

Rank: 3Rank: 3

威望
4085
贡献
25912
金钱
32526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5-9-20 17: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5454

帖子

2万

积分

功勋诗友

大中华诗词论坛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873
贡献
5967
金钱
7293

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5-9-21 14:5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我也一直是这个毛病,第二句弄不好,但是这首诗转接出新,感觉很不错。
诚心学习,走出低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5454

帖子

2万

积分

功勋诗友

大中华诗词论坛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873
贡献
5967
金钱
7293

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5-9-21 14:5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那就加个精华吧
诚心学习,走出低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3 00: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