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韵墨首席版主
精华1874
注册时间2015-4-24
威望17594
金钱123870
贡献94067
首席版主
华夏韵墨首席版主
 
威望- 17594 点
贡献- 94067 次
金钱- 123870 枚
  
|
写景诗歌名句(52)——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出处:宋 晏殊 【踏莎行】
含意:描写春景之句,谓春风把柳絮吹得胡乱飞舞。
原词
踏莎行
小径红稀,
芳郊绿遍。
高台树色阴阴见。
春风不解禁杨花,
蒙蒙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
朱帘隔燕。
炉香静逐游丝转。
一场愁梦酒醒时,
斜阳却照深深院。
游丝:蜘蛛、青虫所吐之细丝飘游于空中。
词牌格律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这首词是晚春愁思之作。上片写出游时郊外之景,下片写归来后日落之景。恋春惜春之情充满字里行间。空灵而有韵致。
起首三句写三处景观: “小径”、“芳郊”、“树色”。这些意象看似不连, 极具跳跃性, 但是通过比较, 很容易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联想到“小桥”、“流水”、“人家”的笔法。看似“无我”,实是“有我”。诗人捕捉了最有代表性的景物, 选用极精当的词语, 向读者尽情展示了一幅极具情致的芳郊暮春图。
“红”代花, “稀”暗示鲜花盛开之际已过, 当是暮春时节; “绿遍”说明芳草萋萋, 正处于充满活力的生长期; “阴阴”极写枝叶繁密、绿阴匝地之景。景色如此之美, 诗人自然要表现出留春永驻的浓浓深情, 只可惜春风不解人意, 竟管不住杨花, 任其漫天飞舞, 乱扑行人之面。
室外, 翠绿的树叶再浓密也挡不住黄莺婉转的歌声。轻捷的燕子在屋檐下、院子里飞来飞去, 为筑新巢呢喃着、忙碌着。“藏”字用得真是精妙, 既衬托出暮春嘉树的繁阴之景, 也渲染了无限的谐趣与生机。
“隔”字用得最富神韵, 又因为是“珠帘”, 既成为屋内屋外有形的屏障; 透过珠帘, 又将屋内屋外和谐地连成一体。但见香炉里青烟袅袅, 空气中游丝缠绕, 这一切透视出清幽, 充溢着孤寂。
“一场愁梦酒醒时”, 至此, 读者才恍然大悟, 词中的景物描写全为人物设置, 也许是主人公酣然入睡的时间太长, 也许是鸟的啼叫把他从沉睡中惊醒。但是, 置身于美好的春光中却去梦中寻找欢乐, 无论如何不合情理, 令人费解。“愁”字应该是解谜的关键。
我们再透过这位酒醒之人惺忪的醉眼, 看到夕阳西下、残照深院的图景, 就会得到顺乎逻辑的推理: 原来这位主人公无心欣赏美景, 是借酒浇愁, 然而片刻的宁静无计可消绵绵无尽的愁绪。试看夕阳普照的院落, 纵然深之又深, 又怎能锁得住“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惆怅呢? 词的结尾言有尽而愁无穷, 一种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