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59|回复: 84

古风楹联九期初级班仲组第一讲作业贴

  [复制链接]

130

主题

338

帖子

2408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联校九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26
贡献
404
金钱
1014
发表于 2016-6-7 21: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竹组副嫣梦 于 2016-6-7 22:34 编辑

作业:

1:用自己的的话,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2:在清联三百首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五联,标出平仄。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411/10/7007487_277524309.shtml

3:课后预习笠翁对韵 http://baike.sogou.com/v216033.htm

4: 网络搜索了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0

主题

585

帖子

212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3
贡献
658
金钱
736
发表于 2016-6-7 22:2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九期初级班第一讲作业

仲10浅唱妖妖

1:用自己的的话,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答:对联就是由既相互对仗又相互关联的两句话所组成的一种精炼的传统文学艺术形式。

2:在清联三百首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五联,标出平仄。
 
答:

山晓阁 朱彝尊
不设樊篱,恐风月被他拘束;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大开户牖,放江山入我襟怀。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大明湖历下亭 前 人
胜景画图开,忆老杜当年,豪气纵横倾北海;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酒痕襟袖满,自杭州至此,风光明媚似西湖。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陶然亭 沈朝初
慧眼光中,开半亩红莲碧沼;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烟花象外,坐一堂白月清风。
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挽郑成功 玄 烨
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
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偶 题 郑 燮
竹疏烟补密;
仄平平仄仄
梅瘦雪添肥。
平仄仄平平




3:课后预习笠翁对韵 

4: 网络搜索了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答:远在周秦时期,民间就有了春节在门前挂桃木板画神像驱鬼除邪的习俗。后来,人们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将乞求吉祥或驱鬼避邪的联句写在纸上,贴在门上,这就是最早的春联。到了隋唐时期,一些文人墨客喜欢将精彩之笔凝注于对句上,在诗人们的参与下,对联艺术得到了弘扬和发展。到了宋代,在门上粘贴对联已是一种普遍的风俗,题联的范围也有所扩展,对联普遍成为名胜古迹、寺庙廊院等处不可缺少的装饰品。
明清时期的统治阶级对骈体文及对联非常重视,还将其列入科举考试之中。再加上朱元璋、康熙、乾隆等皇帝的垂青,朝廷大臣无不精研对工,文人墨客也以题联巧对为幸事,涌现了无数楹联高手,使楹联不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不断丰富发展,楹联艺术日臻完美达到鼎盛。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大潮给对联这一古老的文体注入了新的思想内容。全国各地楹联学会如雨后春笋,楹联爱好者越来越多,对联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点评

谢谢老师们的指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14 17:15
妖妖同学作业很棒  发表于 2016-6-12 08:59
清风、叶子二位老师评阅很认真,辛苦了!  发表于 2016-6-12 08:57
妖妖好。作业完成得不错,第一题简明扼要地说明了什么是对联。第二题的平仄也掌握得很好。第三题如果完成了可以写上已预习。继续加油哦!  发表于 2016-6-11 11:01
第一题:对联简称楹联,这点落下了。 第二题:平仄正确。 第四题:回答回答的完全,不过对联也是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文学史上的瑰宝。   发表于 2016-6-10 15: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17

帖子

688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84
贡献
1901
金钱
2495
发表于 2016-6-8 10:16: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不懂。 于 2016-6-9 23:32 编辑

古风联九期仲组第一课作业
仲组长--不懂

作业:  1:用自己的的话,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对联,简单的说就是 : 上下两行字,用最精炼的语言,按照一定的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对仗词性相同,平仄相反,忌三平尾、三仄尾、孤平、孤仄、合掌、,上联仄收,下联平收等等)来完整表达某种情怀或意境的文学艺术形式 。

2:在清联三百首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五联,标出平仄。

风洞联    (张祥何)  
到清凉境
仄平平仄
生欢喜心
平平仄平  

太白楼    (何绍基)
诗犹称弟子
平平平仄仄
酒不让先生
仄仄仄平平  

岳阳楼    (陈大纲)
四面湖山归眼底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万家忧乐到心头
仄平平仄仄平平  


咏炭    (陈宗幹)
一味黑时犹有骨
仄仄仄平平仄仄
十分红处便成灰
仄平平仄仄平平  

陶然亭   (苏锦泉)
客醉共陶然,四面凉风吹酒醒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人生行乐耳,百年几日得身闲
平平平仄仄 仄平仄仄仄平平

3:课后预习笠翁对韵   

4: 网络搜索了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相传对联最早起源于五代,到了明清因为受到当时帝王的影响,达到了鼎盛,这期间出现了很多楹联大家,其中以谢缙为最。对联是中国古老民俗的一部分,以简洁的语言,工整的对仗,言志抒情,寓教于乐,自成一体,其雅俗共赏的艺术趣味,积淀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点评

不懂同学作业完成不错哈  发表于 2016-6-12 09:02
清风老师辛苦了  发表于 2016-6-12 09:01
1.答题不错,但是最主要的,对联简称:楹联,这点要记得。 第二题,平仄正确 第四题:对联兴于明清,民国,至今依然是中华文学史上的一颗明....  发表于 2016-6-10 15: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威望
2
贡献
4
金钱
6
发表于 2016-6-9 10: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竹组副嫣梦 于 2016-6-14 11:12 编辑

古风联九期初级班第一讲作业:仲03-风起

1:用自己的的话,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注用自己的的话,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答:对联,简单的说就是 : 上下两行字平仄相替,词性,结构,断句,意思相关联用最精炼的语言,按照一定的要求来完整表达某种情怀或意境的文学艺术形式。
2:在清联三百首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五联,标出平仄。
           上天竺寺 前 人
      佛亦爱临安,法像自北朝留住;山皆学灵鹫,洛迦从南海飞来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晋祠云陶洞 傅山
                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
                仄仄平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平

                         贺毛稺黄迁居 前人
                望重不宜居闹市,书成恰似入名山。
                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拂水山庄 柳如是   
                浅深流水琴中听; 远近青山画里看。
                仄平平仄平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   

                          海云居联 许贺来         
                花因好客常含笑 ,鸟亦骄人似解吟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3:课后预习笠翁对韵

4: 网络搜索了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对联起源与发展: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自产生的那天起,就在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站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很多人所喜爱。   
      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新桃”和“旧符”是什么意思?用现代话说就是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我国的春联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 ,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点评

清风、一方二位老师评阅非常认真仔细,辛苦了  发表于 2016-6-12 09:08
还有就是注意交作业的格式,这样很乱点评老师看起来不容易发现问题,所以以后要排列整齐再交。  发表于 2016-6-10 16:21
听要是标成平就是三平尾了所以这里听是仄,看是平  发表于 2016-6-10 16:15
第二题的浅深流水琴标成平了。而下面的看也是平仄两用字,这里应该是平,所以这个对联也是听,听字古音是平仄两用字,所以听在这里是仄音。.....  发表于 2016-6-10 16:09
第一题回答不够精炼,是平仄相对的两行字,不能用平仄相替,相替是指一行字之间二四六位置,所以这个答案过于模糊不太精炼!  发表于 2016-6-10 16: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387

帖子

3996

积分

首席版主

古风学院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01
贡献
842
金钱
1565
发表于 2016-6-9 17:35:11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业:古风九期
仲5阳光
1:用自己的的话,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答:对联又叫楹联,也叫动人两行字,字虽然少,可以表达最重要的思想,很早的时候也叫桃符或者对偶,要求字数相等,对联对联要对又要联,上下句要有关联性,盛行于明清时期。

2:在清联三百首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五联,标出平仄。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411/10/7007487_277524309.shtml
答:  湖心亭 陶 澍
        野烟千叠石在水;
        仄平平仄仄仄仄
        渔唱一声人过桥。
        平仄仄平平仄平

        飞云洞 龚学海
洞辟几时?抚孤松而不语;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云飞何处?输老鹤以长闲。
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三穗堂联 前 人
   此即濠间,非我非鱼皆乐境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恰来海上,在山在水有遗音。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晋祠云陶洞 傅 山
      竹雨松风琴韵;
      仄仄平平平仄
      茶烟梧月书声。
      平平仄仄平平

  滕王阁 前 人
依然极浦遥天,想见阁中帝子;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
安得长风巨浪,送来江上才人。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3:课后预习笠翁对韵 http://baike.sogou.com/v216033.htm

4: 网络搜索了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答:  对联相传起源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板桃符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点评

清风、思念二位老师辛苦了!  发表于 2016-6-12 09:10
问好同学。飞云洞,洞辟几时,这个洞发仄声,其它的题都完成得很好,加油!  发表于 2016-6-11 22:29
第一题,回答的很好。 2.送字为仄。 第四题:中间回答的不全,有时间在仔细看看资料,对联在文学上,如今也是一颗璀璨明星,他中华文学的瑰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10 15: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52

帖子

285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34
贡献
786
金钱
1048
发表于 2016-6-9 18:26: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霓红织梦 于 2016-6-10 13:53 编辑

古风学院楹联九期第一讲作业
仲组08――蓝月亮(霓红织梦)

1:用自己的话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对联,是儿时记忆里家家户户门楣上张贴着的大红春联。看着喜庆,读来亦朗朗上口。简单的两行字,不仅对仗工整且上下关联。虽寥寥数语,却意境深远,蕴含着写作者的思想与情怀。

2:在清联三百首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五联,标出平仄。
(1)拂水山庄     柳如是

    浅深流水琴中听
    仄平平仄平平平
    远近青山画里看
    仄仄平平仄仄仄


(2)湘西草堂     王夫之

      清风有意难留我
      平平仄仄平平仄
      明月无心自照人
      平仄平平仄仄平


(3)题施粥厂联     前人

    同是肚皮,饱者不知饥者苦;
    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
    一般面目,得时休笑失时人。
    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平平平


(4)题安宁温泉     张英

       白鸟忘机,看天外云舒云卷;
       平仄仄平    仄平仄平平平仄
       青山不老,任庭前花落花开。
       平平仄仄    仄平平平仄平平


(5)海云居联     许贺来

      花因好客常含笑
      平平仄仄平平仄
      鸟亦骄人似解吟
      仄仄平平仄仄平

3:课后预习笠翁对韵

4:网络搜索了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对联,相传起源于五代后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板桃符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对联大致可分为诗对联以及散文对联。随着唐朝诗歌兴起,散文对联被排斥在外。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方以及与汉语汉子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点评

一也是入声字,仄声。蓝月亮同学要加强入声字的练习哟。  发表于 2016-6-12 09:49
清风老师评阅非常认真,辛苦了!  发表于 2016-6-12 09:47
对联一种文学体裁,中国文学史的一部分,对联是对仗工整严谨的上下语句组成,既要相对又要相互有着关键。 2听在句子中为仄,看为平,不然听, 看是通用字,三仄尾和三平尾,是对联的禁忌 3.得与失是入声字,都为仄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10 14:49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23

帖子

141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50
贡献
373
金钱
523
发表于 2016-6-10 14:4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紫墨清风 于 2016-6-10 14:59 编辑
霓红织梦 发表于 2016-6-9 18:26
古风学院楹联九期第一讲作业
仲组08――蓝月亮(霓红织梦)

对联一种文学体裁,中国文学史的一部分,对联是对仗工整严谨的上下语句组成,既要相对又要相互有着关键。对联简称:楹联
2听在句子中为仄,看为平,不然听,
看是通用字,三仄尾和三平尾,是对联的禁忌
3.得与失是入声字,都为仄音,4.白为入声字,忘可平可仄,通用字。
5.对联起源桃符,秦,晋,五代,隋唐,明,兴于清朝,民国,时至今日,依然中华文学史的瑰宝

点评

非常感谢各位老师的认真评阅!入声字我一直不能掌握,确实还需多看多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17 22: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76

帖子

115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6
贡献
298
金钱
426
发表于 2016-6-10 15: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业:蚊子仲组11号

1:用自己的的话,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注】用自己的的话,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对联,简单的说就是 : 上下两行字,用最精炼的语言,按照一定的要求来完整表达某种情怀或意境的文学艺术形式

对联基本规则,对联六要素
平仄对立,节率对拍,词性对品,结构对应,句意关联。基本特征是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
2:在清联三百首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五联,标出平仄。
拂水山庄 柳如是
浅深流水琴中听;==
仄平平仄平平仄
远近青山画里看。
仄仄平平仄仄平
1九曲溪 黎士弘
九曲初通三岛近; ==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万山遥拜一峰尊。
仄平平仄仄平平
湘西草堂 王夫之
清风有意难留我;===
平平仄仄平平仄
明月无心自照人。
平仄平平仄仄平
题黄鹤楼 顾景星==
鹤舞关河动;===
仄仄平平仄
云飞楚塞长。
平平仄仄平
题焦山别峰庵,
雅室何須大
仄仄平平仄
花香不在多
平平仄仄平
3:课后预习笠翁对韵

4: 网络搜索了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楹联起于桃符,蜀孟昶“长春”一联最古。纪晓岚 对仗的渊源最早的形式则是以“对语”形式出现,秦汉瓦当中刻有“千秋万岁”“长乐未央”等对语。 古诗赋中的对偶诗经里就有“山有扶苏,隰有荷花。’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谢眺)真正讲究字词句平仄声韵的还要等到唐代格律诗的兴起,对联是从诗歌特别是唐代格律诗以及汉魏id骈体赋中演变出来的。对联起源于书桃符。远在周代就有用桃木来镇宅的风俗。桃符本来只是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

点评

寒汀月老师评阅非常认真,辛苦了!  发表于 2016-6-12 09:53
感觉对联的发展没有讲完,顺序有点乱,对联起源桃符,又结于桃符。对联起源于五代,可据时间说经宋代,元代,明清,以及现代各个时期如何发展  发表于 2016-6-10 17:10
如果五联之间能够有一个空格分开,就不会粘在一起,看起来更舒服,下次可以改进  发表于 2016-6-10 17:01
清三百的五联平仄都对,入声字也正确,赞一个  发表于 2016-6-10 17:00
您补充说的对联六个要素,基本规则,不太像自己的语言。不过,回答的很完整。  发表于 2016-6-10 16: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23

帖子

141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50
贡献
373
金钱
523
发表于 2016-6-10 15: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六期凌泽 发表于 2016-6-9 17:35
作业:古风九期
仲5阳光
1:用自己的的话,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第一题,回答的很好。
2.送字为仄。
第四题:中间回答的不全,有时间在仔细看看资料,对联在文学上,如今也是一颗璀璨明星,他中华文学的瑰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3

帖子

11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47
贡献
260
金钱
446
发表于 2016-6-11 00: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绝-青衣 于 2016-6-11 00:38 编辑

仲09—青衣
作业:

1:用自己的的话,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答:
对联就是由两段既互相对立、又互相关联的文字组成的一种文学式样。其中包过(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平仄相合,音调和谐。词性相对,内容相关。)



2:在清联三百首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五联,标出平仄。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411/10/7007487_277524309.shtml


喜开心眼常登阁;   
仄平平仄平平仄                       
若问行藏且看云。
仄仄平平仄仄平

戏题联 百  龄      平仄

荷尽已无擎雨盖;
平仄仄平平仄仄  
菊残犹有傲霜枝。   
仄平平仄仄平平


自题联 黄景仁      
            平仄平                                      
文章草草皆千古;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仕宦匆匆只十年。   
仄仄平平仄仄平


金顶寺 师  范  
平仄仄,平仄

月华侵枕淡;     
仄平平仄仄                             
山气入秋深
平仄仄平平

涵碧草堂 陈大文                     
平仄仄平  平仄平                                                            
香浮碧乳留真味;
平平仄仄平平仄                                           影动清流惬素心
仄仄平平仄仄平

3:课后预习笠翁对韵 http://baike.sogou.com/v216033.htm

4: 网络搜索了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答:
对于对联的起源,楹界对此有多种说法,一般都认为最早的对联是五代时蜀主孟昶的桃符题词。关于孟昶题桃符版事,《宋史·西蜀孟氏世家》、张唐英的《蜀杌》、黄修复的《茅亭客话》、梁章钜的《楹联丛话》、还有谭嗣同的《石菊影庐笔识》等都有所载。《蜀杌》一书中说,“蜀未归宋之前,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版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后蜀平,朝廷以吕余庆知成都,而长春乃太祖诞节名也。”个中玄妙,恐非天意。又据《宋代楹联辑要》所载,孟昶花园中有百花谭,兵部尚书王瑶题句曰:“十字水中分岛屿,数重花外见楼台。”这也是我国最早的园林对联了。

  但近年有人提出,五代时期除夕题联已成习俗。最早的对联当属南朝梁代文学家刘孝绰和他妹妹刘令娴所作。谭嗣同的《石菊影庐笔记》有这段记载,说的是刘孝绰罢官不出,自题一联于门上:“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其妹也作一联:“落花扫仍合,从兰摘复生。”虽然联句欠工,但语句皆为骈丽,又题于门上,可以说它们是我国最早载于史书中的对联了。这要比孟昶的那副对联要早四五百年。

  不少学者认为,对联的成熟年代应为隋唐。这也是多数人予以认可的说法。梁朝初年,永明体产生以后,只是为对联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而做为一种文学品类,并未形成体系。南朝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在它的文学批评巨著《文心雕龙》中虽对“声律”、“丽辞”做过精辟的见解,对诗、骚、赋、乐府、颂赞、祝盟、铭、碑、哀吊、杂文、谐隐、史传、诸子、诸说、诏策、檄移、封禅、章表、奏启、议对、书记等效十种文体作了详尽的阐述,却未提到对联,这说明对联虽有早于刘孝绰者,但当时并未形成文体,或者并未引起文学家们的关注。但是有不少学者认为,对联产生律诗(五代、唐代)以后,这种说法争议较大,反对者认为,关于对句之间的平仄问题,在唐朝之前已经得以解决,律诗中的句数,用韵相粘的问题和对联并不相干。

  到了隋唐时期,永明体日渐兴盛。一些文人墨客喜欢将一些精彩之笔凝注于对句上,一时形成“摘句欣赏评品”的时风。如李白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杜甫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白居易的“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也难。”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在诗人们的参与下,对联艺术得到了弘扬。除白居易外,唐代诗人大都有名联传世。如李白的题湖南岳阳楼联:

  天水一色
  风月无边

  杜甫题写的诸葛亮故居联:

  三顾频烦天下事
  两朝开济老臣心

  骆宾王题杭州观潮亭联:

  楼观沧海日
  门对浙江潮

  山西太原晋祠贞观宝翰藏有李世民的对联墨迹,为唐太宗御笔亲题:

  文章千古事
  社稷一戎衣

点评

缘老师评阅非常认真,辛苦了!  发表于 2016-6-12 09:56
第三题:对联的起源和历经的朝代都说了,但是对联在清朝达到高风期没讲。总的来讲作业认真,清楚,赞一个!  发表于 2016-6-11 10:50
青衣同学好:1.不是平仄相合,是上下平仄相对。词性相对,是上下相对的词性结构相同。2.第二题平仄正确。第三题:对联的起源和历经的朝代都说...  发表于 2016-6-11 10: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379

帖子

26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00
贡献
673
金钱
976
发表于 2016-6-11 05:5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12++安 于 2016-6-11 18:23 编辑

古风九期初级古风九期初级班第一讲作业

仲07-江左梅郞
1:用自己的话,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答:对联,对联,形对意联,只对不联不算对联。
2:在清联三百首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五联,标出平仄。

答:
163、题林昌彝联 吴嵩梁
酒不能豪偏爱客;
仄仄平平平仄仄
米犹难索更藏书。
平平平仄仄平平
166、无 题 缪 艮
妻子望他龙虎日;
平仄仄平平仄仄
功名于我马牛风。
平平平仄仄平平
167、无 题 陈鸿寿
雷霆走精锐;
平平仄平仄
冰雪净聪明。
平仄仄平平
4、书斋联 金圣叹 
真读书人天下少;
平仄平平平仄仄
不如意事古今多。
平平仄仄仄平平
6、题歌台 李 渔
休萦俗事催霜鬓;
平平仄仄平平仄
且制新歌付雪儿。
平仄平平仄仄平
7、贺毛稺黄迁居 前 人
望重不宜居闹市;
仄仄仄平平仄仄
书成恰似入名山。
平平仄仄仄平平
4南朝《荆梦岁时记》记载,每逢岁时,人们便挂桃符来驱鬼避邪、迎喜接福。这是对联的萌芽。
五代时,桃符上的神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联语。《茅亭客话》记载:蜀后主孟昶曾写了一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对子,是我国最早的对联。

点评

梅郞同学且也是仄声。  发表于 2016-6-12 10:06
白素素老师辛苦了!  发表于 2016-6-12 10:05
让我代交作业 我没给复制全。我出错了。  发表于 2016-6-11 18:24
第二题,选五联哎!亲,米仄,标错平仄  发表于 2016-6-11 11:13
梅郎同学好!第一题,够简单,对联就是即对又联的两句话,  发表于 2016-6-11 11: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帖子

10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4
贡献
24
金钱
38
发表于 2016-6-12 11:40: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竹组副嫣梦 于 2016-6-14 16:15 编辑

古风联九期第一讲作业     仲组04_黄昏夜归人           
     第一题  答: 对联,看似相对,实却如同知己,上知下,下知上。
     第二题  答:
     共知心似水,安见我非鱼。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花因好客常含笑,鸟亦娇人似解吟。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浣花旧事谁能继,桃叶新诗手自题。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优游乐闲静, 恬淡养清虚。
     平平仄平仄, 仄仄仄平平 。
     第三题:      对联,是我国一种独有的文学艺术形式。对联历史悠久,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字数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笔宝贵财富。      对联的起源时间。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

点评

一纸流年老师评阅很认真,辛苦了!  发表于 2016-6-13 17:35
打错字了。二题恬应该是平。  发表于 2016-6-12 19:29
下次交作业请先参考楼上同学的排版,最重要的是别忘了把题目复制上。  发表于 2016-6-12 19:26
二题明应平,恬应仄。三题回答也不全面。有空再去了解一下。  发表于 2016-6-12 19:19
归人同学好。一题你是想说形对意联吧?回答简单些,也不全面。对联也称楹联、对子,就是形对意联,对仗工整,韵律协调,字数相同的两句话。  发表于 2016-6-12 19: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333

帖子

3065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联校十四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17
贡献
744
金钱
1154
发表于 2016-6-12 18:31: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联九期初级第一讲作业:
仲01-子惠

1:用自己的的话,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答:对联,是一种上下两句的文学作品样式。上下两句要求对仗,平仄相替,词性结构相同,句意要有关联,用字没有特别需要不可重复使用。讲究境界和韵味。

2:在清联三百首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五联,标出平仄。

1、西湖龙井 张 岱
夜壑泉归,渥洼能致千岩雨;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晓堂龙出,崖石皆为一片云。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2、上天竺寺 前 人
佛亦爱临安,法像自北朝留住;
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山皆学灵鹫,洛迦从南海飞来。
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

3、晋祠云陶洞 傅 山
竹雨松风琴韵;
仄仄平平平仄
茶烟梧月书声。
平平仄仄平平

4、书斋联 金圣叹
真读书人天下少;
平仄平平平仄仄
不如意事古今多。
仄平仄仄仄平平

5、无 题 前 人
雨入花心,自成甘苦;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水归器内,各显方圆。
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4: 网络搜索了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一,对联到底起源于何时,尚无确考。一般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对联起源于桃符。但在桃符上写“神荼”、“郁垒”二神名,其目的只是为了辟邪,直到《淮南子》记述有关二神的神话时,尚无独立使用对仗句的意识,“神荼”与“郁垒”亦非对仗句子。这种看法是站不住脚的。一种认为对联起源于五代后蜀主孟昶。理由是《宋史·蜀世家》有如下记载:“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置寝门左右。末年,辛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但从现在发现的材料看,在孟昶以前之唐代,已有人作对联了。把对联的起源定在五代,为时过晚。   谭嗣同似乎看到了这一点,他在《石菊影庐笔识》中,把对联的起源定在梁代。他说:“考宋(应为梁)刘孝绰罢官不出,自题其门曰:‘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其三妹令娴续曰:‘落花扫仍合,丛兰摘复生’此虽似诗,而语皆骈俪,又题于门,自为联语之权舆矣。”但这个结论同样不正确。因为,上下联末句句脚要求一仄一平,而“卿”与“生”都为平声,且正好押韵,仅此一点即可知两人都不是在作对联而是在作诗,两人的句子合起来,还是一首带有永明体色彩的诗(句数不定,可通篇两两对仗)。   有人把对联的产生定在西晋,谓“云间陆士龙,日下荀鸣鹤”即是我国最早的对联。这也是难以令人接受的。《野客丛谈》卷二十五称之为“不期对而对”的产物,正说明这两句之合于对仗,不过是二人自报家门时的一种偶合罢了。
  二 宋元明:对联的发展时期   对联自孟昶题写以后,便逐步推广开来。如果说用来替代桃符还只是它向社会迈出的决定性的一步,那么,到宋代就正式向各个领域深入了。   吴越广顺初(951),龙华寺僧人契盈一日陪吴越王钱俶游碧波亭,适逢黄浦江潮水初满,舟楫如云,钱俶对契盈说:“吴越去京师三千里,谁知一水之利如此。”契盈称可谓:   三千里外一条水,   十二时中两度潮。 时人称为佳对,便题到了碧波亭上。这是游览题联,题到亭上之后,便为胜迹联。   南宋绍熙五年(1194),朱熹筑沧州精舍,自书一联云:   佩韦遵考训,   晦木谨师传。 这是书斋题联。韦,熟牛皮。质柔软,古时性急者佩之于身,用以自戒。朱熹之父尝自谓“卞急(即性急)害道”,因取古人佩韦之意,号“韦斋”。考,父。朱熹之师刘屏山,为朱熹取字曰“元晦’,谓“木晦于根,春荣华敷;人晦于身,神明内腴”。晦木,即指刘屏山对朱熹说的这两句话。   南宋祝穆《方舆胜览》中收有近千副对句,如题绍兴知府“由禹得名,至勾践遂为强国;自秦置郡,逮绍兴始号陪都”之类,刘福铸认为,这已是今天“‘市联’的鼻祖”。   南宋权臣贾似道镇淮扬时,上元张灯,客有摘句作灯门联者,曰:   天下三分明月夜,   扬州十里小红楼。 这是灯门题联。   寿联和挽联在宋时亦已出现。   对联开始用于文学作品,也在宋代。宋代话本小说,就常在“却似”、“正是”这样的词语下插一副对联。如《碾玉观音》中的“皂雕追紫燕,猛虎啖羔羊”、“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志诚张主管》中的“闹钟始觉山藏寺,傍岸方知水隔村”,等等,每篇内都有几副。这些对联都是结合内容而做的结语,后来逐渐移至篇末。元末明初起,又发展到章回小说标题也用对联,《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等都是如此,只是对仗平仄在要求上没有一般对联那么严格。这种情况,一直持续至今。   元代,对联录载不多。赵子昂奉忽必烈之命所书的两副对联,是为元帝歌功颂德的,影响比较大。书于大殿上的一副是录王维《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诗句:   九天阊阖开宫殿,   万国衣冠拜冕旒。   阊阖,传说中的天门,此指皇宫正门。衣冠,本指世族、士绅,此指各国使节。冕旒,皇冠,此指元帝。   书于应门的一副是:   日月光天德,   山河壮帝居。   赵子昂还在扬州迎月楼题了这样一联:   春风阆苑三千客,   明月扬州第一楼。 这一副倒比较清新。   明初,由于朱元璋的提倡,对联得到一次大的普及。“春联”这个名称,就是朱元璋提出来的。《簪云楼杂说》载,朱元璋建都金陵(今南京)后:“除夕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为了检查命令执行情况,朱元璋还“微行出观”。据说,他走到一条偏僻小巷,发现有一家门上还是个空白,便问这家何敢违抗圣旨。当得知这一家是阉猪的,外出才回,还未请到人写时,不但赦了这家的罪,还亲笔给题了这样一副对联:   双手劈开生死地,   一刀割断是非根。 这副对联,朱元璋以阉猪为题,抒发了自己打天下建明朝的惬意之情,写得很不错。过了几天,朱元璋又到这家门首,初见对联还未挂出,很是生气;后听说这家认为系太祖御笔,已将其悬挂中堂,烧香礼拜,这才转怒为喜,并赐这家30两纹银。 朱元璋还写了一些对联赠送给大臣们。《金陵琐事》说,他曾以如下一副送给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   始余起兵于濠上,先崇捧日之心;   逮兹定鼎于江南,遂作擎天之柱。 濠上,即濠州,治所在安徽钟离(今凤阳东)。元末郭子兴与朱元璋起义于此。下联也是朱元璋送给徐达的:   破虏平蛮,功贯古今第一;   出将入相,才兼文武无双。   《列朝诗集》说,朱元璋又以如下一副送翰林学士陶安:   国朝谋略无双士,   翰院文章第一家。   朱元璋还有一副题写秦淮河的:   佳山佳水佳月佳风,千秋佳地;   痴色痴声痴情痴梦,几辈痴人。 由于朱元璋对对联这样重视,上行下效,于是每年春节,家家户户都贴对联。久而久之,便成了一种习俗。   由于春联的推广,从此对联便蓬勃发展起来。

点评

子惠同学好。崖和梧都是平声,继续努力。  发表于 2016-6-13 17:49
凌宇老师辛苦了!  发表于 2016-6-13 17:47
第二题:第一个对联,您还知道出是入声字,很值得佩服,加油。 第二个对联,亦是仄,鹫也是仄声, 其他的正确无误,下次记得认真点。  发表于 2016-6-12 19:11
第四题对对联的发展的脉络描述的比较全面,虽对楹联的开始是出于何时,但我们能大概知道他的一些起源,从开始到今的变化!不错同学,加油!  发表于 2016-6-12 19:05
仲01-子惠同学,很荣幸能点评您的作业。 第一题概括的不错,有自己的一套理解方法,简单明了,不错,加油!  发表于 2016-6-12 19: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

帖子

45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4
贡献
122
金钱
166
发表于 2016-6-12 21:46:27 | 显示全部楼层
优雅一讲作业
1:用自己的的话,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答:从字面的意思理解,对联就是对上句并且联系上句的内容,有着规范的格式,有着完整的意思,有着让人享受的音律。

2:在清联三百首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五联,标出平仄。
1)世事让三分,天空海阔;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心田留一点,子种孙耕。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2)莫畏孤寒,多是读书真种子。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欲求富贵,多从伏案下功夫。
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3)为爱烟霞,共尔远寻方药;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能耽风雨,与君出钓寒江。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4)人言为信,我始欲愁,仔细思量,风吹皱一池春水;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胜固当欣,败亦可喜,如何结局,浪淘尽千古英雄。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

5)无可奈何新白发;
平仄仄平平平仄
不如归去旧青山。
仄平平仄仄平平


点评

结局都是入声字,仄声。优雅同学入声字要加强联练习,加油哟!  发表于 2016-6-13 18:07
偶然相遇老师评阅很认真,辛苦了!  发表于 2016-6-13 18:05
第四题,可以百度。作业写的很认真,加油!  发表于 2016-6-13 18:03
我始欲愁:仄仄仄平。5)白是入声字,是仄。第三题:群里每天都在分享笠翁对韵。  发表于 2016-6-13 18:01
第二题。读、伏是入声字,是仄。与君出钓寒江:仄平仄仄平平。  发表于 2016-6-13 17: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387

帖子

3996

积分

首席版主

古风学院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01
贡献
842
金钱
1565
发表于 2016-6-12 22: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九期初级第一讲
伯06---爱威深

一用自己的话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我觉得对联是用最精辟的用词或者字链接成一个内涵,一段内涵,一个故事,一副画面,有意境。
希望我学习语言能精炼,精简。


腾王阁      前人

依然极浦遥天
平平平仄平平
想见阁中帝子
仄仄平平仄仄

题天然图画    前人
欣百物向荣
平仄仄仄平
每识乾坤生意
仄平平平平仄


题歌台    李渔
休荣俗事催霜鬓
平平平仄平平仄
目制新歌付香儿
仄仄平平仄平平


拂水山庄    柳如是

浅深流水琴中听
仄仄平仄平平平
远近青山画里看
仄仄平平仄仄仄


腾王阁   前人

安得长风巨浪
平平平平仄仄
送来江上人木
仄平平平平仄

点评

煮字老师辛苦了,点评非常认真!  发表于 2016-6-13 23:48
我们学习的时候,更多是网上查搜韵网站,记得收藏这个搜韵网址。  发表于 2016-6-13 21:18
小建议:对联中,246位是平仄是交替的,如果不交替,那就要考虑一下了,要么是入声字,要么是受到言影响读音不准备,应该查一下词典。  发表于 2016-6-13 21:17
最后一联,得,入声,上仄。  发表于 2016-6-13 21:14
听和看,都是多音字,查一下词典。  发表于 2016-6-13 2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44

帖子

21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8
贡献
650
金钱
759
发表于 2016-6-12 23:24:0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题,概括的不错,赞一个;
第二题,平仄按今音标的不错,但要多掌握入声字。

点评

秋思老师好,你应该是伯组评阅吧,请回伯组评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13 17: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422

帖子

7218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词校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96
贡献
1994
金钱
2610
发表于 2016-6-13 17:52:23 | 显示全部楼层
秋思笛韵 发表于 2016-6-12 23:24
第一题,概括的不错,赞一个;
第二题,平仄按今音标的不错,但要多掌握入声字。 ...

秋思老师好,你应该是伯组评阅吧,请回伯组评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85

帖子

212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3
贡献
658
金钱
736
发表于 2016-6-14 17: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浅唱妖妖 发表于 2016-6-7 22:29
古风九期初级班第一讲作业

仲10浅唱妖妖

谢谢老师们的指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52

帖子

285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34
贡献
786
金钱
1048
发表于 2016-6-17 22: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紫墨清风 发表于 2016-6-10 14:49
对联一种文学体裁,中国文学史的一部分,对联是对仗工整严谨的上下语句组成,既要相对又要相互有着关键。 ...

非常感谢各位老师的认真评阅!入声字我一直不能掌握,确实还需多看多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6-12 01: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