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
4107
2万
金牌会员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9348
3万
322
4708
1万
54
249
1079
高级会员
罗烈烈 发表于 2016-6-10 23:19 平水韵是怎么弄出来的,是根据文字的读音归纳,还是胡乱拼凑而来?
仰望大师 发表于 2016-6-11 00:57 宋人不拘,时人反拘,今不如昔也。
541
1934
9204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6-11 06:26 以为韵越窄,能拼出一首诗来的,就是越有水平罢。——崇古心理使然。
仰望大师 发表于 2016-6-12 09:02 这不畸形心理吗?
凌华光 发表于 2016-6-12 07:30 如平水韵中的十四寒、十五删、一先、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等六个韵部,其实都在同一新韵中。按四川川音读 ...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6-11 01:34 从切韵增广到广韵,再减少一些非常用字成礼部韵律,此即试帖诗的官韵。平水韵只是礼部韵律的再减些字而已 ...
罗烈烈 发表于 2016-6-16 19:01 偶是问那些文字中古是怎么发音的,没有统一的发音字书,怎么会有统一的韵表? ...
119
1779
7761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栏目嘉宾
行者 发表于 2016-6-18 13:44 如古之妇人缠小足耳,以为美也。 诗词格律趋严的历史与妇人缠小足的历史,颇合,有异曲同工处。 ...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6-16 19:48 切韵者,即两字音反切:相当于用前一字的声母,后一字韵母拼出读音吧。拼来拼去,甚至于有循环式的。—— ...
罗烈烈 发表于 2016-6-19 22:54 那前一字怎念,后一字又怎念?呵呵!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6-19 23:11 只要前后两字会读,就是能拼出的。在统一韵表中,只要有一个会读,其韵母就定下来了。矛盾处主要还是在于 ...
罗烈烈 发表于 2016-6-20 13:27 唐宋时期貌似没有统一的注音字典,不是吗?想认一个字得先认切音的两个字,得不偿失,呵呵! ...
52
219
1180
观世风 发表于 2016-6-21 18:22 不拘何韵。可以学,也可以不学。可以用平水,也可以用新韵。不必非死吊在某棵树上。莫混用就是。但无论诗词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特别贡献奖
为论坛建设作出过较大贡献的荣誉诗友
中坚诗友勋章
勤勉版主勋章
坚持不懈勇于奉献的管理员
|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8 08: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