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长乐屋主

再谈律诗格律解析

[复制链接]

1

主题

372

帖子

12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1
贡献
393
金钱
415
发表于 2016-8-13 17:59:20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16-8-13 17:40
长乐屋主 引用的 ABCD 句式的分法,很有见地的分法。没错,也是在基本的。  

但我是这样分,以五言平声起 ...

好看不中用啊!他不能解读黄鹤楼!他不能解读试律诗!

点评

你觉得用怎样的方法才能解读试律诗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3 18: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4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46
贡献
3597
金钱
5024
发表于 2016-8-13 18: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山人 发表于 2016-8-13 17:59
好看不中用啊!他不能解读黄鹤楼!他不能解读试律诗!

你觉得用怎样的方法才能解读试律诗呢?

点评

四声25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3 18: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72

帖子

12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1
贡献
393
金钱
415
发表于 2016-8-13 18: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16-8-13 18:11
你觉得用怎样的方法才能解读试律诗呢?

四声25法!

点评

这是枝末,那是根本。 据根本,可以分析四声25法,也可以分析24法或其他法。当然,也可以互相比较,分析其正确的程度,可信程度。等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3 18: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4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46
贡献
3597
金钱
5024
发表于 2016-8-13 18: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16-8-13 18:34 编辑

对于我来说,这是枝末,那是根本。
据根本,可以分析四声25法,也可以分析24法或其他法。当然,也可以互相比较,分析其正确的程度,可信程度。等等。全在于应用而已。

点评

四声25法,是唐朝声律的唯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3 18: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72

帖子

12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1
贡献
393
金钱
415
发表于 2016-8-13 18:45:52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16-8-13 18:23
对于我来说,这是枝末,那是根本。
据根本,可以分析四声25法,也可以分析24法或其他法。当然,也可以互相 ...

四声25法,是唐朝声律的唯一!

点评

永明体、唐律诗,根本不讲什么二五法,只讲二四(六)分明,忌孤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3 18: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8-13 18:49: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山人 发表于 2016-8-13 18:45
四声25法,是唐朝声律的唯一!

永明体、唐律诗,根本不讲什么二五法,只讲二四(六)分明,忌孤平!

点评

沈约理论在,岂容金筑子乱弹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3 20:27
永明体、唐律诗,都是讲究【蜂腰法】! 【蜂腰法】,也即根本四声二五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3 18: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72

帖子

12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1
贡献
393
金钱
415
发表于 2016-8-13 18:5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13 18:49
永明体、唐律诗,根本不讲什么二五法,只讲二四(六)分明,忌孤平!

永明体、唐律诗,都是讲究【蜂腰法】!
【蜂腰法】,也即根本四声二五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72

帖子

12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1
贡献
393
金钱
415
发表于 2016-8-13 20:2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13 18:49
永明体、唐律诗,根本不讲什么二五法,只讲二四(六)分明,忌孤平!

沈约理论在,岂容金筑子乱弹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0

帖子

57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6
贡献
130
金钱
226
 楼主| 发表于 2016-8-15 13:5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长乐屋主 于 2016-8-15 14:00 编辑

已见苏星空说,得到肯定,谢谢。但这是启功总结前人而列。您的理论尚未搞懂,待学。

点评

肯定不肯定是一回事, 符合不符合又是另一回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5 14: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72

帖子

12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1
贡献
393
金钱
415
发表于 2016-8-15 14: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长乐屋主 发表于 2016-8-15 13:59
已见苏星空说,得到肯定,谢谢。但这是启功总结前人而列。您的理论尚未搞懂,待学。 ...

肯定不肯定是一回事,
符合不符合又是另一回事!

点评

可以这样证明:五,七言句式各只有abcd四种。它们的第二字和第末字的平仄各只有四种组合状态,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它们与abcd四种句式构成唯一的对应关系。换句话说五言的仄仄(第二第五字的调)对应的是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5 15: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0

帖子

57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6
贡献
130
金钱
226
 楼主| 发表于 2016-8-15 15: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长乐屋主 于 2016-8-15 23:33 编辑
三羊山人 发表于 2016-8-15 14:19
肯定不肯定是一回事,
符合不符合又是另一回事!

可以这样证明:五,七言句式各只有abcd四种。它们的第二字和第末字的平仄各只有四种组合状态,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它们与abcd四种句式构成唯一的对应关系。换句话说五言的仄仄(第二第五字的调)对应的是五言a句式,七言的仄仄(第二第七字的调)对应的是七言的c句式,。。。余以此类推。类似计算机学中的真值表。是不变的。
今后你见到任一个五言或七言的句子按此真值表可豪不毫不犹疑地说出它是哪种句。
其实网友可翻阅鄙人发在论坛上的文章‘律诗格律浅析公式化’的附录二  知道了律诗八句的句式,句式排列起来就是篇式,再看篇式对不对。查"启功公式”可知篇式,符合者即合律,不符合者即拗律.
至于每句内除去第二第末两字外其余字有拗可以救,(自救,互救,孤平拗救等)
格律的解析只是按公式的操作,古人的理论很伟大,但欠具体,忒概念化。


点评

这个说法,是及其错误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5 16: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72

帖子

12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1
贡献
393
金钱
415
发表于 2016-8-15 16: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山人 于 2016-8-15 16:24 编辑
长乐屋主 发表于 2016-8-15 15:11
可以这样证明:五,七言句式各只有abcd四种。它们的第二字和第末字的平仄各只有四种组合状态,即:仄仄, ...

这个说法,是及其错误的!
看到你的列表,可知你也认为,近体诗的声律【246分明】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0 02: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