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01|回复: 8

辞工还是意工

[复制链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发表于 2016-7-29 10:50: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寻章摘句老雕虫,古人流传下不少千古有名诗句,有关名句的工具书层出不群,好多诗篇是偶有佳句,然后足成的。
        名句并非雕琢而成,乃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后一句有多个版本,远近看山了不同,远近高低总不同,远近高低无一同,这句不论怎么改,如无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则全篇仍是平凡一首诗作。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7-29 12: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以意胜。当然要意工了。好诗多为语出心间语,何须太多的修饰。我们不应反对练字,但如练字过了头,让人看得云里雾里的,倒是适得其反了。

点评

晓风先生甚是开明,诗坛人士如果都这样开明,怎么会有新旧韵之争,格律之争,这争那争的,然而有这些争论,才形成理论,故还不能太开明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9 19: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16-7-29 19:44: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7-29 12:02
诗以意胜。当然要意工了。好诗多为语出心间语,何须太多的修饰。我们不应反对练字,但如练字过了头,让人看 ...

晓风先生甚是开明,诗坛人士如果都这样开明,怎么会有新旧韵之争,格律之争,这争那争的,然而有这些争论,才形成理论,故还不能太开明了。

点评

谢谢。如拗救论,有反对的,然也是多为不懂而反对的,这种反对是肤浅的。我对拗救说认真地看过,是知道如按拗救说该如何去拗救的。然因为在律诗中,小拗是可救可不救的,又一首律诗中,说偶有大拗者(特拗除外),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9 21: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7-29 21: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7-29 21:23 编辑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6-7-29 19:44
晓风先生甚是开明,诗坛人士如果都这样开明,怎么会有新旧韵之争,格律之争,这争那争的,然而有这些争论 ...

谢谢。如拗救论,有反对的,然也是多为不懂而反对的,这种反对是肤浅的。我对拗救说认真地看过,是知道如按拗救说该如何去拗救的。然因为在近体律诗中,小拗是可救可不救的;又一首律诗中,说偶有大拗者(特拗除外),即使未救,也还是能作为近体律诗看的。于是,我对拗救说就予以否定了——这是拗救说本身的不能自圆其说而否定了自己。

点评

现在好多观念与唐代是有差异的,总的说来唐代还偏重古诗,而现代只知道有律诗,造成评判规则上的差异,八九十年代,有个老人编了本《唐代近体诗格律新探》,所选数百首律绝全是出律之作,连主持格律诗词论坛的学堂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9 21: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16-7-29 21:38: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7-29 21:02
谢谢。如拗救论,有反对的,然也是多为不懂而反对的,这种反对是肤浅的。我对拗救说认真地看过,是知道如 ...

现在好多观念与唐代是有差异的,总的说来唐代还偏重古诗,而现代只知道有律诗,造成评判规则上的差异,八九十年代,有个老人编了本《唐代近体诗格律新探》,所选数百首律绝全是出律之作,连主持格律诗词论坛的学堂都不解,为何唐代会有那么多出律之作,而作合律之作对学堂来说并非难事,学堂甚至曾认为现代诗词已超越唐代。

点评

是的。现在论坛中评诗的,多只知有正体,却不知有拗体的。然,要学写律诗的,首先还是要懂的正体律诗与拗体律诗的区别的。既然是正律,则必须按律句的要求来写,孤平、三平脚句是绝对禁忌的。不合律句的便是拗句,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9 22: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7-29 22: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6-7-29 21:38
现在好多观念与唐代是有差异的,总的说来唐代还偏重古诗,而现代只知道有律诗,造成评判规则上的差异,八 ...

是的。现在论坛中评诗的,多只知有正体,却不知有拗体的。然,要学写律诗的,首先还是要懂的正体律诗与拗体律诗的区别的。既然是正律,则必须按律句的要求来写,孤平、三平脚句是绝对禁忌的。不合律句的便是拗句,大拗句多了,则这首诗只能作为拗律看了,拗体律诗,孤平、三平脚等是不受限制的。今人选诗,既然是选近体(正律),那么合律便是首要。多有出律,不是唐人之过,而是今人不懂何为近体造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16-7-30 07:48: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今人选诗,既然是选近体(正律),那么合律便是首要。多有出律,不是唐人之过,而是今人不懂何为近体造成的。

……
你理解错了,《唐代近体诗格律新探》是专门研究出律的近体诗的一本书。

点评

前人已经将不合律的称之为拗律,亦有称之为古律的。还需这些人再来研究一翻?笑话!选入律诗可以,但如非要说也是今体律诗,那就是混账话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30 09: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9
贡献
33011
金钱
53052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6-7-30 08:2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個見意和辭在詩詞作品中是相輔相成的。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7-30 09:5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7-30 10:09 编辑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6-7-30 07:48
今人选诗,既然是选近体(正律),那么合律便是首要。多有出律,不是唐人之过,而是今人不懂何为近体造成的 ...

前人已经将不合律的称之为拗律,亦有称之为古律的。还需这些人再来研究一翻?笑话!选入律诗可以,但如非要说也是今体律诗,那就是混账话了。(对于偶有一大拗句的也作近体看(注:特拗作准律句看),是从宽看待的。黄鹤楼诗中,虽只有第一、三两句大拗,然也是被定拗律的又,作为近体律诗,除孤平、三平脚外,其它小拗是允许的,不存在要救与不救的问题。(有人统计过:孤平、三平脚情况,只占唐人律诗中同类句式的千分之二不到!若有见之,就当例外看吧。我们自己写诗,还是应该禁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0 11: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