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6-9-16 09:20 编辑
从杜甫五律看唐近体诗不避孤仄避孤平,兼驳潭州雨梦《拗救新论》 潭州雨梦发表《拗救新论》,说“拗句属律句范畴,孤仄组成的句子称作孤仄句,可采用自救和他救两种型式实现拗救。拗救的目的是调整本句或本联平仄数量不变,称作自救或他救。他救需将其对句的第一字改作仄声,即成“仄平仄仄平”的形式,则原联的平仄“依旧平分秋色”。原来潭州雨梦的拗救新论是用孤平句来救孤仄句的!令人感到好好笑! 这位先生还说:诸先贤只有孤平自救一说,未听过孤仄他救一说。这正是王力等先贤疏漏之处,雨梦现引古书,以证互救自唐有之”他所谓的“古书”,原来就是一本日本人的书《作文大体》中的一段话: 五言绝句连韵略颂云:发自平声,他声可准知之。 平平他他平[连韵], 平他他平平。[韵,以上发句]
平他平平他, 他平他他平。[韵,以上落句] ------“他”代表仄声,所以末句“他平他他平”犯孤平,是律诗之大忌。可见是这个日本声谱的明显错讹。但潭州雨梦却拿日本人的鸡毛当了令箭,说上句“平他平平他”是孤仄句,下句孤平句是用来救孤仄的上句的,于是发明了他的孤平救孤仄的荒唐新理论,竟然将印错的一本日本小册子奉为圭臬,置数万首唐律于不顾,据以否定王力的孤平拗救论,否定千百年来的格律诗实践。还说从全唐诗中搜出49首用孤平救孤仄的例句,真是荒唐可笑至极! 那就让我们看看唐诗中所谓孤仄句(平仄平平仄)的对句是否是“孤平句”、让我们看看诗圣杜甫的五律是个什么情况吧! 今查阅了杜甫五律626首,初步统计结果是:出句是“平仄平平仄”的所谓“孤仄句”是386句(有一句大拗),其对句是“平平中仄平”的383句,占99%,存疑2句,孤平句1句。孤平对句比例是0%! 这说明了什么?起码说明: 一、 唐代近体诗不忌所谓“孤仄句”,因为这种孤仄句的使用频率与标准句式“仄仄平平仄”几乎相同。 二、 唐代近体诗避孤平。因为对句首字是“平”还是“仄”的概率应该是一样的,为什么这里第一字是平声的概率确是100%?全是双平字开头?显然这是有意规避孤平的结果。证明“孤平是大忌”的说法是正确的。 三、 潭州雨梦在《拗救新论》中的“用孤平句救孤仄句”之说是荒谬的,没有事实根据。这从他从全唐诗中找到孤平句的数量之少也可作为反证。因你潭州雨梦“从全唐诗中”查到的49句孤平对句即使全属实,与数万首律诗相比几率也是零! 四、 日本《作文大体》所列出现孤平句式的声谱是讹传,在日本也没有诗例佐证。 五、 潭州雨梦在《拗救新论》还有一些概念是错误的,如“拗句属于律句范畴”“拗救是本句本联平仄数量不变”等,毫无根据地歪曲甚至完全否定了王力理论。怪不得他会骂王力“无知”呢!杜甫626首五律中共386句孤仄句的对句接楼下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