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89|回复: 6

【转载】《平水韵不可偏废的原因》孙逐明

[复制链接]

8

主题

118

帖子

125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84
贡献
286
金钱
478
发表于 2016-10-15 16: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载】《平水韵不可偏废的原因》 作者:孙逐明

当代学者孙逐明先生说过:“由于切韵体系根本不记载古音的实际音值,因此,所谓隋唐时期正宗的古香古色的声韵美,是后世人不可能知道和领略的。后代的人使用平水韵,实际上是各自用自己的方言去切古音,只是个别字音类别的归属,根据平水韵作了调整而已:湖南人领略的实际上是湘方言的声韵美,江西人领略的实际上是赣方言的声韵美〔惟个别字眼的读音作了调整〕,馀可类推。它能使得所有人,都能根据自己的方言欣赏领略自己熟悉的声韵美,至于个别字眼的声韵不合和调整的不便,就可以容忍下来了,这就是为什么平水韵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的根本原因,也是平水韵不可废的根本原因”。
*说明:这是几年前孙先生文章里的一段话,标题是本人加的。

8

主题

118

帖子

125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84
贡献
286
金钱
478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5 16: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来新旧韵的争论又起,各说各的理由。我觉得孙先生这段话很有道理。希望诗友们发表各自的意见,所谓“言者无罪闻者足戒”,也希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8

帖子

29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0
贡献
76
金钱
107
发表于 2016-10-16 14: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我看到的最有说服力的一个短文,说的就是各地方言与切韵的关系,与“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相一致。这是切韵的伟大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8

帖子

29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0
贡献
76
金钱
107
发表于 2016-10-16 14: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南人领略的实际上是湘方言的声韵美,江西人领略的实际上是赣方言的声韵美〔惟个别字眼的读音作了调整〕,馀可类推。它能使得所有人,都能根据自己的方言欣赏领略自己熟悉的声韵美——一句话的概括,真了不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18

帖子

125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84
贡献
286
金钱
478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2 19: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少帖子都在孙逐明这个短文的边缘绕来绕去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1 01: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