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1-20 14:44 编辑
格律诗词会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而发展 最近见到一些奇谈怪论,说唐诗是落后的农业社会的产物,会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而没落。这种论调说: “唐诗为什么长久?因为唐朝千余年之后直至清朝,农业社会依旧,所以清朝还在用《全唐诗》、《唐诗三百首》反映农业社会。直到清朝末年,世界科学已经进入到了钢铁社会,世界级的强盗们用钢铁撬开了中国农业社会的大门,中国的先知们才被迫有五四运动,这反映农业社会的旧体诗才走上了没落! 当今的中国,也不得不学世界强盗用钢铁满身现代盔甲与之对抗,这满身现代盔甲就不是用旧体诗所能体现的了! 你不能说航空母舰是一叶轻舟已过万重山吧?你不能说宇宙飞船在鸿雁传书吧?农业社会的小桥流水人家很美,钢铁社会的高大立交桥,蚂蚁似的堵车,网上黑客攻击,无所不在的网络诈骗,你如何用形象思维去表现呢?用后羿的箭去比喻火箭升空?叫嫦娥去迎接绕月飞船? 如今的风景区为什么那么挤?特别是节假日那简直比赶农贸市场还人山人海,谁都只能看见前面的后脑勺,那会产生什么诗意?满天雾霾,满城高楼,人们早无星空月圆的概念,哪来的“云淡风清”、“月明星稀”意境? 所以,如今只剩下电视小品的搞笑,流行歌曲的嚎叫,以及广场舞,麻将桌!( 《古诗的长久只与古代农业社会的缓慢发展同步》) ------这种论调将上层建筑与社会经济基础完全对立起来,似乎社会越发展社会文明越退步,显然这是井蛙之见,不懂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关系。看看当今所有发达国家的情况吧!这些发达国家经济无疑十分发达,但青山依旧,绿水长流,环境优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些矿山企业杀鸡取卵式破坏自然环境的发展方式只是当前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种暂时现象,是长久不了的。人间正道是沧桑。只有文明发展,国家才能真正富强。 在文学领域诗词不但不会没落,只能随着社会发展而更加活跃,近十年来网络诗词发展就是证明。原来大家在经济欠发达的时期只为衣食奔忙,谁还有心思写诗填词?现在有些退休人员像拿着国家给的退休金吃饱了没事干,才会舞文弄墨。有些人受西方自由主义影响反而挑社会的毛病拿漫骂作消遣,这种人就是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的忘恩负义之人! 又说:“你不能说航空母舰是一叶轻舟已过万重山吧?你不能说宇宙飞船在鸿雁传书吧?农业社会的小桥流水人家很美,钢铁社会的高大立交桥,蚂蚁似的堵车,网上黑客攻击,无所不在的网络诈骗,你如何用形象思维去表现呢?用后羿的箭去比喻火箭升空?叫嫦娥去迎接绕月飞船?”―――夸大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作用。从太空看万里长城不过一条细线。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渺小的很。大洋里一艘航母也不过是一片树叶,立交桥不过是山川的一点点缀,这些建筑与青山绿水人家毫无矛盾,怎么会影响诗意?只有心理阴暗才会认为满世界都是昏暗的,这就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