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学海长孺 于 2017-5-7 17:16 编辑
隐士先生关于句脚安排的说法,是根据马蹄韵的安排来看的,有一定的道理,但并非全面。因为长联句脚安排并非一定都要根据马蹄韵的“平顶平,仄顶仄”,双双交替才行,只要单边的句脚能平仄交替,对应的句脚能平仄相对就可以的。
《联律通则》第一章第五条:平仄对立。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相反。单边两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联,各句脚依顺序连接,平仄规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递换,传统称“平顶平,仄顶仄”。如犯本通则第十条避忌之,或影响句中平仄调协,则从宽。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
请试看“昆明大观园楼”长联: 上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仕,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州,疏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朱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青霜。 此对联的上下联,若根据马蹄韵的呆板规则排列,上联:“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下联:“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若根据《联律通则》第一章第五条呆板规定,上联可以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可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何以此联的句脚安排既不符平水韵的呆板规则排列,又不符《联律》的呆板规则排列?因为“各句脚依顺序连接,平仄规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递换”就行,并非一定要呆板的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