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金筑子

当今一首难得的节日诗

[复制链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发表于 2018-12-9 10:4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锦绣云溪 发表于 2018-12-8 14:50
你这观点,是汉文化的倒退!

帽子不对,或者載错了。

你调研一下河北的评剧、山东的吕剧、陕西的秦腔......这些传统国粹。不少调牌尾腔拉下滑音,不管字典的平音上调,统统下滑。这些国粹口口相传,受百姓爱戴。我只关注真音与实际,不惟什么老韵表。

只考虑所谓平水规定,是偏颇的,那些格律不关口头。一些人推106韵部不伦不类,才是倒退。不知你赞不赞成。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532

帖子

558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10
贡献
1640
金钱
1997
发表于 2018-12-9 12:2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寸草晨露 发表于 2018-12-9 10:43
帽子不对,或者載错了。

你调研一下河北的评剧、山东的吕剧、陕西的秦腔......这些传统国粹。不少调牌尾 ...

你说的仅仅是唱法,和平仄要求联系不上!即便梆子现在那些唱法,过去也是不入流的。戏剧也有三等九级之分,还是要往京剧靠,昆剧靠,汉剧靠,它们的词要求还是更严格些。

平仄是汉语汉字故有的东西,西方日本表意文字语言,作为次生文化没有。近百年来,它们一直在不断推销诗词歌词戏词散文化,否定平仄的作用,我们切不可加入不可推波助澜之中。
来这里,感觉 不怎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1

主题

8839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10
贡献
9215
金钱
1373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12-9 21:5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声调两分平仄,在我看来,没有必要。声调无论怎么区分四声,都各是各的调,不能相互替代,不同声调里有不同的文字符号。

字有音、有调、有义,相互切合,不可分割。但是“义”是第一位。片面强调“声调”,正是科考遗留的糟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1

主题

8839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10
贡献
9215
金钱
1373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12-9 22: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义与调,字对号。我表我义,不是为了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3 20: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